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本专辑专为2022年上海新高考语文研发。
思路设计:采用“讲练测模式”。
讲解部分共8讲,每讲包含高考知识讲解和真题专练,题目选自2022年高三各区一模,历年高考真题,名校测试等。
专练部分按照上海新高考考纲顺序,精选2021年名校真题20篇,难度为中等及以上。
测试部分,仿真上海新高考试卷,供大家进行整体模拟测试。
第5讲 文言文信息筛选与概括
阅读文章不能机械地记住文章中的语句,而是应当把文章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有一种“语言转化能力”,称之为“阐释能力”或“概括能力”,也就是能把文章中的“原文”变成自己的话。概括题作为万题之本,充分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概括题也是文言文阅读的常见题型,每题分值通常在2—5分之间。
一、文言文信息筛选与概括的常见题型:
由上面表格,我们不难可以看出,概括题的常见题型有:
(1)概括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原因;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写作意图;
(4)梳理行文思路。
二、归纳要点的途径
1.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
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此寻找概括性语句来概括内容要点,是最重要的途径。
2.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
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应对相关文字作大致的层次分析。
3.提取精要,独立归纳
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并不一致;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并没有相应的概括语句。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我们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独立概括。
【答题思路归纳】
三、归纳概括题注意事项
归纳内容要点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对文章的写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
1.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这是就独立归纳而言的。尽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词语组织答案,可以防止归纳的不准确。
2.防止要点遗漏。要点遗漏,答案便不完整。防止的方法就是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
3.注意抓住各个文段中的中心句,这些句子一般在首句和尾句的位置上。
4.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有些过渡句不仅概括了前文的要点,也指出了下文的要点。
5.归纳时要把握整体,从全文出发。
例题一:2022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
采苓子传
(明)宋濂
采苓子者,名濂,字仲德,姓郑氏。浦阳白麟溪人。颇潜心于《易》,人不能知,谓其善别药,荐为医官。采苓子曰:“吾闻诸礼,医虽良技,不得与士齿,吾能安于医邪?”竟弃去,放情丘壑间,被古冠服。一苍头①持九节筇随其后。采苓子或坐石支颐,历玩烟岫②;或箫歌于云水苍茫之中,其声激烈,如出金石;或入走蓝山③泽畔,采苓而采之,心旷心冲④,外物之胶葛⑤者,悉不足以参其内。年愈五十,髭须皆黑,无华皓者。或曰:“采苓子其隐者欤?古之幽人狷士,凡欲寄其高情远韵者,莫不餐菊而纫兰。”采苓子曰:“以苓为事,殆类是欤?”或曰:“采苓子非隐者欤?苓乃大苦,有和药之功焉。其将出而医世,采苓所以志之欤?”采苓子笑曰:“谓予为隐耶,吾从而隐之;谓予为非隐邪,吾从而非隐之。隐固非也,非隐亦非也。大块⑥既授我以形,显之、微之、潜之、昭之,一将听之。苟参之以人焉,则神分不全矣。神分则真漓⑦真漓则道戾道既戾则吾将觅我且不可得况听为隐与非隐者邪?”金华宋濂闻而异之,因与采苓子游,同步白麟溪滨,见其目光炯炯,射松桂上如月,疑其有道。
(节选自《宋濂散文选集》)
[注]①苍头:老仆人。②烟岫:烟云缭绕的山峰。③蓝山:九蓝山。④冲:充实。⑤胶葛:错杂的样子。⑥大块:大自然。⑦漓:薄。
19.采苓子(郑濂)在回答两个“或曰”后,是怎样表达他的观点的。请简述之。(4分)
20.古人有“隐”与“不隐”的人生选择,联系我们学过的教材内容,谈谈你的认识。(5分)
例题二:2022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袁先生传
(宋)薛季宣
①袁先生,讳溉,字道洁,汝阴人也。尝举进士,免贡①,避地州西山中。建炎初,集乡民为保聚,与金人及群劫抗,屡克。其众谋奉先生为主,先生逃于金、房山谷间。或劝之就试求官,先生曰:“官不可苟求也。”移居蜀富顺。
②先生初从二程先生学,闻蜀薛先生名。富顺邻家薛翁以卖香自给,其子晨以香出,父则掩关待之。子莫而归,因不复事邻里,莫详其趋步。先生疑其薛先生也,具刺谒之,薛翁慢骂不应。先生固已疑之矣。间日再往,又不得前,屡造其门,薛翁喜而见之。先生与之语,不对;再见谈古今百氏,又不得一言;三见纵论六经,薛翁才有喜色。曰:“子学已博,然寡要。夫经所以载道,而言所以明道,何以多为!”先生曰:“如先生言,吾心将以会道尔。”薛翁击节称善,因以所学授之。居月余,励先生出关,薛翁因亦遁去。
③靖康后,天下兵荒甫起,先生家为汝阴盛族,尝有客过其舍,先生察其状貌有异,白诸父曰:“客奸人也。”徙家人避之。是夜客以寇来,遂与乡社义兵斗死。后众欲据前山为保,先生争之,不听。独将妻子聚保山后。已而,前山果没。金人大至,欲以万众攻山后营。先生坞中兵不满千,召其众计曰:“虏则势盛,吾知数术,保以一箭破之。”其夕,虏寨山阿,先生使数十人各执鼓燧,如四山伏,约虏军噪扰,燔山击鼓为应。有谈经客愚甚,先生激使为虏装,窃虏号入宿虏酋帐下,以二矢授曰:“夜中发矢而窜。”客如先生计,恇恇仅能发箭。虏营惊乱,顾见火光并起,鼓声四合,因溃自相攻杀数百人,遂不敢复至。
④走②从问义理之辨,先生曰:“学者当自求之他人之言善非吾有。”走请终身诵服斯语。已归,而闻先生讣,求其书不可复得。呜呼!若先生者,可谓君子儒矣!
(有删改)
注释:①免贡:没有考中②走,谦辞,指作者。
19. 第③段中,袁溉的破敌之计为何能成功?请结合文本推究其原因。
20. “君子儒”一词源于《论语·雍也》:“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请结合袁溉的生平事迹,分析作者心中“君子儒”的标准。
2022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讳辩
【唐】韩愈
①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不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②《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蕴”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③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曾参之父名皙,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饥”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机”及“谕”。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④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耶?
