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济南到郑州高铁项目预计年内开工,开通后,将极大方便市民出行,促进聊城经济的发展,建设中用Fe2O3+2AlAl2O3+Fe对钢轨中的缝隙进行焊接,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A. 分解反应
B. 化和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2.一定条件下,下列各组内物质两两混合后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组是( )
A. 氢气、氧化铜、稀盐酸
B. 锌粒、硝酸银溶液、氯化镁溶液
C. 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澄清石灰水
D. 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
3.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B. 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C. 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 若16 g M和64 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4.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H4)2SO4属于复合肥料
B. 从外观即可把NH4NO3与KCl区别开
C.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只有氮、磷和钾三种
D. NH4Cl与熟石灰混合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将干燥的紫色小花(石蕊浸泡)放到二氧化碳气体中,小花由紫色变成红色
B. 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了浅绿色
C. 硫酸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D.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6.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种化肥,只知道是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钾、磷矿粉Ca3(PO4)2。现各取少许进行鉴别,下列四种物质中能将上述肥料一次性区别开来的一种试剂是( )
A. 熟石灰
B. 水
C. 稀盐酸
D. 氢氧化钡溶液
7.下列不属于氨碱法制纯碱所需的原料是( )
A. 石灰石
B. 氯化钠
C. 氢氧化钠
D. 水
8.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2SO4 Ba(OH)2 KCl
B. Cu( NO3)2 NaCl KNO3
C. Na2CO3 KNO3 NH4Cl
D. MgSO4 NaNO3 KCl
9.某建筑工地发生民工食物中毒事件,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
B. +3
C. +4
D. +5
10.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①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利用化学方法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B. 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在生产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 要防止“白色污染”,就不能使用塑料制品
D.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保护环境
12.下列物质中,能用作磷肥的是( )
A. K2SO4
B. CO(NH2)2
C. NH4NO3
D. Ca(H2PO4)2
13.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某固化化肥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氨味,可证明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B. 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C. 唾液淀粉酶是生物催化剂,能催化生物体内的所有化学反应
D. 利用洗洁精和汽油来清除衣服上的油污都属于乳化作用
14.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所用药品错误的是( )
A. 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稀硫酸)
B. NaNO3溶液中混有AgNO3(NaCl溶液)
C. KCl溶液中混有K2CO3(稀盐酸)
D. CO中混有CO2(NaOH溶液)
15.下列化肥与氢氧化钙混合后,能闻到氨气气味的是( )
A. 硫酸铵
B. 硫酸钾
C. 氯化钾
D. 磷酸钙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化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增收。氨气是制取多种氮肥的重要原料,工业上合成氨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元素的种类 ②原子的质量 ③分子的种类 ④原子的数目
(3)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氨气来处理有毒气体NO2,反应原理是8NH3+6NO2催化剂,400 ℃,7X+12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开发研制与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肥料和农药,是实现农业良性发展的需要。以下做法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为提高产量,尽量多地使用氮、磷、钾肥
②给韭菜施用大量有机磷农药以杀死害虫
③铵态氮肥不与碱性物质混用
④在蔬菜大棚中适量补充二氧化碳以促进光合作用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现有H、C、O、Ca四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要求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①汽水中的酸________;
②能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________;
③石灰水中的溶质________。
(2)家庭厨房实际也是小实验室,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氯化钠是调味品,它是由________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这是利用它的______性;
③利用厨房中的________清洗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18.盐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分析下列化学反应,回答问题:
①BaCl2+H2SO4===2HCl+BaSO4↓
②CuSO4+2NaOH===Na2SO4+Cu(OH)2↓
(1)从反应物的类别分析,①是盐与酸的反应,②是盐与________的反应;
(2)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①和②都能反应的原因是生成物中都有________;
(3)利用K2CO3溶液和________溶液反应,可制取KOH。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9.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 g全部溶解于150 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 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相关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克。
(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Al2O3+2Fe,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C。
2.【答案】C
