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 教学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 教学实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6 23:2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池上》教学实录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x老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2课古诗二首。
PPT出示课题,首字带拼音。
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课题里“首”是今天要学习的生字。我们先来读准它。请同学们跟我读“首”,你也来读一读。
音频1:首,首
发音准确,吐字清楚。
去掉拼音还会读吗?
PPT出示首字去掉拼音。
音频2:首,首
读准字音,我们来学习书写“首”字。
PPT出示带田字格的首。
“首”:上下结构,先写点、撇,横,再写自己的自。
PPT逐笔演示首的笔顺。
仔细观察,同学们会发现一笔点、二笔撇,这两笔要写得短而小。第三笔是长横,下半部分“自”的中间两条短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我一起书写这个字。
教师范写。点撇位于竖中线的两侧;第三笔横长而直。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9页,把首字写在田字格里。注意坐姿,身正,肩平,足安,一尺,一寸,一拳头。
“首”在这里是表示数量的词,我们还可以说一首什么?
音频3:一首歌、一首曲子
用好量词,我们的语言会更加规范。
二、解诗题
在这里,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把它画出来,读一读。
音频4: 第一首《池上》,第二首《小池》。
读完这两首诗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音频5: 我发现这两首古诗都是写小池塘的。
对,写了什么季节的小池塘呢,我们今天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池上》。
板书:池上。齐读诗题:池上。
三、知作者
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
四、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学好古诗并不难,朗读妙招来帮忙。第一个小妙招送给同学们:读准字音。
PPT出示:朗读小妙招 读准字音
下面请同学们听我读一遍,要求听准字音。
教师范读。
PPT出示:电子版课文
你能借助课本上的拼音把字音读准确吗?我们来听一听。
音频6:学生读古诗,读准字音即可。
你读的字音非常准确。
读准字音,我们来对照大屏幕圈出今天要学的生字。
PPT:出示要认识和会写的字:首、踪、迹、浮、萍、采
PPT:出示圈起来的生字
跟王老师圈出的生字对一对,读一读吧。在这里有两个字王老师需要特别提醒大家,就是踪和萍,
PPT出示:后鼻音 踪 萍
这两个字都是后鼻音,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字音读准确了。请你再跟着我读一读,“踪”、“萍”。藏在古诗中的生字你都会读了吗?快来试一试。
音频7:采、踪、迹、浮、萍。
你读得真好,那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这些字呢?
音频8: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踪”“迹”两个字,足字旁加正“宗”就是踪迹的宗。走之加亦就是踪迹的“迹”。
加一加是我们常用的识字方法。
音频9:我们在语文园地五刚刚学习了同一偏旁的形声字往往表示同一类字。“浮”字的偏旁是三点水,我猜这个字一定和水有关,“萍”字是草字头,我猜这个字可能和植物有关。
通过偏旁大胆猜测汉字意思的确是一个识字的好办法,浮萍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
PPT:浮萍图片。
“采”是我们这节课要求会写的字,我们来看——
PPT:出示带田字格里的“采”。
采,上下结构,上小下大,下面是一个木字。看到采字,你想到了什么?
音频10:看到“采”字,我就想到了一只手正从树上采摘果子。
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有些汉字很有趣,看着字形,我们就能想到它的意思。
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我一起书写。
PPT:“采”动画笔顺。
一笔撇稍平,二笔点,三笔点,四笔小撇,木的横位于横中线,撇捺要舒展。
请你给采组个词吧。
PPT:还是上页ppt, 出示 采摘 开采。
教师范写。巩固要点:注意横撇下面三个笔画方向。
请同学们写一写吧。
五、读出节奏
解决了生字问题,快让我们把这些生字送回诗句中,再来读一读。王老师送给大家第二个朗读古诗小妙招。那就是读出节奏。
PPT出示:朗读小妙招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PPT出示:古诗出示节奏线。
先听老师读一读。
教师范读。
有谁能告诉大家,在刚刚听老师读的过程中你注意到了什么?
音频11:我听到老师在读“撑和开”这两个字时比较重。
音频12:我还听到“偷和藏”读得又轻又快。
会听就会读,请你像老师这样,标好节奏线,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音频13:学生朗读。读出古诗的节奏。读出题目和诗人。
六、理解诗意,读出韵味
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接着读,还能读出感受呢。这次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诗中哪些地方我们不懂呢?一会儿我们一起来交流。
音频14:老师,“撑”是什么样的动作?
