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1.2《齐桓晋文之事》学案(答案不全)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1.2《齐桓晋文之事》学案(答案不全)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6 08:0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3. 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态度和巧妙灵活的论辩方法。
【知识链接】
1.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2.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 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 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3.“王道”和“霸道”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4. 孟子名言(背诵)
① 性本善
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⑤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⑦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⑧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⑨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第一课时
【活动一】书声琅琅——自由朗读文本,要求读准字音,读准断句。
【活动二】知识梳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胡龁( ) 觳觫( ) 衅( ) 赴愬( ) 则王( )乎 衣( )帛 彘( )
褊( )小 便嬖( ) 莅( )中国 庠( )序 畜( )养 忖度( ) 豚( )
商贾( ) 彼恶( )知之 吾惛( ) 不赡( ) 挟太山( ) 殆( )
2.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无以,则王乎 王说,曰
独何与 为长者折枝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盖亦反其本矣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是罔民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解释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至于兄弟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然后从而刑之
4.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以羊易之( )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
(3)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 )
(4)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 )
(5)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 (6)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 )
(7)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 (8)则王许之乎 ( )
(9)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 )
(10)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 )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 )
(12)天下可运于掌( ) (1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 )
(14)权,然后知轻重( ) (15)王请度之 ( )
(16)抑王兴甲兵,危士臣( )( ) ( )
(17)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轻暖不足于体与 ( ) ( )
(18)犹缘木而求鱼也( ) (19)若是其甚与 ( )
(20)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 (21)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 )
(22)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
(23)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
(24)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
(25)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 (26)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
(2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5.一词多义
之:(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 )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 )
(3)牛何之( ) (4)臣闻之胡龁曰 ( )
以:(1)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 ) (2)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 )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 (4)是以后世无传也( )
(5)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 (6)无以,则王乎( )
道:(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
(3)道芷阳间行( )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诸:(1)不识有诸( ) (2)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
6.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
(1)何由知吾可也( )
(2)曰:‘牛何之 ’ ( )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
(4)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 )
(5)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
(6)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
(7)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
(8)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
(9)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
(10)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 )
(11)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 )
(12) 树之以桑( )
(13)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
【活动三】质疑问难
你还找到哪些读不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整理在下面。
第二课时
【翻译句子】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4)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7)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活动四】整体感知
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活动五】咬文嚼字
1.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孟子提出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目的何在?
2.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这一段文字孟子是如何说理的?
第三课时
【活动六】合作探究
1.孟子在本文所阐述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有哪些方面的具体措施?
2. 梳理文章思路,简要概括孟子如何一步一步地说服齐宣王采纳“保民而王” 的主张?
3.学完本文,你在阅读和鉴赏文章方面有什么收获?在素材积累和写作技法方面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
【当堂检测】
一、默写下列名句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天下可运于掌。
