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诸暨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5 15:10:11

文档简介

诸暨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明:本试卷的所有答
律写
下列各句


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滤镜下零瑕疵
没有纹理的
渐成为影响影
箍(9u)
些热门剧也因滥用滤镜导致口碑崩塌(ta
B.从“九省通衢”看神州大地,街道逐渐变得喧
(cao)杂市井升腾起熟悉的烟
厂机器再度轰鸣,校园
ang)琅的读书
C在抗疫的结
要保持如履薄(b6)冰的谨慎
知秋的敏锐:推进事业发展,要
始终拥有踏石留印的劲(jin)
想,不骛于虚声
野,秋风瑟瑟,使人不免生出岁月荒
生寂寞清冷的感慨:偶

头温
所系
遥远又亲密的故
阅读下面的文
成2-3题
晏王弼之谈,出神入化。王谢大族堂前,簪缨不绝
竹林名士放诞不拘,如刘伶
轻狂,阮籍
东晋名士各有才
顾恺之写照传神,谢道韫巧对诗句等。这些脍炙人
魏晋人物故事,历代为人们青睐,千百年来广为传诵。但表面可见的风流,
寸是魏晋
的皮毛
魏晋风度的内在
在于它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优于器”和“得意忘言”
的高深哲学理念,演绎成了一种具体的人生实践过程,则魏晋风度之于时下,其参照和借鉴价
值岂非不言而喻
那种放
超远的气质风采,也就不
种历史过
具有
序》那样的审
当人们为现实得失而烦恼,为
理想暂时失落而沮丧时,当人们得意忘形时,魏晋风度永远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心灵深处的
尘埃,使我们精神得到荡涤。从
里,我们不仅能得到美的享受,更能
这也就是历代文人
娄地倾倒于魏晋风度的理由
2文段


C.不
不绝如缕
段中加横线的
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C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知识焦虑的存在如果能促进现代人更
发现学习的本质,有效建立长效学习机制,那
他们必然能在信息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获得更长远的进步
科技考古像是给考古学家配备了“望远镜”和“显微镜
考古的方法和内
考古变得更精准高效,助推考古事业抵达空前的广度和深度
有加快全方位、多层
规则,划出底线
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

的《小林生活禅》精心选配了禅意生活漫画与精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后疫
代奋斗中的年轻人提供
愈焦虑的栖息空
句中,表达不得体的
致谢专家:诚挚感谢张教授,拨冗莅临传授真经
B新人入职:衷心感谢领导玉成,不才定欣然俯就
C.商家推销:若想永葆娇肤玉肌,淡妆浓抹总相宜
业务洽谈:单位欲购办
6阅读
的文
成题

去大壶春点生煎

糕团
想吃老半斋的脆鳝
尧头竟是凉
如此种种,都是记者在老

身遭
多家久
老字号频频出现“不争
既让多年照顾生意的老街
来的外
客大失
样有类
全聚德、天津
味观等都逐渐被

着历
溯,每家老
曾“年
也曾有
辉煌
真本领”
根本不可能存活至今。面对老

都是有感
本地人而言,老字号联结着一城一地的历史文脉,能
外地游客而言,老
常是
新城市的“民俗向导

值,依据的都是这块招牌
独特的底蕴
显得格外厚重
费者的信任和偏爱
不得不陷入
考,老字号是不是
重任在肩”的
长此

有被
进历史博
文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2分
2)老字号如何才能焕发新光彩 根据上文,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准确
见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本是专就著作而言
重要而又有指导性质的

