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学习活动一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活动目标] 探究逻辑的基本规律,梳理总结常见的逻辑谬误类型,学会识别和驳斥谬误。
活动重点 辨析逻辑谬误
核心知识,导图概览
逻辑规律类型 规律要求 公式表示
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的含义始终保持如一 A就是A
矛盾律 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真 非A即B
排中律 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必有一真 A或者非A
充分理由律 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具备充足的理由 所以有B,是因为有A或B真,因为A真,并且A能推出B
任务一 探究四种逻辑基本规律,辨析常见谬误
(一)辨析言语活动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下列话语中的“逻辑”是指什么?
(1)生物界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逻辑。
(2)我很难相信平行宇宙那一套逻辑。
(3)他说的这番话完全不合逻辑。
(4)福尔摩斯精通逻辑。
(5)逻辑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大家都要学一点。
答案 (1)指规律、事理
(2)指道理、理论
(3)指思维的规律
(4)指推理和论证的本领
(5)指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研究推理和论证的科学——逻辑学
(二)探究四种逻辑基本规律
1.同一律
(1)内容和要求
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个思想必然与其自身保持同一;也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每一概念或判断都有其确定的内容,而不能变换。
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公式中的A可以表示任何思想,即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概念或任何一个命题。同一律在思维或论证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确定性。
(2)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谬误
①偷换概念
我们在使用概念做出判断,或者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中如果违反同一律,把不同的概念当成同一个概念来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就叫偷换概念。例如: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解析:“安”,在问句中通常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怎么”,二是表示“在哪里”。庄子和惠子一开始是围绕“人能不能以及怎么能知道鱼快乐”的话题进行的。但到最后,庄子突然偷换概念,把“安”用于表示“在哪里”,并以“知之濠上”作结,违反了同一律。
②偷换论题
所谓偷换论题,就是把讨论的焦点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上,从而逃避质疑或攻击。例如:
学习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才能事半功倍。比如我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习题做得多,学习成绩就比较好;而对英语,我没有兴趣,怕读怕背,成绩就比较差。
解析:前面的论题是“方法”,后面换成了“兴趣”;偷换论题,违背了同一律,自然逻辑错误。
③歪曲观点
把对方的观点A歪曲成观点B,然后攻击观点B。这类谬误有一种形象的称号叫做“稻草人”,其论证的过程就好像制造出一个稻草人,然后再把这个稻草人击倒。例如:
“不敢想象爱因斯坦等先贤没有批判性思维。”
爱因斯坦何止有批判性思维?他还有创新性思维、科学思维、逻辑思维、数学思维……为什么仅仅拿批判性思维说事?”
解析:质疑者一上来就问:“爱因斯坦何止有批判性思维?”似乎对方的意思是“爱因斯坦只有批判性思维”,但说话人的意思分明是“爱因斯坦有批判性思维”。“S有P”一点儿不排斥S还可以有M、N、Q等等。质疑者列出的种种思维根本不能构成对这一判断的反驳;如果把原意歪曲成爱因斯坦只有批判性思维,情况就不一样了,随后列出的每一种思维都构成了“有力反驳”。这显然违背了同一律。
即时小练
1.警察:“你为什么骑车带人,懂不懂交通规则?”
骑车人:“我以前从没有骑车带人,这是第一次。”
下列哪段对话中出现的逻辑错误与题干中的最为类似?
A.审判员:“你作案后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被告:“我没作案。”
B.母亲:“我已经告诉过你准时回来,你怎么又晚回来一小时?”
女儿:“你总喜欢挑我的毛病。”
C.老师:“王林同学昨天怎么没完成作业?”
王林:“我爸爸昨天从法国回来了。”
D.张三:“你已经停止打你的老婆了吗?”
李四:“我从来就没有打过老婆。”
E.谷菲:“昨晚的舞会真过瘾,特别是那位歌星的歌特煽情。”
白雪:“他长得也特酷,帅呆了!”
√
解析 题干中,骑车人并没有回答警察的问题,而是寻找借口希望得到警察的谅解,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在诸选项中,A、C、D、E中答者的回答都与问者的问题相关,只有B中女儿所答非所问,偷换论题,故选B。
2.张先生买了块新手表。他把新手表与家中的挂钟对照,发现手表比挂钟一天慢了三分钟;后来他又把家中的挂钟与电台的标准时对照,发现挂钟比电台标准时一天快了三分钟。张先生因此推断:他的表是准确的。
以下哪项是对张先生推断的正确评价?
