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1.世界市场形成过程
近代商业贸易变化的表现(商业革命的表现)
(1)商贸中心转移:①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新的亚洲贸易中心(三角贸易、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2)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开始出现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百货公司、股份制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
(3)新的商业经营形式引入中国:银行、股票市场、百货公司
(4)商品流通的种类增多:①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进入欧洲市场。香料也大量涌入欧洲等地。②三角贸易兴起,奴隶也成为贸易的商品。
③18世纪后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贸易发展起来。
(5)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①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支配了早期的奴隶贸易。
②17世纪,荷兰垄断了海上贸易。荷兰商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③17世纪后期,英国打击荷兰(《航海条例》、三次英荷战争),逐渐控制了海上贸易。
④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⑤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美、德等国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一 、世界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最终引发了“一战”。
2.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经济大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了危机,德、意、日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引发了二战。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
黄金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滞胀及调整: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经济发展的停滞和通货膨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复苏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经济复苏,20世纪9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
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有发生
(1)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解决;全球化发展,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
(2)表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1)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918年,国内战争开始,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2)措施:实行余粮征集制,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食物配给制。
(3)影响:(积极)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1921年3月,苏俄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1)措施: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允许私营企业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允许自由贸易;按劳分配
(2)特点:在无产阶级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3)影响:得到了工农的支持,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斯大林体制:
(1)特点:集中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2)成就: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物质基础。
4. 二战后社会主义的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发展良好。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疆化、改革效果不明显,导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最终促使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新中国的发展:
(1)建国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2)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经济飞速发展。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