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2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6 09:1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属活动性顺序
一、单选题(共22小题)
1.锡(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位于铁和铜之间,则下列反应不会发生的是( )
A. Zn+Sn(NO3)2===Zn(NO3)2+Sn
B. Sn+2HCl===SnCl2+H2↑
C. Sn+2AgNO3===Sn(NO3)2+2Ag
D. Sn+MgSO4===SnSO4+Mg
2.在以下四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与其他三种金属都能发生置换反应,这种金属是( )
A. Fe B. Cu C. Zn D. Ag
3.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提示:MnSO4溶于水)( )
A. Mn+2HCl===MnCl2+H2↑
B. Fe+MnSO4===FeSO4+Mn 
C. 2Al+3MnSO4===Al2(SO4)3+3Mn
D. Mg+MnSO4===MgSO4+Mn
4.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
A. 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
B. 铝制品抗腐蚀能力比铁制品强
C. 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D. 相同条件下,镁和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5.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 铁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最大
C. 锌一定过量
D. 镁一定过量
6.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
①将Zn、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②将Ag放入Cu(NO3)2溶液中;③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④将Cu放入ZnSO4溶液中;⑤将Zn放入AgNO3溶液中。
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⑤
7.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AgNO3===M(NO3)2+2A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属M可能是铜
B. 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
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该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8.某同学为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①将Zn、Fe、Cu三种金属分别插入到稀硫酸中,②将Zn片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Cu片插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将Fe片插入到硫酸锌溶液中。其中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
A. ①③ B. ③ C. ①②③ D. ②③
9.向氯化铜、氯化锌、盐酸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 )
A. 氯化锌、盐酸 B. 氯化亚铁、氯化铜
C. 氯化铜、盐酸 D. 氯化锌、氯化亚铁
10.在氯化铜和氯化锌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有( )
A. 铜 B. 铜、锌 C. 铁、铜 D. 铜、锌、铁
11.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和稀硫酸不反应;②Z+H2SO4===ZSO4+H2↑;③X+2YNO3===2Y+X(NO3)2,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 X>Y>Z B. Z>X>Y
C. Y>Z>X D. Z>Y>X
12.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 ZnSO4溶液 B. NaOH溶液 C. 稀硫酸 D. CuSO4溶液
13.某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AgNO3===R(NO3)2+2Ag,R与硝酸铜溶液不反应。关于R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R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B. R的活动性介于铜、银之间
C. R的活动性比铜强,比银弱
D. R的活动性比铜、银都弱
14.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金属R可能是铝
C. 金属R活动性比Cu强
D. 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5.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已知锌、铁、铜三种金属与其盐溶液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Zn+FeSO4===ZnSO4+Fe;Fe+CuSO4===FeSO4+Cu。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强到弱的排列是( )
A. Zn>Fe>Cu B. Cu>Fe>Zn
C. Fe>Cu>Zn D. Cu>Zn>Fe
16.把金属X放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若放入Fe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则X、Ag、Fe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Fe、X、Ag B. X、Fe、Ag
C. Fe、Ag、X D. Ag、X、Fe
17.把X、Y、Z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Y表面有气泡产生,Z无变化;把X加入Y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析出Y。则三种金属活动顺序为( )
A. Y>X>Z B. X>Y>Z
C. Z>Y>X D. X>Z>Y
18.先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化合物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丁>丙>乙>甲 D. 乙>甲>丁>丙
19.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 c>b>a B. b>a>c
C. a>c>b D. b>c>a