2.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____________________;乐岁终身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民之从之也轻。
3.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 ,
;百亩之田,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5.____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基础知识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则王(wàng)乎 衅(xìn)钟 彼恶(è)知之
B.忖(cùn)度 便(pián)嬖 邪侈(chǐ)
C.语(yǔ)人曰 莅(lì)临 盖(hé)亦反其本矣
D.商贾(gǔ) 不赡(shàn) 褊(biǎn)小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爱:吝啬,舍不得
B.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莅:莅临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罔:陷害
D.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疾:憎恨
3.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无以,则王乎 B.欲辟土地,朝秦楚
C.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从文言特殊句式的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臣未之闻也 B.莫之能御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百姓之不见保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莫:否定副词,不
彼恶知之 恶:代词,表疑问,怎么
B.不识有诸 诸:之乎,合音词
是乃仁术也 是:代词,这
C.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为:因为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以:介词,凭,用
D.是以君子远庖而厨也 是以:因此,所以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 抑:副词,难道,表示反诘
三、背诵下面文段(高考必背篇目),并完成1—5题。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数罟不入洿池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B.①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C.①弃甲曳兵而走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①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②臣不胜受恩感激
2.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弃甲曳兵而走 (拖着)
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收成不好)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抢)
D.斯天下之民至焉 (则,那么)
3.下面句子中“之”指代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五亩之宅
A.填然鼓之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下面对文意的表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孟子认为,如果想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就必须做到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材木不能用得尽。
B.孟子认为,让百姓按时栽种农桑,畜养牲畜,不随意耽误百姓农时,百姓就能免于饥寒,国君就能够称王天下。
C.对于社会混乱、哀鸿遍野的局面,不加以改变,却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无异于拿刀杀人却归罪于兵器。
D.本段文字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3)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今文撷萃
读《孟子》有感
战国时代的儒学,并不像后代那么显贵,反而是一种讨骂的学说。不仅各国统治者不肯采纳,各家各派也群起而攻之。
在那个既充满活力又躁动不安,既欣欣向荣又精神迷茫的时代,有人使劲钻研权术,有人大搞合纵连横;有人忙于经商致富,有人一心升官发财;有人坚持一毛不拔,有人只求逍遥自在……
就在这时,邹国出了个“迂夫子”孟轲。他力挽狂澜,以孔夫子的继承人自诩,要重振儒家的仁义道德。之所以说他“迂”,因为他的学说当时被人认为“迂阔而远于事情”,不切合战国时代急功近利、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然而为了实现“王道”和“仁政”的理想,他还是像孔子一样,以“舍我其谁”的气魄,“任重道远”的使命感,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旅途,那么认真、那么执着、那么热情地到处宣传儒家的仁义礼智,讲解儒家的王道理念,推行儒家的仁政措施。从《孟子》书中可以看出,孟子先后到过齐、宋、鲁、滕、梁(魏)等国,最终却四处碰壁,无大建树。
然而今天当我再读《孟子》,却收获颇丰。孔子所创的儒家学说,在他去世一百多年后,由孟子继承并发展。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而又有较大发展。他的“仁”主要体现在政治上,主张通过施行“仁政”去统一天下。孟子认为“仁政”的核心是“保民”,只有施行“仁政”才能无敌于天下。这种主张在当时未能行得通,但却为后世有为的统治者提供了治国的基本方略,因此具备了超越时代的价值。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统治者多为人民的生存条件着想,对残害百姓的君王,他痛加指斥,认为可废可弑。这旷古未有的言论,更鲜明地反映了他的民本思想,是闪现于中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道强光。孟子不但讲“仁”,也强调“义”。“义”的本意是行为合理适宜。孟子把“义”作为人的行为选择的最高标准。利义相比,应轻利取义;生死关头,也要舍生取义。“义”的内涵各时代当然有所不同,但义利选择问题,永远存在。
“性善”、“性恶”论,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孟子则是典型的“性善”论者。他说:“人性之善也,人皆有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他把“性善”具体阐述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这“四心”,认为对应这“四心”的仁义礼智不是外加的,而是“我固有之”的,但他又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即要自觉地向自身内心去追求,才能得到。其实,人之初无所谓性善性恶,在长大的过程中,由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作用,才有了向善向恶的变化,性善虽是孟子两千多年前的理论预设,但他在分析人的实际道德状况时也很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的“人格”论影响深远。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人格的重要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主张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怎样蓄积“浩然之气”?那就是:一要持志养气,坚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动心忍性”,有意识地在逆境中磨砺意志;三要“存心养性”,就是要清心寡欲。孟子的这些主张和理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自古以来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诚如冯友兰先生所说“懂得了这个词汇,才可以懂得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精神。”
孟子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之所以不能被当时的人主们采纳,有着特定时代的社会历史原因,同时也体现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深刻的悖论。
从社会历史原因来说,当时各国王侯们都崇尚霸道,急功近利,热衷于攻伐兼并,孟子所提出的一套仁政措施,很难满足他们的需要。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矛盾性来说,人类是向往善,追求善,并不断走向善的,而孟子的学说就代表了人类对善的追求。但是,人类走向善的历程,通常恰恰是借助恶的力量来推动的。有的时候,人类就是不得不以战争来结束战争,以杀戮来制止杀戮。这是不符合人类普遍的善良愿望的,但却也是不得已的。孟子追求善,是善的理想主义者。人类也的确需要理想,不能没有理想;但光有理想而不面对现实,人类还是没法获得发展。
如今,历史的车轮已从金戈铁马、烽火连三月的战国,毫无声息地来到了21世纪。隔着2000多年的岁月静静回望,一束穿越千年的智慧之光越发耀眼。
