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25 16:4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同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也从来就不是一路平坦的。那么我们能取得今天这么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大家试着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角度思考一下。
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一位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专家,曾经翘起大拇指说:“你们很了不起。你们不仅有‘四大发明’,你们还发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感悟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奋斗、追求强国富民的政党。
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2
1
3
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
(重点)
(重点)
(难点)
1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
邓小平
(1904-1997)
四川广安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
事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他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997年2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时间 探索
1978年 作出实行____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1982年 提出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标
1987年 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2年 发表______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根据课文概括,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进行了哪些卓有成效的探索?
改革开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南方谈话
邓小平提出: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二大(1982年)
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
(强国之路)
(立国之本)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56—20世纪中叶)
邓小平南方视察(1992年)
1992年,邓小平已退休两年,正享受难得的平静生活。但1991年的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西方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中国面临挑战。另一方面,国内形势也令人忧虑: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制裁、封锁和孤立政策,外贸出口下降,旅游业萎缩;“左”的思潮东山再起,甚至有人提出“资本主义正从南方一个城市向北方蔓延”的观点。进行了13年的改革开放的步子慢了下来,不少外商投资止步观望,甚至抽掉资金转移到东南亚地区。在这样的形势下,邓小平在家人的陪同下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对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进行了视察。
南方讲话(1992年)
要害是“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主要精神,四句)
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③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④发展才是硬道理。
小平南方谈话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历史的亲历者)当时负责陪同邓小平的原广东省委副秘书长陈开枝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义: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形成
确立
邓小平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改革开放
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形成
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中共十四大: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1978年
1982年
1987年
1992年
1997年
1992年
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
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继往开来 —— 走向复兴路
主要会议 主要思想 内容
江泽民 2002 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 2007 中共十七大 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012年 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的提出
1989年6月后,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和中央
军委主席。
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出席广东茂名高州市领导干部
“三讲”教育会议时,首次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江泽民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
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作报告
2002年,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在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经济更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新疆喀什沙尘暴
海洋污染
土壤污染
湖泊污染
过度捕捞
河流污染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该如何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胡锦涛
2002年11月后,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作出科学回答。
胡锦涛在大会的主题中提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共十七大会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读图《雨中送伞》,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
全面发展观
协调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茁壮成长
如何准确解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我们要求的发展不是
竭泽而渔难以持续的发展,不是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发
展,而是科学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
中共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中共十八大把
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年中共十八大在北京举行。
新领导: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
总布局: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新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展望未来 —— 踏上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新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的
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新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八大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评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982年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
1987年中共十三大——基本形成
1992年南方谈话——充实发展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002年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
思想。
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
2012年中共十八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习近平
①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意义
初步提出
基本形成
充实发展
最终确立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中共十七大
中共十八大
中共十九大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个中心是指(  )
A.阶级斗争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国防建设
B
2. (2021 江苏连云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邓小平的这段讲话( )
A.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指导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推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A
3. (2021 江苏南京)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D
4.(2021 江苏苏州)下表是某同学的历史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较为合理的是( )
A.改革后中国的社会变化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善
C.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D
提纲 1.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
2.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
4.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