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市肥东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统考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合肥市肥东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统考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25 20:0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徽合肥市肥东县2021-2022学年九上期末(统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温馨提示:本试卷内容沪科版九上全册第21章~23章、共4页八大题、21小题,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二次函数y=x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 )
A.第一、二象限 B.第一、三象限 C.第二、四象限 D.第三、四象限
2、如果线段a=2cm,b=8cm,那么a、b的比例中项等于( )
A.2cm B.4cm C.6cm D.8cm
3、如图,已知△ABC与△ADE中,∠C=∠AED=90°,点E在AB上,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然不能判定△ABC与△DAE相似的是( )
A ∠CAB=∠D B AB:AC=AD:DE C AD//BC D BC:AC=AD:AE
第3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4、已知点(a,m),(b,n)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上,若a<b<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 B.m=n C.m>n D.m,n的大小无法确定
5、如图,传送带和地面缩成斜坡AB的坡比为1:2,物体从地面沿着该斜坡从A到B前进了10米,那么此时物体离地面的高度为( )
A.5m B.5m C. 2m D.4m
6、如图,AB//CD//EF,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AC CE = BD DF B. AC CE= BD. BF C. AC DF= CE BD D.CD= AB EF
7、二次函数y=ax-6x+3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公共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3 B.a<3且a≠0 C.a>3 D.a≥3
8、如图①是装了液体的高脚杯示意图(数据如图),用去一部分液体后如图②所示,此时液面AB等于( )
A.1cm B.2cm C.3cm D.4cm
第8题图 第9题图
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D,AB的中点,EF 交AC于点G,AG:GC等于( )
A.1:2 B.1:3 C.1:4 D.2:3
10、已知抛物线y=a(x-h) +k与x轴的两个交点A(-1,0),B(3,0),抛物线y=a(x-h-m) +k与x轴的交点(4,0), 则m的值是( )
A.5 B.-1 C.-5或-1 D.5或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已知线段AB=2cm,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则线段AC等于
12、如图,点A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过点A向x轴作垂线,垂足为B,点C在y轴上,则△ABC的面积等于.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3、如图,在正方形ΔABC中,点A(0,2)、点C(2,0),当二次函数y=(x-m)-m与正方形有公共点时,m的最小值等于
14、如图,在△ABC中,点D是AB边上的点,且AD=3BD,连接CD并取CD的中点E,连接BE,∠ACD=∠BED=45°,CD= 6
(1)∠A+∠EBD=_ ; (2)AB=_ _cm
三、(本大题共7小题,总计64分) (1)∠A+∠EBD=_
15、(6分)通过配方,求抛物线y=-x+6x-5的对称轴和项点坐标.
16、(6分)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给出格点△ABC及点0.
(1)以点0为位似中心,在网格范围内画出△A'B'C',使得△A'B'C'与△ABC位似,且相似比为2
(2)填空:SΔA'B'C':S△ABC=
17、(8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BE=CE,MN=1,线段Mn的两端在边CD,AD.上滑动,当DM为多长时,△ABC与以点D、M、N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请说明理由。
18、(10分)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初中生在数学课上听课注意力指标随上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上课开始时,学生兴趣激增,中间一-段时间,学生的兴趣保持平稳状态,随后开始分散.学生注意力指标y随时间x (分钟)变化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当0≤x<10和10≤x<20时,图象是线段;当20≤x≤45时,图象是反比例函数的一部分.
(1)求点D对应的指标值.
(2)张老师在一节课上讲解- 道数学综合题需要17分钟,他能否经过适当的安排,使学生在听这道综合题的讲解时,注意力指标都不低于36?请说明理由.
19、(10分)如图,学校教学楼.上悬挂一块长为3m的标语牌,即CD=37m。数学活动课上,小明和小红要测量标语牌的底部点D到地面的距离。测角仪支架高AE= BF=1.2m,小明在E处测得标语牌底部点D的仰角为31°,小红在F处测得标语牌顶部点C的仰角为45°,AB=5m,依据他们测量的数据能否求出标语牌底部点D到地面的距离DH的长?若能,请计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图中点A、B、C、D、E、F、H在同一平面内,参考数据:tan31°≈0.60, sin31°≈0.52,cos31°≈0.86)
20、(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B的坐标为(-1,0),且OA=OC=40B,抛物线y=ax2+bx+c(a≠0)
图像经过A、B、C点
(1)求A、C两点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若点P是直线AC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作PD⊥AC于点D,当PD为最大值时,求此时点P的坐标及PD的最大值.
21、(12分)(1)如图①,点E,F分别在正方形边AB、BC上,且AF⊥DE,请直接写出AF与DE的关系.
(2)如图②,点E、F、G分别在矩形ABCD的边AB、BC、CD上,且AF⊥EG,求证:EG:AF=DA:AB
(3)如图③,在(2)的条件下,连接AG,过点G作AG的垂线与CF交于点H,已知BH=3,HG=5,GA=7.5,
求EG:AF的值;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A C C B C B D
11、 -1或3-; 12、 2; 13、 -1; 14、 (1)90°; (2)4
15、 对称轴:直线x=3; 顶点(3,4)
16、 (1)(2)4:1;
18、(1)20;
19、能
20、(1)A(4,0)、C(0,-4); (2)y=x-3x-4; (3)2;
21、(1)AF=DE且AF⊥DE;
(2)如图,过点G作GH⊥AB,垂足为H,则:DA=GH,易证:ΔGHE∽ΔABF,∴GF:AF=GH:AB,即EG:AF=DA:AB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