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知识单提纲 —2022高中统编历史一轮复习提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知识单提纲 —2022高中统编历史一轮复习提纲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25 13: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1.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因:
(1)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2)文化遗产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一直受到威胁。
2.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1)古代世界保护的措施。
①欧洲各国的皇室、贵族和教会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
②中国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
③中国形成了专门针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的金石学。
(2)现代文化遗产立法保护。
①1834年,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
②1964年,通过《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这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有着深远意义。
(3)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
时期 措施
清政府 1906年,清政府颁布《保护古物推广办法》
南京国民政府 1930年,设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①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②1961年,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到2013年已公布7批,总数为4 296处③1982年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
二、《世界遗产公约》
2.非物质文化遗产:
(1)提出:1998年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
(2)立法: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3)意义:完善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表明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意义。
3.中国保护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措施。
①先后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②2006年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③201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意义。
①通过申遗等举措,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②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
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1.代表性文化遗产:
(1)古代文明遗迹代表: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2)近代文化遗产代表:佛罗伦萨成为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
(3)中国文化遗产代表: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泰山。
2.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地位: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