这些书是经学著作的
实际上也有经典著
是属于儒家
儒木
佛教也都有
道德
被视为道家的经典诸暨市 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答案
2022 年 1 月 20 日
一、1.A( B 项,琅“lánɡ”琅;C 项,“结骨眼”改为“节骨眼”;D 项,踯 “zhí”躅。)
2.D(D 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这里误用为“连续不
断”。)
3.C( “当人们为现实得失而烦恼,为理想暂时失落而沮丧时”为“当……时”这个状语内二个定
语间的并列,应用“、”,故“当人们为现实得失而烦恼”后应改为顿号。)
4.B(A 项语序不当,“如果”移至“知识焦虑的存在 ”前;C 项成分残缺,“加快”后加“的建
设”;D 项句式杂糅,“精心选配了禅意生活漫画与精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改为“精心选配的禅
意生活漫画与精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
5.B(俯就:敬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这里为敬谦误用。)
6.(1)示例 1:老字号问题频发,未来路在何方?(“老字号”路在何方?) 示例 2:老字号
问题频发,亟待发展新思路(“老字号问题频发”1 分,“新思路、新出路”1 分,共 2 分。意思
相近即可。)
(2)示例:老字号应重拾初心,坚守弘扬品牌价值的使命;技艺上传承经典本领,与时俱进;经
营上去除积弊,积极回应市场期待;同时守护内涵底蕴,根植城市文脉和民俗,方能重焕光彩。
(其中“使命意识”“技艺传承”“经营方略”“内涵守护”各 1 分,共 4分。意思相近即可。非
连贯句子,扣 1 分。)
二、(一)7.C(该项的“经典不像名篇那样流传至今”不当,因为有些经典可能不像名篇那样广
泛流传,但不等于至今已经不流传了)
8.D(A 项称“《唐诗经典选读》”为经典不妥。因为《唐诗经典选读》是一些诗、词、散文作品的
选编,不是经典。B项的“差别还是明显的”欠妥,原文是“严格说来,经典与名篇还是有区别的”,
即从艺术标准评判,两者是有区别的,没有“明显”这层意思。C 项的“在它之前已有经典”不当,
原文没有“之前已有经典”,后世就不能再有经典这层意思,因为杜甫的《登高》就在崔颢的《黄
鹤楼》之后,也是经典。)
9.①在题材(内容)与形式上具有开创性。②对当时和后世具有影响力。 (每点 2 分,共 4 分。
如要点不齐或原文堆砌,酌情扣分。)
(二)10.①精选形容词与动词,热烈奔放。如“热烈、滚烫、奔放”“点燃、绽放”等,形象写
出余展飞的振奋之感。②善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如比喻句“如万马奔腾的行板”“有开水沸
腾的咕噜声”,排比句“是……的”“让、令、使他……”,夸张句“被点燃”“要绽放”,形象
地渲染了激越奔放的音乐声使其振奋乃至入“魔”的情态。③句式整散、长短相结合,多铺排式短
句与整句,使振奋情绪表达得更炽烈张扬。④语言诗性奔放,助推情绪。如 5 个“是”字句,末尾
“让、令、使”句铺陈渲染了余展飞的振奋激动。(答出一点得 1 分,答出两点得 3分,答出任意
三点得满分。共 4 分。其他语言特点,若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1. ①从人物塑造上看,以父亲的形象映衬突出儿子的形象。父亲痴迷皮鞋,追求事业发展,代表
着遵奉现世维度的人生;而儿子做鞋的同时更喜欢越剧,代表着渴望突破现实生活,更多追求精神
世界的“越界”形象;②从情节设置来看,助推小说运行。儿子无疑是故事主体,但儿子无论是学
做鞋还是学戏,都有父亲推动的力量。两人的经历并行,丰实了小说内容;③以两代人的比较,凸
1
显小说的主题。父辈将现实当成梦想,遵从现实秩序。而儿子曾存在着梦想与现实的错位,唱越剧
的梦想让位于继承家族企业的重任,但最终实现了两者的平衡和融合,实现双赢。两种人生,让人
思考普通人追求理想的出路,深化了主题。(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两点得满分。共 4 分。其余看法,
言之有理即可相应给分。)
12.①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叙述。既直接客观地展现余展飞的人生经历,又不受时空限制,灵
活自由地描述余展飞生活经历,尤其是内心感受。②倒叙与顺叙相结合。以倒叙开篇,设置悬念,
引人入胜;第 2 段开始按照时间顺序有序展开,叙述脉络分明,层次清晰。③从叙述节奏看,整体
叙述散文化,缓缓道来,节奏舒缓有致。④叙述细腻,细节传神。如对余展飞听到《盗仙草》音乐
后的心理感受的描写,对余展飞两次登台演出仿佛达至仙境的细腻摹写。(每点 2 分,写出任意三
点得满分,共 6 分。其他叙述特点,若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不结合文本分析,酌情扣分。)
13.①越剧《盗仙草》讲述白素贞偷盗灵芝仙草救夫的故事,故事的背景(发生地)就是仙境。②
余展飞对《盗仙草》的演绎,已臻于一种如梦似幻的理想境界,正如仙境。③余展飞办鞋厂取得了
事业追求上的成功,演越剧取得了精神追求上的成功,实现了现实与梦想的双赢,使他的人生产生
了一种不真实的梦幻之感,如登仙境。也从某种意义上揭示了常人理想与现实难以兼顾的生存困境。
(每点 2 分,共 6 分。能分层剖析,言之成理即可。)
三、(一)14.A(A 项,说法,看法。)
15.C(介词,作用跟“于”相同。A 项前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后者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 项