撑字是提手旁,在这里是指用手握着竹竿,使竹竿抵住河底往前进。
小娃撑小艇。娃是小孩子,艇是小船,娃和艇前面又各加了一个小字。我们眼前立即就浮现出一个小孩子划着一艘小船的画面。咦,他划着小船去干嘛呢?
音频15:老师,我正想问这个问题呢。图上的这个小孩子看起来活泼可爱,为什么诗人说他去偷白莲呢?
在我们的印象中,“偷”是不光彩的,人人都讨厌。这里的“偷”又该怎么理解呢?老师查找了“偷”在字典中的两种解释:一是偷盗;二是瞒着别人、悄悄地,你觉得诗中的“偷”选哪一个
音频16:瞒着别人、悄悄地。
师:你有没有小时候偷偷瞒着大人做一些事,但其实我们的那点小心思,早就被他们发现了。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音频17:老师我小时候偷吃雪糕被爸爸妈妈发现了。
师:那你偷吃雪糕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音频18:非常紧张,害怕被人发现。
师:所以我们在读这一句时可以把“偷”字读得又轻又快,好像生怕被别人发现了一样。
你来试试吧。
PPT出示:诗的前两行标红: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音频19: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小娃偷采人家的白莲,生怕被人发现,只想着快快回去。我一想到小娃的天真调皮,就觉得特别有趣。
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多好啊!
小娃既然是偷采白莲回,那应该不留下一点痕迹呀。可是这个小孩子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看古诗的最后两句。
PPT出示:诗的后两行标红: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不解就是不知道,不懂得。不解藏踪迹,就是不知道要隐藏好自己的踪迹。PPT出示:“不解”加上红框。
那他到底留下了什么踪迹呢?
对了,浮萍一道开。哎呀,原来,池塘的水面上长满了浮萍,小船往回划的时候,船冲开浮萍,池面上就划开了一道水路。这是多美的情景呀,让我们带着理解,再来读一读后两句。
读后两句诗。
明白了意思,让我们读读整首诗吧。
PPT出示:电子版课文
读好了古诗,谁能借助插图自己说说古诗的意思?
PPT出示:电子版课文插图
音频20:夏天到了,池塘里景色迷人,碧绿的荷叶,粉色的荷花,漂亮极了。有的花谢了,露出一个个小莲蓬。一个可爱的小娃娃撑着小船不知不觉就划向了池塘深处。他偷偷采了一些白莲,以为大人一定不会知道。但他不懂得隐藏自己的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明显的小船划过的痕迹。
谢谢这位同学。感觉就像听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一边读诗、一边想象这样的画面吧!
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师读。
大家读得真好,看来朗读古诗的第三个小妙招你们已经掌握了,那就是读出韵味。
PPT出示:朗读小妙招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读出韵味
音频21:有感情地读。
七、指导背诵
现在,词语藏在荷叶里了,你能读准吗?
PPT: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____,偷采____ 回。不解藏____,浮萍____开。
音频22:小娃撑____,偷采____回。不解藏____,浮萍____开。
又有一些词语不见了,谁来挑战?
PPT:池上【唐】白居易
____撑____,___ ____回。____藏____,____ ____开。
音频23:____撑____,____ ____回。____藏____,____ _____开。
这群顽皮的词语,全躲在图片后面了,你能试着背诵吗?
PPT:课文插图
音频24:有感情地背诵。
越来越有韵味了!
没有这幅图画的帮助,相信大家也能背出来。
音频25:有感情地背诵。
太棒了,听着你的诵读,我仿佛就站在池塘的旁边,看到了这个可爱的小娃娃!一片小小的池塘里还有这么有趣的事情呢。
这节课我们用读一读、圈一圈、记一记、问一问,想一想,背一背的方法学习了《池上》。读一读,读准字音;圈一圈,圈出生字;记一记,用学过的方法记住生字;问一问,提出我们不懂的问题;想一想,明白古诗的意思;背一背,准确熟练地背诵古诗。学习古诗的这些方法大家熟悉了吗?
作业:背诵今天学习的古诗《池上》。
PPT作业:背诵古诗《池上》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