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类文阅读真题名师解析连载
前 言
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素养养成的关键,各种类型的考试中阅读所占的分量最大,失分也最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重点培养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
现在文言文进入小学教材,小古文的阅读理解将成为小升初的重要考查内容。
新教材更注重语文实践活动,考查内容大多与生活息息相关。考查题型主要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另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除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练习中总结解题方法、梳理解题思路,并对照答案对失分点进行反思,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最佳方法。所以,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应乡多做有价值的阅读题,并学会通过做阅读题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属于阅读习惯的养成期,这一阶段的阅读习惯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在给学生选择阅读资料时慎之又慎。
本系列连载将陆续选取全国知名小学的期中、期末测试题和各种能力竞赛题中的阅读真题进行解析。这些阅读真题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在文章难易程度和题目设置上更符合年级训练要求,是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有效资料。学生如果能长期坚持做阅读真题,定能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培养良好的时间控制能力,以及对阅读试题类型更好的把控能力。
学生要检验自身学习的效果,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只有“到真题中去”,因为真题经过了一线教学的检验,学生可以通过做真题检验、改正、巩固、提高所学,通过真题来纠错提高。
通过做阅读真题, 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达成年级训练的目标,于无形中超越自己,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
真诚地希望我们这套阅读真题系列连载能为同学们阅读能力的提升发挥它应有的价值.能成为提升同学们阅读能力的好帮手!
第三讲 了解文章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传统文化”,阅读训练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本组课文都是围绕传统文化来展开的,三首古诗、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古代历史遗产赵州桥、清明上河图的名画,每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感受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这几篇课文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层层深入,由点及面,逐步让学生学会了解文章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
一.走进单元主题阅读:了解文章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一) (江苏南京)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我们全家人一起去看花灯。夜晚的大街上灯火通明,人山人
海。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啊!兔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飞……最有趣的是龙灯,只见一条长龙追着宝珠上下翻飞,全身的鳞片金光闪闪,龙的尾巴不停摆动。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喊:“龙活了!龙活了!”
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欢乐的人们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1.第一自然段中,“ ”和“ ”两个词写出了夜晚的大街的特点。
2.用“ ”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3.文中介绍了 灯、 灯和 灯,其中 灯写得最具体。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元宵节的习俗有 。
(二)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江苏盐城)
文房四宝
古人书写主要用毛笔,用毛笔离不开墨、纸和砚(yàn)台,他们把笔墨纸砚叫作“文房四宝”。以前,全国有很多地方出产这几样东西,以安徽的产品最为出名。古代的文人、画家如果得到安徽的笔墨纸砚,就会高兴得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安徽的“文房四宝”是:宣纸、徽墨、宣笔、歙(shè)砚。安徽泾(jīnɡ)县是宣纸的故乡。泾县在古代属宣州管辖(xiá),所出产的纸就叫宣纸。宣纸的主要.原料是青檀(tán)树皮和稻草,造纸要用一年时间,经过大小工序一百多道,造出来的纸又白又光又薄,而且很结实,卷、折都不怕,保存几百年也不会变色,被人们称为“纸中之王”。
