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食物生产现代化的实现:食物生产现代化的最重要推动因素是什么?又是怎样实现的?简述食物生产现代化的主要表现。
(1)原因(背景):食物生产现代化的最重要推动因素是科学技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推动着农业的转变。)
(2)实现: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规模庞大、集约化的现代农业。
(3)表现:优良品种育成推广,高效化肥广泛使用;农业设施取得突破性进展,生产量大幅度增长;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主要生产经营方式。
2、农业的机械化的实施:农业的机械化实施的前提是什么?说出农业的机械化过程中的主要机械和各国机械化的不同特征。指出农业的机械化有何历史意义?
(1)前提: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机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
(2)主要机械: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获机等。
(3)各国的特征:美国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个体农户主要使用小型机械,大型农场普遍采用大型机械。
(4)历史意义: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3、杂交育种技术:(古代已有温室种植技术)简述各国农业杂交育种的概况。指出农业杂交育种技术的提高有何历史意义?
(1)概况:
①1930年,美国培育出杂交玉米新品种。
②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
③1960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成立。
④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二号。
⑤2013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创世界纪录。
(2)历史意义:食物生产现代化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
(伴随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粮食产量的提高,食物储备技术也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简述食物储备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指出食物储备技术进步的原因及影响。
1、食物储备技术进步的表现:
(1)在古代,人们利用地窖和淘器来存储余粮,后来修建粮仓。(如隋炀帝时期修建的含嘉仓,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
(2)20世纪,粮食储备技术取得进步,表现在:
①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②1958年,德国成功开发了谷物冷却机。
③到1990年,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了机械低温制冷储粮技术。
④20世纪20年代起,冷冻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巨大发展。
2、原因: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3、影响: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增加了良仓仓容量,实现了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对食品安全有重大意义。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全,而且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科技的进步,大大增加了食物供给,那么,当今世界是否已经实现了粮食安全呢?不是的,消除饥饿和保障食品安全仍是当前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重要责任)
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1、粮食安全(消除饥饿):粮食安全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列举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积极应对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
(1)起因:人口激增;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
(2)解决措施:
①各国政府的重视,都把解决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
②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协调。
③中国措施:1996年,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
(与粮食安全相关的是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政府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
2、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因素有哪些?各国政府是怎样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自己谈一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1)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抗生素的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过度使用等。
(2)解决:高度重视,制定标准,加强监管,加强惩罚,加强问责。
(3)谈一谈:
提高食品安全标准,杜绝源头污染;强化企业责任,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全过程监管,严把安全质量观;依法监管,严惩不法商家;创新防控手段,鼓励群众举报问题商品;自觉远离不安全食品,以身作则;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珍爱生命,树立生态文明观,热爱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同时,我们也应正确发挥科技的作用,创建更美好的生活。
●各国政府为什么都把解决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全,而且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