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元素随堂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4元素随堂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6 09:2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元素
一、选择题(共16题)
1.硅是制成光伏电池的重要材料,硅的元素符号是(  )
A.Se B.Si C.Sl D.Sn
2.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如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钙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C.钙元素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 D.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g
3.磷元素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磷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为15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磷元素只能组成红磷这一种物质 D.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
4.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卫星,在火箭的制造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
B.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钛的元素符号是Ti
D.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碘单质(I2)是由碘原子构成的
D.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6.下列图示属于第二周期元素的是(  )
A. B. C. D.
7.据报道,清华大学合成了原子级钴催化剂。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g
B.钴的化学式为CO
C.钴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7
D.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7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
B.二氧化碳由气态变固态时分子间的间隔一定会变小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9.2018年12月8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第三级采用的液氧(O2)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有机物
10.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一组的是
A.氧气 氧化汞 B.干冰 白酒
C.氮气 澄清石灰水 D.硫 冰水混合物
1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核电荷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D.中子数不同
12.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顺序与“氧气、氧化钙、空气”的顺序完全一致的是
A.氮气、氧化镁、水蒸气 B.镁、水、稀有气体
C.银、酒精、冰水混合物 D.氢气、硬水、澄清石灰水
13.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的原子序数为17
B.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14.硒有防癌、抗癌作用。如图为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图中的a值为8
C.硒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D.硒离子符号为Se2-
1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胆矾、洁净的空气 B.液氧、碘酒
C.冰水共存物、碳酸钠 D.稀硫酸、加碘食盐
16.2017年5月9日,我国发布了四种人造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5号镆元素的“镆”收自古代创名“镆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镆属于金属元素
B.镆的原子序数为115
C.镆原子的质子数为173
D.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8
二、综合题(共6题)
17.1869 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为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 150周年,联合国将 2019 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2)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
(3)16 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硒元素有防癌抗癌作用,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 的数值为 4 B.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硒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g
18.结合下列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1,A微粒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微粒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填序号);
(2)如图2,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3)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NH3和H2O B CO和N2 C H2O2和H2O D CO 和SO2。
19.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图3-12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3)表中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气态物质有________(作写一种);12号和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其中构成该物质的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_________(填标号)。
a. He和Na b. Be和Mg c. Al和Si d. F和Cl
(5)一般地说,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原子的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原子的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大。
请比较:氮原子半径________(填“>”或“<”,后同)磷原子半径;钠原子半径________铝原子半径。
20.阅读下面两条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金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贵金属,有金黄色金属光泽,密度大,延展性好,而且金非常稳定,与大多数物质都不发生反应,常用来加工首饰。
信息二:金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非常稀少,它的化学符号是Au,原子序数是79,相对原子质量是197.00。
(1)根据信息一:找出金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一条)
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__;质子数是______;中子数是______。
2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如图1所示,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宏观角度看,汞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从微观角度看,汞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3)图2是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其中与钙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一)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原子其中X的值是______。
(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_______________。
(4)C、D中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二)下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5)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 原子”或“离子”);
(6)结合上图分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图中一个分子是由________个原子构成
(8)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硅的元素符号是Si,其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作电脑的芯片和太阳能电池板等。故选B。
2.C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钙,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左上角的数字为20,表示原子序数为20;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0,故选项说法错误;
C、左上角的数字为20,表示原子序数为20;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钙元素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C
【详解】
A、元素周期表一个单元格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所以磷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5,故A项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一个单元格中间的汉字指元素名称,磷元素的名称含有“石”字旁,为非金属元素,故B项正确;
C、磷元素不只能组成红磷这一种物质,还能组成白磷,故C项错误;
D、元素周期表一个单元格正下方指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故D项正确。
答案:C。
4.A
【详解】
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22,不是中子数,选项A错误;
B、由“钛”的偏旁“钅”可知,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选项B正确;
C、在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钛的元素符号是Ti,选项C正确;
D、在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选项D正确。故选A。
5.B
【详解】
A.从图中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选项A错误;
B. 从图中可知,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选项B正确;
C. 碘单质(I2)是由碘分子构成的,选项C错误;
D. 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选项D错误。故选B。
6.D
【详解】
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1,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
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3,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C、该示意图中质子数大于大于电子数,表示的是镁离子,镁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3,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2,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