【注】①孔子曾说过“守不足”“某在斯”。孔子母亲名叫“征在”,孔子说“征”时不说“在”,说“在”时不说“征”。②周文王名昌武王名发,周公有诗曰“在昌厥后”“骏发尔私”。③唐高祖名虎、太宗名世民、世祖名玄宗名隆基、代宗名豫。
22. 分析本文第②③④段在合理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辩驳的说理方法。
23. 综合《高轩过》《新唐书·李贺传》《旧唐书·李贺传》和《讳辩》,你认为李贺没有考进士的原因是什么?说出你得出结论的一条理由并对理由加以阐释说明。
2022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听雨堂记
(宋)刘克庄
①天下之至音非静者不能闻也,至乐非定者不能知也。风之翏然也,水之淙然也,啸之然也,入于耳同也。然南郭子綦以为天籁,元结以为全声,阮籍以为鼓吹,为凤音,得于心异也。何也?噪之不如静也,动之不如定也。
②雨之为声至矣,而闻者鲜焉。兄弟群居之乐至矣,而知者鲜。昔之人有以丝竹陶写为乐者,有以朋友切偲为乐者。丝竹托于物之声也,人也;雨自然之声也,天也;朋友取诸人之乐也,外也;兄弟修于家之乐也,内也。今夫大衾长枕,短檠细字,漏断人寂,埙唱箎和。当此之时,溜于檐,滴于阶者,如奏箫韶,如鼓云和。静者闻,躁者不闻也。定者知,动者不知也。此吾友野翁名堂之意。
③夫近世言友爱者,推苏氏,其听雨之约,千载而下闻之者,犹凄然也。抑苏氏能为此言也?非能践此言也。余尝次其出处而有感□。方老泉无恙,二字虞侍,家庭讲贯,自为师友。窃意其平生听雨,莫乐于斯时也。既中制举,各仕四方,忧患龃龉,契阔离合,于是闻雨声而感慨矣。中年宦达,宴寐早朝,长乐之钟,禁门之钥,方属于耳,而雨声不暇听矣。岁晚流落,白首北归,一返阳羡,一居颖滨。听雨之约,众生不复谐矣。故曰“非能践此言也。”今野翁兄弟,俱以才业光显于时,虽为是堂,余恐其骑马听鸡之时多,对床闻雨之时少,愿刻鄙语于堂上,暇则览焉。盖惟静可以闻此声,惟定可以知此乐,惟早退可以践此言也。
21. 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也 B. 焉 C. 耳 D. 者
22. 对第②段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人大多躁动而无法享受“听雨”之乐。
B. 我的朋友野翁为了听雨而建造了听雨堂。
C. 朋友交往之乐和兄弟群居之乐一样重要
D. “听雨”的奥妙唯有漏断人寂时能够领略。
23. 从语言特色的角度分析第①段画线句。
24. 文末所写“早退”之志与陶渊明的“归去”之意是否相同?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2021·上海静安·二模)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何景明传
①何景明,字仲默,信阳人。八岁能诗古文,弘治十一年,举于乡,年方十五,宗藩贵人争遣人负视,所至聚观若堵。十五年,第进士,授中书舍人。与李梦阳辈倡诗古文,梦阳最雄骏,景明稍后出,相与颉颃①。
②正德改元,刘瑾窃柄。上书吏部尚书许进劝其秉政毋挠,语极激烈。已,遂谢病归。逾年,瑾尽免诸在告者官,景明坐罢。瑾诛,用李东阳荐,起故秩②,直内阁制敕房③。李梦阳下狱,众莫敢为直,景明上书吏部尚书杨一清救之。九年,乾清宫灾,疏言义子不当畜,边军不当留,番僧不当宠,宦官不当任。留中。久之,进吏部员外郎,直制敕如故。钱宁欲交欢,以古画索题。景明曰:“此名笔,毋污人手。”留经年,终掷还之。寻擢陕西提学副使。廖鹏弟太监銮镇关中,横甚,诸参随遇三司不下马,景明执挞之。其教诸生,专以经术世务。遴秀者于正学书院亲为说经不用诸家训诂士始知有经学。嘉靖初,引疾归,未几卒,年三十有九。
③景明志操耿介,尚节义,鄙荣利,与梦阳并有国士风。两人为诗文,初相得甚欢,名成之后,互相诋諆,梦阳主摹仿,景明则主创造,各树坚垒不相下,两人交游亦遂分左右袒。说者谓景明之才本逊梦阳,而其诗秀逸稳称,视梦阳反为过之。然天下语诗文必并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
(选自《明史》卷二八六)
[注]①颉颃:xié háng,原指鸟上下飞,后泛指不相上下,相抗衡。②秩:官吏的官阶、品级。③内阁制敕房:官署名。掌管诏书、题奏等机要文书。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所至聚观若堵(_____________)
(2)众莫敢为直(______________)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钱宁欲交欢( )
A.一齐欢乐 B.把酒言欢 C.相交而得其欢心,结好 D.结为儿女亲家
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互相诋諆( )
A.夸赞 B.诋毁 C.伤害 D.吉祥
4.把第②段画浪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已,遂谢病归。逾年,瑾尽免诸在告者官,景明坐罢。
5.对第②段画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记出来。
遴 秀 者 于 正 学 书 院 亲 为 说 经 不 用 诸 家 训 诂 士 始 知 有 经 学
6.传记以典型事例表现了何景明的性格和才能特征。请根据原文内容填写下表。
事件 特点
十五岁中举,四年后又考中进士,授官中书舍人。 才华出众,少年得志
刘瑾窃权,何景明上书许进,劝谏语气激烈。 李梦阳下狱,何景明上书礼部尚书救之。 乾清宫灾,上疏直言皇帝为政之失。 ①(请填写两个四字句)
②(直接摘抄原文不得分,请请概述事件。) 交友慎重,自知之明
任陕西提学副使期间,惩治廖銮随从人员。 ③(请填写两个四字句)
④(直接摘抄原文不得分,请请概述事件。) 教授诸生,经世致用
7.何景明与李梦阳都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请根据本文,概括两人的文学风格及交往过程,并简评之。
(2021·上海普陀·二模)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宋)欧阳修
①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②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焉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③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8.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夫 B.因 C.且 D.然
9.分析第①段以颜回为例说理的作用。
10.对作者写作意图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为师长,临别赠言,寄寓对弟子的勉励期待。
B.作为师长,规劝徐生改善文风,不要华而不实。
C.作为学者,表达自己对圣贤何以不朽的看法。
D.作为学者,以此文警醒自己,避免舍本逐末。
11.第②段的论述在第①段的基础上推进了一层,请加以分析。
(2021·上海崇明·二模)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于頔,字允元,河南人也。始以荫补千牛,调授华阴尉。充入西蕃计会使,有出疆专对之能。
②出为湖州刺史。部有湖陂,异时溉田三千顷,久堙废。頔命设堤塘以复之,岁获粳稻蒲鱼之利,人赖以济。州境陆地褊狭,葬者不掩柩,頔葬朽骨凡十余所。改苏州刺史,浚沟渎,罢淫祠,整街衢,至今赖之。虽为政有绩,然横暴已甚,杖前部尉以追憾。观察使王纬以闻,德宗不省。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掾姚岘不胜其虐,自投于河而死。
③贞元十四年,为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观察。吴少诚之叛,頔率兵赴唐州,破贼于濯神沟。于是广军籍,募战士,器甲犀利,僴然专有汉南之地。小失意者,皆以军法从事。时德宗方姑息方镇,頔奏请无不从。于是公然聚敛,恣意虐杀,专以凌上威下为务。
④及宪宗即位,威肃四方,頔稍戒惧。归朝入觐,册拜司空。十年,王师讨淮、蔡,頔贡财助军,诏不纳,复还之。十三年,頔表求致仕。其年八月卒,赠太保,谥曰“厉”。其子季友从猎苑中,诉于穆宗,赐谥曰“思”。
⑤太常博士王彦威疏曰:“古之圣王立谥法者,所以彰善恶、垂劝诫。頔顷拥节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今陛下不忍,改赐为‘思’,诚出圣慈,实害圣政。且如頔之不法,然而陛下不忍加惩,臣恐今后不逞之徒如頔者众矣!死援頔例,陛下何以处之?是恩曲于前而弊生于后。如以頔常入财助国,改过来觐,可以赎论,夫伤物害人,剥下奉上,纳贿求幸,尤不可长其渐焉。”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頔葬朽骨凡十余所(__________)(2)诏不纳(___________)
1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德宗不省
A.检查 B.查问 C.反省 D.醒悟
14.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尤不可长其渐焉
A.开端 B.缓慢 C.滋长 D.逐渐
15.第②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
B.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
C.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
D.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
16.把第⑤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且如頔之不法,然而陛下不忍加惩,臣恐今后不逞之徒如頔者众矣!死援頔例,陛下何以处之?
