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培优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培优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27 20:4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强化培优测试(选考难度)
命题:浙工大附中 郭烨辉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7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著名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中写道:“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日记中体现的会议是
A.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2.新中国成立后,“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成普通侨民看待,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这体现的外交原则是 (  )
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一边倒”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另起炉灶”
3.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解释说: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据此可知,周恩来(  )
A.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
B.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反对照搬照抄苏联斯大林模式
D.首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4.1959年底,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后指出:“即使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由于还是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因而也仍然应该是这样的一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这一论断(  )
A.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 B.标志毛泽东思想理论上的成熟
C.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5.1954年,国家体委颁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和项目标准》,早期有劳卫操、爬绳、60米跑、400米跑、掷手榴弹等10项测试内容。这一制度迅速在学校、工矿、机关、部队、农村得到推广。材料旨在说明(  )
A.国家重视公共体育的教育 B.国家建设需要助力制度推广
C.全民健身理念被国人接纳 D.国家对国防建设投资巨大
6.如图为1965年中国出现的宣传海报,此图体现出当时教育要(  )
A.适应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 B.为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
C.满足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要求 D.为农业合作化运动培养技术人才
7.1964年至1978年,国家投资2053亿元、调动数百万人开展“大三线建设”,在以四川为中心的广大西南地区建立起“小而全”的工业生产体系、资源能源体系、军工制造体系、交通通讯体系和科技研发体系。据此可知“大三线建设”(  )
A.优化了我国的经济布局 B.改变了中西部落后面貌
C.打破了中苏的外交僵局 D.调整了我国的工业结构
8.(2021 天心区校级模拟)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府就有组织地出版了大量的马列主义著作和毛泽东著作,特别是《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卷的发行,在广大干部、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中引起热烈反响。近百万大中小学教师及机关干部参加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传播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些举措(  )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B.反映出我国初等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C.增强了人民对新政权的意识形态认同 D.扩大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
9.1956年12月,针对当时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自由市场活跃,个体工商户明显增加,较大个体户的手工工场和“地下商店”等现象,国家领导人给予肯定,称之为中国的“新经济政策”。这主要表明(  )
A.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仍在进行 B.中国共产党借鉴了苏联经济模式
C.中共进行经济建设探索的新尝试 D.生产资料私有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10.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被喻成“一体两翼”:向社会主义过渡好比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鸟,实现工业化是它的主体,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分别是大鸟的两个翅膀。对“总路线”解读正确的有( )
①表明国家有计划地发展社会经济
②基于国内外形势变化而提出
③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协调
④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如图摘选自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官网。该图所示现象(  )
A.增强了城市外交独立性 B.提高了中国现代化水平
C.丰富了中国外交的实践 D.扩大了中国外交的空间
12.如图是1964年创作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
A.宣传第一个五年计划 B.倡导积极发展中国石油工业
C.展现工业化建设成就 D.激励全国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13.1964年1月,周恩来在访问加纳期间,正式提出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原则,并加大了对亚非国家的援助。以八项原则为指导,中国为安哥拉民族解放组织和坦桑尼亚等国提供了大量无偿军事援助,为马里等国提供了经济援助,还向非洲国家派出了援外医疗队。中国的这些外交活动(  )
A.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B.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彻底打破超级大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D.积极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14.有学者说:“传统儒学强调的最高境界是为全社会明道立法、制礼作乐。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立意为国际社会‘明道立法、制礼作乐’。”下列新中国外交活动中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A.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B.在日内瓦会议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5.周恩来曾在某次会议前说:“尽管我们过去在国内谈判有经验,跟美国吵架有经验,但那是野台子戏,那是无法无天,什么也不怕,闹翻了也就那么回事。……中国是一个大国,来参加一个正式国际会议了,我们是登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材料所说的此次“正式国际会议”(  )
