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小粒子与大宇宙)(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小粒子与大宇宙)(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5 17:0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沪科版九年级寒假作业(小粒子与大宇宙)
一、选择题
1. 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B.地球绕太阳运动,说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扫地时灰尘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
2. 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A.铁块非常坚硬,是因为其分子间没有间隙
B.蔗糖溶于水后,水的体积并不显著增加,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
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3. 在建立“分子模型”实验时,在玻璃管中各注入一半的酒精和水,直至充满,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先注入半玻璃管酒精,后注入半玻璃管水
B.在混合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泡,这些气泡是酒精汽化成的酒精蒸气
C.本实验能说明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
D.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4.(2021·广东·模拟预测)关于物质的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都带正电
B.原子的质量主要都集中在原子核,而电子的质量相对原子核很小
C.一个原子的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电子所带的电量不等
D.原子、原子核、质子三者尺度上由小到大排列的
5. 新型冠状病毒的大小约为50~300nm,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病毒、原子核、夸克、电子
B.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病毒、原子核、分子、电子、夸克
C.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病毒、分子、夸克、电子
D.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病毒、分子、原子核、电子、夸克
6. 元代诗人王冕有咏梅诗句“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里清香四溢现象是因为(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间存在斥力
7. 在太阳系中,太阳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8.(2021·上海·模拟预测)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 )
A.电子 B.中子
C.原子 D.原子核
9. 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最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的是( )
A.甲图中,抽掉玻璃板,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
B.乙图中,缓慢把玻璃板拉离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玻璃板重力
C.丙图中,同时往热水和冷水中滴入墨水,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更快
D.丁图中,铅板与金板紧压在一起五年,它们会互相入1mm深
10. 如图为液体扩散的演示实验装置(甲、乙、丙、丁为实验中的四种状态), 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先在筒中装一半清水然后用长颈漏斗加入硫酸铜溶液
B.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是搅拌
C.常温下从图甲到图丙大约需要 20 天
D.该实验证明了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二、填空题
41. 小明同学最近生病了,大夫开了几副草药,小明刚放学回家就闻到妈妈熬好草药的草药味,这是_____现象,草药太苦了,小明拿着草药杯停留了在眼前,这时杯子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大小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杯子的重力,良药苦口利于病,小明最终一饮而尽。
42. 如图,把同样的两滴墨水同时滴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看到热水杯的颜色变均匀快,此现象表明:_______。
43. 在绕地球运行的太空舱内,水滴呈圆球状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力的作用;把红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时,可以看到热水变色比冷水变色快,说明________分子运动越剧烈。
44. 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__;利用针筒抽取满筒水,用食指按住针筒嘴,用力压活塞时水不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__。
45. 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即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___,表面层中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_,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蒸发过程.
46. 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这是_____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____.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填“A“或“B”)瓶.
47. 如图,图中的两条虚线分别是分子间斥力与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像,以斥力为正值,以引力为负值,图中实线是分子间斥力与引力的合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将两个铅柱底面削平并紧紧地压在一起,再在它们下面吊一个重物且重物不掉落时,接触面处铅原子间的距离______ r0(填“>”“<”或“=”).
48. 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再慢慢提起弹簧测力计,观察到玻璃板离开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玻璃板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
49. 樟脑丸放在衣橱里会逐渐变小,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是_____;我们能够闻到樟脑的气味说明分子在_____。
50. 劣质的涂改液有害健康,如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如长期使用此类产品,将有可能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它散发的刺激性气味能被人闻到,这种现象说明_____。人类通过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认识到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_____组成。
三、解答题
81.(2021·广东·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九年级期中)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准备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活动特征。然而,他发现水中悬浮的花粉颗粒似乎在不停地运动。起初布朗还以为花粉是有生命的个体,所以在水中游动。当他把水换成酒精,又把花粉晒干,折腾数次后,希望能够彻底地杀死花粉,却发现液体中的花粉颗粒还是在不停地运动。换做其他无机小颗粒,也是运动不止。他把颗粒运动的轨迹给记录了下来,这些轨迹简直是一团乱糟糟的线,毫无规律可言。而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显然这并不是生命体的运动方式。作为科学家,他把花粉颗粒的运动写入了论文。后来人们把这种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作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发现后的50余年里,科学家一直没有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奥秘。直到原子和分子的概念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之后,才有人指出,布朗运动其实是花粉颗粒受水分子的不均匀撞击所致。因为液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会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不断撞击悬浮颗粒。当悬浮颗粒足够小时,它受到的液体分子撞击难以达到平衡,于是朝某个方向运动。由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反映到颗粒的运动也是无规则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颗粒运动也越剧烈。颗粒越大受到的撞击更容易达到平衡,故小颗粒的布朗运动更明显。
(1)布朗运动是指________的运动。
A.水分子的运动 B.花粉颗粒的运动
(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的运动。
(3)分子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运动特征不容易研究,但科学家可以通过布朗运动认识它,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法。
(4)花粉颗粒的质量越大,则其_______越大,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5)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其直径很小,约为________m。
(6)根据上文,写一条使布朗运动更明显的措施:________.
答案
1.D 2.B 3.D 4.B 5.D 6.B 7.A 8.A 9.B 10.B
11.扩散 竖直向上 等于 12.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13.引 温度越高 14.间隙 斥力
15.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引力
16.扩散 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 17.>
18.变大 引力 19.升华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0.一切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原子核
21.B 分子无规则 转换 惯性 10-10 减小微粒大小(或提高液体温度)
试卷第8页,总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