前者,前者,连词,表承接;后者,连词,表修饰。D项前者,副词,难道;后者,大概,表揣测。)
16.C(“而方孝孺对此能考虑周全并运用自如”有误。这是对方孝孺的溢美之词,而非已经发生的
事。)
17.将见吾君不问则已/问则执事必能尽言/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致斯民于唐虞雍熙之
盛者/在是矣/岂非天下之幸欤!
18.(1)只有您,关系着天下人的期望,您与士人的进用与废退、天下人的幸与不幸有关。
(其中“执事”“系”“望”“进退”各1分,共4分。)
(2)按人之常情,深爱一个人,并且周密考虑他可能遇到的祸患的话,必定能在祸患到来之前补
救他的过失。(其中“夫人情”“患”“救”各1分,句式1分,共4分。)
(二)19.浓霜摧打后无力抬头 羞愤苦涩(每点 1 分,意思相近即可。共 2 分。)
20.①化用诗句,抒发愤懑之情。时隔十年旧地重回,岁月蹉跎,词人借杜甫诗意来表明自身遭遇,
道出了误入仕途的懊悔与愤懑之情。②前后照应,语带双关。“且尽清樽”与上片“推不去”照应,
写尽词人欲以酒解忧、聊以自慰的无可奈何。“公莫舞”语带双关,表面指尘埃莫舞,实是对官场
得意者不要过分轻狂的奉劝。③借古讽今,寄托忧怀。借六朝覆亡,预感到南宋王朝重蹈六朝覆辙
的命运,寄托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④数字连用,增强历史纵深感,加深悲慨之叹。结句以“六”
“一”“万”等数字连用,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自身日暮难归、仕途难遇的愤慨融合在一起,层
层深入地抒发出来。(每点 2 分,其中要点准确得 1分,结合诗句分析得 1 分。共 6分。答出任意
三点得满分。)
(三)21.这里指谨慎小心 知权达变(用行舍藏)(每空 1 分。其中第二空意思相近即可。
共 2 分)
22.两者不矛盾,都有孔子对“义”的推崇。(1 分)无非前者强调坚持的同时能通权达变,后者更
侧重坚持理想。(1 分)一方面,在君臣大义上,他坚持推行仁道,即使明知政治主张行不通,也
2
依然“知其不可而为之”,坚忍不拔,体现了对理想的坚持。(1分)另一方面,孔子又能够依据
现实情况,选择走或留,久居或出仕,顺时而动顺势而为,体现了他处世观通权达变、具有包容性
的一面。(1分)(每小点 1分,共 4分。)
(四)23.(1)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2)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3)爽籁发而清风生 纤歌凝而白云遏 (4)雕阑玉砌应犹在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任选 3 小题,如每小题都答,按前 3 小题评分,每小题 2分,错
字、漏字、增字都不给分。共 6 分)
四、24.参照 2021 年高考阅卷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翻译】
我与您相别十多年,这期间,我仰慕您的感情的深与浅,书信收到与否,这些只是小事罢了,
姑且放着不提。只有您,关系着天下人的期望,您与士人的进用与废退、天下人的幸与不幸有关。
听说您被召见,估计这时候一定到了京城,承当重要职务了。这实在是天下的大幸,所以冒昧地向
您进言。
大凡天下有才学的人能被任用固然是难得的,但是善于正确运用自己的才学的人尤其难得。像
张良对于汉高祖,能运用自己的才学;贾谊对于汉文帝,不能正确运用自己的才学。为什么呢 张
良对于汉高祖,知晓事情可以实行再进言,进言没有不符合实际的,汉高祖任用他,当时就得到好
处。所以像樊哙、郦食其和汉高祖那样亲密,也不能离间他;像陈平和周勃被汉高祖那样信任,也
不能指责他;像萧何和曹参被汉高祖那样相信,也不能剥夺他。这就是张良能正确运用自己的才学
的缘故。贾谊对于汉文帝,不能洞察有些事皇上不能做却轻易进言,并且又说得太过分,所以大臣
周勃、灌婴等人,才能抓到他的把柄说他坏话。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文帝不采纳他的言论,这就是
贾谊不能施展他的才能的原因。现在皇帝求贤用才的心意,向上可比得上尧、舜,原本不是汉高祖、
汉文帝可比的;您辅佐国君、施恩百姓的方法,远的可比皋陶、夔,也不是张良、贾谊能比的。正
如人们所说的明君良臣千百年来只能相逢一时。您如果见到我们的国君不被问就罢了,如果问到您
就一定能畅所欲言;您不说就罢了,说了我们国君就一定都会采纳。使人民能处在尧、舜那样和乐
升平的盛世,就在这个时候了,这难道不是天下的大幸吗!
虽然如此,但是天下的事情本来有既能通行于古代又能通行于现在的,也有能通行于古代而难
通行于现在的。如夏历、周代的礼帽等,这类既可通行于古代又能通行于现在;又如井田制度、分
封制度等,可通行于古代而难通行于现在。可通行的就施行,那么人们遵从它就容易;难通行的却
施行,那么人们遵从它也就困难。遵从它容易,那么百姓就以获得它的好处为乐,遵从它困难,那
么百姓就遭受那祸患。这就是君子得到治理国家的机会(被世所用)时,可贵之处在于能因时制宜
的原因。您在这些方面,精细考虑并藏在心里不是一天了,做起来如翻转手掌一样容易,哪里还要
等我多说呢 然而我听说有智慧的人考虑千次,一定有一次疏忽;愚笨的人考虑千次,一定会有所
得。所以不能不向您进言。
按人之常情,深爱一个人,并且周密考虑他可能遇到的祸患的话,必定能在祸患到来之前补救
他的过失。如果等到他已经产生过失,再去补救,这就是爱得不深从而考虑得不周,那难道是忠心
吗 天下像我这样了解您很深,爱护您很周到的人,本来就多,我私下认为对您忠心的人,还没有
能超过我的,请您稍稍体察。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