A.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
这说明手表准时。
B.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他的手表是新的。
C.张先生的推断是错误的。因为他不应该把手表和挂钟比,应该直接和标准时间比。
D.张先生的推断是错误的。因为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是标准的三分钟;手表
比挂钟慢三分钟,是不标准的三分钟。
E.张先生的推断既无法断定为正确,也无法断定为错误。
√
解析 因为两个三分钟不是同一个概念,前一个“三分钟”是与不准确的挂钟相对照的结果,因而是不准确的三分钟;后一个“三分钟”是与标准时间相对照的结果,是准确的三分钟。张先生的推断违反同一律,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2.矛盾律
(1)内容和要求
矛盾律,也叫不矛盾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两个互相对立的判断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矛盾律的公式是:A而且非A。公式中的“A”表示任一命题,“非A”表示与A具有矛盾关系或对立关系的命题。“A而且非A”是说:A和非A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亦即其中必有一个命题是假的。
矛盾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无矛盾性,即首尾一贯性。矛盾律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对立的判断不能都肯定,必须否定其中一个。否则,会犯自相矛盾或不当预设的错误。
(2)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谬误
①两可(也可称之为“自相矛盾”),即在同一思维过程或表述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对立的判断不能同时肯定,必有一假,否则就犯了“两可”或“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例如: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解析:“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被保留下来意味着拿破仑死于童年。而真实情况是拿破仑于1821年5月5日(52岁)病逝于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又何来“小时候的头骨”?“拿破仑死于童年”和“拿破仑死于成年之后”这两个互相对立的判断不能同真,耍戏法的违反了矛盾律。当然也可以这样理解,拿破仑死于52岁说明这“不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而耍戏法的说“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这又成了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其中必有一假,同样违反了矛盾律。无论按哪一种理解,都犯了“两可”或“自相矛盾”的错误,同样违反了矛盾律。
②不当预设
如果问题中隐藏着一个前提,就不能使用矛盾律在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中选择否定(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因为选择否定,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很可能是虚假的。这种逻辑错误叫作“不当预设”。例如:
以下是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的一段台词:你(克瑞翁)这人,来干什么?你的脸皮这样厚?你分明是想谋害我,夺取我的王位,还有脸来我家吗?喂,当着众神,你说吧:你是不是把我看成了懦夫和傻子,才打算这样干?你狡猾地向我爬过来,你以为我不会发觉你的诡计,发觉了也不能提防吗?你的企图岂不是太愚蠢吗?
解析:俄狄浦斯一连串的问题中,隐藏了一个虚假前提——克瑞翁想篡夺王位。有这个虚假前提在,就不能使用矛盾律,在“有脸或没脸”“是或不是”“会或不会”“能或不能”等几对相互矛盾的判断中,选择否定——因为选择否定,就意味着承认这个虚假前提。这犯了“不当预设”的逻辑错误,违反了矛盾律。
即时小练
3.《韩非子》中写道:“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以下议论没有与那位楚人犯有同样的逻辑错误的是
A.电站外高挂一块告示牌:“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B.一位小伙子在给他女朋友的信中写到:“爱你爱得如此之深,以至愿为你赴汤蹈
火。星期六若不下雨,我一定来。”
C.狗父论证:“这是一条狗,它是一个父亲。而它是你的,所以它是你的父亲。你
打它,你就是在打自己的父亲。”
D.他的意见基本正确,一点儿错误也没有。
E.今年研究生考试,我有信心考上,但却没有把握。
√
解析 尽管“狗父论证”是一个完全无效的论证,但其中并没有“自相矛盾”的错误,而其他各项都犯有“自相矛盾”的错误。
4.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罪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E.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甲。
√
解析 乙和丁的口供互相矛盾,根据矛盾律,必有一假。又由“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这一条件,得知甲和丙说真话,由此又可推出“丁是主犯”。因此,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3.排中律
