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会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并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2)使学生熟练地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3)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2.过程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总结、归纳及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做题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能利用运算律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怎样的
二. 引入新课
高度变化 记作
上升4.5千米 +4.5千米
下降3.2千米 -3.2千米
上升1.1千米 +1.1千米
下降1.4千米 -1.4千米
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 起飞后高度变化如表。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多少千米
提问: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对两种算法的比较,学生体会到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即代数和问题。学生在学会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前提下,理解利用运算律可以改变运算顺序,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
三.新课讲授
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
2.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
例1.把 统一成加法运算,然后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说出这个式子的读法,并计算结果。
通过这道题让同学们对刚学的知识加以理解和掌握。
例2 . 计算
让学生能进行包括小数、分数在内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指定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笔记本上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让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逐步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鼓励学生进行讲解,寻求方法多样化。这样解题的过程就是学生积极参加、动手动脑的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由教师进行规范化的板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关系,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
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混合运算先统一成加法,然后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便运算,常见类型有:正数和正数结合,负数和负数结合;凑零,互为相反数的结合;凑整,和为整数的结合或易通分的结合。
3.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做一做:下表是某年某市汽油价格的调整情况:
时间 1月14日 3月25日 6月1日 6月30日 7月28日 9月1日 9月29日 11月9日
价格变化(元/吨) -140 +290 +400 +600 -220 +300 -190 +480
注:正号表示比前一次上调,负号表示比前一次下降。
与上一年年底相比,11月9日汽油价格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变化了多少元?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混合运算的作用,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运算。指定学生回答,教师板演,在复习加减混合运算的同时,为下一小节的学习埋下伏笔.
变一变:某摩托车厂本周内计划每日生产300辆摩托车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日上班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日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情况如下表(增加的车辆数为正数,减少的车辆数为负数)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增减 ﹣5 +7 ﹣3 +4 +10 ﹣9 ﹣25
(1)本周三生产了多少辆摩托车?
(2)本周总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是增加还是减少?
(3)产量最多一天比产量最少一天多生产多少辆?
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讲评,并鼓励学生交流不同看法,同时指出易出错的的地方,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鼓励学生先根据数据进行估算。
四.课堂小结
1.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步骤
2.加减混合运算的常用方法
3.加减混合运算的技巧总结
4.注意点
五.课后作业
书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