徽墨有很多品种。其特点是色泽黑润,写起字来特别流畅,能分出浓淡层次。它做得也很精美,上面刻着山水花草图案,是难得的工艺品。
宣笔和宣纸一样,也是泾县出产,它以选料严格、精工制作著称。
用来制歙砚的材料很稀有,镌(juān)刻时很不容易。一块歙砚,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才能制成,所以显得来之不易,异常珍贵。
徽墨有很多品种。其特点是色泽黑润,写起字来特别流畅,能分出浓淡层次。它做得也很精美,上面刻着山水花草图案,是难得的工艺品。
宣笔和宣纸一样,也是泾县出产,它以选料严格、精工制作著称。
用来制歙砚的材料很稀有,镌刻时很不容易。一块歙砚,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才能制成,所以显得来之不易,异常珍贵。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主要是围绕第 自然段来写的。
2.从文中找出对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1)得到它非常不容易。( )
(2)喜爱得舍不得放下。( )
3.“宣纸的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和稻草,造纸要用一年时间,经过大小工序一百多道。”这句话中的“一年时间”说明 ,“一百多道”说明 。
4.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
(1)宣纸制作精美,是难得的工艺品。( )
(2)安徽泾县是宣纸和宣笔的故乡。 ( )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江苏苏州)
长城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中国有张名牌:长城。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举,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秦始皇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二万一千一百九十六点一八千米,故人们称作“万里长城”。
长城每隔三百米,就有一个嘹望台,可以guān chá( )敌情。敌人一来,士兵就会放火放烟发送信号。长城一些地方还有“小洞”,这是供士兵射击用,叫“射口”。
万里长城是由一根根一两吨重的石条堆成的。在那没有起重机,没有现代化设备的年代,人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有这样一个传说:一天,建造长城的工人们聚在一起商量说:“石头那么重,人力搬运太难了。我们怎么办 ”突然一道闪电劈下来,落下一匹彩锦,上面有一行字,于是工人们按上面的去做。冬天来了,工人们就在路上泼冷水。水结成冰,成为冰道,把石头放在上面滑过去,就这样工人们就把长城建成了。这就是冰道滑石建长城的故事。
长城(雄伟 雄壮)壮观,是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 重大)的奇迹,是我国bǎo guì( )的历史文化遗产。
请在短文中的括号里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用“\”划去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短文中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 。第4自然段围绕着 来写的。
传说中工人是怎样把石头堆放上去的 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应语句。
你还知道哪些历史文化遗产
. 。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江苏南通)
筷子
①说起我们中国的筷子,话可就长了。
②筷子的历史悠久。早在商代,筷子称为“挟”,后来改叫“箸(zhù)”,大约过了上百年后又改为“筷”。
③用筷子吃饭,作用可大了。使用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肩膀等30多个关节和50多处肌肉。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不仅进食方便,还可以灵活手指、锻炼脑力,有益身心健康。这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④我们中国的筷子各式各样。最为出名的有杭州天竺(zhú)筷,这种筷子是用佛教名山天竺山的细白竹做成;有花纹清晰、浓淡相映,令人爱不释手的福州漆筷,这种筷子下圆上方,漆花瑰丽,筷子头上有寓意吉祥的鸟兽花草和各地名胜图案;还有玉石雕刻而成的各类高档筷。
⑤许多来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要带回几把中国筷子作为纪念。小小筷子传播了友谊,加深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下面不是“筷子”的名称的是( )。
A.挟 B.棒 C.箸 D.筷
用细白竹做成的筷子是( )。
A.白竹筷 B.福州漆筷 C.玉石筷 D.杭州天竺筷
以下是对第③段内容的概括,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用筷子吃饭的作用很多。 B.用筷子吃饭的历史很长。
C.用筷子吃饭可方便进食。 D.用筷子吃饭能灵活手指、锻炼脑力。
文章开头的“话可就长了”指的是( )。
A.筷子的长度很长。 B.筷子作用大,而且各式各样。
C.筷子有着悠久的历史。 D.筷子历史长、作用大、种类多。
第③段画“ ”的句子中的两个加点的“多”字能否去掉 为什么
. .