(1)内容和要求
排中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排中律的公式是:A或者非A。其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明确性。
排中律要求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必须明确地肯定其中之一是真的,不能对两者同时都加以否定。否则,会犯两不可、假二择一或不当预设的错误。
(2)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谬误
①两不可
在同一思维过程或表述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否定,必有一真,否则就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例如:
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解析:“值得”与“不值得”、“读”与“不读”是两对矛盾的判断,每对中必有一真(必须肯定一个)。同时否定“值得”与“不值得”,“读”也不对,“不读”也不对;把矛盾的情况当成了两不可。这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违反了排中律。
②假二择一
把两个相互对立的判断当成相互矛盾的判断,错误使用排中律,把明明存在的多种可能,当成只有两种可能,从而作出选择,这叫作“假二择一”,也可以称作“虚假两难”。例如:
20世纪,美国一些人为反对另一些不支持越南战争的人而张贴了这样的标语:热爱它,要么离开它。
解析:“热爱它,要么离开它”这一标语的完整表述其实是:要么留在美国支持越战,要么离开美国不支持越战。其实,是否留在美国和是否支持越战组合起来应有四种可能:①留在美国且支持越战;②留在美国但不支持越战;③离开美国但支持越战;④离开美国且不支持越战。也就是说,这个标语屏蔽了②③,只给出了①④——把两个相互对立的判断,当成相互矛盾的判断,目的是迫使那些不想离开美国的人支持越战。这就错误地使用了排中律,犯了“假二择一”的逻辑谬误。
③不当预设
如果问题中隐藏着一个前提,就不能使用排中律在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中选择肯定(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因为选择肯定,就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很可能是虚假的,这也是“不当预设”。以《俄狄浦斯王》为例:
俄狄浦斯:你(克瑞翁)这人,来干什么?你的脸皮这样厚?你分明是想谋害我,夺取我的王位,还有脸来我家吗?喂,当着众神,你说吧:你是不是把我看成了懦夫和傻子,才打算这样干?你狡猾地向我爬过来,你以为我不会发觉你的诡计,发觉了也不能提防吗?你的企图岂不是太愚蠢吗?
解析:俄狄浦斯一连串的问题中,隐藏了一个虚假前提——克瑞翁想篡夺王位。有这个虚假前提在,就不能使用排中律,在“有脸或没脸”“是或不是”“会或不会”“能或不能”等几对相互矛盾的判断中,选择肯定——因为选择肯定,也意味着承认这个虚假前提。这同样犯了“不当预设”的逻辑错误,违反了排中律。
即时小练
5.一天,小方、小林做完数学题后发现答案不一样。小方说:“如果我的不对,那你的就对了。”小林说:“我看你的不对,我的也不对。”旁边的小刚看了看他们两人的答案后说:“小林的答案错了。”这时数学老师刚好走过来,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并查看了他们的运算结果后说:“刚才你们三个人所说的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
请问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小方说的是真话,小林的答案对了。
B.小刚说的是真话,小林的答案错了。
C.小林说对了,小方和小林的答案都不对。
D.小林说错了,小方的答案是对的。
E.小刚说对了,小林和小方的答案都不对。
√
解析 题干中,小方和小林的话是相互矛盾的,因此根据排中律,其中必有一句是真的。既然老师说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则小刚的话就是假的,由此可知小林的答案没有错,于是又可以知道小林的话是假的,而小方的话是真的,故选A。
注意排中律和矛盾律的区别
①适用范围不同。排中律只适用于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矛盾律既适用于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也适用于两个相互对立的判断。如:“今天是星期二”和“今天是星期三”这两个相互对立的判断,只适用于矛盾律(二者必有一假);“江南小隐是帅哥”和“江南小隐不是帅哥”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既适用于矛盾律(二者必有一假),也适用于排中律(二者必有一真)。
②要求不同。矛盾律要求对相互对立的判断和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加以肯定,其中必有一假(两个相互对立的判断,可能同假)。如:“今天是星期二”和“今天是星期三”这两个相互对立的判断,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也可能同假;“江南小隐是帅哥”和“江南小隐不是帅哥”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而排中律要求对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加以否定,其中必有一真。如:“江南小隐是帅哥”和“江南小隐不是帅哥”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③逻辑错误不同。违反矛盾律常犯错误为两可(自相矛盾)、不当预设;违反排中律常犯错误为两不可、假二择一、不当预设。其中两可、两不可、不当预设的逻辑错误可以综合一下:
