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课件:01 走进化学世界 【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课件:01 走进化学世界 【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6 11:2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单元01
走进化学世界
1
复习导入
命题点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命题点二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命题点三 常见仪器的识别和使用
命题点四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
命题热点
题型突破
题型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是中考必考知识点,主要以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典型物质所发生的变化,或图示,古诗词,成语,典故等蕴含的物质变化作为判断的对象,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解析的关键是理解两者的本质区别: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典型例题】我国古代科技发展成果卓著,下列成果的应用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司南指示方向
B.高温烧制陶瓷
C.古代湿法炼铜
D.谷物酿造美酒
A
【解析】A、司南指示方向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高温烧制陶瓷跟燃烧有关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古代湿法炼铜有新物质铜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谷物酿造美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A
【变式训练】
1.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
B.保持社交距离
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
D.出门配戴口罩
2.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B.用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
C.佩戴口罩预防疾病传染
D.教室和宿舍经常通风
A
B
题型突破
题型二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辨析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物质的用途之间的联系是中考常考知识点,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哪方面性质,或单纯考查物质的性质判断的对象,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解析的关键是理解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典型例题】认识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乙酸(C2H4O3)是一种高效绿色的消毒剂。过氧乙酸具有如下性质:
A.无色易挥发液体 B.有酸性
C.有很强的腐蚀性 D.易溶于水和乙醇
E.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氧气
F.有毒性
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答案】BCEF
【解析】无色易挥发液体,属于物理性质;有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有很强的腐蚀性,属于化学性质;易溶于水和乙醇,属于物理性质;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氧气,属于化学性质;有毒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BCEF。
【变式训练】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
D.赤铁矿用于炼铁
D
【变式训练】下列各选项对颜色的描述,体现物质真实物理性质的是
A.大量塑料垃圾导致的“白色污染”
B.含有丰富资源的“蓝色海洋”
C.健康卫生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D.青少年要坚决抵制有害身心健康的“黄色书籍”
B
题型突破
题型三 化学实验仪器的识别、用途和使用方法
有关化学实验仪器的知识是中考的常考点,主要考查仪器名称及用途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该类题目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解析】(1)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此时俯视读数,则视线读数大于实际量取液体体积,量取30mL液体时,当读数为30mL时,实际取得的液体体积小于30mL。
(2)试管内加入固体颗粒时,应将试管倾斜,沿试管内壁缓慢放入固体颗粒,然后缓慢竖起试管,固体缓慢落于试管底部,不得直接将固体垂直悬空加入,防止固体落下打破试管。
【答案】(1)所量液体体积少于30mL(其他合理表述亦可)
(2)打破试管底部
C
题型突破
题型四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双基”中的基本技能,最常考的基本操作包括:药品的取用原则、连接仪器装置的顺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过滤、蒸发、洗涤仪器等。在近几年中考中,不仅在选择题中对基本操作进行考查,而且将基本操作与后面的非选择题糅和在一起,进行广度和深度的考查。
A
【解析】A、在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避免污染试剂,故错误;B、滴加少量液体要用胶头滴管,使用时要注意垂直悬空,故正确;C、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故正确;D、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体积的三分之一,故正确。故选A。
【答案】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