A.主要解决西藏地方的双边关系问题 B.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的问题
C.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D.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16.有学者认为,中国对万隆会议的立场和态度,集中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对民主中立国家的认识和对国际格局发展新变化的战略判断。这表明万隆会议(  )
A.是特殊时期外交战略的有效探索 B.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C.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实践的开始 D.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孤立与封锁
17.中国领导人在某次国际会议上指出:“在座的绝大多数国家一直以来都是殖民主义的重灾区,这是所有人都不能否认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摒弃彼此之间不必要的恐惧和顾虑,从共同的苦难中孕育出相互间宝贵的了解和支持。”此次会议(  )
A.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B.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C.加强了中国与亚非新兴国家的联系 D.推动了新兴国家走向国际政治中心
18.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会议,以“促进亚非各国间的亲普合作,探讨和促进相互间的共同利益,建立和增进友好睦邻关系”,并在《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合作的宣言》中提出各国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该会议
A.将民族独立与改革国际旧秩序相结合 B.标志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C.促进了西方主导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D.主要是解决印度支那问题
19.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A.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 B.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
C.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 D.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20.胡锦涛同志曾多次提出,中国要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习近平主席强调:“任何外国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说明当前我国外交活动的特点是
A.与时俱进和坚持原则相结合 B.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相结合
C.和平发展和国家统一相结合 D.和平外交和多边外交相结合
21.1956年12月,针对当时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自由市场活跃,个体工商户明显增加,较大个体户的手工工场和“地下商店”等现象,国家领导人给予肯定,称之为中国的“新经济政策”。这主要表明(  )
A.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仍在进行 B.中国共产党借鉴了苏联经济模式
C.中共进行经济建设探索的新尝试 D.生产资料私有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22..1959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提出了‘多快好省’这个建设经济、文化的口号。可以快一点,但不可能很快,想很快是吹牛皮。”由此可推知,这段讲话( )
A. 试图纠正国家建设忽视规律的偏向 B. 推动了“双百”方针的提出
C. 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D. 否定了“大跃进”的必要性
23.1955年万隆会议后,西方国家将数百亿美元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地转入香港银行,香港的银行家不得不将沉积的资金以极低的利息贷出。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向毛泽东和中央提出了利用香港银行的国际游资引入国内建设的想法,毛泽东表示赞同。毛泽东意在( )
A. 创造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条件 B. 重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合作
C. 打破对外经济交往的孤立局面 D. 缓解大跃进造成的经济困难
24.1953年9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上指出:“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据此可知,毛泽东( )
A. 要求规避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 主张发展生产力先于改革生产关系
C. 大力推崇古代儒家传统治国思想 D. 强调发展重工业应与关心民生并举
25.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国互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 )
A. 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 B. 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
C. 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 D. 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
26.1963年,毛泽东提出了“两步走”战略构想,即“第一步,搞15年,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再用15年,使我国工业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这则材料可用来说明( )
A. “一五”计划的理论背景 B. 极左思潮泛滥的严重影响
C. 社会主义建设的“调整” D. 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
27.如表是1965年与1962年各项经济指标的比较表(以1962年为基准)。该表反映出(  )
1962 1965
粮食产量 100 121.6
工业产值 100 151.5
钢铁产量 100 183.4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经济跃进产生严重后果
C.“左”倾思想得到彻底纠正 D.“八字方针”得到切实贯彻
28.1965﹣1975年,中国几乎拿出全国基本建设资金的一半用于“三线”(在中西部地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战略后方的建设。出现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
A.实现中国工业分布的相对平衡 B.国际局势变化影响中国经济建设
C.中国需要加强对重工业的投入 D.国民经济建设需各部门协调发展
29.如图为1960年与1962年国家支付工资的职工人数与全国城镇人口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缘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引发“上山下乡”运动
C.体现国民经济调整成效初显 D.反映城市经济遭到破坏
30.1960年6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讲,要把质量、品种放在第一位,把数量放在第二位。这一观点的提出主要针对(  )