17.有评论称本文体现了史官“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的精神,请结合第②③两段内容加以分析。
18.第⑤段太常博士王彦威上疏具有说服力,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本专辑专为2022年上海新高考语文研发。
思路设计:采用“讲练测模式”。
讲解部分共8讲,每讲包含高考知识讲解和真题专练,题目选自2022年高三各区一模,历年高考真题,名校测试等。
专练部分按照上海新高考考纲顺序,精选2021年名校真题20篇,难度为中等及以上。
测试部分,仿真上海新高考试卷,供大家进行整体模拟测试。
第5讲 文言文信息筛选与概括
阅读文章不能机械地记住文章中的语句,而是应当把文章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有一种“语言转化能力”,称之为“阐释能力”或“概括能力”,也就是能把文章中的“原文”变成自己的话。概括题作为万题之本,充分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概括题也是文言文阅读的常见题型,每题分值通常在2—5分之间。
一、文言文信息筛选与概括的常见题型:
由上面表格,我们不难可以看出,概括题的常见题型有:
(1)概括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原因;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写作意图;
(4)梳理行文思路。
二、归纳要点的途径
1.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
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此寻找概括性语句来概括内容要点,是最重要的途径。
2.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
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应对相关文字作大致的层次分析。
3.提取精要,独立归纳
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并不一致;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并没有相应的概括语句。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我们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独立概括。
【答题思路归纳】
三、归纳概括题注意事项
归纳内容要点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对文章的写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
1.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这是就独立归纳而言的。尽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词语组织答案,可以防止归纳的不准确。
2.防止要点遗漏。要点遗漏,答案便不完整。防止的方法就是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
3.注意抓住各个文段中的中心句,这些句子一般在首句和尾句的位置上。
4.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有些过渡句不仅概括了前文的要点,也指出了下文的要点。
5.归纳时要把握整体,从全文出发。
例题一:2022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
采苓子传
(明)宋濂
采苓子者,名濂,字仲德,姓郑氏。浦阳白麟溪人。颇潜心于《易》,人不能知,谓其善别药,荐为医官。采苓子曰:“吾闻诸礼,医虽良技,不得与士齿,吾能安于医邪?”竟弃去,放情丘壑间,被古冠服。一苍头①持九节筇随其后。采苓子或坐石支颐,历玩烟岫②;或箫歌于云水苍茫之中,其声激烈,如出金石;或入走蓝山③泽畔,采苓而采之,心旷心冲④,外物之胶葛⑤者,悉不足以参其内。年愈五十,髭须皆黑,无华皓者。或曰:“采苓子其隐者欤?古之幽人狷士,凡欲寄其高情远韵者,莫不餐菊而纫兰。”采苓子曰:“以苓为事,殆类是欤?”或曰:“采苓子非隐者欤?苓乃大苦,有和药之功焉。其将出而医世,采苓所以志之欤?”采苓子笑曰:“谓予为隐耶,吾从而隐之;谓予为非隐邪,吾从而非隐之。隐固非也,非隐亦非也。大块⑥既授我以形,显之、微之、潜之、昭之,一将听之。苟参之以人焉,则神分不全矣。神分则真漓⑦真漓则道戾道既戾则吾将觅我且不可得况听为隐与非隐者邪?”金华宋濂闻而异之,因与采苓子游,同步白麟溪滨,见其目光炯炯,射松桂上如月,疑其有道。
