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2021·河北·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二模)下列有关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凝华现象,吸热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这属于升华现象,吸热
C.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D.夏天,利用干冰给食品保鲜,这是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2.(2021·天津滨海新·二模)食品运输中,常使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干冰( )
A.液化吸热 B.熔化吸热
C.凝华放热 D.升华吸热
3.(2021·吉林吉林·一模)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立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白露,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霜降,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D.冬至,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4.(20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二中学一模)口罩作为防疫“神器”人人都必须佩戴,冬天在室外,如果口罩佩戴不严实,戴眼镜的同学,眼镜片上就会出现白雾遮挡视线,这个白雾是如何形成的( )
A.吸热熔化 B.吸热汽化
C.放热液化 D.吸热蒸发
5.(2021·广东天河·二模)图为空调工作时制冷剂流动图示,制冷剂经过 A和B时会发生物态变化,在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它在 B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为( )
A.熔化 B.升华
C.液化 D.汽化
6.(2021·广东南山·二模)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第6min时是固态
B.甲在ab段不需要吸热
C.甲的熔点是48℃
D.甲和乙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相同
7.(2021·四川武侯·二模)冬天浴室里,甲、乙两根并行排列的水管,甲的表面有很多小水珠,乙则没有,可能的原因是( )
A.甲管、乙管都装有热水
B.甲管、乙管都装有冷水
C.甲管装有热水,乙管装有冷水
D.甲管装有冷水,乙管装有热水
8.(2021·辽宁营口·一模)下列对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液化形成的
C.“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露是汽化形成的
D.“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9.(2021·江苏玄武·一模)下列现象中,与烧水时壶口出现的“白气”,属于同种物态变化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1·山东崂山·一模)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海波液体凝固过程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2021·江苏·一模)在实验课上,老师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做实验。当取出干冰时,干冰周围在冒白气,关于白气的形成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把干冰放在水中,结果水中不断冒气泡,气泡内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___(空气/二氧化碳)气泡在上浮过程中,体积会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2.(2021·湖南隆回·一模)俗语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化雪冷的原因是_________。
13.(2021·江苏·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三模)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原理制成的。观察图中温度计,其示数为______。
14.(2021·山东梁山·一模)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其中甲为___________态,由甲到乙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
15.(2021·河南三门峡·二模)积极开展“一盔一带”活动,就是对骑行者最好的安全守护。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头盔镜片上经常出现白雾的现象,白雾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如图所示,当骑行者将镜片掀起时,白雾便很快消失,这是由于镜片表面空气流速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蒸发加快的缘故。
16.(2021·山东·临清市教育和体育局教科研中心二模)如图所示是小港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BC段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_min。
17.(2021·陕西莲湖·二模)2021年2月26日秦巴大地普降瑞雪,雪的形成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大雪之后,环卫工人为了更快地消除路面上坚硬的冰,往冰面上撒“融雪盐”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______,加快冰雪的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18.(2021·甘肃酒泉·二模)疫情期间,体温计派上了大用场。如图,当温度升高时,水银的___________(选填“质量”“内能”或“密度”)是不变的。小明测得体温如图所示,则小明体温为___________℃。小明测量完毕后,如果没有甩就去测量一个体温为38℃的人,则该体温计示数为___________℃。
19.(2021·山西交城·二模)一次性打火机里的液体燃料丁烷在常温下呈气态,有人称其不小心将打火机破碎在口袋中,致使身体冻伤,你认为他的说法是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0.(2021·福建莆田·一模)如图所示是钻石尘奇观。钻石尘是低空大气中的水蒸气在低温时直接______成微小冰晶漂浮在空中,该过程需要______热量。
三、解答题
21.(2021·辽宁本溪·二模)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海波和石蜡,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请你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实验时利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使海波和石蜡______。
(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______℃。
(3)、B两试管内的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实验中会观察到,第时海波的状态是______态。海波比石蜡的吸热能力______(填“强”或“弱”)。
(4)内,海波的内能______(填“增加”或“不变”)。
(5)海波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______。
22.(2021·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教学研究室一模)下面是某实验小组做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①烧杯和水②酒精灯③铁杆A和温度计(含纸盖)④铁圈B和石棉网
(2)下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实验过程中,她发现在第3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3)由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
(4)通过学习,小燕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______的道理(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
23.(2021·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一模)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中的碘颗粒吸热会 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变化外,还可能会 ____ ;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均会 ____ .
答案
1.C 2.D 3.A 4.C 5.D 6.C 7.D 8.B 9.C 10.D
11.液化 二氧化碳 变大 水对气泡的压强大小随深度的减小而减小(或气泡内气压大于外界压强) 12.熔化吸热
13.液体热胀冷缩 -22℃ 14.液 汽化 15.液化 变大
16.固液共存 4 17.凝华 熔点 熔化 18.质量 37.8 38
19.正确 打火机里面的液体(或丁烷)迅速汽化吸收大量的热
20.凝华 放出
21.均匀受热 26 固液共存 弱 增加 温度不变
22.②④①③ 变小 保持不变 调为小火
23.升华 熔化 凝华
试卷第8页,总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