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江油月考)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应加强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江源中的三江是指( )
A.黄河、怒江、珠江 B.雅鲁藏布江、怒江、长江
C.黄河、长江、澜沧江 D.辽河、松花江、黑龙江
2.(2021·辽阳)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 )
A.高原湿地 B.耕地 C.高山草甸 D.天然林地
3.(2021·襄阳)三江源地区的美称是( )
A.中华水塔 B.鱼米之乡 C.东方明珠 D.塞外江南
4.(2021·大庆)三江源地区位于( )
A.四川省 B.贵州省 C.青海省 D.山西省
5.(2021·广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洞庭湖退耕还林 B.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C.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D.首都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6.(2021·常州)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是( )
A.贝加尔湖 B.三江源 C.维多利亚湖 D.青海湖
(2021·邵阳)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三江源地区补给三江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下列有关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变暖,冰川萎缩 B.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C.过度采矿,植被破坏 D.人口增长,需求增加
9.(2021八下·梅河口期末)三江源地区成为“野生动物天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冷湿,缺少天敌 B.气候温和,森林茂密
C.高原湿地,人迹罕至 D.地形平坦,草原辽阔
10.(2021·龙东)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是(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地势高耸,气候寒冷
C.季风影响,降水集中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2021·莘县模拟)电视纪录片《第三极》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比,它是唯一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1.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是( )
A.高寒 B.湿热 C.干燥 D.炎热
12.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
A.北高南低,山河相间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13.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其中“三江”是指( )
A.长江、黄河、珠江 B.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C.长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 D.长江、黄河、澜沧江
14.(2021·盘龙模拟)三江源国家公园于2020年正式设立。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江源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冷湿
B.三江源是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
C.三江源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D.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自然保护区
(2021八下·安徽期中)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独特的一个区域,读青藏高原略图(图中阴影区域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完成下面小题。
15.暑假如果有机会乘火车从宣城到拉萨进行一次雪域高原之旅,出发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及原因正确的是( )
A.熟悉伊斯兰教的教规教义——方便与当地广大居民的交流
B.带上棉衣或羽绒服——当地气候寒冷,气温日较差大
C.了解赛马、射箭、摔跤等知识——观摩藏族传统节日
D.查阅陇海兰新铁路线——研究最佳出行路线
16.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给三江源地区带来的重要影响有( )
A.冰川不断消退 B.湖泊、湿地面积扩大
C.野生动物数量激增 D.河流流量增加
17.雅鲁藏布江谷地是西藏重要的青稞产区,最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
A.水源更丰富 B.平原面积广大
C.热量更充足 D.黑土土壤肥沃
(2021·槐荫模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下图是中国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我国三大江的发源地,a、b、c分别指的是( )
A.长江、黄河、珠江 B.黄河、长江、澜沧江
C.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 D.黄河、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
19.有关三江源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被誉为“中华水塔” B.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C.江河的最初水源是大气降水 D.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20.三江源地区存在的问题是 ( )
①野生动物锐减 ②水污染严重 ③草地沙化严重 ④废气排放严重 ⑤水土流失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2021八下·宜兴期中)读我国四个区域局部图,回答下面小题
21.关于上述四个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源
B.乙地区大致位于40°N,116°E,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C.丙地区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是人口主要 集中区域
D.丁地区地狭人稠,在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向祖国内地输送劳动力
22.甲地区图中a处是我国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
B.a处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的源区
C.a处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D.a处江河的最出水源来自大气降水
(2021·邵阳模拟) 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登山队8名队员从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开展了各项测量工作,最终测得珠峰的新高程为8848.86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3.关于青藏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B.全国重要牧区,主要牲畜牦牛、三河牛、三河马
C.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D.这里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糌粑是藏民的主食
24.对青藏高原境内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青海省南部
B.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C.是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D.因全球变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2021八下·孝义期中)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里植物只有不足100天的生长周期。上世纪90年代由于超载放牧、气候变化等影响,这里生态环境退化,我国于2020年底正式设立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图为三江源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三江源地区( )
A.雪山众多、冰川广布 B.地形崎岖、丛林密布
C.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 D.遍地黄沙,戈壁众多
26.三江源地区植物生长周期较短的原因是( )
A.距海远,降水少 B.海拔高,气温低
C.纬度低,气温低 D.山地多,坡度大
27.我国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保护生态环境,杜绝旅游
B.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C.保护高原草场,禁止放牧
D.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二、综合题