(节选自《宋濂散文选集》)
[注]①苍头:老仆人。②烟岫:烟云缭绕的山峰。③蓝山:九蓝山。④冲:充实。⑤胶葛:错杂的样子。⑥大块:大自然。⑦漓:薄。
19.采苓子(郑濂)在回答两个“或曰”后,是怎样表达他的观点的。请简述之。(4分)
20.古人有“隐”与“不隐”的人生选择,联系我们学过的教材内容,谈谈你的认识。(5分)
答案:
19.或曰一,认为采苓子是隐者,或曰二,认为采苓子不是隐者,各有理由和推测。采苓子的回答很巧妙,说我隐,我就是隐者;说我不是隐者,我就不是隐者。为什么作出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呢?采苓子有自己的思想逻辑,他是这样表达观点的:先是从“我”与“自然”的关系上看,自然赋我以身形,有的显明,有的细微,有的隐藏,有的昭彰,这都由自然而定,我要听从自然的;再是从“我”与“社会”的关系上看,如果社会上的丑陋的行为和思想参杂进“我”的思想中,则我的灵魂就离散而缺失了,“我”的真性也失去了,这样就谈不上隐还是不隐了。
评分说明:角度2分 分析2分
20.隐与不隐,情况复杂。比如,陶渊明躬耕田园,常被认为是“辞官归隐”,其实,他仍然关注社会,不同于深隐林泉,学道求仙之士。他“隐”的是求官出仕,不隐的是自然之真,对人生与社会有美好的追求。(如果举王维为例也对;只答陶渊明“辞官归隐”也对。)
评分说明:举例2分 分析3分
参考译文:
采苓子,名濂,字仲德,姓郑。是浦阳白麟溪人。很专心于《易》(的理解与研究)。(但)人们对此不了解。只说他善于辨识药材,就推荐他做医疗方面的官。对此,采苓子说:“我从礼中知道,医虽然属于好的技能专才,但不能与士同列,我能安心于医官这个职业吗?”就放弃这个职位而离开,让自己在山水中放适性情,(还)戴着像古人一样的帽子、穿着像古人一样的衣服。一个老仆人拿着九节竹杖跟随着他。采苓子有时候坐在巨石上用手托住脸颊,反复观赏烟云缭绕的山峰;有时候在云水苍茫中吹着洞箫,放声歌吟,那声音非常响亮激越,如同金石敲击出来的那样。有时候走进九蓝山或江河两岸,采苓,专心不断地采苓,(此时)他心情畅快充实,身外的错综复杂的人事,都不能够参杂进心中。年龄过了五十,胡子头发都是黑色,没有花白。有人说:“采苓子大概是隐士吧?古时的隐士或狷介之人,凡是想有崇高情怀和深远人格寓意的,没有不过着吃菊花,佩戴兰草这样高洁的生活的。”采苓子说:“我把采苓当作事情,大概类似于这样的人吧?”有人说:“采苓子不是隐者吧?苓是大苦的药材,有调和药性的功能,他(采集)并拿出来让社会医用,(服务社会)就是他以采苓为志向的原因吧?”采苓子笑着说:“说我是隐者,吾认同这个看法也就是隐者吧;说我不是隐者,我也认同这个看法也就不是隐者吧。隐,本没有什么不好;不隐,也没有什么不好。大自然既然给我们各种形态,有的让它高显,有的让它细微,有的让它潜藏,有的让它昭著,全都听任自然的安排。如果把错综复杂的人事参杂进来,那么灵魂就会分离而使人格不周全了。人的灵魂一旦分离开就会使人本真缺少,本真一旦缺少就会使道违背,道已经违背了,那么我来寻找真我尚且不能够得到,更何况判断是隐还是非隐呢?”金华宋濂我听到这个故事认为他与众不同,于是就与采苓子相交游,一起在白麟溪边行走,我看到他目光炯炯,就像映照松树桂树上的月光那样明亮,心中猜想:他一定有他(特别)的做人之道。
例题二:2022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袁先生传
(宋)薛季宣
①袁先生,讳溉,字道洁,汝阴人也。尝举进士,免贡①,避地州西山中。建炎初,集乡民为保聚,与金人及群劫抗,屡克。其众谋奉先生为主,先生逃于金、房山谷间。或劝之就试求官,先生曰:“官不可苟求也。”移居蜀富顺。
②先生初从二程先生学,闻蜀薛先生名。富顺邻家薛翁以卖香自给,其子晨以香出,父则掩关待之。子莫而归,因不复事邻里,莫详其趋步。先生疑其薛先生也,具刺谒之,薛翁慢骂不应。先生固已疑之矣。间日再往,又不得前,屡造其门,薛翁喜而见之。先生与之语,不对;再见谈古今百氏,又不得一言;三见纵论六经,薛翁才有喜色。曰:“子学已博,然寡要。夫经所以载道,而言所以明道,何以多为!”先生曰:“如先生言,吾心将以会道尔。”薛翁击节称善,因以所学授之。居月余,励先生出关,薛翁因亦遁去。
③靖康后,天下兵荒甫起,先生家为汝阴盛族,尝有客过其舍,先生察其状貌有异,白诸父曰:“客奸人也。”徙家人避之。是夜客以寇来,遂与乡社义兵斗死。后众欲据前山为保,先生争之,不听。独将妻子聚保山后。已而,前山果没。金人大至,欲以万众攻山后营。先生坞中兵不满千,召其众计曰:“虏则势盛,吾知数术,保以一箭破之。”其夕,虏寨山阿,先生使数十人各执鼓燧,如四山伏,约虏军噪扰,燔山击鼓为应。有谈经客愚甚,先生激使为虏装,窃虏号入宿虏酋帐下,以二矢授曰:“夜中发矢而窜。”客如先生计,恇恇仅能发箭。虏营惊乱,顾见火光并起,鼓声四合,因溃自相攻杀数百人,遂不敢复至。
④走②从问义理之辨,先生曰:“学者当自求之他人之言善非吾有。”走请终身诵服斯语。已归,而闻先生讣,求其书不可复得。呜呼!若先生者,可谓君子儒矣!
