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章末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章末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6 17:3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章末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点为该凸透镜的焦点
B.任意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都可以会聚于F点
C.OF的距离越短,说明透镜的折光能力越强
D.若把图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该凸透镜对光不具有会聚作用
2.如图甲所示,珍珍将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透过水杯看到变“胖”的老鼠是虚像
C.此时漫画中的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应满足
D.将漫画离水杯远一些,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会变更“瘦”一些
3.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此时在光屏上能看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潜望镜
4.透镜在我们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大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无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C.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内
D.投影仪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5.小明做凸透镜实验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凸透镜前16cm处时,则在光屏上能得到烛焰(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6.根据表格数据可推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  )
次序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的性质
1 24cm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0cm 倒立放大的实像
3 4cm 正立放大的虚像
A.4cm<f<24cm B.10cm<f<20cm
C.10cm<f<12cm D.4cm<f<20cm
7.随着科技的发展,同学和老师进入育才中学只需“刷脸”进行人脸识别即可。“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脸是光源
B.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
C.人脸经摄像头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若要使人脸的像变小需要人远离摄像头
8.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B.如果是近视眼,应当用凹透镜加以矫正
C.照相机照全身照时,所成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峰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时烛焰在光屏上的实像是放大的
B.若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随着蜡烛的燃烧,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下移动
C.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得到放大清晰的烛焰像
D.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10.如图是小丹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墙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11.小阳同学为了进一步了解“视力娇正”的原理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在光屏上得到了蜡烛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仍然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
B.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远离透镜,仍然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
C.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远离透镜,仍然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可以矫正近视眼
D.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远离透镜,仍然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可以矫正远视眼
12.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投影仪上的投影片与镜头的距离稍大于镜头的焦距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13.一块凸透镜被剖成对称的两半,并按如图所示对接。一个物体ab置于凸透镜前3倍焦距处,则对凸透镜成像的描述中,有可能正确的是图中的(  )
A. B. C. D.
14.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等大的清晰像,若保持物距不变,更换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后,要想在屏上出现清晰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使屏远离透镜 B.使屏靠近透镜
C.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 D.光屏与蜡烛在透镜左侧
15.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监控摄像头的镜头对光有发散作用
B.拍照时,汽车应位于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二、填空题
16.某新闻网站报道称:台湾台中的一辆小客车因车主将两瓶矿泉水随手放在驾驶室内仪表盘上的防滑垫上而起火,挡风玻璃当场碎裂,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你认为此新闻是 ___________(选填“真实”或“不真实”)的,支持你观点的证据是 ___________。
17.如图,用眼睛去观察平面镜时,平面镜前看光似乎是从镜中N点发出的,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移去平面镜,在N点放一蜡烛,在凸透镜另一侧会得到一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
18.“共享单车”低碳环保,便于出行,深受市民欢迎。假日期间,小强和爸爸决定骑单车外出游玩,取车时爸爸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共享单车”的二维码后自动开锁(如图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位于摄像头______(选填“一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或“二倍焦距以外”)。
19.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凸透镜置于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蜡烛位于光具座的A点时,为了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______厘米两条刻度线之间移动(选填“50~60”、“60~70”或“70~100”),所成的像一定是______的。(选填“放大”或“缩小”)
20.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赏如图所示。人在适当的位置可以看到两条鱼,一条是由于光从___________斜射入___________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要___________;另一个是由于球形鱼缸和水的共同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放大的___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21.无人机利用自身携带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其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透镜,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下降时,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地面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2.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如果远处的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这称为近视,近视眼患者需要佩戴______透镜来进行矫正视力。
23.清晨树叶上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更清晰,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________的结果,形成了正立的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24.小李先用同一相机拍摄了同一蝴蝶休憩的照片甲和乙,则拍摄________照片(选填“甲”或“乙”)时距离蝴蝶近,若他再用不同焦距的相机在与同一蝴蝶相同距离的位置拍摄了照片甲、乙,则拍摄照片______(选填“甲”或“乙”)时所用的相机焦距大。
25.如图所示是一款追剧“神器”——手机屏幕放大器,该“神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手机离凸透镜的距离要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该透镜的焦距,通过它就可以看到___________(填“正”或“倒”)立、放大的手机视频画面,若将手机靠近屏幕放大器看到的像将变___________(填“大”或“小”)。
三、作图题
26.如图所示,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7.画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题
28.现有如下器材:光具座、焦距为12.5cm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小明根据上述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应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到______。为了验证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等于12.5cm,小明把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刻度线处,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______cm刻度线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承接到等大、清晰的像。经验证,凸透镜的焦距准确;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上移了一段距离,在没有移动器材的情况下,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和高度不动,需将光屏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3)分别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点对应的刻度线处,在______点能够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最大的烛焰的像,在______点所成像的性质与眼睛的相同;
(4)实验结束后,小明又继续完成了两个实验:
①将一只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又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该眼镜片可用来矫正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②取走眼镜片,移动光屏再次成清晰的像后,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
B.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
C.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
D.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
29.(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发光的小灯泡放在30cm刻度线位置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实验前需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比较规范的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B.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3)为了方便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______(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玻璃板;
(4)如图乙所示,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人眼在图乙所示的位置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5)若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5cm,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A”;接着把光屏放在距凸透镜28cm的位置,再向______(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蜡烛,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B”。由实验可知像“A”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像“B”;
(6)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当烛焰向纸内方向晃动时,则像将向______(选填“纸内”或“纸外”)方向晃动;
(7)将透镜及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丙),做成像实验,记录每次成实像的物距u,像距v。物像间距L(u+v),绘出图线丁(以f为长度单位),由图可知,要想成实像,蜡烛与光屏的间距应满足L______。经“百度”发现,物理学中,有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结合丙、丁两图,可知当物距u=3f时,n=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B
4.B
5.C
6.C
7.D
8.B
9.C
10.B
11.C
12.C
13.C
14.A
15.B
16.真实 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由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射入车内的光线经矿泉水瓶折射后集中于它的焦点上,时间一长正好使放置于此处的物品起火
17.10 缩小
18.二倍焦距以外
19.60~70 缩小
20.水中 空气 浅 虚像
21.凸 缩小 运动
22.前 凹
23.凸透镜 放大 虚像
24.乙 乙
25.小于 正 小
26.
27.
28.同一高度 75.0 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不断变短 向上 C A 近视 D
29.10.0 B 粗糙 能 靠近透镜 小于 完整 纸外 不小于4f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