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北大翰林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述的是我国( )
A.青藏高原地区的景观 B.西北地区的景观
C.南方地区的景观 D.北方地区的景观
【答案】B
【考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该诗描绘的是西北边塞的景观;此两句诗的意思是,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依据题意.
故选:B.
【点评】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2020八下·十堰月考)我国划分为四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地形特征
B.气候差异
C.经济发展水平
D.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
【答案】D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所以D正确。
3.(2012·襄阳)与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大致吻合的是( )
A.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答案】D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该线基本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相一致.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我国跨经度最多的地理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C
【考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四大区域中,跨经度最多的地理区域是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是我国四大区域中最干旱的区域,故答案为:C。
【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5.(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关于图中Ⅰ、Ⅱ、Ⅲ三条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确定Ⅰ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势
B.确定界线Ⅱ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
C.Ⅲ线与二、三阶梯的界线相一致
D.Ⅰ线与Ⅱ线分别与400mm、800mm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答案】D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确定Ⅰ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确定界线Ⅱ的主导因素是气候;Ⅲ线与一、二阶梯的界线相一致;Ⅰ线与Ⅱ线分别与400mm、800mm等降水量线相一致,故答案为:D。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南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大致与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一致。
6.(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我国的某山,山北冬季河流结冰,山南相反;山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山南是稻田处处,橘园飘香,这条山脉是( )
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答案】C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河流结冰,主要经济林木为枣、梨、桃等,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是我国南方地区,冬季河流不结冰,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水果为柑橘.故答案为:A.B.D都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7.(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 )
A.阴山
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
C.秦岭—淮河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答案】C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我国一月份0℃的等温线一致;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8.(2020八下·容县月考)四大地理区域中,关于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地区绿洲农业
B.北方地区畜牧业为主
C.西北地区河谷农业
D.南方地区水田种植为主
【答案】D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是典型的河谷农业,故A不正确;北方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种植业区,由于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是旱地农业区,故B不正确;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少,气候干旱,是典型的绿洲农业,故C不正确;
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是我国主要的水田农业区,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 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9.我国最早建立的重工业基地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B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解答】我国最早建立的重工业基地位于北方地区.根据题意.故选:B.
【分析】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其中沪宁杭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10.(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下列描述符合北方地区的是( )
A.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
B.是全国最大的生猪和热带作物产区
C.本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D.本区所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国内占据突出地位
【答案】C
【考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是位于我国第一阶梯,是很多大江大海的发源地,该地区气候高寒,不适合发展热带经济作物,本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没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本区所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基本是自足,商品率低,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深厚,因此非常适合农业发展,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其中东北平原平坦开阔,技术先进,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1.(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B.全年高温多雨
C.河流径流量较少
D.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
【答案】B
【考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河流径流量较少,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故B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深厚,因此非常适合农业发展,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其中东北平原平坦开阔,技术先进,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2.(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关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壤都为黑土
B.水资源都较缺乏
C.华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棉花和花生的主要产区
D.黄土高原的粮食作物以谷子为主
【答案】A
【考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东北平原,沃野千里,黑土广布,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都是黄土地,故答案为:A。
【点评】北平原地带性土壤为棕壤或褐色土。平原耕作历史悠久,各类自然土壤已熟化为农业土壤。从山麓至海滨,土壤有明显变化。沿燕山、太行山、伏牛山及山东山地边缘的山前洪积-冲积扇或山前倾斜平原,发育有黄土或潮黄垆土,平原中部为黄潮土。
13.(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北方著名的温带水果是( )
A.苹果 B.香蕉 C.椰子 D.柑橘
【答案】A
【考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的温带水果,主要有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而B项香蕉、C项椰子主要是分布在热带地区的水果,D项柑橘主要是分布在亚热带地区的水果。所以答案应该选择A项。 该题没有难度,主要是考查北方地区的温带水果主要有哪些
14.(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下列关于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 B.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C.位于黄河以北 D.东部濒临渤海、黄海
【答案】C
【考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北方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东部濒临渤海、黄海。故答案为:C。
【点评】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深厚,因此非常适合农业发展,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其中东北平原平坦开阔,技术先进,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5.(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人们根据土壤颜色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 )
A.紫土地 B.黄土地 C.黑土地 D.红土地
【答案】C
【考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经过建设者多年的艰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盛产小麦、大豆、甜菜和乳肉制品,成了富饶的“北大仓”,故选C.