28.(2021七下·朝阳期末)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对中国乃至亚洲都有着重要意义。图是青藏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结构图,认识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黄河、长江和 的发源地。众多的湖泊、大面积的沼泽对河流水量有 作用,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3)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优劣,关系着青藏高原甚至更大范围地区的生态环境。请完成连线体现影响的一一对应。
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退
A.野生动植物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②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
B.湖泊数量减少、威胁大河的补给
(4)请写出一条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29.(2021·历下模拟)科学考察是人类认识区域环境的重要途径,2017年8月19日,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拉萨启动。
(1)根据所学知识及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是正确或者错误。
①青藏铁路沿途经过的格尔木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其自然特征以高寒为主。( )
②青藏地区主要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
③青藏地区主要能源以太阳能、水能、地热能为主。( )
④藏族的传统服饰藏袍适应当地年温差大的特点,其传统民族节日是雪顿节。( )
(2)在考察过程中,科考员发现该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地区,分析其地区发展该农业的优势条件 。
(3)根据所学知识和图文信息,完成下列框架。
① ;② ;③ ;④ 。
(4)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下列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_______)
A.休牧育草 B.毁林开荒种田
C.退耕还草(林) D.全面禁猎、禁采砂金
30.(2021八下·松原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藏自治区面积120多万平方千米,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进出西藏主要依靠公路和航空运输。
(1)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主要牲畜有 和 。本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等,并且单产量高,这里的农作物产量高的原因是:
(2)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有西藏南部的 谷地和青海东部的 谷地。
(3)青藏地区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图中①是 ,②是
(4)A省内有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 。
(5)你认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分析】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其中三江是指黄河、长江、澜沧江,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三江源地区平均海拔3500~4800米,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尤为突出。
2.【答案】A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分析】青海省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高原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等,A正确,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保护高山草甸,C错误;三江源地区耕地、天然林地少,B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沼泽和湖泊是重要的调蓄器,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也给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的恶化。
3.【答案】A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分析】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南部,这里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称号,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东方明珠是指上海,塞外江南是指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故答案为:A。
【点评】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4.【答案】C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分析】三江源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C对,ABD错。故答案为:C。
【点评】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5.【答案】D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牧区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生态农业)
【解析】【分析】以上四种做法中,洞庭湖退耕还林、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和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都符合“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而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是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故答案为:D。
【点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6.【答案】B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分析】贝加尔湖在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A错误;三江源即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被称为“中华水塔”,B正确;维多利亚湖在非洲的东非高原,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C错误;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但面积不如三江源地区大,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
【答案】7.B
8.D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点评】(1)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尤为突出。2000年8月19日,国家正式成立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31.6万平方千米。
7.三江源地区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和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所以夏季是水量最大的季节。故答案为:B。
8.三江源地区地区生态问题有气候变暖,造成冰川萎缩,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过度采矿,植被破坏。所以ABC是生态问题,D是原因。故根据题意选D。
9.【答案】C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分析】三江源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高山草甸分布广泛;三江源地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海拔为3335 ~ 6564米,ABD错误;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这里人迹罕至,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因此成为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出现萎缩,极大威胁该地的生态环境。
10.【答案】B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分析】“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位于青海省,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该区域地势高耸,气候寒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不合理砍伐、放牧、耕作,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故答案为:B。
【点评】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沼泽和湖泊是重要的调蓄器,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也给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的恶化。
【答案】11.A
12.D