. .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江苏无锡)
卢沟桥的狮子
北京人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shǔ shù)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 1189 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 266 米,有 281 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狮子,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shèn)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正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nán nàn)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有 501 只。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 年 7 月 7 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扎在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这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正是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为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短文主要是围绕卢沟桥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 )
A.外形美观 B.历史悠久 C.柱子上雕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3.第2自然段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作者先写了狮子的大小,又写了狮子的 。第3自然段主要写卢沟桥的狮子大小 ,形态 ,很难数清楚。
4.文中具体写了卢沟桥狮子的哪些形态 用“ ”画出来。请仿照短文,再写出一种狮子的形态:有的 ,好像 。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武汉 汉阳区)
一幅画(12分)
墙上挂着一幅我喜欢的油画。画面景色迷人,充满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乡土气息,真是令人陶醉。
画面上,蔚蓝的天空下,一座座大山昂首挺胸。山上的树显得那么苍翠,那么茂盛,一棵挨(āi ái)着一棵,密密层层,整个山野好像一片绿海。在这片绿海的后面坐落着高大的雪山,山顶覆(fú fù)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
高山的前面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地。草地上盛(chéng shèng)开着一丛丛野花,色彩鲜艳,十分美丽。望着它们,我仿佛闻到了阵阵花香。草地中央立着一排排木屋,在辽阔的草地上显得那么小。
近处,一条清澈(chè zhé)的小溪正在欢快地流着,溪水打在石头上,飞溅起点点浪花。啊,我仿佛听到了溪流在唱歌,声音是那么清脆悦耳。小溪两旁的野花在风中摇曳着,仿佛随着溪流的歌声快乐地起舞。小溪旁边,一条笔直的石铺小路伸向远方。在这绿的世界里,有着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鸡蛋,有的像饼,有的像……
啊,这山,这水,这花,这树,这美丽的景象真是令人向往。
1.用“\”划去带点字不正确的读音。(2分)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无边无际: 。
奇形怪状: 。
3.文章作者是按照 的顺序观察这幅画的。先写 ,再写 ,最后写的是 。(4分)
4.请你用“ ”分别画出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2分)
5.请你分别摘抄文章中的一个拟人句和比喻句。(2 分)
拟人句: 。
比喻句: 。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江苏 镇江)
. .(10分)
石林是十分神奇有趣的。你可以顺着弯弯曲曲的路向前走:一会儿穿过石洞,一会儿爬上石树梢,一会儿来到小溪边,一会儿出现在青竹丛生的绿坪。
走着走着,突然没有路了,只要你勇敢,不怕苦,继续向前走,会突然像神话中说的那样,眼前又变出一条路来。可是走着走着,突然一块巨石横插过来,像一扇门,把路隔断了,不让人们过去看那边美丽的风光。这时,你千万别急,石林会给你留下一条缝,让你挤过去玩个痛快。
在石林顶上,有一座很好看的“望峰亭”。从亭上看石林中的金鱼池,池水清亮,活像一对明亮的大眼睛。
再看看那一棵棵石树,有的像猎狗,有的像大象,有的像小熊,形态各异!
给短文写个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1分)
2.短文是围绕着哪一句话写的 用“ ”画出句子。 (2分)
3.用“ ”画出短文第2自然段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 比作 。(3分)
4.短文中的“大眼睛”是指 ;“猎狗”“大象”“小熊”是指 。(2分)
5.下面能写出石林神奇有趣的是( )(多选)(2分)
A.石林里只有“石洞”
B.石林里的路弯弯曲曲的,一会儿似乎没有路,一会儿又出现了一条路。
石林里的一棵棵石树,有的像猎狗,有的像大象,有的像小熊,形态各异!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江苏 淮安)
粽子(10分)
每年端午节,妈妈总要给我包粽子,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粽子用( )的芦叶包裹着( )的糯米和( )的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粽子不但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君王不采纳。后来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民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 这就是粽子的由来。老人们说吃粽子时,可要学习屈原的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3分)
2.短文写了粽子的 、 和 ,还告诉我们吃粽子是为了 。(2分)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个句子把 比作 。(2分)
4.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 、 等习俗。 (1分)
5.阅读下面这段话,包粽子的步骤介绍正确的一项是( )。
端午节那天,奶奶教我包粽子:两三张箬叶层叠,将宽大的叶根卷成漏斗状,舀,上糯米、
红枣等,将箬叶顺势盖拢,再搭上一张箬叶,用棉线捆扎住,一只小巧结实的粽子就完工
了。
A.层叠→卷→舀→搭→盖拢→捆扎 B.层叠→卷→舀→盖拢→搭→捆扎
C.教→层叠→舀→盖拢→搭→完工 D.层叠→舀→卷→搭→盖拢→完工
二.说明文阅读真题。
. . (10分)
