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11-21 10:1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青铜峡市高级中学 苏占全
一、教学目标
⑴ 知识方面
1. 概述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 解释自由组合现象
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索精神,初步掌握遗传学定律发现的基本过程、方法
⑶ 能力方面
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杂交试验分析图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教学难点: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方法:
归纳法、讨论法、师生互动法及讲授法等
四、课前准备:
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五、教学用具:
1.投影片;2.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
引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请同学们分析孟德尔的另外两个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豌豆粒色试验(Y、y): 黄色×绿色
豌豆粒形试验(R、r): 圆形×皱形
独自思考展示结果
引起思考注意
以旧学新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孟德尔提出了什么新的疑问?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是怎样设计的?】
(学生以孟德尔的身份呈现,讲述自己的疑问和实验的设计)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一)实验现象
杂交P:黄色、圆粒 X 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

F2: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315 108 102 32
( ≈ 9 : 3 : 3 : 1 )
〖问题〗
1、哪个性状对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为什么?
2、 F2中表现出了哪些性状组合?
3、 F2中哪些是亲本具有的性状组合?哪些是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之后,感到最大的困惑是: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与每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之间有没有联系呢?为此他又进一步做了什么工作?】
(二)数据分析
1、分析每对性状的F2:
①粒色:黄/绿 = 315+101 / 108+32 ≈ 3:1
②粒形:圆/皱 =315+108 / 101+32 ≈ 3:1
2、结论:1)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仍遵循分离定律;
2)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时,遗传因子互不干扰。
思考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和合作精神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对自己的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做了怎样的解释?】
(学生以孟德尔的身份呈现,讲述自己对试验过程的解释)
1、杂交:纯黄、圆 X 绿、皱
P (YYRR) (yyrr)
配子: YR yr
F1: (黄色圆粒)
F1自交

F2: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9 : 3 : 3 : 1
【教师点评】
黄、圆 绿、皱
P (YYRR) × (yyrr)
配子: YR yr

F1: YyRr (黄色圆粒——种子)

F1配子:♀ YR yR Yr yr

YR
yR
Yr
Yr
〖问题〗
讨论找出F2配子的组合方式
讨论找出F2中的遗传因子的类型及比例
讨论找出F2中的表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
两组一对相对性状与两对相对性状之间有什么关系
思考并画出两对相对性状的过程图
思考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和合作精神
学会棋盘法和分离法
小结
1、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与每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
2、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3、画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图解时注意事项
共同总结,印象深刻。
作业
用A和a、 B和b画出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并找出F2中的遗传因子的类型及比例、表现的性状及比例
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图解
七、板书设计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