(有删改)
注释:①免贡:没有考中②走,谦辞,指作者。
19. 第③段中,袁溉的破敌之计为何能成功?请结合文本推究其原因。
20. “君子儒”一词源于《论语·雍也》:“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请结合袁溉的生平事迹,分析作者心中“君子儒”的标准。
【答案】
19. 先生最先的退敌之策与乡社义兵相左,最后证明先生有先见之明,致使义兵愿意听从先生之计。(或者:先生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20. 先生不随意地求官。君子儒要追求仕途要有原则(或:淡泊名利)。
先生从二程,又从薛翁。君子儒求学问没有门户之见。(或者:薛先生再三为难他,不愿与之谈论,最终授教。君子儒要三再虚心求教。)
先生带领乡邻抗击金人及群盗。君子儒要经世致用(有用于世、不读死书、为国家大业献出自己的智慧、不仅博学还有计谋、学以致用)
先生自言“做学问力求己见”,将此作为学规告诫弟子。君子儒要独立思考(有独到见解)。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依据原文“靖康后,天下兵荒甫起,先生家为汝阴盛族”可知,先生家是汝阴的望族,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依据原文“是夜客以寇来,遂与乡社义兵斗死。后众欲据前山为保,先生争之,不听。独将妻子聚保山后”可知,众人想仗据前山自保,先生与他们争论,他们没有听。先生独自带领妻子儿女及士兵保卫山后。不久,前山果然被攻陷,证明先生有先见之明。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首先理解“君子儒”的含义,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学识渊博又能践行、虚心独思、具有理想人格的人。然后在文中结合袁溉的生平事迹分析其身上如何体现上述特点。
依据原文“官不可苟求也”可知,先生认为官位是不可以随意求取的,追求仕途要有原则;
依据原文“先生疑其薛先生也,具刺谒之,薛翁慢骂不应……薛翁才有喜色”可知,薛先生再三为难他,不愿与之谈论,袁溉多次虚心求教,最终授教,体现了君子儒要虚心求教的品质;
依据原文“金人大至,欲以万众攻山后营。先生坞中兵不满千,召其众计……约虏军噪扰,燔山击鼓为应”可知,先生带领乡邻抗击金人及群盗,体现了君子儒要不读死书,要为国家大业献出自己的智慧得品质。
参考译文:
袁先生,名溉,字道洁,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曾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避世隐居于颍州西面的山中。建炎初年,聚集乡民保卫家乡,与金人和劫匪对抗,屡次战胜他们。众人谋划让袁先生做首领,他逃到了金、房山谷之间,有人劝说他参加考试谋求官职,先生说:“官位是不可以随意求取的。”后来搬到蜀地富顺县居住。
先生当初跟从程颐、程颢先生学习,(就)听说了蜀地薛先生的名声。富顺邻居家姓薛的老翁以卖香为生,他的儿子早上带着香出门,老翁就关上门等待儿子回来。儿子傍晚回来后,就不再和邻里有来往,没有人了解他的行迹。先生怀疑他就是薛先生,准备了名帖去拜访,薛翁谩骂、不理睬他。先生本来就怀疑薛翁是薛先生,(现在更加确定了)。隔了一天又去,同样不能接近,这样连续几天多次登门拜访,薛翁才高兴地见他。先生和薛翁讲话,薛翁不予回应;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先生谈论古今诸子百家学说,又没有得到薛翁的任何回应;第三次见面先生纵谈六经学说,薛翁脸上才有高兴的神色。薛翁说:“你的学问已经很广博了,却缺少要领。经书是用来承载道的,言辞是用来阐明道的,哪用得着那么多呢!”先生说:“正像您所说,我一定会用心去领会道。”薛翁十分赞赏,于是把所学的教给了先生。过了一个多月,(薛翁)勉励先生离开四川,自己也就离开了富顺。
当初,靖康之役后,天下兵乱刚起,先生家是汝阴的望族。曾经有个客人拜访他家,先生观察到其举止样貌有异,就告诉父辈们说:“这个客人是坏人。”他让家人转移躲避。这天晚上客人果然带着贼寇来了,于是先生和乡社的义兵一起与贼寇殊死搏斗。后来众人想仗据前山自保,先生与他们争论,他们没有听。先生独自带领妻子儿女及士兵保卫山后。不久,前山果然被攻陷。金人大队人马到来,想凭借万人之众攻打山后营垒。先生营垒中的兵士不足千人,他召集众兵士商量说:“敌人声势很大,我知道五行、占卜的学问,保证用一支箭打败他们。”那天晚上,金兵驻扎在山上,先生派数十人各自拿着鼓和取火的工具,到山周围埋伏,相约等到金兵慌乱起来,烧山击鼓作为响应。有个谈经客很愚钝,先生鼓动他,让他换上敌人的衣服,窃取敌人的口令进入敌营,在敌人首领的帐中过夜,把两支箭给他说:“夜间射箭,然后逃跑。”谈经客按照先生的计策去做,惊恐得只能射(一支)箭。敌营惊慌混乱一片,看到山上火光燃起,鼓声四面八方传来,于是溃散,自相残杀的有几百人,于是不敢再到后山了。
我问先生义理的分别,先生说:“求学之人应当自己去探究,别人说得再好,不是你自己获得的。”我要终生记住并践行这句话。不久后回去,听闻先生去世的消息,寻求他的书籍不能得到。唉,像先生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君子式的儒者啊!
2022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讳辩
【唐】韩愈
①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不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②《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蕴”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③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曾参之父名皙,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饥”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机”及“谕”。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④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耶?
【注】①孔子曾说过“守不足”“某在斯”。孔子母亲名叫“征在”,孔子说“征”时不说“在”,说“在”时不说“征”。②周文王名昌武王名发,周公有诗曰“在昌厥后”“骏发尔私”。③唐高祖名虎、太宗名世民、世祖名玄宗名隆基、代宗名豫。
22. 分析本文第②③④段在合理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辩驳的说理方法。
23. 综合《高轩过》《新唐书·李贺传》《旧唐书·李贺传》和《讳辩》,你认为李贺没有考进士的原因是什么?说出你得出结论的一条理由并对理由加以阐释说明。
【答案】