A.经济发展的困难 B.经济调整方针的贯彻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整
31.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人民公社 B.农村合作社 C.八字方针 D.一五计划
32.图8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原创)中共中央在某粉纲要指示中指出,要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要求集中力量,以有限资金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工程的完成,使得五年内工业生产提高一倍到一倍半。这说明
A.国家旨在探索经济的同时镇反剿匪
B.一五计划开展适应了我国社会转型
C.大规模经济建设助长了社会共产风
D.计划体制残余导致发展格局不平衡
34.(原创)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毛主席在接见中国代表团时高兴地说:“投赞成票的,亚洲国家19个,非洲国家26个,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花园,这次居然也有7个国家投我们的票……我们要去,不去就脱离群众了”
这反映中国重返联合国
A.旨在增强国际社会对新生政权的政治认同
B.适应了世界需要中国发挥作用的客观要求
C.推动权力义务相统一的国际法治框架形成
D.有利于亚太地区稳定发展与世界局势缓和
35.(原创)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一个施政口号,即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在1960年五月以前曾被称作“三个法宝”,五月以后又称为“三面红旗”,有学者认为“它是时代的历史产物”;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提出八字方针,对此有学者认为“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推动了发展战略调整,而1959-1961的严重经济困难无疑使雪上加霜”以上材料说明
A.历史研究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往往在众说纷纭中得以展现
B.历史研究需要穿越历史立足当下,按照逻辑规律进行时空思辨
C.历史事件之间的更迭调整以时代状况发展规律为根本依据
D.研究历史有一个摸索的过程,要注重历史周期律的实践
材料分析题(共2题,总计25分)
36..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为诱敌深入,将联合国军引至朝鲜纵深的长津湖地区,对敌军构成包围态势,中国志愿军第9兵团与美国第10 军团在接近零下40摄氏度的气温下展开激烈较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津湖战役中的伤亡情况
参战人数 战斗减员 非战斗减员(冻伤亡) 伤亡比例
美国第10军团 约100000人 10505人 7338人 18%
中国志愿军第9兵团 约150000 人 21300人 28954人 33%
——根据张枫《长津湖战役再审视》整理
材料二
美军是清一色的自动武器,大中小口径火炮齐全;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兵种建制齐全;三军立体作战建制整齐;食物全部是铁制罐头食品;居住条件均为野战帐篷,每人配发一个鸭绒睡袋。
——根据宋时轮 (时任志愿军第三副司令员)秘书的口述整理
材料三
志愿军总部向9兵团发出贺电:“你们在冰天雪地、 粮弹运输极端困难情况下,与敌苦战一月有余,终于熬过困难,打败了美国侵略军陆战1师及第7师,收复了许多重要城镇,取得了很大胜利。
美陆战1师也把长津湖作战视为其骄傲的资本,美国军方为长津湖作战共颁发了17枚荣誉勋章、70枚海军十字勋章,是美军战史上为一次作战颁发勋章最多的一次。英国人麦克斯·哈斯丁评论:“(美)陆战队员的表现是英勇的。他们从长津湖成建制的退出来,基本上保留了他们所有的重型装备。”
——佳音《中美军人的各自亲历》
(1)辨析上述材料,概括能够认定的基本史实。 (6分)
(2)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众多专家指出,它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6分)
37.新中国的重大对外战略决策日益灵活务实,不断走向成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共中央选择“一边倒”,站在苏联阵营一边和与美国对抗,是中共领导人当时在两极对抗的国际格局中做出的反应,结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伊始,便加入苏联阵营并与苏联结成军事同盟,并因此而进入冷战的两极体系和对抗之中,这是不争的事实。
——牛军《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
材料二:在美苏争霸过程中,形成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苏联对中国安全的威胁日益加剧。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摆脱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中国外交战略进行了新的调整,提出了“一条线”的思想,其主旨是团结包括美国在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至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总体得到改善。
——摘编自黄庆、王巧荣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不再“以苏划线”、“共同制苏”,而是提出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尤其是反对美国、苏联的霸权主义,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改变过去与美国建立针对苏联的“战略关系”,适当拉开距离,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全方位进行外交活动。中国实行真正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经受住了苏联东欧剧变的冲击,坚守了社会主义阵地,取得了内外工作的重大胜利。
——摘编自吴恩远等著《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
据材料一,指出中共中央确立“一边倒”战略时的国际格局。结合建国初期的历史,简述中国“站在苏联阵营一边和与美国对抗”的事实。(5分)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战略的变化及重大外交成就。(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政策的内涵,归纳这一政策对世纪之交的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6分)
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BDBDB 6-10 CACCA 11-15 CDBCB
16-20 ACADA 21-25 CAADB 26-30 CDBCA 31-35ADBBC
二.材料分析题
36.(1)基本史识:中美双方均伤亡惨重;中国军队在武器、后勤保障、医疗条件上落后;中国志愿军英勇斗争;战争打退了美军的进攻,扭转了朝鲜战争的战局;美国粉饰其军队撤退。(写出3点即得6分)
(2)理解: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为国内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新中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奠定了基础;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形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37.(1)国际格局:美苏两极格局。(2分)事实: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中苏结盟;抗美援朝。(写出两点即可)
(2)变化:与美苏两国同时对抗到联美抗苏。(2分)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4分)
(3)内涵: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实行全方位的独立自主。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迅速;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