a.两可两不可:在同一思维过程或表述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对立的判断不能同时肯定,必有一假,否则就犯了“两可”的逻辑错误;在同一思维过程或表述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否定,必有一真,否则就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前者违反了矛盾律,后者违反了排中律。
b.不当预设:如果问题中隐藏着一个前提,就不能使用矛盾律在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中选择否定;也不能使用排中律在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中选择肯定。因为无论否定还是肯定,都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很可能是虚假的。这都是“不当预设”。
4.充足理由律
(1)内容和要求
充足理由律:在论证和思维过程中,要确定一个判断为真,必须有充足的理由。
其基本要求有:一是要有理由,二是理由必须真实,三是理由能够必然地推导出论题。违反了这三条要求中的任意一条,都会违反充足理由律。常见逻辑错误有:轻率归纳、不当类比、强加因果、循环论证等。
(2)违反充足理由律要求的逻辑谬误
①轻率归纳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前提真不能保证结论真,尤其是在考察的数量比较少、样本不具有代表性的情况下,极容易犯轻率归纳的错误。例如:
盘点比尔·盖茨、乔布斯、戴尔、扎克伯格等世界级富豪,辍学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这让人不得不思考正规的国民教育对创业者是否真的必要。
解析:这段话虽然采用了委婉的说法,但其希望人们得出的结论其实是“国民教育对创业者并不真的必要”。支撑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是一部分世界级富豪的辍学经历。然而,比尔·盖茨、乔布斯、戴尔、扎克伯格,即使这个名单再增加千百倍,也只是全世界创业者中很少的一部分,而大学教育也只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说话人用少部分大学或预科辍学的例子质疑整个国民教育对所有创业者的必要性,是不妥当的。这犯了“轻率归纳”的逻辑错误,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②不当类比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些属性相似或相同,进而推出它们的另一属性也相似或相同的推理。其基本形式是:A具有c属性和d属性,B具有c属性,由此推出B也具有d属性。
若将两类没有可比性、“假相似”的对象进行比对,进而得出结论,这样的做法就称为“不当类比”。例如:
太阳是被创造出来照亮地球的;人们总是移动火把去照亮房子,而不是移动房子去被火把照亮。因此,只能是太阳绕地球转,而不是地球绕太阳转。
解析:这一则类比的前提是“太阳和地球”的关系与“火把和房子”的关系是相似的。然而,这种相似是说话人强加的,火把确实可用于照亮房子,却不能说太阳是用于照亮地球的。因此,这一推理给出的理由不能推出结论,这违反了充足理由律,属于“不当类比”。
③强加因果
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因为发生的时间相近等表面联系,就把它们看成有因果关系,这就叫强加因果。例如:
《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解析:鲁四老爷这句话的潜在逻辑是:因为祥林嫂死在“祝福”的时候,所以她是一个“谬种”。祥林嫂的死与年关的祝福活动,只是时间上接近的两件事,并无因果关系;因为时间接近这种表面联系,就把祥林嫂归结为“谬种”,这是强加因果,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这类错误在生活中大量存在:
a.送来的时候还是好好的,怎么到你们医院之后就不行了呢?
b.没撞,你为什么要扶?
c.小李结婚后就离开了公司,一定是他新婚夫人让他辞去这份工作的。
解析:从这些案例来看,强加因果最常见的情形是,两件事在时间上相继,但基本没有内在联系,却被误认为有因果联系。
④循环论证
在论证过程中,尚待证明的结论不能出现或暗含在前提中,因为尚待证明的结论不能当做“真实理由”,这违反了充足理由律。以尚待证明的“非真实”的结论为前提证明“另一结论”,又以“另一结论”论证尚待证明的“非真实”的结论,这就是循环论证。循环论证的本质是“因为A,所以A”。例如:
我骂(你)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既然我的话是不错的,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
(鲁迅《论辩的魂灵》)
解析:“你是卖国贼”建立在“我是爱国者”的基础上,“我是爱国者”建立在“我骂卖国贼”的基础上,“我骂卖国贼”又建立在“你是卖国贼”的基础上。这是典型的循环论证。
循环论证的本质是“因为A,所以A”。上述案例中,A和A之间插入了好几个环节,一不小心就会让它蒙混过关。论证环节比较多,其中一个环节偷偷用到尚待证明的结论,这是比较隐蔽的一种循环论证。另一种比较隐蔽的循环论证,是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述A。例如:“商人都唯利是图,因为如果不唯利是图就不是商人了。”“不唯利是图就不是商人”其实就是“商人都唯利是图”的另一种说法。该论证的本质是——“A,因为A”。
即时小练
6.古代,一家有祖孙三代。爷爷经过寒窗苦读,由农民子弟考中状元,做了大官。不料他的儿子却游手好闲,一事无成。但他的孙子却考上了探花。于是,爷爷就经常抱怨他的儿子,说他们家就他一个人不争气。但他的儿子却说:“你的父亲不如我的父亲,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我比你还争气!”
