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5 19:4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1.2 齐桓晋文之事 学案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3.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态度和巧妙灵活的论辩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文意的理解。
难点:
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了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二)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早年周游列国,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
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民贵君轻”,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后世将孟子尊称为“亚圣”。
(三)文言知识:
1.通假字
(1)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说”同“悦”,高兴
(2)为长者折枝
“枝”同“肢”,肢体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
(4)盖亦反其本矣
“盖”同“盍”,何不
(5)是罔民也
“罔”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2.古今异义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古义:从而推广到。
今义: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以及”前面往往是主要的)。
(2)至于兄弟
古义:推广到。
今义:①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3)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4)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5)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古义:吝惜,舍不得。
今义:爱护,爱惜;喜欢;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等。
3.一词多义
(1)孰
①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谁,哪一个)
②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什么)
③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成熟)
④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仔细,周详)
(2)是
①是心足以王矣(代词,这样)
②觉今是而昨非(正确)
③唯利是图(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④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是,表判断)
⑤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认为……正确)
(3)舍
①舍之!吾不忍其觳觫(释放)
②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
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停止)
④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
⑤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弃)
(4)因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连词,因而)
②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连词,于是,就)
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介词,通过)
④因地制宜(介词,根据,依据)
⑤王者必因前王之礼(动词,因袭,沿袭)
⑥于今无会因(名词,机会)
(5)之
①未之有也(代词,代“事”)
②王之诸臣(结构助词,的)
③以羊易之(代词,代“牛”)
④舆薪之不见(宾语前置的标志)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①无以,则王乎(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②刑于寡妻(做榜样)
③然后从而刑之 (处罚)
④是罔民也 (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⑤树之以桑 (种植)
(2)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离)
②老吾老(敬爱)
③幼吾幼 (爱护)
④谨庠序之教(谨慎从事,慎重办理)
(3)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视力)
②以及人之老(老人)
③以及人之幼(小孩)
④为肥甘不足于口与(美味的食物)
⑤轻暖不足于体与(又轻又暖的衣服)
⑥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的国家 大的国家)
⑦寡固不可以敌众(人口稀少的国家 人口众多的国家)
(4)使动用法
①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使……听到)
②危士臣(使……处于险境)
③朝秦楚(使……来朝见)
(5)意动用法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对……感到奇怪)
5.文言句式
(1)是乃仁术也 判断句
(2)百姓之不见保 被动句
(3)夫子之谓也 判断句,宾语前置句
(4)臣未之闻也 宾语前置句
(5)莫之能御也 宾语前置句
(6)何由知吾可也 宾语前置句
(7)牛何之 宾语前置句
(8)然则一羽之不举 宾语前置句
(9)舆薪之不见 宾语前置句
(10)王坐于堂上 状语后置句
(11)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
(12)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主谓倒置句
三、总体感知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提出“王道”。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论述霸道的危害。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至末尾):阐述实施王道的具体措施。
四、学习课文
1.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孟子》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 圣人也会说谎么
明确:
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说服齐王的意图便绝难实现了。所以,他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话推掉了。这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着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王道路线了。
2.明确“王道”和“霸道”。
明确: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3.诗云:“他人有心,余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么达到这种效果的
明确:
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 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且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的游说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博得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
4.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那么能否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你对“推恩”的认识
明确:
“恩”即恩情,“推”就是推广,所谓“推恩”就是推广自己的恩情。按照孟子前面的论述,“推恩”的基础是国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两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
5.概括孟子论辩艺术的特点。
明确:
(1)孟子说服齐宣王经历了三个波折
①波折一: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畏难心理。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针对齐宣王这一心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指出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于是,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同一边来了。
②波折二: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主张铺平了道路。
③波折三: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明确地表示要去实行,而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
“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忘记齐宣王想称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引出齐宣王的“大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幻梦。
6.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 为什么
明确:
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自我检测
1.(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强调重视学校教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桓晋文之事》中,说明以身作则可以推广到治理国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五十者可以衣帛”的前提条件。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④①②⑤③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在文章的这个部分提出了自己的“仁政”的主张,这正是孟子的目的所在。
B.孟子在谈话中首先从“养”“教”两个方面概述了“仁政”的基本内容,这二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
C.为了进一步说服齐宣王,孟子在谈话中提出了从田宅桑畜直到礼义庠序的王道仁政模式图。
D.孟子的这一番话,充分体现了善于论辩、富有气势的特点。
4.请根据文意续写两个句子,保持与前文结构上的一致。
孟子,你为了拯救天下苍生,历寒暑,驱车马,宣仁政,置安危荣辱于度外。贫贱不能动摇你坚定的意志,纵使两袖清风,你仍然胸怀一腔浩气;富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天地间独一无二的伟丈夫!
答案及解析:
1.答案:(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2.答案:D
解析:②句中有“也”字,应该放在①后才合适,故排除A项。③“今人冯友兰”的说法应区别于其他四项另述,故应该考虑在B、D两项中作选择。④①都含有“既有”“则有”,排列在一起有整句效果,故选D项。
3.答案:B
解析:“这二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理解错误,应为在“养”的基础上有“教”。
4.答案:不能腐蚀你纯净的心灵;纵使黄金万两;你仍然不改一世清白;不能压低你高昂的头颅;纵使泰山压顶;你仍然坚守一脉正义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和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要注意横线前句子的特点,即模仿“……不能……你……,纵使……,你仍然……”的形式来进行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