故选D。
7.C
【详解】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B、钴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Co,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27,表示原子序数为 2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27,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27,表示原子序数为 2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钴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7,而不是最外层电子数为 27,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8.B
【详解】
A、改变物质的性质不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通过物理变化也可以改变改变物质的性质,故A不正确;
B、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比固态分子间的间隔大,二氧化碳由气态变固态时分子间的间隔一定会变小,故B正确;
C、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C不正确;
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故D不正确。故选B。
9.A
【详解】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氧(O2)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A正确。
故选:A。
10.C
【详解】
A、氧气是单质;氧化汞是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B、干冰是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白酒中含有酒精和水,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氮气是单质;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是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D、硫是单质;冰水混合物只有水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A
【详解】
元素是指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可见,元素的种类取决于原子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所以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故选A。
12.B
【解析】A、氮气属于单质、氧化镁属于氧化物、氢气属于单质,故A错;B、镁属于单质、水属于氧化物、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C、银属于单质、酒精属于化合物、稀盐酸属于混合物,故C错;D、氢气属于单质、硬水属于混合物、澄清石灰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B。
13.D
【详解】
A、氯的原子序数为17,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说法不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4.B
【详解】
A、硒的部首不为金字旁,所以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A正确;
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硒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34=2+8+a+6,a=18,选项B错误;
C、硒的核外电子层数为四层,所以属于第四周期元素,选项C正确;
D、硒最外层电子为6个,容易得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所以硒离子为Se2-,选项D正确。故选B。
15.A
【详解】
A、胆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洁净的空气由氮气、氧气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B、液氧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碘酒由碘、酒精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冰水共存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碳酸钠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稀硫酸由水、硫酸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加碘食盐由氯化钠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C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镆,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15,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5,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15,表示原子序数为115;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镆原子的质子数为115,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8,正确。故选C。
17.
(1)Al2O3
(2)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3)得到
(4)C
【分析】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它们组成的化合物中,铝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3、-2,所以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Al2O3,故填:Al2O3。
(2)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故填: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3)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 号元素是硫元素,硫原子的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6,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填:得到。
(4)
A、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34=2+8+18+x,得x=6,选项A错误;
B、该元素的名称是硒,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B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表示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选项C正确;
D、由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表示的信息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不是“g”,选项D错误;
故选:C。
18.B A、C B
【详解】
(1)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A微粒与B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A微粒的化学性质与B相似;
(2)A、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原子序数:Z>Y,符合题意;
B、X与Y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Y>X,不符合题意;
C、Y和Z的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故Y和Z处于同一周期,符合题意。
故选AC。
(3)A、NH3和H2O的原子数不相同,不是等电子体,不符合题意;
B、CO和N2都有2个原子数,14个电子数,是等电子体,符合题意;
C、H2O2和H2O原子数和电子数都不相同,不是等电子体,不符合题意;
D、CO和SO2原子数和电子数都不相同,不是等电子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 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氦气(或氖气、氩气)(或其化学式) MgCl2 Mg2+ bd < >
【详解】
试题分析:(1)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根据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故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2)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3)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氦气(或氖气、氩气);12号元素为镁,17号元素为氯,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MgCl2,构成该物质的阳离子的符号是:Mg2+
(4)由图可知,Be和Mg处于同一族,F和Cl处于同一族,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bd。
(5)氮原子和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磷原子的电子层数较多,故原子半径较大,即氮原子半径<磷原子半径;钠原子和铝原子电子层数相同,铝原子的原子序数较大,故半径较小,即钠原子半径>铝原子半径。
20.有金黄色金属光泽,密度大,延展性好 金非常稳定,与大多数物质都不发生反应 79 79 118
【详解】
(1)根据信息一,金的物理性质有:有金黄色金属光泽,密度大,延展性好;金的化学性质有:金非常稳定,与大多数物质都不发生反应;
(2)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79;质子数是79;中子数=197-79=118。
21.原子 原子核 汞元素 汞原子 3 B
【详解】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所以X是原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所以Y为原子核。
(2)物质由元素组成,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单质;汞由汞原子直接构成。
(3)元素的种类由该元素原子中质子数决定,图中A、B、C3种粒子的质子数各不相同,所以共有3种元素。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决定。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A为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虽然也有2个电子,但它是第一层,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B中最外层(第三层)上有2个电子,与钙原子化学性质相似。故选B。
22.9 AC B 质子数 。 分子 氢原子、氧原子 ; 4 H2O2-----H2O+O2 , 分解 。
【详解】
(1)A是原子,所以X=2+7=9;
(2)A和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7,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
(3)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所以其结构比较稳定;
(4)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是同种元素,C和D的质子数都是17,所以是同种元素;
(5)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丙图中有氧分子和水分子;
(6)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
(7)由图可知,甲图中一个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共4个原子;
(8)该反应的表达式是,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新物质,所以是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