13.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点评】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这里海拔高,终年较为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太阳光照强。这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著名的有雅鲁藏布江谷底和湟水谷地,称为河谷农业。但是草场广布,属于我国四大牧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也成为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大多信奉藏传佛教。
11.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高寒是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被誉为世界“第三极”,故答案为:A。
12.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是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地貌形态;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故答案为:D。
13.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三江源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故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其中“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选D。
14.【答案】D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分析】读图结合教材内容可知,三江源位于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A错误。三江源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B错误。三江源水资源丰富,海拔高气温低,农业不发达,人口稀疏,C错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西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东部与四川省毗邻,北部与青海省格尔木市都兰县相接。总面积31.6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自然保护区,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尤为突出。2000年8月19日,国家正式成立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答案】15.B
16.A
17.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点评】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在独特的高寒环境下,生长着耐寒的特殊牲畜,例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而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土质肥沃,适宜青稞,小麦,豌豆等作物的生长,河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核东部的湟水谷地。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沼泽和湖泊是重要的调蓄器,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也给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的恶化。
15.有题意可知,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省会,西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为藏族,信仰佛教,故A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气温日温差较大,去拉萨应带上棉衣或羽绒服,故B正确;只有去西北地区才能了解蒙古族的赛马、射箭、摔跤等知识,可观摩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节,而不是青藏地区,故C错误;陇海铁路是从连云港至兰州,不经过西宁,西宁是青藏铁路的必经站点,故D错误。故答案为:B。
16.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湿地面积缩小、野生动物数量减少、河流流量减少等;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尤为突出,A对,BCD错。故答案为:A。
17.我国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草原面积广大,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于海拔低,热量充足,土壤肥沃,是西藏重要的青稞产区。故答案为:C。
【答案】18.B
19.C
20.D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点评】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出现萎缩,极大威胁该地的生态环境。
18.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依据图中位置可知,a、b、c分别指的是黄河、长江、澜沧江,选项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19.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故A项正确。三江源地区有藏羚羊等许多野生动物,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故B项正确。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故C项错误。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故D项正确。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0.三江源地区存在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锐减,故①项正确。三江源地区没有大型企业,污染不严重,故②项错误。不合理放牧导致草地沙化严重,故③项正确。三江源地区人口稀疏,废气排放少,故④项错误。三江地区有乱采滥挖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故⑤项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21.C
22.C
【知识点】台湾人口与城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台湾岛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占三分之二,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岛内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出口加工型经济一直是台湾的经济命脉,目前,祖国是台湾最大的合作伙伴,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而新竹科学园区又被称为“台湾硅谷”。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沼泽和湖泊是重要的调蓄器,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也给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的恶化。
21.读图可知,甲地区是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热量不足,故A错误。乙位于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属温带季风气候,故B 错误。丙地区为台湾省,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区域,故C 正确。丁地区为香港,地狭人稠,在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向祖国内地输送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故D 错误。故答案为:C。
22.读图可知,甲是青藏地区,a处是我国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故A 错误。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故B错误。a处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故C 正确。a处江河的最初水源来自高山上冰雪融水,故D 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23.B
24.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点评】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这里海拔高,终年较为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太阳光照强。这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著名的有雅鲁藏布江谷底和湟水谷地,称为河谷农业。但是草场广布,属于我国四大牧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也成为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大多信奉藏传佛教。
23.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该高原海拔高,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地区的主要牲畜为牦牛,而内蒙古牧区的主要牲畜为三河牛、河马,内蒙古牧区分布在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糌粑是藏民的主食。描述不正确的是B,故答案为:B。