16.(2016八下·达州期中)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是( )
A.山地和盆地 B.平原和高原
C.丘陵和山地 D.平原和盆地
【答案】B
【考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故选:B.
【点评】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
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17.(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我国北方地区的耕地以( )为主
A.水田 B.旱田 C.草地 D.梯田
【答案】B
【考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降水量少,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所以耕地类型以旱田为主,而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以水田为主,故本题选B。
【点评】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深厚,因此非常适合农业发展,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其中东北平原平坦开阔,技术先进,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8.下列农产品不属于东北的是( )
A.甜菜 B.大豆 C.小麦 D.荔枝
【答案】D
【考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历史上东北地区以盛产大豆、高粱、谷子著称.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改善,高粱和谷子逐渐被玉米、水稻、春小麦所取代.其中玉米种植发展很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故选:D.
【点评】北方地区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的东北平原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
19.(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以下处于北方地区范围内的是( )
A.东北地区 B.黄河流域
C.甘肃、宁夏的全部 D.江苏、安徽两省的大部分
【答案】A
【考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在秦岭﹣﹣淮河以北,其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等;结合选项.故选:A.
【点评】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各地区之间存在着自然和人文差异.
二、解答题
20.(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区域名称:① ② ③ ④ 。
(2)②区域耕地类型以 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3)图中数字①是 地区,A线是该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④是 地区,该区与地区③的界线D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4)地区②与地区③的分界线大致沿着B (山脉)和C (河)一线,该线是l月平均气温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 (温度带)的分界线;该线也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地区与 (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1)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2)水田;水稻
(3)青藏;地形(地势);西北;400
(4)秦岭;淮河;0℃;亚热带;800;湿润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位置可知,①是青藏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北方地区,④是西北地区。
(2)读图可知,②是南方地区,耕地类型是水田为主的耕地,气候湿热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3)读图可知,数字①是青藏地区,A线是该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所以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④是西北地区,该区与地区③的界线D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4)读图可知,地区②南方地区与地区③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沿着B秦岭(山脉)和C淮河一线,该线是l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该线也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地区与半湿润的分界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点评】(1)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2)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南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大致与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一致。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21.(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题目。
(1)山脉A是 。
(2)D处是 平原,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耕地类型是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3)E处具有代表性的民居是 ,这里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答案】(1)大兴安岭
(2)华北;旱地;小麦
(3)窑洞;水土流失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山脉A是大兴安岭,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山。
(2)D处是华北平原,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耕地类型是旱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3)从图中可知,E处是黄土高原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居是窑洞,这里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点评】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深厚,因此非常适合农业发展,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其中东北平原平坦开阔,技术先进,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2.(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小华和小静暑假从北京出发分别沿图中两条线路旅行读图1、图2回答问题。
(1)线路①主要经过广阔的平原,其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 平原。线路②经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山脉,到达 省的西安。
(2)线路①沿途居民以 为主食,一路向北,作物熟制从两年三熟变为一年 熟。
(3)小静沿线路②来到黄土高原,从她拍摄的照片(图2)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表特征 。
(4)奔流在“黄土地”上的母亲河— 河,从黄土高原挟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 河”。
【答案】(1)东北;太行;陕西
(2)面食;一
(3)千沟万壑
(4)黄;地上
【考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我国地形区和省区的分布可知,线路①主要经过广阔的平原.其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东北平原.线路②经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太行山脉,到达陕西省的西安。
(2)读图可知,线路①沿途地区是东北平原,这里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所以居民以面食为主食.一路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有暖温带到中温带,作物熟制从两年三熟变为一年一熟。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地表特征是沟壑纵横.当地特色传统民居是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点评】(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南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大致与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一致。
(2)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3)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4)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主要支流在中上游,最大支流为渭河,分界点是河口和桃花峪,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含沙量大,下游河床高,形成了“地上河”,上游应加强生态建设,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保持水土,下游加固大堤。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北大翰林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述的是我国( )
A.青藏高原地区的景观 B.西北地区的景观
C.南方地区的景观 D.北方地区的景观
2.(2020八下·十堰月考)我国划分为四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地形特征
B.气候差异
C.经济发展水平
D.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