22. 韩愈引用法律条文及解释作大前提,以演绎推理辩驳;以周公、孔子的事例在避讳起源及道德准则方面做大前提,并以此与攻击李贺举进士者、宦官宫妾等作类比辩驳;举当今奏章及诏书中对君主不避讳同音名,在国家典章方面归纳,再类比李贺举进士的避讳;②③两段又有以父名“仁”、父名“骐期”“杜度”作归谬反驳。
23.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李贺没有考进士的原因是竞争者的毁谤。理由是李贺如果考一定能考上。首先,韩愈说“贺举进士有名”,韩愈的见识和为人是可信的;其次《高轩过》表现出李贺杰出的才能,新旧唐书都肯定了他的才能。
答案示例二:我认为李贺没有考进士的原因是李贺本人的放弃。理由是“最终”决定者是李贺。正史没有记载当时朝廷有禁止的律令;新旧唐书的“卒”“竟”做了明确的表达;从《讳辩》看,李贺是在竞争者和舆论的威压下做出决定的。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艺术技巧的分析能力。
辩驳说理一般有追本溯源,寻根究底式反驳;抓类比逻辑错误去辩驳;演绎推理辩驳;举实例进行类比辩驳等方法。
结合文本内容“《律》曰:‘二名不偏讳。’……《律》曰:“不讳嫌名”可知,此处韩愈利用律令上说名在用到其中某一字时不避讳,不避讳声音相近字等具体内容去反驳,属于演绎推理辩驳方法;
结合文本内容“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曾参之父名皙,曾子不讳‘昔’”可知,此处韩愈利用周公、孔子、曾子的事例在避讳起源及道德准则方面做大前提,并以此与攻击李贺举进士等事件,这属于类比辩驳方法;
结合文本内容“今上章及诏不闻讳……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可知,此处韩愈利用当今奏章及诏书中对君主不避讳同音名,在国家典章方面归纳,再类比李贺举进士的避讳,这属于归谬反驳方法。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分析和对某些观点的探究能力。
解答本题要理解这几部作品中对李贺的记述内容,《高轩过》是一首应酬诗,是韩愈、皇甫湜二人有意考考李贺的真诗才,要他就眼前情景即景赋诗。这首诗李贺身手不凡,尽显才情,素来受人称道。
《新唐书 李贺传》《旧唐书 李贺传》主要记述了他诗歌奇异、文采斐然,但二十岁不得志,一生忧愁,最后病重英年早逝的经历;
结合这些作品和本文,可以自立角度作答。
角度一:未中进士的原因是外界原因,依据本文“与贺争名者毁之……听者不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可知,同李贺争名的人诋毁他,很多也人不加分辨,附和这种意见,致使其未能考中。从李贺本身来讲,其才华在本文韩愈说“贺举进士有名”中可以看出来,在《高轩过》和新旧唐书都肯定了他的才能。因此没有考中的原因应该是外界因素;
第二个角度:未中进士的原因是自身原因,新唐书中记述李贺“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辨,然卒亦不就举”,说明他是自己放弃,因此没有考中的原因应该是自身因素。
参考译文:
我给李贺写信,勉励李贺去考进士。李贺考进士已被提名推荐,同李贺争名的人诋毁他,说:“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李贺不去考进士才是正确的,勉励他去考的人是不对的。”听到这种议论的人不加分辨,附和这种意见,也主张这样,大家说的话完全相同。皇甫湜说:“如果不辩明这件事,您和李贺都将获罪。”我说:“是这样”。
律令上说:“名在用到其中某一字时不避讳。”解释它的人说:“譬如(孔子的母亲名‘征在’,孔子)在说‘征’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征’,就属于这种情况。”律令上说:“不避讳声音相近的字。”解释它的人说:“譬如‘禹’与‘雨’之类就是这样。”现在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李贺去考进士,是违背了二名律呢,还是违背了嫌名律呢?父名晋肃,儿子不可以考进士,那么倘若父亲名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避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制订礼法制度来教化天下的,不是周公、孔子么?而周公作诗不避讳,孔子不避母亲双名中的单独一字;曾参的父亲名晳,曾子不避“昔”字。周朝时有个人叫骐期,汉朝时有个人叫杜度,这两个人,他们的儿子应该怎么避讳呢?现在臣僚上送奏章、皇帝下达诏旨,也没听说要避“浒”、“势”、“秉”、“机”(分别与高祖李渊之父李虎、太宗李世民、世祖李昞、玄宗李隆基的名字同音)这些字。只有宦官和宫女,才不敢说“谕”和“机”这些字。士大夫的言论行动,究竟应该依照什么法度呢?总之,无论是考据经典、质正律文还是查核国家典章,李贺参加进士考试,到底是可以还是不可以呢?
大凡服侍父母能像曾参那样,可以免遭非议了;做人能像周公、孔子,也可以说达到顶点了。而现在的读书人,不努力学习曾参、周公、孔子的品行,却要在讳父母的名字上,去超越周公、孔子,也可知他们的糊涂了。周公、孔子、曾参,终究是无法超过的,想超越周公、孔子、曾参,却让自己等同于宦官、宫女,那么难道宦官、宫女孝顺他们的父母,还胜过周公、孔子、曾参吗?
2022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听雨堂记
(宋)刘克庄
①天下之至音非静者不能闻也,至乐非定者不能知也。风之翏然也,水之淙然也,啸之然也,入于耳同也。然南郭子綦以为天籁,元结以为全声,阮籍以为鼓吹,为凤音,得于心异也。何也?噪之不如静也,动之不如定也。
②雨之为声至矣,而闻者鲜焉。兄弟群居之乐至矣,而知者鲜。昔之人有以丝竹陶写为乐者,有以朋友切偲为乐者。丝竹托于物之声也,人也;雨自然之声也,天也;朋友取诸人之乐也,外也;兄弟修于家之乐也,内也。今夫大衾长枕,短檠细字,漏断人寂,埙唱箎和。当此之时,溜于檐,滴于阶者,如奏箫韶,如鼓云和。静者闻,躁者不闻也。定者知,动者不知也。此吾友野翁名堂之意。
③夫近世言友爱者,推苏氏,其听雨之约,千载而下闻之者,犹凄然也。抑苏氏能为此言也?非能践此言也。余尝次其出处而有感□。方老泉无恙,二字虞侍,家庭讲贯,自为师友。窃意其平生听雨,莫乐于斯时也。既中制举,各仕四方,忧患龃龉,契阔离合,于是闻雨声而感慨矣。中年宦达,宴寐早朝,长乐之钟,禁门之钥,方属于耳,而雨声不暇听矣。岁晚流落,白首北归,一返阳羡,一居颖滨。听雨之约,众生不复谐矣。故曰“非能践此言也。”今野翁兄弟,俱以才业光显于时,虽为是堂,余恐其骑马听鸡之时多,对床闻雨之时少,愿刻鄙语于堂上,暇则览焉。盖惟静可以闻此声,惟定可以知此乐,惟早退可以践此言也。
21. 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也 B. 焉 C. 耳 D. 者
22. 对第②段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人大多躁动而无法享受“听雨”之乐。
B. 我的朋友野翁为了听雨而建造了听雨堂。
C. 朋友交往之乐和兄弟群居之乐一样重要
D. “听雨”的奥妙唯有漏断人寂时能够领略。
23. 从语言特色的角度分析第①段画线句。
