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现象章末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光现象章末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6 17:3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光现象 章末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下列光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光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均发生了变化的是(  )
A. 湖中倒影 B. 池水“变浅”
C. 形影不离 D. 镜中的车
2.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总是叉向鱼的下方,如图所示,能说明这一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3.下列光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在平静的湖面看到蓝天白云——光的反射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光的直线传播
C.日出时,看到在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光的反射
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光的折射
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在真空和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光的三原色是红、蓝、绿 D.夜晚明亮的月亮属于光源
5.“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提示板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解决演讲者因忘词需要低头看稿的尴尬,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如图所示,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提示板会看到(  )
A. B. C. D.
6.如图所示,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点燃了蜡烛,下列有关说法中(  )
①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该将蜡烛B也点燃:
②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像会变大;
③取下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一张光屏,光屏上不会出现蜡烛A的像;
④若蜡烛A所成的像偏高且倾斜,则图乙中的b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A.只有②正确 B.只有③正确
C.只有②⑥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7.如图,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此平面镜可绕“垂直于纸面的水平轴M”自由旋转,现将平面镜拉离竖直位置一个偏角θ至MN′的位置,释放镜的下端,在平面镜从MN′下摆到MN位置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的轨迹为圆弧
B.S′离轴M越来越近
C.S′轨迹对M轴的张角为θ
D.当θ大于90°时物体将不在此平面镜中成像
8.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雨后彩虹 B.桥的倒影
C.筷子“弯折” D.海市蜃楼
9.为有效应对突发情况,某特战部队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射击比赛——镜像射击。如图所示,它要求参赛士兵背对蜡烛,借助手中的镜子向后瞄准并开枪击灭烛焰,用时最短者获胜。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士兵通过镜子看到的是烛焰的虚像
B.若手中的镜子晃动可能影响士兵瞄准烛焰
C.若士兵通过镜子能同时看到烛焰和枪支的像就一定能击灭烛焰
D.比赛时,烛焰的像到兵的距离大于烛焰到士兵的距离
10.一只小球S水平向左朝A点滚去,若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45°夹角,则平面镜中小球的像的运动方向是(  )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11.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
A.舞蹈演员,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B.家庭装修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
C.牙医借助平面看清牙齿的背面
D.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
12.如图所示,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蜡烛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变小
B.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依然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
C.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平面镜和像之间,像会被遮挡
D.当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蜡烛的像也会向左移动
13.位于北京延庆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是由我国自主设计与建造的亚洲第一座兆瓦级规模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塔式热发电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如图所示,发电站安装有许多定日镜(即平面镜),每一个定日镜都由自动跟踪太阳光装置控制,以便准确的将太阳光反射后会聚到高塔顶部的接收器上。假设有一束太阳光最初沿图中的AO方向照射到定日镜M上,反射光沿OB方向射到接收器上,经过一段时间后,这束太阳光在纸面内沿着逆时针方向转过30°后照射到定日镜M上的O点, 若想让其反射光仍沿OB方向射向接收器,则定日镜M将以O点为轴(  )
A.沿逆时针方向转过15°
B.沿逆时针方向转过30°
C.沿顺时针方向转过15°
D.沿顺时针方向转过30°
14.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听到雷声
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同时发生,但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快
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同时发生,但人眼比人耳反应快
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
15.如图,一束光线斜射向平静的水面,经水面反射后在纸板M上形成一个光斑P,随着水面的上升,光斑将发生什么变化(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不会移动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6.郑东新区的“大玉米”,因是圆柱塔式建筑且夜晚布景灯采用黄色设计而得此名。我们看到甲图中,从“大玉米”中射出的一条条光线,这是光___________(填光的传播特点)的结果;乙图中,“大玉米在水中的倒影比岸上的实物暗一些,原因是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是反射光线, 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_____,折射角为______,光进入玻璃后偏折角度的大小是______。
18.“导弹灭火”技术可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如图所示,探测器上有两只眼:“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火源不明时,可用___________(选填“激光”或“红外线”)发现火源,通过电视屏幕所看到的实况转播彩色画面是由___________、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9.①“海市蜃楼”;②“镜花水月”;③“一叶障目”,这几种与光学相关的现象中,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现象是________(填序号);电影院内各个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
20.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正对平面镜匀速靠近它,经过2s后铅笔与平面镜间的距离变为10cm。该过程中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________cm/s。
21.身高1.70m的小明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他镜中的像高 ___________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___________m。
22.太阳下池塘边有一棵6米高的大树,树顶上停着一只小鸟,地上留下了树的影子,池塘里有树和鸟的倒影,池塘水深2米,鸟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米。当小鸟飞向水面的时候,小鸟的像离水面的距离将______,像的大小将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地上树的影子是光的______现象。
23.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上,此时人眼看见的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
三、作图题
24.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箭头在屏上所成的像(要求标出、)。
25.如图所示,画出代表新鞋的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A′且男孩眼睛B点看到新鞋A点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光路图。
26.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既有反射也有折射,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四、实验题
27.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
1 2 3 4 5 6
入射角i 15° 30° 45° 60° 70° 80°
反射角r 15° 30° 45° 60° 70° 80°
(1)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上表。比较r和i,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 _____入射角;为了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多次改变入射角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_____。
(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_____;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如图2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 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_____的;观察者的眼睛 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在OA的路径上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28.如图所示,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_____,实验中应选择______(选填“厚”或“薄”)玻璃板;
(2)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4)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则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_____(选填“①”或“②”)处。
参考答案
1.B
2.B
3.A
4.C
5.D
6.D
7.A
8.B
9.C
10.D
11.D
12.B
13.A
14.B
15.A
16.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有部分光发生了折射进入水中
17.BO OA OC 60° 35° 25°
18.红外线 红
19.① 漫反射
20.不变 15
21.1.70 3
22.6 变小 不变 直线传播
23.同一直线 不是
24.
25.
26.
27.等于 使实验结论具普遍性 同一平面内 在 不能 可逆 可以
28.光的反射 薄 等效替代 不能 虚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