3.(2012·襄阳)与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大致吻合的是( )
A.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4.(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我国跨经度最多的地理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5.(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关于图中Ⅰ、Ⅱ、Ⅲ三条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确定Ⅰ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势
B.确定界线Ⅱ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
C.Ⅲ线与二、三阶梯的界线相一致
D.Ⅰ线与Ⅱ线分别与400mm、800mm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6.(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我国的某山,山北冬季河流结冰,山南相反;山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山南是稻田处处,橘园飘香,这条山脉是( )
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7.(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 )
A.阴山
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
C.秦岭—淮河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8.(2020八下·容县月考)四大地理区域中,关于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地区绿洲农业
B.北方地区畜牧业为主
C.西北地区河谷农业
D.南方地区水田种植为主
9.我国最早建立的重工业基地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10.(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下列描述符合北方地区的是( )
A.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
B.是全国最大的生猪和热带作物产区
C.本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D.本区所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国内占据突出地位
11.(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B.全年高温多雨
C.河流径流量较少
D.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
12.(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关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壤都为黑土
B.水资源都较缺乏
C.华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棉花和花生的主要产区
D.黄土高原的粮食作物以谷子为主
13.(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北方著名的温带水果是( )
A.苹果 B.香蕉 C.椰子 D.柑橘
14.(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下列关于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 B.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C.位于黄河以北 D.东部濒临渤海、黄海
15.(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人们根据土壤颜色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 )
A.紫土地 B.黄土地 C.黑土地 D.红土地
16.(2016八下·达州期中)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是( )
A.山地和盆地 B.平原和高原
C.丘陵和山地 D.平原和盆地
17.(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我国北方地区的耕地以( )为主
A.水田 B.旱田 C.草地 D.梯田
18.下列农产品不属于东北的是( )
A.甜菜 B.大豆 C.小麦 D.荔枝
19.(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以下处于北方地区范围内的是( )
A.东北地区 B.黄河流域
C.甘肃、宁夏的全部 D.江苏、安徽两省的大部分
二、解答题
20.(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区域名称:① ② ③ ④ 。
(2)②区域耕地类型以 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3)图中数字①是 地区,A线是该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④是 地区,该区与地区③的界线D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4)地区②与地区③的分界线大致沿着B (山脉)和C (河)一线,该线是l月平均气温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 (温度带)的分界线;该线也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地区与 (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21.(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题目。
(1)山脉A是 。
(2)D处是 平原,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耕地类型是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3)E处具有代表性的民居是 ,这里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22.(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小华和小静暑假从北京出发分别沿图中两条线路旅行读图1、图2回答问题。
(1)线路①主要经过广阔的平原,其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 平原。线路②经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山脉,到达 省的西安。
(2)线路①沿途居民以 为主食,一路向北,作物熟制从两年三熟变为一年 熟。
(3)小静沿线路②来到黄土高原,从她拍摄的照片(图2)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表特征 。
(4)奔流在“黄土地”上的母亲河— 河,从黄土高原挟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 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考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该诗描绘的是西北边塞的景观;此两句诗的意思是,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依据题意.
故选:B.
【点评】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答案】D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所以D正确。
3.【答案】D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该线基本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相一致.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答案】C
【考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四大区域中,跨经度最多的地理区域是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是我国四大区域中最干旱的区域,故答案为:C。
【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5.【答案】D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确定Ⅰ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确定界线Ⅱ的主导因素是气候;Ⅲ线与一、二阶梯的界线相一致;Ⅰ线与Ⅱ线分别与400mm、800mm等降水量线相一致,故答案为:D。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南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大致与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一致。
6.【答案】C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河流结冰,主要经济林木为枣、梨、桃等,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是我国南方地区,冬季河流不结冰,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水果为柑橘.故答案为:A.B.D都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7.【答案】C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我国一月份0℃的等温线一致;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8.【答案】D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是典型的河谷农业,故A不正确;北方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种植业区,由于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是旱地农业区,故B不正确;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少,气候干旱,是典型的绿洲农业,故C不正确;
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是我国主要的水田农业区,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 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9.【答案】B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解答】我国最早建立的重工业基地位于北方地区.根据题意.故选:B.