24. 文末所写“早退”之志与陶渊明的“归去”之意是否相同?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21. B 22. A
23. 画线句采用对偶的形式,句式整齐,流畅自然。由对自然之音的倾听到人生至乐的感受,既有形象之感,又有递进之意。
24. 同:都体现了作者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对人生的思考。
异:陶渊明的“归去”是在对官场生活极端失望之后,选择彻底远离官场,回归自然。本文则以“雨声”为引,告诫友人如要守住内心的“静”与“定”,不被官场生活所累。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也,一般放在句末,为语气助词,无实义。
B.焉,出现在句末时,可为助词,译为“啊”“呀”;也可为兼词,相当于介词“于”+代词“是(之)”。“余尝次其出处而有感”的译文:我曾经推测他们听雨的约定(时间)而对此有所感慨。可知,“焉”相当于“于之”此处应用“焉”。
C.耳,一般出现在句末,可译为“罢了”。
D.者,一般出现在句中,表句中停顿。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分析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文章第②段可知,作者通过前面对听雨的快乐知道的人少,兄弟间在一起的快乐知道的人少等论述,最后得出“静者闻,躁者不闻也。定者知,动者不知也”的结论,可知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世人大多躁动而无法享受“听雨”之乐。
故选A。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句子的能力。
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就提出“天下之至音非静者不能闻也,至乐非定者不能知也”。其中“至音非静者不能闻也”与“至乐非定者不能知也”形成对偶句,这样让句子句式整齐,产生一种形式美和节奏美,而两部分内容相互映衬,表达流畅自然。
同时,这两者在意思上有递进的关系,从“至音”到“至乐”,是由对自然之音的倾听到人生至乐的感受,让文章的表达更加形象,也让文章更有感染力。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比较阅读的能力
本文中,作者提到“天下之至音非静者不能闻也,至乐非定者不能知也”“静者闻,躁者不闻也。定者知,动者不知也”,在文章的最后,通过对朋友的规劝“虽为是堂,余恐其骑马听鸡之时多,对床闻雨之时少,愿刻鄙语于堂上,暇则览焉。盖惟静可以闻此声,惟定可以知此乐,惟早退可以践此言也”,表现了作者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对人生的思考。而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田园将芜胡不归”中,也体现了这一情感。
但两者在情感上又有这明显的差异。陶渊明的“归去”是在对官场生活极端失望之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选择彻底远离官场,回归自然。而本文作者则是通过对“雨声”的描写与论述,通过对苏轼兄弟的回忆,提出“惟静可以闻此声,惟定可以知此乐,惟早退可以践此言也”的规劝,告诫友人如要守住内心的“静”与“定”,不被官场生活所累,早早从官场脱身,享受那“听雨”之乐。
参考译文:
天下最动听的音乐只有在安静的状态下才能欣赏,最大的快乐只有在(心灵)安定的状态下才能体会。风轻轻刮过的声音,水慢慢流逝的声音,人长啸的声音,进入耳朵后听到的是(差不多)的声音。但是南郭子綦认为这是天籁之音,元结以为这包含了天下全部的声音,而阮籍认为这是敲鼓、吹奏的音乐,是凤凰鸣叫的声音,之所以有这样的不同,是因为心灵的感受不同。为什么呢?因为(欣赏时)噪杂不如安静,躁动不如安定啊。
下雨的声音是最美的声音,但仔细欣赏(雨声)的人很少。兄弟们群居在一起的快乐是最大的快乐,但知道这一快乐的人很少。过去的人有以音乐为乐的人,也有以朋友之间进行切磋为乐的人。通过乐器发出声音的,是人;通过雨声发出自然之声的,是天;朋友间的友情的快乐,是表现在外面的;兄弟间的友爱之乐是隐含于内在的。如今宽大的被、长长的枕头,短的烛台、纤细笔画的字,夜深人静,埙箎相互应和奏乐。在这时候,从房檐滴落到台阶的水滴声,就像用箫奏出韶之乐曲,就像鼓音相互应和。安静的人能听到,躁动的人却听不到。(内心)安定的人能感知,而内心躁动的人却感知不到。这就是我朋友野翁将此屋命名(为听雨堂)的用意。
近代如果说友爱之人,应首推苏轼兄弟,他们的听雨的约定,即使是一千年后的人听到,还会感到凄然感伤。也许苏轼他们只是能那样写,而不能实际践行。我曾经推测他们听雨的约定(时间)而对此有所感慨。那时候老泉(苏洵)还健康,两个儿子在身边陪伴,在家里讲读诗书,各自互为师友。我私下认为他们一生中听雨的感受,没有比那时更快乐的。当他们都考中科举,到全国各处做官,各种做官过程中的忧患和不顺,各种的相聚分离,于是在听到雨声后都有所感慨。等到他们人到中年,官职也越做越高,每天早早地去上朝,耳朵里听到的只有皇宫里报时的钟鼓声,钥匙打开宫门的声音,却没有听雨的时间了。(苏轼兄弟)到了晚年,因为被贬,到老了才被赦免,一个返回阳羡,一个居住在颖水之滨。听雨的约定,人间再也不能实现了。所以我说“他们不能践行听雨的约定”。如今我的朋友野翁兄弟,都以才华和功业显名于当时,他们虽然建造了这间听雨堂,我恐怕他们骑马听鸡鸣的时候多,而坐在床上听雨的时候少,所以愿他们把我这篇文章刻在堂上,有空的时候就看一看。记住,只有在安静的状态下才能听到雨声,只有在(内心)安定的情况下才能体会这听雨的快乐,只有早早地退隐才能实践我所写的这些话。
(2021·上海静安·二模)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何景明传
①何景明,字仲默,信阳人。八岁能诗古文,弘治十一年,举于乡,年方十五,宗藩贵人争遣人负视,所至聚观若堵。十五年,第进士,授中书舍人。与李梦阳辈倡诗古文,梦阳最雄骏,景明稍后出,相与颉颃①。
②正德改元,刘瑾窃柄。上书吏部尚书许进劝其秉政毋挠,语极激烈。已,遂谢病归。逾年,瑾尽免诸在告者官,景明坐罢。瑾诛,用李东阳荐,起故秩②,直内阁制敕房③。李梦阳下狱,众莫敢为直,景明上书吏部尚书杨一清救之。九年,乾清宫灾,疏言义子不当畜,边军不当留,番僧不当宠,宦官不当任。留中。久之,进吏部员外郎,直制敕如故。钱宁欲交欢,以古画索题。景明曰:“此名笔,毋污人手。”留经年,终掷还之。寻擢陕西提学副使。廖鹏弟太监銮镇关中,横甚,诸参随遇三司不下马,景明执挞之。其教诸生,专以经术世务。遴秀者于正学书院亲为说经不用诸家训诂士始知有经学。嘉靖初,引疾归,未几卒,年三十有九。
③景明志操耿介,尚节义,鄙荣利,与梦阳并有国士风。两人为诗文,初相得甚欢,名成之后,互相诋諆,梦阳主摹仿,景明则主创造,各树坚垒不相下,两人交游亦遂分左右袒。说者谓景明之才本逊梦阳,而其诗秀逸稳称,视梦阳反为过之。然天下语诗文必并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
(选自《明史》卷二八六)
