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下
8.1牛顿第一定律
讲授新课
新课引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既然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那么为什么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的汽车还需要动力呢?
运动和力有什么关系?
如果冰面足够光滑,冰壶会永远运动下去吗?
新课引入
环法自行车比赛中,车手用力蹬车,自行车运动。
不蹬,自行车则停下来。
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当时人们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提出一个观点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保持运动状态。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历史回顾
(伽利略)
2、伽利略的观点:
历史回顾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
孰是孰非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历史回顾
实验目的:
实验思路: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实验器材:
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维持。
逐步改变水平轨道的光滑程度,观察比较小车运动的距离的远近。
使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滚下。
水平轨道粗糙程度不同。
斜面、小车、木板、绵布、毛巾。
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比较小车滑行的距离
实验记录表
表面的材料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受到阻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小车速度减小的快慢
最大
小
较长
短
最长
较大
快
较慢
最慢
实验结论:
水平表面越 ,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 ,通过的距离 ,
速度减小得 。
光滑
越小
越长
越慢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实验结论:
进一步推测
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它将永远运动下去。
分析类似实验
牛顿
总结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
牛顿第一定律
(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
完美的结论
一、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一直、不变。
定律解读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4.“或”指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
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用尺迅速打出下面的棋子,上面静止的棋子还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于是落在下方。
思考
用小锤、手快速向左弹动卡片,卡片上的鸡蛋、小鸭为什么没有跟着卡片运动,而是落入水杯中?
静止的、小鸭物体具有保持原来
静止状态的性质
思考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运动的物体也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二、惯性
1.惯性没有条件。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2.惯性没有方向。物体只是保持之前的运动状态。
3.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都具有惯性。
概念解读
“空中漫步”
讨论:运动员为什么能“飞”那么远啊
观察
要想击中地上的目标,飞机应当飞到目标上空再投弹,还是提前一段距离?为什么?
讨论
惯性现象的解释
1、交待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
2、物理过程, :当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后,
3、研究对象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
甲图:原来木块是静止的,当小车突然受到拉力时,木块底部由于受到摩擦力跟随小车一起运动,木块上部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木块会向后倾倒。
乙图:原来木块是运动的,当小车遇到障碍物时,小车和木块底部
由于受摩擦停止运动,但木块上部由于惯性仍然保持运动状态,
所以小木块会向前倾倒。
三、惯性的应用
跳远
套紧斧头
洗衣脱水
投球
抖落衣服上的灰尘
铁锹送物
甩掉手上的水
惯性的应用
掷铅球
投篮
四、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卡车限载
保持车距
系安全带
一、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二、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本课小结
1、牛顿第一定律是 ( )
A.是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
B.只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规律
C.只是通过日常生活得出的规律
D.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
D
巩固练习
2、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 、物体速度大时,惯性大
C、 物体不受外力有惯性,受外力后被克服了
D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
D
(多选)3、如图所示,在匀速前进的小车上放一竖直的木块,突然发现木块向左倾斜,这是因为小车( )
A 、向左加速 B 、向右加速
C、 向左减速 D、 向右减速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