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羚羊木雕》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21 09:4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羚羊木雕》学案
初一语文 主备人: 审稿人: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教师寄语:沟通是一座桥梁,它能让你和父母的关系变得融洽而亲近。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诵读品味语言,揣摩分析人物。
体会浓浓的亲情,珍惜真诚无私的友情。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学习重点:
诵读品味语言,揣摩分析人物。
学习难点:
掌握并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
诵读品味语言,揣摩分析人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
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母亲,是感情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刻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 ——薄伽丘
真正的友谊——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你能够对朋友守信,永远无愧于他,那将是对你的性格、灵魂以及道德的最好的考验。 ——马克思
自学感悟
1.题目解说。
羚羊木雕是非洲艺术家以羚羊为形体用一种黑木雕刻成的工艺品。非洲木雕是非洲大陆具有代表性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工艺品,其文化、艺术价值很高。非洲很多国家元首出访,或欢迎来访的客人大多喜欢赠送木雕。
2.走近作者
张之路,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曾任中学教师多年。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任该厂文学部主任。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
请写出你读完本文后的感悟及疑惑。
自学检测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羚羊( ) 怦怦( ) 逮着玩( ) 攥着( )
树杈( ) 脸颊( ) 寒战( ) 藏刀( )
2.解释下列词语。
仗义:注重义气,有为友谊而甘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的利益的气概。
攥:握。
形影不离: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极为密切,经常在一起。
不可抗拒: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
3.请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
(1)“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2)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 )的力量。
(3)忽然,她( 跳)起来(拍 )着屁股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上的大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4)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 )的人!
四、合作探究
(一)课文朗读
1.文中一共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我”、爸爸、妈妈、奶奶、万芳、万芳的妈妈
2.请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朗读中请抓住人物的神态、语气,注意读出人物的性格及对此事的态度。
(二)整体感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2.文章的结构顺序能否调整?为什么?
不能。在叙述这场家庭纠纷的时候插叙了我和万芳的友谊(赠送木雕)。这样写是对故事情节作必要的交待,能够吸引人,使故事情节更完整,悬念迭起,情节起伏跌宕。
3.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如果当初父母讲明白羚羊木雕怎样贵重,叮嘱女儿好好保管,女儿就不会轻易送人。当然女儿拿来送人,也是意料不到的,但是羚羊木雕给女儿时,讲讲这件工艺品如何名贵,让女儿增长点知识,防止损坏,也属常理。
再则,倘若女儿事先征求一下父母意见,也就没事。可见,小朋友还不大懂事,凡事应该征求父母意见,可以避免做出幼稚的行为。推而广之,包括大人在内,有事同人商量,都是必要的。
由此还可以明白,凡事考虑不周,就有隐患,要消除隐患,就要尽量想得周到一点。
4.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你的看法是怎样的?
应该从文本中感受作者的感情倾向。应该抓住几个关键,例如:
1、作者借奶奶之口,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2、结尾说“这能全怪我吗”,言下之意我是被逼的,怪只怪父母。父母的话,特别是妈妈的话,句句生硬。3、课文又叙述“我”和万芳的友谊是多么真挚深厚,着力渲染童心的美好,父母的威逼有如无情的风雨摧残了娇艳的鲜花。作者的倾向很明显:(作者的倾向主要是批评父母的。)儿童心灵多么美好,尽管他们幼稚,但是不能粗暴地伤害他们的心灵。孩子的心灵比任何贵重的东西更加贵重,只知东西贵重,不知孩子心灵贵重,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作者的褒贬倾向很明显,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大人总是不理解我们,由此形成代沟。应该承认孩子总是不大懂事,一方面,要从小学会思考,有主见,但是另一方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推而广之,一家人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
(三)品味语言,揣摩分析人物
本文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总是让人物自己出来说话、出来行动,用人物自己的言行来说明问题。请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的相关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并分析给你印象最深的或者最喜欢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1)人物特点。
妈妈:态度固执生硬
爸爸:婉转、持重老成/成稳
奶奶:慈爱善良、明白事理、同情理解却无能为力
“我”:重情义、大方、软弱?
万芳:仗义明理
王芳的妈妈:直爽
(3)请以“_________________(‘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万芳的妈妈),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说话。
(示例:深沉的爸爸,我想对你说,为什么你也不理解你女儿的心呢?)
五、拓展延伸
“在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在我脑海的深处,有一颗叛逆的种子在发芽、成长,
我已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是那个事事听从家长的小朋友了。”
是的,我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事事听从家长了。于是,“家”这个宁静的港湾,便开始有了起伏的波澜,请叙写自己生活中一个这样的场景、片断或感想。
请积累关于财富和友谊的名言警句。(至少5句)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
希罗多德说“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的了。”
斯托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
李白说: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诗经》: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华盛顿说:真正的友谊,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孟子: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