20.有X、Y、Z三种金属,只有Z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X、Y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Y表面产生气泡而X没有。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X>Y>Z B. Y>X>Z
C. Z>X>Y D. Z>Y>X
21.下列金属中,不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里置换出来的是( )
A. 汞 B. 铁 C. 铝 D. 锌
22.只用一种试剂就能一次性判断金属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这种试剂是( )
A. 氯化镁溶液 B. 稀硫酸 C. 硫酸铜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二、填空题(共3小题)
23.下列各物质都含有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除去杂质的主要操作及有关化学方程式
(1)铜粉(锌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Cl2溶液(Cu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现有M、N、X、Y四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投入盐酸中,只有X、Y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将Y投入X的化合物溶液中,有金属X析出;将M投入N的化合物溶液中无任何变化。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5.从考古文物出土情况来看,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会生锈,铁器几乎保存不了,锈迹斑斑或者烂掉,说明金、铜、铁的活动性顺序是_______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共1小题,每小题分,共0分)
26.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
(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生成的是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
(2)试管F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能否证明镁、锌、铁、铜、银五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古代“湿法炼铜”就是利用了试管D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由于锌位于铁的前面,锡(Sn)位于铁的后面,所以锌能置换硝酸锡中的锡,故A能发生反应;B项,因为锡(Sn)位于铁和铜之间,如果锡位于氢的前面,就能与酸反应,故B能发生反应;C项,因为锡(Sn)位于铁和铜之间,银位于铜的后面,所以锡位于银的前面,故C能发生反应;D项,因为镁位于铁的前面,锡(Sn)位于铁的后面,所以锡(Sn)位于镁的后面,所以该反应不能发生。故选D。
2.【答案】D
【解析】Ag、Cu、Fe、Zn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n>Fe>Cu>Ag。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规律,可知Ag的活动性最弱;所以只有银的盐溶液与其他三种金属都能发生置换反应。故选D。
3.【答案】B
【解析】由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可知:锰排在氢的前面,能和盐酸发生置换反应,A正确;锰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铁不能和Mn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B错误;铝的活动性比锰强,所以铝能和Mn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C正确;镁排在锰的前面,能与Mn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D正确。故选B。
4.【答案】B
【解析】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制品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制品强,与金属活动性无关。选B。
5.【答案】C
【解析】观察图像可知,三种金属反应的速率X>Y>Z,判断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Y>Z,从而得知X为镁,Y为锌,Z为铁。相同质量的三种金属完全参加反应,应该是镁消耗的酸最多,铁次之,锌最少,但图中铁产生氢气最多,即消耗稀盐酸最多;镁锌产生氢气一样多,即消耗稀盐酸一样多,故镁过量,但锌无法确定。故选C。
6.【答案】D
【解析】A项,①能验证锌比铜强,②能验证铜比银强,故此项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项,①能验证锌比铜强,③能验证铜比银强,故此项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项,②能验证铜比银强,④能验证锌比铜强,故此项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D项,①能验证锌比铜强,⑤能验证锌比银前,但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没有验证,故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故选D。
7.【答案】C
【解析】A项,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边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M+2AgNO3===M(NO3)2+2Ag,说明M在Ag前面,又是+2价,当然可能是铜,正确。B项,M+2AgNO3===M(NO3)2+2Ag,说明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C项,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这种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错误。D项,反应前M为单质,0价,反应后M(NO3)2中M为+2价,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正确。故选C。
8.【答案】A
【解析】①根据能否与酸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可判断Zn、Fe>H>Cu,②可判断Zn>Cu,③可判断Fe>Cu,Zn>Fe。综上选①③,A。
9.【答案】D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位于前边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中置换出来。所以过量的铁粉只能与氯化铜和盐酸反应,都生成氯化亚铁,而氯化锌未反应,留在溶液中。选D。
10.【答案】C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边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中置换出来。所以过量的铁粉只能与氯化铜反应,置换出其中的铜,过量的铁粉亦留在滤纸上。故选C。
11.【答案】B