指出他儿子的言论中的逻辑谬误。
答案 一个人是否争气,主要看他自己的作为,而与他父亲、儿子的作为没有多大关系,因此,那位儿子所引用的证据与他要证明的结论“我比你还争气”不相干。
逻辑规律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充足理由律
逻辑谬误 (1) (2) (3) (4)
学习总结:综上所述,思考四种基本逻辑规律和常见逻辑谬误的对应关系,填写任务表。
偷换概念、偷换论题、歪曲观点
两可(自相矛盾)、不当预设
两不可、假二择一、不当预设
轻率归纳、不当类比、强加因果、循环论证
逻辑谬误 所违背逻辑规律 区别特点
两可 两不可 两可 (1) (3)
两不可 (2) (4)
难点比较:比较“两可两不可”与“不当预设”两种逻辑谬误,思考其所违背逻辑规律和区别特点,填写任务表。
矛盾律
排中律
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对立的判断不能同时肯定,必有一假
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否定,必有一真
不当预设 矛盾律 (5)
排中律 (6)
在隐藏虚假前提的情况下,于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中选择否定
在隐藏虚假前提的情况下,于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中选择肯定
拓展延伸:当然,在实际交流语境中,有些时候故意违反逻辑规律,而成就一种语言艺术。如以下是两则故意违反逻辑的语言案例,它们违反了什么逻辑规律?又为什么称得上是语言艺术?
①齐高帝尝与王僧虔赌书毕,帝曰:“谁为第一。”僧虔对曰:“臣书人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
②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恩来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周恩来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解析 ①齐高帝的意思是所有人放在一起比,谁是第一;王僧虔故意曲解,把人分成两类,让高帝和自己都得了“第一”。这违反了同一律,犯了“歪曲观点”的逻辑错误。但是,王僧虔这样说,既保全了齐高帝的颜面,又保留了自己的尊严,而且还没有违背自己眼中的事实,没有因为对方高高在上就阿谀奉承,也没有为了无关体统的事就冒上犯颜,体现了较高的语言艺术。
②“低头走路”和“抬头走路”的“路”是现实生活中的路,“上坡路”“下坡路”的“路”是国家的发展之路,这两个“路”全然不是一个概念。这违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但是,周恩来的话有力地反击了对方的挑衅,堪称语言艺术。
任务二 辨析文学作品和日常语言表达中的逻辑谬误
文学作品和日常语言表达中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逻辑谬误。阅读下面表格中的典型例句,结合语境,思考其逻辑谬误和违背的逻辑规律,填写任务表。
典型例句 逻辑谬误 逻辑规律
1.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1) (2)
偷换概念
同一律
2.“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 (3) (4)
3.“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 (5) (6)
4.我们处在奔向理想的不可逆转的潮流中——但这可能会改变。 (7) (8)
偷换论题
同一律
两可(自相矛盾)
矛盾律
两可(自相矛盾)
矛盾律
5.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不全面。 (9) (10)
6.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 (11) (12)
7.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请回答“是”或者“不是”! (13) (14)
8.如今不知因我积了什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范进中举》) (15) (16)
两不可
排中律
假二择一
排中律
不当预设
排中律、矛盾律
强加因果
充足理由律
9.只要努力学习,就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17) (18)
10.甲:我们应该为中国的四大发明而骄傲。乙:哪能那样说,骄傲会使人落后。 (19) (20)
11.一个瘦子问胖子:“你为什么长得胖?”胖子回答:“因为我吃得多。”瘦子又问胖子:“你为什么吃得多?”胖子回答:“因为我长得胖。” (21) (22)
轻率归纳
充足理由律
歪曲观点
同一律
循环论证
充足理由律
12.他是这次车祸十多位遇难者中唯一幸免的人。 (23) (24)
13.甲: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不讲理啊?乙:你才不讲理呢! (25) (26)
14.殖民主义者宣称:殖民地就像宗主国的孩子一样,由于孩子应当忠于父母,所以殖民地不应反抗宗主国的领导。 (27) (28)
两可(自相矛盾)
矛盾律
偷换论题
同一律
不当类比
充足理由律
15.有的女同学看见几个男同学在打架,就说:“男同学就是爱打架。”有的男同学看见几个女同学在掉眼泪,就说:“女同学就是爱哭。” (29) (30)
轻率归纳
充足理由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