【分析】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其中沪宁杭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10.【答案】C
【考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是位于我国第一阶梯,是很多大江大海的发源地,该地区气候高寒,不适合发展热带经济作物,本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没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本区所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基本是自足,商品率低,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深厚,因此非常适合农业发展,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其中东北平原平坦开阔,技术先进,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1.【答案】B
【考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河流径流量较少,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故B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深厚,因此非常适合农业发展,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其中东北平原平坦开阔,技术先进,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2.【答案】A
【考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东北平原,沃野千里,黑土广布,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都是黄土地,故答案为:A。
【点评】北平原地带性土壤为棕壤或褐色土。平原耕作历史悠久,各类自然土壤已熟化为农业土壤。从山麓至海滨,土壤有明显变化。沿燕山、太行山、伏牛山及山东山地边缘的山前洪积-冲积扇或山前倾斜平原,发育有黄土或潮黄垆土,平原中部为黄潮土。
13.【答案】A
【考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的温带水果,主要有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而B项香蕉、C项椰子主要是分布在热带地区的水果,D项柑橘主要是分布在亚热带地区的水果。所以答案应该选择A项。 该题没有难度,主要是考查北方地区的温带水果主要有哪些
14.【答案】C
【考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北方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东部濒临渤海、黄海。故答案为:C。
【点评】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深厚,因此非常适合农业发展,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其中东北平原平坦开阔,技术先进,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5.【答案】C
【考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经过建设者多年的艰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盛产小麦、大豆、甜菜和乳肉制品,成了富饶的“北大仓”,故选C.
16.【答案】B
【考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故选:B.
【点评】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
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17.【答案】B
【考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降水量少,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所以耕地类型以旱田为主,而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以水田为主,故本题选B。
【点评】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深厚,因此非常适合农业发展,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其中东北平原平坦开阔,技术先进,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8.【答案】D
【考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历史上东北地区以盛产大豆、高粱、谷子著称.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改善,高粱和谷子逐渐被玉米、水稻、春小麦所取代.其中玉米种植发展很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故选:D.
【点评】北方地区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的东北平原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
19.【答案】A
【考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在秦岭﹣﹣淮河以北,其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等;结合选项.故选:A.
【点评】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各地区之间存在着自然和人文差异.
20.【答案】(1)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2)水田;水稻
(3)青藏;地形(地势);西北;400
(4)秦岭;淮河;0℃;亚热带;800;湿润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位置可知,①是青藏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北方地区,④是西北地区。
(2)读图可知,②是南方地区,耕地类型是水田为主的耕地,气候湿热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3)读图可知,数字①是青藏地区,A线是该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所以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④是西北地区,该区与地区③的界线D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4)读图可知,地区②南方地区与地区③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沿着B秦岭(山脉)和C淮河一线,该线是l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该线也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地区与半湿润的分界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点评】(1)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2)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南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大致与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一致。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21.【答案】(1)大兴安岭
(2)华北;旱地;小麦
(3)窑洞;水土流失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山脉A是大兴安岭,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山。
(2)D处是华北平原,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耕地类型是旱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3)从图中可知,E处是黄土高原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居是窑洞,这里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点评】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深厚,因此非常适合农业发展,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其中东北平原平坦开阔,技术先进,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2.【答案】(1)东北;太行;陕西
(2)面食;一
(3)千沟万壑
(4)黄;地上
【考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我国地形区和省区的分布可知,线路①主要经过广阔的平原.其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东北平原.线路②经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太行山脉,到达陕西省的西安。
(2)读图可知,线路①沿途地区是东北平原,这里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所以居民以面食为主食.一路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有暖温带到中温带,作物熟制从两年三熟变为一年一熟。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地表特征是沟壑纵横.当地特色传统民居是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点评】(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南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大致与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一致。
(2)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3)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4)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主要支流在中上游,最大支流为渭河,分界点是河口和桃花峪,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含沙量大,下游河床高,形成了“地上河”,上游应加强生态建设,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保持水土,下游加固大堤。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