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1-21 09:1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 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你猜得着吗? 一天,福尔摩斯象往常一样滋滋有味地抽着他的烟斗,房间里充满了刺鼻的烟味。华生问道:“敬爱的先生,别人都说你很聪明,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吐出的这些烟和气体有多重吗?” 福尔摩斯慢条斯理地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只要称出抽烟前烟斗和烟丝的总重量,再减去抽完烟后烟斗和剩余烟灰的总重量,不就是我吐出烟和气体的重量了么!”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1.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和是否会发生变化呢?科学探究 2 .猜想与假设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让我们用实验和智慧来求证吧!大于等于小于方案一 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在密闭容器中点燃白磷注意
1.白磷燃烧要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所以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实验
2.白磷的着火点低,易自燃,应保存在水中。
3.白磷有毒性。
4.小气球作用:缓冲压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点燃一、质量守恒定律
1、活动与探究
(1)白磷燃烧
符号表达式:P+O2 P2O5
反应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气球先膨胀后收缩,天平保持平衡。
解释:参加化学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总和。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资料:
1、铁钉表面有一层氧化薄膜,使用前要将其除去。
2、硫酸铜溶液在空气一般不会与其他物质反应,不会变质;但是它有毒性,使用的时候不要用手接触到该溶液。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2)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符号表达式:Fe+CuSO4 Cu+FeSO4
反应现象:铁钉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天平保持平衡。
解释:参加化学反应的铁和硫酸铜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铜和硫酸亚铁的质量总和。2、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不能解释物理变化。且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实验5-1: 在此实验中,反应后天平指针向右偏,为什么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呢?碳酸钠 +盐酸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碳酸钠和盐酸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氯化钠、 水和二氧化碳质量之和,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气体,散逸到空气中去了。所以反应后剩余的质量减少。实验5-2: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重。原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所以反应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参加化学反应的镁重。
(2) “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在内。如沉淀、气体等不能不算。
(3)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包括在内。
(4)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或反应物的分子个数守恒 。 4、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即用原子-分子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原子三不变)。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原子的种类元素的质量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可能
改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种类物质总质量物质的状态归纳在化学反应前后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如:2、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质-量-粒子)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如:C + O2 CO2 12 32 44此反应中C:O2:CO2的质量比=12:32:44(3:8:11)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粒子的个数比
如:反应:C + O2 CO2中碳原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1:1:1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质-量-粒子)
以C + O2 CO2为例

(1)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3)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再如:2H2 + O2 2H2O 12 32 44(质量的改变一般是由于空气的气体(主要是O2)参加了反应使得到的固体物质质量增加或生成的气体物质散逸到空气中去使得到的固体质量减少。)
如:教材P98的第3题
(2)确定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1:ag氯酸钾和b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cg,则反应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
例2:教材P98的2(3)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解释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a+b-c)b(3)推断某物质的组成。例1: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试确定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情况。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例2:2.2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了6.6gCO2和3.6gH2O(无其他物质生成),试确定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情况。
m(C)=6.6g× =1.8g
m(H)=3.6g × =0.4g
1.8g+0.4g=2.2g 则该物质中不含氧元素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4)推断某物质的化学式。例1:已知反应:2R+5O2 4CO2+2H2O 。则R的化学式为 。2R+5O2 4CO2+2H2O4C4H10O4C4H10OR的化学式为:C2H2 1、有人说他能点石(主要成分CaCO3)成金(Au),他的说法是否有科学道理?快乐套餐2、实验表明,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这一实验事实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为什么?答:符合.因为有氧气参加了该反应.3、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比高锰酸钾的质量小。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可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由于氧气扩散到空气中去了,所以剩余固体质量减小。不认可。快乐套餐 4、 24.5g氯酸钾与5g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待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物质19.9g,则生成氧气_____g.9.65、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C、铁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增加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
A、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B、—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C、—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D、无法确定质量大小BCC7、A+B=C+D, 已知12gA和1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则生成的D的质量是( )
A、30g B、58g C、2g D、无法确定9、在化学反应2XY2+Y2=2Z 中Z的化学式为( )
A、X2Y3   B、XY3 C、X2Y6   D、 X2Y4 8、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S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元素。S、HOBB快乐套餐10、如右图所示,每两个甲分子反应后生成两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已知甲、乙、丙分别为不同种类的纯净物,则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
A、A2 B
B、AB2
C、AB
D、A4B2 A快乐套餐 11、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和 与反
应后生成的 各粒子间的个数比 ;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该反应中的生成物 (填“可能”或“不可能”)属于氧化物。反应前     反应后2:1:2化合反应可能快乐套餐小结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质量没有变化进行有关的计算解释一些实验事实内容原因应用质量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