24.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的南部;三江源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三江源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因全球变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描述不正确的是C。故答案为:C。
【答案】25.A
26.B
27.B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点评】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沼泽和湖泊是重要的调蓄器,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也给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的恶化。
25.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地区,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这里海拔高,雪山众多、冰川广布,故答案为:A。
26.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植物生长周期较短,故答案为:B。
2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江源公园成立的意义是保护生态环境,这里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需要保护生态,也是保护水源,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并不能完全杜绝旅游,禁止放牧,这里植被多,需要保护即可,故答案为:B。
28.【答案】(1)西南;横断;青藏高原;低;冰川(冰雪/积雪);小;畜牧业
(2)澜沧江;调节(调蓄)
(3)
(4)退耕还林、退耕环湖、退耕还草、限定放牧范围和数量、全面禁猎、建立国家保护区等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北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脉所环绕。青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因此较同纬度地区气温低,因为气温低,因此分布着冰川雪山广布,冰川融水成为了我国大多大河的源头。由于气候高寒,自然环境恶劣,因此青藏地区的人口密度小,热量不足,因此主要的农业部门是畜牧业,主要以河谷农业为主。
(2)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众多的湖泊、大面积的沼泽蓄水能力强,因此对河流水量有调节作用,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3)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退 ,这会导致汇青藏高原上的高原湖泊数量减少,使得大河源头的补给水源减少,故①连B。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导致的植被破坏,将会使得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从而减少了高原野生动物的食物来源,进而使得野生动物减少,食物链遭受破坏,使得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故②连A。
(4)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 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 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可以分区制定保护措施,针对重要地区,国家可以建立国家保护区,全面禁猎,最大程度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对于牧民区,国家可以采取退耕还林、退耕环湖、退耕还草、限定放牧范围和数量的措施,减少对高原植被的破坏。
【点评】青藏高原,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高原上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在独特的高寒环境下,生长着耐寒的特殊牲畜,例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而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土质肥沃,适宜青稞,小麦,豌豆等作物的生长,河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核东部的湟水谷地。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沼泽和湖泊是重要的调蓄器,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也给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的恶化。
29.【答案】(1)错误;正确;正确;正确
(2)河谷;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风速较小
(3)高;湖泊;澜沧江;中华水塔
(4)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青藏铁路沿途经过的格尔木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其自然特征以高寒为主,该地区海拔高,位于第一阶梯,①错误。青藏地区主要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其中牦牛有“高原之舟”之称,②正确。青藏地区海拔高,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东南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能资源丰富;羊八井地热资源丰富,③正确。藏族的传统服饰藏袍适应当地年温差大的特点,其传统民族节日是雪顿节,④正确。
(2)读图可知,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其地区发展该农业的优势条件是: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风速较小。
(3)读图可知,青藏地区海拔高,该地属于高原山地气候,该地区多雪山和冰川,湖泊和沼泽是河流的天然调蓄器;青藏地区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河流的发源地,该地区水量大,被称为“中华水塔”。
(4)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应该做到:休牧育草、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等。选项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这里海拔高,终年较为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太阳光照强。这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著名的有雅鲁藏布江谷底和湟水谷地,称为河谷农业。但是草场广布,属于我国四大牧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也成为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大多信奉藏传佛教。
30.【答案】(1)牦牛 小麦;藏绵羊;青稞;小麦;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2)雅鲁藏布江;湟水
(3)长江;黄河
(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5)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解析】【分析】(1) 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本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青稞 和小麦。由于本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海拔高,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因此这里的农作物产量高。
(2) 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有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东部的湟水谷地。
(3) 青藏地区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读图可知,①是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②是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
(4)读图可知, A是青海省,有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5)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故答案为:(1)牦牛;藏绵羊;青稞;小麦;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2)雅鲁藏布江;湟水;(3)长江;黄河;(4)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5) 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点评】(1)青藏地区的三大牲畜是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三大珍惜动物的藏羚羊、雪豹、野驴。
(2)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农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属于河谷农业。
(3)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四川等11个省区,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甘肃等9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4)(5)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