卢沟桥在北京郊区的永定河上。它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它全长26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短的16米,长的21米多。石拱之间有石桥墩,把11个桥拱连成一个整体,所以叫连拱桥。以前永定河发大水时水势很猛,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连拱桥却完好无损。桥宽约7.5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桥面用石板铺成,两侧有石栏、石柱,石柱上面有精刻的石狮,共501个。这些石狮姿态各异: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相互戏耍,有的像在倾听流水声,有的像在检阅桥上的车马……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桥东的碑亭内立着一块汉白玉碑,上面刻着清朝乾隆皇帝题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为燕京八景之一。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旅行家来过中国,他说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栏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向卢沟桥发起攻击,我国军队奋起反抗。这就是著名的“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现在,卢沟桥附近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纪念碑。每年7月7日,这里都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缅怀历史,悼念先烈。
1.写乾隆皇帝题字的故事是从_______描写卢沟桥,并说明_______________。(2分)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2分)
A.卢沟桥常被冲毁,已破败不堪。 B.卢沟桥曾经是抵抗日本侵略的地方。
C.卢沟桥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样。 D.卢沟桥的石狮数不清。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采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分)
5.请你写一句“缅怀历史,悼念先烈”的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真题:
(一)(江苏 常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问题。(7分)
传统节日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学校将组织“亲近传统节日”的语言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下面任务。
活动一:猜谜语。(打一节日)(2分)
◇五月节里粽儿香,小朋友们把它抢。( )
◇赏花灯,猜灯谜,欢天喜地闹元宵。 ( )
活动二:清明节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写对联,请你写出两句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
. . (2分)
活动三: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丰富的民俗活动。请你列举一个传统节日,说说过节的时间,再写一写节日时都有哪些习俗。(3分)
节日: 过节时间: .
节日习俗: .
(二)(江苏 南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问题。(7分)
1.仔细观察上图,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喜欢吃 和 的人数一样多。
2.吃粽子是 端午节(传统节日) 的习俗。这个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 (填序号),相传是为了纪念 ,这一天还有 、 等习俗。
A.八月十五 B.五月初五
(三)(江苏 无锡)阅读下面的表格,完成练习。 (5分)
某校小学生近视情况调查表
1.这份调查表是关于某校小学生 情况的调查表,包括 和 两方面的内容。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近视率随年级的升高呈 趋势。
3.从近视原因及其所占比例中可以看出,在造成学生近视的原因中, 、
. 和 。
(四)(江苏 南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问题。(5分)
左边是一则图书广告宣传画,请观察图画,完成填空。
1.这则广告介绍的书名是:《 》。(1分)
“100%精品”说明 ;
“75%价格”说明 。(2分)
3.以上两个意思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 。(2分)
四、国学经典阅读真题
(一)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练习。(江苏 淮阴)
卖柑①者担筐入市。数柑坠于地。一童子在后见之,急拾②柑以还卖柑者。卖柑者曰:“童子诚实,可嘉也。”取二柑报之。童子不受。
【注释】①柑:柑橘。 ②拾:捡。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数柑坠于地(掉落) B.急拾柑以还卖柑者(还有)
C.可嘉也(嘉奖) D.童子不受(接受)
2.童子看见别人的柑橘掉在地上,是怎么做的?(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文中画线的句子,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孩子)拿了筐中的两个柑橘作为自己的报酬。
B.(卖柑橘的人)想要把自己的两筐句子送给孩子。
C.(卖柑橘的人)拿了两个柑橘给孩子作为报答。
4.读完短文,我觉得童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二)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练习。(江苏 南通)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①其苗之不长而揠②之者,芒芒然③归,谓其人曰:“今日病④矣!予⑤助苗长矣!”其子趋⑥而往视之,苗则槁⑦矣。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AD%9F%E5%AD%90%C2%B7%E5%85%AC%E5%AD%99%E4%B8%91%E4%B8%8A / 1621916"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6%8F%A0%E8%8B%97%E5%8A%A9%E9%95%BF / _blank )》
【注释】①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②揠:拔。 ③芒芒然:疲惫不堪的样子。 ④病:疲倦。 ⑤予:我。 ⑥趋:快走。 ⑦槁(gǎo):枯萎。
1.文中“芒芒然归”中的“归”的意思是_________。
2.宋人“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揠苗助长”这个成语就出自这则寓言故事,像这样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请你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下一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真题名师解析(三)答案
一、
(一)
1.灯火通明 人山人海
2.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啊!