【解析】①X和稀硫酸不反应,可判断H>X;②Z+H2SO4===ZSO4+H2↑,可判断Z>H;③X+2YNO3===2Y+X(NO3)2,可判断X>Y。综上分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X>Y。故选B。
12.【答案】D
【解析】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选择药品最少的方法有两种——“两边金属中间盐”、“中间金属两边盐”。根据题意可知要选择一种试剂,故为第一种方案。中间盐在这里是指铜的盐溶液。故选D。
13.【答案】B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前边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R能与硝酸银反应,说明R比银活泼,R不能与硝酸铜反应,说明铜比R活泼。铜在氢之后,则位于铜后的R更在氢之后,不能与酸反应,故选B。
14.【答案】B
【解析】A项,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观察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可判断出这就是置换反应。B项,观察R的化合物的化学式RCl2可知,R显+2价,而铝在化合物中显+3价,所以R不可能是铝。C项,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前边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R与CuCl2能发生反应,说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R>Cu。D项,反应前R以单质的形式存在,显0价,反应后R以RCl2的形式存在,R显+2价,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选B。
15.【答案】A
【解析】Zn+FeSO4===ZnSO4+Fe可判断出Zn>Fe;Fe+CuSO4===FeSO4+Cu可判断出Fe>Cu。综上分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强到弱的排列是Zn>Fe>Cu。故选A。
16.【答案】A
【解析】把金属X放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可判断出X>Ag;金属X放入Fe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可判断出Fe>X。综上分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e、X、Ag。故选A。
17.【答案】B
【解析】把X、Y、Z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Y表面有气泡产生,Z无变化,可判断出X、Y>H>Z;把X加入Y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析出Y,可判断出X>Y。综上分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可判断出X>Y>Z。故选B。
18.【答案】D
【解析】先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可判断出甲、乙>氢>丙、丁,其中乙反应更剧烈,可以判断出乙>甲。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化合物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可以判断出丁>丙。综上分析,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乙>甲>丁>丙。故选D。
19.【答案】B
【解析】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可判断出b>H>a、c;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可判断出a>Cu>c。综上分析,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b>a>c。故选B。
20.【答案】B
【解析】只有Z在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Z的活动性是最弱的;X、Y同时和稀盐酸反应,Y表面产生气泡而X没有,说明Y的活动性比X强。故选B。
21.【答案】A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前边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锌、铁都在铜之前,都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只有汞在铜之后,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故选A。
22.【答案】C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锌>氢>铜>银。向氯化镁溶液中分别加入三种金属,都不能反应,不能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选项A错。向稀硫酸中分别加入三种金属,只有锌能发生反应,铜、银都不反应,只能判断出锌最活泼,而铜、银则不能判断,选项B错。向硫酸铜溶液分别加入锌和银,只有锌会置换出铜来,而银则不能置换出,可以判断出锌>铜>银,选项C正确。向硝酸银溶液中分别加入锌和铜,都能反应,只能判断出银最不活泼,而锌、铜则不能判断,选项D错误。故选C。
23.【答案】(1)加入稀硫酸,然后过滤 Zn+H2SO4===ZnSO4+H2↑
(2)加入足量的铁粉,然后过滤 Fe+CuCl2===Cu+FeCl2
【解析】(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氢>铜,可以使稀硫酸与锌反应,然后过滤得到铜,所以本题答案为加入稀硫酸,然后过滤,Zn+H2SO4===ZnSO4+H2↑。(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铜,可以用足量铁与氯化铜反应,然后过滤除去固体即可得到氯化亚铁溶液,所以本题答案为加入足量的铁粉,然后过滤,Fe+CuCl2===Cu+FeCl2。
24.【答案】Y>X>N>M
【解析】由于X、Y由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所以X、Y排在H前面,又由于Y可置换出X,所以Y排在X的前面,将M投入N的化合物溶液中无任何变化,说明N排在M前面。因此本题答案为Y>X>N>M。
25.【答案】铁>铜>金
【解析】金器保存完好,说明金的活动性最弱;铁器几乎保存不了,锈迹斑斑或者烂掉,说明铁的活动性最强,因此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金。
26.【答案】(1)A和C
(2)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3)不能判断 只能判断出镁>铁>铜>银,锌>铜,而无法确定锌与镁和铁的活动性顺序
(4)Fe+CuSO4===Cu+FeSO4
【解析】(1)只有氢之前的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才会产生气泡,所以有气泡生成的是A和C。(2)F试管中可以看到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3)A可判断:铁>氢。B可判断:铜<氢。C可判断:镁>氢。D可判断:铁>铜。E可判断:锌>铜。F可判断:铜>银。综上分析,不能判断五种金属的活动性,只能判断出镁>铁>铜>银,锌>铜,而无法确定锌与镁和铁的活动性顺序。(4)D试管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