1 / 1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江油月考)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应加强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江源中的三江是指( )
A.黄河、怒江、珠江 B.雅鲁藏布江、怒江、长江
C.黄河、长江、澜沧江 D.辽河、松花江、黑龙江
【答案】C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分析】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其中三江是指黄河、长江、澜沧江,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三江源地区平均海拔3500~4800米,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尤为突出。
2.(2021·辽阳)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 )
A.高原湿地 B.耕地 C.高山草甸 D.天然林地
【答案】A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分析】青海省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高原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等,A正确,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保护高山草甸,C错误;三江源地区耕地、天然林地少,B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沼泽和湖泊是重要的调蓄器,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也给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的恶化。
3.(2021·襄阳)三江源地区的美称是( )
A.中华水塔 B.鱼米之乡 C.东方明珠 D.塞外江南
【答案】A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分析】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南部,这里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称号,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东方明珠是指上海,塞外江南是指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故答案为:A。
【点评】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4.(2021·大庆)三江源地区位于( )
A.四川省 B.贵州省 C.青海省 D.山西省
【答案】C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分析】三江源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C对,ABD错。故答案为:C。
【点评】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5.(2021·广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洞庭湖退耕还林 B.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C.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D.首都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答案】D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牧区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生态农业)
【解析】【分析】以上四种做法中,洞庭湖退耕还林、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和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都符合“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而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是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故答案为:D。
【点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6.(2021·常州)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是( )
A.贝加尔湖 B.三江源 C.维多利亚湖 D.青海湖
【答案】B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分析】贝加尔湖在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A错误;三江源即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被称为“中华水塔”,B正确;维多利亚湖在非洲的东非高原,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C错误;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但面积不如三江源地区大,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
(2021·邵阳)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三江源地区补给三江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下列有关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变暖,冰川萎缩 B.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C.过度采矿,植被破坏 D.人口增长,需求增加
【答案】7.B
8.D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点评】(1)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尤为突出。2000年8月19日,国家正式成立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31.6万平方千米。
7.三江源地区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和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所以夏季是水量最大的季节。故答案为:B。
8.三江源地区地区生态问题有气候变暖,造成冰川萎缩,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过度采矿,植被破坏。所以ABC是生态问题,D是原因。故根据题意选D。
9.(2021八下·梅河口期末)三江源地区成为“野生动物天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冷湿,缺少天敌 B.气候温和,森林茂密
C.高原湿地,人迹罕至 D.地形平坦,草原辽阔
【答案】C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分析】三江源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高山草甸分布广泛;三江源地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海拔为3335 ~ 6564米,ABD错误;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这里人迹罕至,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因此成为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出现萎缩,极大威胁该地的生态环境。
10.(2021·龙东)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是(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地势高耸,气候寒冷
C.季风影响,降水集中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答案】B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分析】“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位于青海省,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该区域地势高耸,气候寒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不合理砍伐、放牧、耕作,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故答案为:B。
【点评】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沼泽和湖泊是重要的调蓄器,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也给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的恶化。
(2021·莘县模拟)电视纪录片《第三极》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比,它是唯一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1.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是( )
A.高寒 B.湿热 C.干燥 D.炎热
12.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
A.北高南低,山河相间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13.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其中“三江”是指( )