【解析】A项,在该组中,氢气和稀盐酸不反应,错误;B项,在该组中,锌和氯化镁不反应,错误;C项,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稀硫酸和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正确;D项,在该组中,二氧化碳和氯化钾不反应,氢氧化钠和氯化钾不反应,错误。故选C。
3.【答案】C
【解析】A项,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分子的数目为1+2=3,反应后分子的数目为1+2=3,正确;B项,M、N、P、Q有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碳酸钠和水,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有氧元素,正确;C项,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虽然都是化合物,但生成物都是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错误;D项,设M、N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x、y
x∶2y=16 g∶64 g
x∶y=1∶2,故正确。故选C。
4.【答案】D
【解析】A项,复合肥料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NH4)2SO4中只含氮元素,属于氮肥;B项,NH4NO3与KCl均是白色固体,不能从外观区分;C项,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共有16种,也就是农民常说的化肥。它们是碳、氢、氧、氮、磷、硫、铁、硼、锰、铜、锌、钼和氯等;D项,铵盐和碱反应生成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5.【答案】C
【解析】A项,二氧化碳本身不具有酸性,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变红,错误;B项,铁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为黄色,错误;C项,硫酸铵属于铵盐,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正确;D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而不是白烟,错误。故选C。
6.【答案】D
【解析】磷矿粉是灰白色的,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钾都是白色的晶体;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据此结合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7.【答案】C
【解析】根据氨碱法制纯碱的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即NaCl+NH3+H2O+CO2===NaHCO3↓+NH4Cl。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烧制时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即CaO+H2O===Ca(OH)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故选C。
8.【答案】D
【解析】在pH=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A项,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水,所以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够共存,错误;B项,在溶液中铜离子显蓝色,而本题要求是无色的,错误;C项,碳酸根离子会和氢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溶液中不能够共存,错误;D项,在氢离子存在的环境中,三种物质的各个离子之间不会发生反应,正确。故选D。
9.【答案】B
【解析】设化合物NaNO2中N元素化合价为x,其中Na为+1价、O为-2价,依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有(+1)+x+(-2)×2=0,解得x=+3。故选B。
10.【答案】B
【解析】①中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①能实现。②氢气燃烧生成水,水不能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双氧水,故②不能实现。③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结合成氢氧化钙,③能实现;④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④能实现。故选B。
11.【答案】C
【解析】A项,药的作用就是抑制细菌和病毒,以保障人体健康,正确;B项,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可以节约资源,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正确;C项,不使用塑料制品是不切合实际的,要防止“白色污染”,可以对废弃的塑料进行集中处理,错误;D项,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才能保护环境,正确。故选C。
12.【答案】D
【解析】化肥的分类为根据化学式中是否含有氮、磷、钾元素来判断,能用作磷肥的是化学式中含有磷元素的化合物,故选择D。
13.【答案】A
【解析】A项,根据铵态氮肥遇碱能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解答;B项,根据正常雨水中的pH约为5.6,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雨水解答;C项,根据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中性,到了胃后,由于胃酸的作用,使唾液淀粉酶失活,故失去催化作用解答;D项,根据利用洗洁精清除衣服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汽油清除衣服上的油污属于溶解解答。
14.【答案】A
【解析】除杂质的要求: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A项,加入稀硫酸,带入了新的杂质,错误,可用氢氧化钙除去碳酸钠;B项,氯化钠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正确;C项,碳酸钾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二氧化碳,正确;D项,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正确。故选A。
15.【答案】A
【解析】铵态氮肥的特点是与碱混合会生成氨气,因此此题的解决变成了如何让判断那种物质属铵态氮肥。
16.【答案】(1)N2+3H22NH3 (2)①②④
(3)N2 (4)③④
【解析】(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质量、原子数目不变来判定;(3)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及种类不变判断即可;(4)要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
17.【答案】(1)H2CO3 CO2 Ca(OH)2 (2)离子 吸附 食醋
【解析】汽水中溶解大量的二氧化碳,它同水反应产生了碳酸;能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为干冰;石灰水是CaO和水反应产生的,溶质是变化产生的氢氧化钙。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来去味,厨房中最常见的酸是食醋中的醋酸。
18.【答案】(1)碱 (2)难溶物(或不溶物或沉淀) (3)氢氧化钙[或Ca(OH)2或氢氧化钡或Ba(OH)2]
【解析】(1)氢氧化钠属于碱;(2)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两种化合物在反应中相互交换成分,产物中有沉淀生成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则反应才能进行;(3)考虑K2CO3溶液既能和可溶性碱反应又能产生沉淀物,才能制的KOH。
19.【答案】(1)8.8
(2)解:设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x=21.2 g,y=23.4 g
反应后所得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4%。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