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学段一 文本前置学习
第2课 长征胜利万岁 大战中的插曲
一、导图概览
1.请结合文本内容,补全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吴起镇歼敌
全军会议聆听毛主席总结长征意义
致信日本,送还两姐妹
四十年后与美穗子相见
2.《长征胜利万岁》一文中,作者聆听毛主席讲话是重点,请重点品读毛主席讲话中“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泥坑里去”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请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二、重点突破
答案 ①概括长征意义: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
②具体阐释长征三方面意义。
③揭示长征胜利的原因。
(2)聆听毛主席讲话,作者满怀着“兴奋”和“激动”的心情。试从语言表达角度分析毛主席讲话感染力强的原因。
答案 ①围绕长征胜利意义的四个核心词“第一次”“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依次展开,层次清晰。
②使用比喻、设问、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③借用数字增强说服力。
④语言通俗而深刻。
3.《大战中的插曲》中的“插曲”指什么?作者是如何叙述这一“插曲”的?为什么说它是“很有意义的‘插曲’”呢?
答案 (1)“插曲”是指聂荣臻将军在战火中救助两个日本小姑娘这件事。
(2)以“救助两个日本小姑娘”为线索,采用倒叙手法,在叙述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3)这个故事表现了八路军官兵的人道主义精神,表现了美好的人性,尤其是聂荣臻将军的铁骨柔情,它超越了国家、党派、阶级、民族;它体现了八路军宽广博大的胸襟;以小见大,在“百团大战”中,这个“插曲”实在太小了,但它折射出的美好人性是巨大的,是超越时空的。
4.《大战中的插曲》一文中完整引用了给日本官兵致信的原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①完整引用原始材料,真实全面地还原了事件的原貌,使叙述更加严谨,也使本文有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意义和政治高度。
②致信内容传达了中国军民爱好和平、善待日本无辜百姓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凸显了文章主旨。
5.人和事是回忆录这一文体的重点写作内容,两篇课文不但讲述了波澜壮阔的大历史中的具体事件,更刻画了个性鲜明的群体形象和个人形象。
回顾文本,概括关键信息,补写下表。
三、比较鉴赏
形象 形象特点 写人手法
群体 形象 红军 战士 骁勇善战、有勇有谋 热爱人民与中国共产党 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不屈不挠、自强不息 场景描写、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个体 形象 邓小平 (1) (2)
聂荣臻 (3) (4)
爱护战士、平易近人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胸怀宽广、平易近人,
义正词严、不卑不亢,具有远见卓识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心理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内容 思想感情
长征胜利万岁 杨成武上将在战场上与战士们同仇敌忾,在干部会上聆听领袖讲话 (1)歌颂长征中将士们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
大战中 的插曲 “百团大战”中聂荣臻元帅与部队战士一起救助两个日本小姑娘 (2)赞美中国人民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和老一辈革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两篇课文虽然都从个人的视角讲述了波澜壮阔的大历史中的具体事件,但是讲述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情感明显不同,对比两篇课文,补写下表。
一致、全心保卫革命
上下一心、团结
在残酷的战争中对
革命人道主义的坚守
广阔的胸襟和高尚的品格
7.这两篇课文都是回忆录,比较阅读,分析两篇回忆录在写法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请各选择一点,重点分析)
答案 (1)相同点:都使用了典型的细节描写。
《长征胜利万岁》对人物的对话、心理等使用了细节描写,如“听着毛主席的讲话,只觉得周身的热血直往上涌”,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备受鼓舞的激动心情。《大战中的插曲》对人物的动作、心理等进行了细节描写,如“我”“把那个稍大些的孩子拉在怀里,用小勺喂她”“担心孩子在路上哭,在筐里堆了许多梨子”等细节,体现了聂荣臻元帅对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心,更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襟和“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道主义精神。
(2)不同点:叙述顺序不同。
《长征胜利万岁》按时间顺序叙述,先后描述了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伏击并歼灭敌军、聆听毛主席讲话等场景,脉络清晰。《大战中的插曲》采用了倒叙的方式,开篇回忆战争中拯救日本小姑娘这一事件;主体部分以顺序为主,插叙了美穗子的名字和被俘虏的日本兵中西的经历。
1.作者简介
杨成武(1914—2004),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中共优秀党员,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杨成武于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指挥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下了不朽功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课文1)
附 助读资源
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今属重庆)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赴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共广东区委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1927年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南昌起义军第十一军党代表,同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中央红军先遣队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央科学小组组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课文2)
2.写作背景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了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队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本文就是长征的重要参与者杨成武将军对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回忆,记录了他的所思、所想、所感。(课文1)
1940年10月20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向侵华日军发动了规模庞大的百团大战,晋察冀军区三团一营奉命进攻井陉煤矿。战斗结束后,井陉煤矿矿区车站的日籍站长加藤清利和妻子在战斗中死亡,留下两个女儿:
6岁的加藤美穗子和还在吃奶的加藤琉美子。虽然日本人发动侵华战争,造成中国人的重大伤亡,使无数家庭妻离子散,穷凶极恶的日军甚至连小孩子都不放过,但中国军民面对两个日本幼儿,绝不可能像日军一样残忍。最终,加藤美穗子和妹妹被八路军战士救助。聂荣臻元帅听说后,随即命令将两个孩子送到晋察冀军区指挥部,细心照顾两个日本孤儿。由于加藤琉美子年纪尚小,聂荣臻元帅特地下令找到附近村庄还在哺乳期的妇女,帮忙喂养加藤琉美子。姐妹二人在聂荣臻元帅的照顾下逐渐稳定,加藤美穗子也慢慢熟悉了聂荣臻元帅,把他当作父亲一般。(课文2)
3.文体知识——回忆录
回忆录,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价值。它是一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是全面研究断代史、学术成果不可缺少的资料之一。
解释词语
附 积累卡片
词语 释义
给予(jǐ yǔ) 给。
给(jǐ)养 军队中人员的伙食、牲畜的饲料以及炊事燃料等物资。
雷霆(tínɡ) ①雷暴,霹雳。②比喻威力或怒气。
刹(chà)时间 极短的时间;瞬间。
相(xiànɡ)机 课文中指观察适当时机再采取行动。
熙(xī)熙攘(rǎnɡ)攘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运筹帷幄(wéi wò) 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泛指筹划决策。
襁褓(qiǎnɡ bǎo) 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不知凡几 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横(hénɡ)征暴敛(liǎn) 强征捐税,搜刮百姓财富。
幡(fān)然 迅速而彻底地(改变)。
化干戈为玉帛 把战争或争斗变为和平、友好。
兵戎(rónɡ)相见 武装冲突的婉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