A.长江、黄河、珠江 B.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C.长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 D.长江、黄河、澜沧江
【答案】11.A
12.D
13.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点评】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这里海拔高,终年较为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太阳光照强。这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著名的有雅鲁藏布江谷底和湟水谷地,称为河谷农业。但是草场广布,属于我国四大牧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也成为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大多信奉藏传佛教。
11.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高寒是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被誉为世界“第三极”,故答案为:A。
12.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是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地貌形态;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故答案为:D。
13.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三江源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故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其中“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选D。
14.(2021·盘龙模拟)三江源国家公园于2020年正式设立。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江源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冷湿
B.三江源是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
C.三江源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D.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自然保护区
【答案】D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分析】读图结合教材内容可知,三江源位于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A错误。三江源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B错误。三江源水资源丰富,海拔高气温低,农业不发达,人口稀疏,C错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西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东部与四川省毗邻,北部与青海省格尔木市都兰县相接。总面积31.6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自然保护区,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尤为突出。2000年8月19日,国家正式成立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2021八下·安徽期中)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独特的一个区域,读青藏高原略图(图中阴影区域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完成下面小题。
15.暑假如果有机会乘火车从宣城到拉萨进行一次雪域高原之旅,出发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及原因正确的是( )
A.熟悉伊斯兰教的教规教义——方便与当地广大居民的交流
B.带上棉衣或羽绒服——当地气候寒冷,气温日较差大
C.了解赛马、射箭、摔跤等知识——观摩藏族传统节日
D.查阅陇海兰新铁路线——研究最佳出行路线
16.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给三江源地区带来的重要影响有( )
A.冰川不断消退 B.湖泊、湿地面积扩大
C.野生动物数量激增 D.河流流量增加
17.雅鲁藏布江谷地是西藏重要的青稞产区,最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
A.水源更丰富 B.平原面积广大
C.热量更充足 D.黑土土壤肥沃
【答案】15.B
16.A
17.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点评】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在独特的高寒环境下,生长着耐寒的特殊牲畜,例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而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土质肥沃,适宜青稞,小麦,豌豆等作物的生长,河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核东部的湟水谷地。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沼泽和湖泊是重要的调蓄器,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也给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的恶化。
15.有题意可知,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省会,西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为藏族,信仰佛教,故A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气温日温差较大,去拉萨应带上棉衣或羽绒服,故B正确;只有去西北地区才能了解蒙古族的赛马、射箭、摔跤等知识,可观摩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节,而不是青藏地区,故C错误;陇海铁路是从连云港至兰州,不经过西宁,西宁是青藏铁路的必经站点,故D错误。故答案为:B。
16.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湿地面积缩小、野生动物数量减少、河流流量减少等;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尤为突出,A对,BCD错。故答案为:A。
17.我国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草原面积广大,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于海拔低,热量充足,土壤肥沃,是西藏重要的青稞产区。故答案为:C。
(2021·槐荫模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下图是中国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我国三大江的发源地,a、b、c分别指的是( )
A.长江、黄河、珠江 B.黄河、长江、澜沧江
C.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 D.黄河、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
19.有关三江源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被誉为“中华水塔” B.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C.江河的最初水源是大气降水 D.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20.三江源地区存在的问题是 ( )
①野生动物锐减 ②水污染严重 ③草地沙化严重 ④废气排放严重 ⑤水土流失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答案】18.B
19.C
20.D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点评】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出现萎缩,极大威胁该地的生态环境。
18.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依据图中位置可知,a、b、c分别指的是黄河、长江、澜沧江,选项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19.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故A项正确。三江源地区有藏羚羊等许多野生动物,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故B项正确。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故C项错误。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故D项正确。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0.三江源地区存在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锐减,故①项正确。三江源地区没有大型企业,污染不严重,故②项错误。不合理放牧导致草地沙化严重,故③项正确。三江源地区人口稀疏,废气排放少,故④项错误。三江地区有乱采滥挖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故⑤项正确。故答案为:D。
(2021八下·宜兴期中)读我国四个区域局部图,回答下面小题
21.关于上述四个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源
B.乙地区大致位于40°N,116°E,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C.丙地区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是人口主要 集中区域