3.兔子灯、鸽子灯和龙灯 龙灯 赏花灯
(二)
1.6 2
2.(1)来之不易 (2)爱不释手
3. 宣纸时间长 宣纸工序多
4.×
(三)
1.观察 宝贵
2.雄壮 重大
3.“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 万里长城是如何建成的
4.冬天来了,工人们就在路上泼冷水。水结成冰,成为冰道,把石头放在上面滑过去,就这样工人们就把长城建成了。
5.示例: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
(四)
1.观察 宝贵
2.雄壮 重大
3.“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 万里长城是如何建成的
4.冬天来了,工人们就在路上泼冷水。水结成冰,成为冰道,把石头放在上面滑过去,就这样工人们就把长城建成了。
5.示例: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
(五)
1.shǔ nán 2.C
3.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形态 不一 各异
4.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正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抬头望着天空 在思考问题
(六)
1.划去:ái fú chéng zhé
2.草地广阔得没有边际。 石头有着奇奇怪怪的形状。
3.由远及近 天空 草地 小溪
4.画面上,蔚蓝的天空下,一座座大山昂首挺胸。
高山的前面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地。
5.画面上,蔚蓝的天空下,一座座大山昂首挺胸。
山上的树显得那么苍翠,那么茂盛,一棵挨着棵,密密层层, 整个山野好像一片绿海。
(七)
1.有趣的石林
2.石林是十分神奇有趣的。
3.可是走着走着,突然一块巨石横插过来,像一扇门,把路隔断了,不让人们过去看那边美丽的风光。 巨石 门
4.金鱼池 石树
5.BC
(八)
绿色 白色 红色
形状、颜色、滋味 纪念屈原
3.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枣子 玛瑙
4. 赛龙舟、挂艾叶
5.B
二、
1.侧面 卢沟桥造型美观 2.BC
3.表示列举的省略 卢沟桥的石狮姿态多
4.列数字 从数量上说明卢沟桥的设计科学,非常准确,具有说服力
5.革命先烈们,你们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将永垂不朽,我们永远缅怀你们。
三、
(一)
活动一:1.端午节 2.元宵节
活动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活动三:节日:重阳节 过节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节日习俗:登高、赏菊、插戴茱萸等。
(二)
1.腊肉粽 红枣粽 火腿粽
2.端午节 B 屈原 赛龙舟、挂艾草
(三)
近视 近视率 近视原因及其所占比例
2.上升
3.看书姿势不对 玩电脑 看电视
(四)
1.少年阅读文库
2.质量好 价格低廉
3.物美价廉
四、
(一)
1.B 2.急拾柑以还卖柑者。3.C 4.诚实、善良
【译文】一个卖柑橘的人挑着两筐柑橘进入市场,有几个柑橘掉在了地上。一孩子在卖柑橘的人身后看见掉落的柑橘,急忙捡起来送还给卖柑橘的人。卖柑橘的人说:“孩子很诚实,值得嘉奖”。卖柑橘的人拿了两个橘子给孩子作为报答,孩子没有接受。
(二)
1.返回。 2.予助苗长 3.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4.示例:叶公好龙 画蛇添足
【译文】
宋国有个人忧虑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回到家,然后对他的家里人说:“今天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快步去到田里查看禾苗的情况,禾苗都已经枯萎了。
卢沟桥的狮子形态不一,姿态各异。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形态不一,姿态各异。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这段话围绕“中心句”写。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
这段话围绕“中心句”写。
形状写活了。
机器人的作用真大。当火灾发生时,“机器人救火员”得到了警报,便奔赴现场,用它携带的灭火器及时将火扑灭。在机器制造厂,“机器技术工”不但能焊接、喷漆,而且能够装备汽车。在矿山,像坦克一样的“机器矿工”可在井下开采矿藏,人们只要在井上操作就行了。1966年,因飞机失事,一颗氢弹掉在海里,这颗氢弹就是用机器人打捞上来的。还有一种“智能机器人”,它有“耳”能听人的口头指令,有“嘴”能答复询问,有“眼”能识别动物,人们可以直接用语言向机器人下达命令。
这段话围绕“机器人的作用真大”,分别介绍了救火员机器人、机器技术工、机器矿工、打捞海里的氢弹的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6种机器人。
还等什么,快来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