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1-20 21:1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人多地少类型齐全区域差异明显珍惜每一寸土地学习内容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还不到世界人口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思 考 假如失去土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将会怎样?中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部分国家的比较美国印度中国俄罗斯1.771.620.951.250.870.270.101.89耕地总面积(亿公顷)耕地人均量(公顷)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 单位:公顷
林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农业用地非农业用地较大偏小偏小难以利用地较大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中国土地资源构成 1.我国土地主要有哪些土地类型? 2.目前用于生产的土地类型有哪些? 3.目前尚不能利用的土地有哪些?耕地、林地、沙漠、草地和戈壁、高寒荒漠、石山。耕地、林地、草地。戈壁、高寒荒漠、石山。 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我国西部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星。东北林区东南林区西南林区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东北林区——最大的天然林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1/3)西南林区——第二大的天然林区
(喜马拉雅山南坡、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横断山区)
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比重大 (赣、闽、台) 三大林区缺林地区西北广大地区和黄河中下游的晋、冀、豫。 分布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开发利用困难。我国草地分布 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例如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 草地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我国草场资源和四大牧区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特点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东北、西南(天然林地);东南部(人工林和次生林)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和青藏高原的高寒荒漠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高丰沛水田高较低较少旱地高较高少充足草地、
荒漠较低不足少充足草地、
荒漠较低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滥伐森林乱占耕地建筑占用耕地珍惜每一寸土地水土流失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耕种的国家,水土流失已经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毛之地。据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仅黄河水系每年流失土壤就达16亿吨之多。如果将这些流失的泥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上。水土流失 目前,我国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49.6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5%。也就是说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超过1/7的土地已沙化。另外,尚有15.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正在沙化,其中包括393万公顷农田和493万公顷草场。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沙漠正以每年1560平方千米的速度继续扩大。
土地荒漠化草场超载 我国的草场过渡放牧问题十分严重,草场的退化也因而十分严重。据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等10个牧业省区统计,建国后,牧场放养牧畜头数增加了2~3倍,而草场面积却在减少。严重地过度放牧,使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十分严重。砍伐森林 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从1952年至1985年人口由5.7亿增加到了10.59亿,几乎增加了1倍,而同期我国的森林实际消耗量大约为60~80亿立方米,相当于现有森林都已采伐了一遍。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有原始森林资源约3.1亿立方米,目前已减少2/3,有些地区已到了无林开采的地步。森林日益减少 “非农业用地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相继颁布实施。防护林体系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