D.丁地区地狭人稠,在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向祖国内地输送劳动力
22.甲地区图中a处是我国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
B.a处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的源区
C.a处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D.a处江河的最出水源来自大气降水
【答案】21.C
22.C
【知识点】台湾人口与城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台湾岛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占三分之二,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岛内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出口加工型经济一直是台湾的经济命脉,目前,祖国是台湾最大的合作伙伴,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而新竹科学园区又被称为“台湾硅谷”。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沼泽和湖泊是重要的调蓄器,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也给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的恶化。
21.读图可知,甲地区是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热量不足,故A错误。乙位于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属温带季风气候,故B 错误。丙地区为台湾省,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区域,故C 正确。丁地区为香港,地狭人稠,在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向祖国内地输送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故D 错误。故答案为:C。
22.读图可知,甲是青藏地区,a处是我国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故A 错误。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故B错误。a处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故C 正确。a处江河的最初水源来自高山上冰雪融水,故D 错误。故答案为:C。
(2021·邵阳模拟) 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登山队8名队员从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开展了各项测量工作,最终测得珠峰的新高程为8848.86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3.关于青藏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B.全国重要牧区,主要牲畜牦牛、三河牛、三河马
C.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D.这里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糌粑是藏民的主食
24.对青藏高原境内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青海省南部
B.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C.是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D.因全球变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答案】23.B
24.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点评】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这里海拔高,终年较为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太阳光照强。这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著名的有雅鲁藏布江谷底和湟水谷地,称为河谷农业。但是草场广布,属于我国四大牧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也成为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大多信奉藏传佛教。
23.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该高原海拔高,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地区的主要牲畜为牦牛,而内蒙古牧区的主要牲畜为三河牛、河马,内蒙古牧区分布在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糌粑是藏民的主食。描述不正确的是B,故答案为:B。
24.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的南部;三江源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三江源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因全球变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描述不正确的是C。故答案为:C。
(2021八下·孝义期中)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里植物只有不足100天的生长周期。上世纪90年代由于超载放牧、气候变化等影响,这里生态环境退化,我国于2020年底正式设立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图为三江源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三江源地区( )
A.雪山众多、冰川广布 B.地形崎岖、丛林密布
C.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 D.遍地黄沙,戈壁众多
26.三江源地区植物生长周期较短的原因是( )
A.距海远,降水少 B.海拔高,气温低
C.纬度低,气温低 D.山地多,坡度大
27.我国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保护生态环境,杜绝旅游
B.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C.保护高原草场,禁止放牧
D.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答案】25.A
26.B
27.B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点评】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沼泽和湖泊是重要的调蓄器,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也给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的恶化。
25.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地区,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这里海拔高,雪山众多、冰川广布,故答案为:A。
26.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植物生长周期较短,故答案为:B。
2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江源公园成立的意义是保护生态环境,这里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需要保护生态,也是保护水源,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并不能完全杜绝旅游,禁止放牧,这里植被多,需要保护即可,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28.(2021七下·朝阳期末)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对中国乃至亚洲都有着重要意义。图是青藏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结构图,认识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黄河、长江和 的发源地。众多的湖泊、大面积的沼泽对河流水量有 作用,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3)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优劣,关系着青藏高原甚至更大范围地区的生态环境。请完成连线体现影响的一一对应。
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退
A.野生动植物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②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
B.湖泊数量减少、威胁大河的补给
(4)请写出一条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答案】(1)西南;横断;青藏高原;低;冰川(冰雪/积雪);小;畜牧业
(2)澜沧江;调节(调蓄)
(3)
(4)退耕还林、退耕环湖、退耕还草、限定放牧范围和数量、全面禁猎、建立国家保护区等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北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脉所环绕。青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因此较同纬度地区气温低,因为气温低,因此分布着冰川雪山广布,冰川融水成为了我国大多大河的源头。由于气候高寒,自然环境恶劣,因此青藏地区的人口密度小,热量不足,因此主要的农业部门是畜牧业,主要以河谷农业为主。