毕竟我们的心已蒙尘太久,特别是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价值观混淆的时代,我们应该明白,现在是该停下来等等灵魂的时候了。《孟子》便是这样一本可以让我们洗尽铅华的宝典。
孟子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越深入学习就越能够发现一种生命成长的快乐,觉得人生充满了希望,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得到一种正确的价值理念,在生命里加以实践,通过真诚的力量表现出来,快乐也会由内而发。
孟子的智慧澎湃如滔滔大河,只有真正走进《孟子》一书的世界中,用心灵去感受字里行间的真意,方才能找到我们真正想要的,而这就会是我们能够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
伴随着轻柔的音乐,温馨的阳光,徜徉在大师朴素的智慧中,寻找人生的意义……
我读孟子
我敬重孔子而喜爱孟子。敬重,意味着高山仰止,不是孔子难以亲近,而是他的温厚睿智,非到一定年纪无法品味入心。孟子则不同。我读孟子,胸中常涌动一股浩荡气概,“虽千万人,吾往矣!”只此一句,已揽尽大丈夫的傲骨,正合青年的方刚血气。简言之,孔子如家长,孟子如兄长。
历史固然是人民所写,但每一项重大历史事件的背后,帝王将相那些有形无形的手总频繁显现。诚如近人王芸生所言:“中国历史上打天下,争正统,严格来讲,皆是争统治人民,杀人流血,根本与人民的意思不相干。”士人是人才,更是奴才。统治者为了权力的最大化任用他们,决不会让他们脱离樊笼。不过春秋战国的纷乱给了士人一定的自由,统一性力量的暂时缺位,也给百家争鸣提供了空间。但军政大权毕竟操控于诸侯巨室,欲成就事业,须先获其青睐。这已限定了士人的路数,注定纯粹的民间立场无济于事。
深谙此道的孟子没有走向法家或桃花源,相反,他将仁政作为称王的前提与核心,告诉统治者:得民心者得天下。为此,他首先要求诸侯行仁政,随即巧妙地将“仁政”的标准揽到士人一边,摒弃了“杀人有理”的丛林规则。
“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来只是历代胜者的“事后追认”,“得天下者得民心”才是真正的逻辑。然而孟子却以“王者师”的身份四处游说劝谏,等于主动承担重任,从而抽掉了暴政的理论基础。
梁惠王以孟子迂阔,不用。的确,孟子的壮怀激烈常与他的功利目的相悖。其实孟子的要求并不高,“今夫天下之人牧……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可惜“天下之人牧”鲜有不嗜杀人的,而人民依旧唯顺从一途,最低的标准居然成了最高的空话。如此反差自然令孟子难以泰然,也激活了他的怒气。统治者把野有饿殍归罪于收成,他愤然质问:“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尚属劝统治者实行仁政的范围,而“民为贵,君为轻”无疑就出格了,及至说出“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简直“大逆不道”。
孟子的价值也许正在于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实践过程。无奈接受丛林规则的“实然”之后,孟子坚拒“应然”的荒芜、沦陷和卑劣。他铁肩担道义,在现实世界堕落的同时,坚守精神世界的批判维度。他既独善其身,又不因兼济天下的渺茫而放弃。子路云:“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此言于孟子,可能心有戚戚。
怀想两千多年前的某天清晨,那个名叫孟轲的中年男子,带着他的学生,又一次默默地约车治装,奔赴未知的前程。时值民不聊生的战乱岁月,失范的权力泛滥成灾,各种势力竞相角逐。秦用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膑、田忌,均显赫一时。唯独这位儒者的清瘦背影,在愈驶愈疾的马车上轻轻摇晃,渐渐远去。沿途破败的景象勾起了他的无限悲愤,只听一声长啸伴着古老的马车吱吱呀呀,从天尽头传来,久久回响在历史深处。
1、 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二、咬文嚼字
1.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且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的游说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齐宣王本来因为事情并不光彩还在自嘲,经孟子这样一解释,当然不由得连连对他称赞,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
2.孟子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如“百钧”“舆薪”“挟泰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1..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有哪些方面的具体措施?
探究学习: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两个方面的措施。 (1)制民之产 (2)重视教育
最后其实孟子说的就是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措施。
2. 梳理文章思路,简要概括孟子如何一步一步地说服齐宣王采纳“保民而王” 的主张?
第一步引导:引导宣王抛开霸道而谈王道。第二步引导:引导齐宣王认识自己有“保民而王”的条件。第三步引导:引导齐宣王认识“不忍之心”为什么合于“保民而王”的条件。第四步引导:为齐宣王进一步说明没有施行“保民而王”并非不能而是“不为”。第五步引导:指出齐宣王的大欲,并明言“以若所为”则“大欲”不能实现。第六步引导:引导齐宣王认识行霸道必败,行王道必胜的道理,要他采用“保民而王”的主张。第七步引导 :阐述“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
(或“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
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
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列举“霸道”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
3.学过本文,你在阅读和鉴赏文章方面有什么收获?在素材积累和写作技法方面有什么收获?
示例:孟子的文章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很富有鼓动性。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善于因事设喻,本篇使用了很多比喻,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这些比喻的共同特点是:浅显明白而设想新颖,使用起来都很有针对性。二是能针对情况进行类比,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切中要害,具有一种不容辩驳的力量,并且多使用排比反问的句式,强化了文章的气势。三是在于文章的思想,在这篇文章中,孟子高扬以“仁义”为本的“王道”理想,反对充满血腥的“霸道”行径,这样一种高远境界自使文章生发出一种浩然正气。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D )
A.①数罟不入洿池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B.①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C.①弃甲曳兵而走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①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②臣不胜受恩感激
(D都作“尽”解;A.①密,②几、不止一个;B.①只是、不过,②笔直;C.①兵器,②军队)
2.下列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
A.弃甲曳兵而走 拖着
B.申之以孝悌之义 反复陈述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抢 (正确:错过,耽误,侵夺,)
D.斯天下之民至焉 则,那么?
3.下面句子中“之”指代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句:五亩之宅
A.填然鼓之 (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音节助词)
B.申之以孝悌之义(的)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他) D.则无望民之多于临国也(取消句子独立性)
4.下面对文意的表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孟子认为,如果想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就必须做到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材木不能用得尽。
B.孟子认为,让百姓按时栽种农桑,畜养牲畜,不随意耽误百姓农时,百姓就能免于饥寒,国君就能够称王天下。
C.对于社会混乱、哀鸿遍野的局面,不加以改变,却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无异于拿刀杀人却归罪于兵器。
D.本段文字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
B 解析:这仅仅是“王道之始”的条件,“称王天下”还需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些条件。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猪狗吃人的食物却还不知制止(约束),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开仓赈济灾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