(2)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众多的湖泊、大面积的沼泽蓄水能力强,因此对河流水量有调节作用,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3)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退 ,这会导致汇青藏高原上的高原湖泊数量减少,使得大河源头的补给水源减少,故①连B。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导致的植被破坏,将会使得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从而减少了高原野生动物的食物来源,进而使得野生动物减少,食物链遭受破坏,使得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故②连A。
(4)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 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 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可以分区制定保护措施,针对重要地区,国家可以建立国家保护区,全面禁猎,最大程度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对于牧民区,国家可以采取退耕还林、退耕环湖、退耕还草、限定放牧范围和数量的措施,减少对高原植被的破坏。
【点评】青藏高原,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高原上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在独特的高寒环境下,生长着耐寒的特殊牲畜,例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而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土质肥沃,适宜青稞,小麦,豌豆等作物的生长,河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核东部的湟水谷地。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沼泽和湖泊是重要的调蓄器,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也给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的恶化。
29.(2021·历下模拟)科学考察是人类认识区域环境的重要途径,2017年8月19日,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拉萨启动。
(1)根据所学知识及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是正确或者错误。
①青藏铁路沿途经过的格尔木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其自然特征以高寒为主。( )
②青藏地区主要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
③青藏地区主要能源以太阳能、水能、地热能为主。( )
④藏族的传统服饰藏袍适应当地年温差大的特点,其传统民族节日是雪顿节。( )
(2)在考察过程中,科考员发现该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地区,分析其地区发展该农业的优势条件 。
(3)根据所学知识和图文信息,完成下列框架。
① ;② ;③ ;④ 。
(4)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下列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_______)
A.休牧育草 B.毁林开荒种田
C.退耕还草(林) D.全面禁猎、禁采砂金
【答案】(1)错误;正确;正确;正确
(2)河谷;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风速较小
(3)高;湖泊;澜沧江;中华水塔
(4)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青藏铁路沿途经过的格尔木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其自然特征以高寒为主,该地区海拔高,位于第一阶梯,①错误。青藏地区主要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其中牦牛有“高原之舟”之称,②正确。青藏地区海拔高,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东南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能资源丰富;羊八井地热资源丰富,③正确。藏族的传统服饰藏袍适应当地年温差大的特点,其传统民族节日是雪顿节,④正确。
(2)读图可知,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其地区发展该农业的优势条件是: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风速较小。
(3)读图可知,青藏地区海拔高,该地属于高原山地气候,该地区多雪山和冰川,湖泊和沼泽是河流的天然调蓄器;青藏地区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河流的发源地,该地区水量大,被称为“中华水塔”。
(4)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应该做到:休牧育草、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等。选项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这里海拔高,终年较为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太阳光照强。这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著名的有雅鲁藏布江谷底和湟水谷地,称为河谷农业。但是草场广布,属于我国四大牧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也成为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大多信奉藏传佛教。
30.(2021八下·松原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藏自治区面积120多万平方千米,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进出西藏主要依靠公路和航空运输。
(1)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主要牲畜有 和 。本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等,并且单产量高,这里的农作物产量高的原因是:
(2)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有西藏南部的 谷地和青海东部的 谷地。
(3)青藏地区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图中①是 ,②是
(4)A省内有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 。
(5)你认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牦牛 小麦;藏绵羊;青稞;小麦;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2)雅鲁藏布江;湟水
(3)长江;黄河
(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5)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解析】【分析】(1) 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本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青稞 和小麦。由于本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海拔高,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因此这里的农作物产量高。
(2) 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有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东部的湟水谷地。
(3) 青藏地区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读图可知,①是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②是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
(4)读图可知, A是青海省,有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5)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故答案为:(1)牦牛;藏绵羊;青稞;小麦;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2)雅鲁藏布江;湟水;(3)长江;黄河;(4)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5) 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点评】(1)青藏地区的三大牲畜是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三大珍惜动物的藏羚羊、雪豹、野驴。
(2)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农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属于河谷农业。
(3)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四川等11个省区,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甘肃等9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4)(5)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