[注]①颉颃:xié háng,原指鸟上下飞,后泛指不相上下,相抗衡。②秩:官吏的官阶、品级。③内阁制敕房:官署名。掌管诏书、题奏等机要文书。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所至聚观若堵(_____________)
(2)众莫敢为直(______________)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钱宁欲交欢( )
A.一齐欢乐 B.把酒言欢 C.相交而得其欢心,结好 D.结为儿女亲家
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互相诋諆( )
A.夸赞 B.诋毁 C.伤害 D.吉祥
4.把第②段画浪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已,遂谢病归。逾年,瑾尽免诸在告者官,景明坐罢。
5.对第②段画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记出来。
遴 秀 者 于 正 学 书 院 亲 为 说 经 不 用 诸 家 训 诂 士 始 知 有 经 学
6.传记以典型事例表现了何景明的性格和才能特征。请根据原文内容填写下表。
事件 特点
十五岁中举,四年后又考中进士,授官中书舍人。 才华出众,少年得志
刘瑾窃权,何景明上书许进,劝谏语气激烈。 李梦阳下狱,何景明上书礼部尚书救之。 乾清宫灾,上疏直言皇帝为政之失。 ①(请填写两个四字句)
②(直接摘抄原文不得分,请请概述事件。) 交友慎重,自知之明
任陕西提学副使期间,惩治廖銮随从人员。 ③(请填写两个四字句)
④(直接摘抄原文不得分,请请概述事件。) 教授诸生,经世致用
7.何景明与李梦阳都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请根据本文,概括两人的文学风格及交往过程,并简评之。
【答案】
1. (1)(名词)墙壁 (2)没有谁
2.C
3.B
4.不久,他称病告假归家。过了一年,刘瑾将所有告假的官员尽行免职,何景明也因此被罢官。
5.遴秀者于正学书院/亲为说经/不用诸家训诂/士始知有经学
6.①崇尚道义,勇敢担当 ②拒绝为钱宁送来的古画题词。③执法严格,不畏权贵④选拔优秀生员,亲自为他们讲授经学。
7.①都提倡古文,李梦阳风格雄骏,何景明秀逸,不相上下;②都具国士风度,何曾为李下狱仗义申诉,后因李主张摹仿古文,何主张个体创新,遂分道扬镳。③个人风格不同,但文学主张一致,本可携手推进明代散文复兴,却因个人恩怨而交恶,各自形成派别,互相诋毁,令人遗憾。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
(1)“所至聚观若堵”的意思是:所到之处人们聚集如墙。其中,“堵”的意思是:墙壁。
(2)“众莫敢为直”的意思是:没有谁敢为他申冤。其中,“莫”的意思是:没有谁。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
“钱宁欲交欢”的意思是:钱宁欲与景明交为朋友。其中,“交欢”的意思是:相交而得其欢心,结好。
故选C。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
“互相诋諆”的意思是:诋毁。其中,“诋諆”的意思是:诋毁。
故选B。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要翻译的句子为:已,遂谢病归。逾年,瑾尽免诸在告者官,景明坐罢。其中,已:不久;谢:告假;逾:经过,过了;诸:所有;坐:牵连至罪。因此,整句话的意思是:不久,他称病告假归家。过了一年,刘瑾将所有告假的官员尽行免职,何景明也因此被罢官。
5.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要断的部分为:遴 秀 者 于 正 学 书 院 亲 为 说 经 不 用 诸 家 训 诂 士 始 知 有 经 学。其中“遴秀者于正学书院”,主谓宾俱全,此处应断开,意思为:选拔优秀者于正学书院;“亲为说经”句子成分完整,此处应断开,意思为:景明亲自为学生讲经;“士始知有经学”主语为“士”,更换主语,之前应断开。因此,本句应断为:遴秀者于正学书院/亲为说经/不用诸家训诂/士始知有经学。意思是:选拔优秀者于正学书院,景明亲自为学生讲经,而不用诸家时辞句的解释,士子始知有经学。
6.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刘瑾窃权,何景明上书许进,劝谏语气激烈”说明何景明崇尚道义,敢于发声。“李梦阳下狱,何景明上书礼部尚书救之”说明何景明勇敢,有担当。“乾清宫灾,上疏直言皇帝为政之失”说明何景明勇于直谏。这三句话共同说明何景明:崇尚道义,勇敢担当。
能说明何景明“交友慎重,自知之明”的原句应是“景明曰:‘此名笔,毋污人手。’留经年,终掷还之”,意思为“景明说:‘这画出于名家之手,不要玷污了名人的手迹。’在景明那里留了一年,最后还是原物退还”。概括为:拒绝为钱宁送来的古画题词。
“任陕西提学副使期间,惩治廖銮随从人员”说明何景明面对权贵,没有丧失自己的职责。即:执法严格,不畏权贵。
能说明何景明“教授诸生,经世致用”的原句应是:遴秀者于正学书院,亲为说经,不用诸家训诂,士始知有经学。意思为:选拔优秀者于正学书院,景明亲自为学生讲经,而不用诸家时辞句的解释,士子始知有经学。可概括为:选拔优秀生员,亲自为他们讲授经学。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提炼重点信息的能力。
原文有“十五年,第进士,授中书舍人。与李梦阳辈倡诗古文,梦阳最雄骏,景明稍后出,相与颉颃”,意思是:十五年进士及第,授中书舍人,与李梦阳等人以诗文相唱和,梦阳的诗文雄峻,景明虽年轻些,但能与梦阳抗衡。由此可见,二人都提倡古文,李梦阳风格雄骏,何景明秀逸,不相上下。
原文有“李梦阳下狱,众莫敢为直,景明上书吏部尚书杨一清救之”,意思是:李梦阳下狱,大家不敢为他申冤,而景明上书吏部尚书杨一清援救。说明何景明具国士风度,曾为李下狱仗义申诉。
原文又有“梦阳主摹仿,景明则主创造,各树坚垒不相下,两人交游亦遂分左右袒”,意思为:梦阳主张摹仿,景明则主张创造,各树旗帜,互不相让,两人交游也分手了。可见,都具国士风度,因创作主张不同而分道扬镳。
由此可见,本是同样优秀的连两个人,本可以携手共进,但他们却分道扬镳于个人恩怨,实在令人惋惜。
【名师点拨】
参考译文:
何景明,字仲默,是河南信阳人,他八岁的时候就能作诗,仿写古文。弘治十一年(1498)乡试中举,年纪刚刚满十五岁,宗室贵人争相派人看望,所到之处人们聚集如墙。十五年进士及第,授中书舍人,与李梦阳等人以诗文相唱和,梦阳的诗文雄峻,景明虽年轻些,但能与梦阳抗衡。
正德改元,刘瑾窃取政权,景明上书吏部尚书许进,劝他把握住政权,不要向刘瑾屈服,语气极为激烈。随后,他称病告假归家,过了一年,瑾将所有告假的官员尽行免职,景明也获罪。刘瑾被诛,由李东阳的推荐,景明官复原职,掌管内阁制敕房,李梦阳下狱,大家不敢为他申冤,而景明上书吏部尚书杨一清援救。正德九年(1514),乾清宫大灾,景明上疏提出不应养义子,京城不应留住边防军,不应宠信西域僧人,不应重用宦官,这份奏疏被扣压,未进呈后端。久后,进升吏部员外郎,仍掌管制敕。钱宁欲与景明交为朋友,将一幅大画请景明题名,景明说:“这画出于名家之手,不要玷污了名人的手迹。”在景明那里留了一年,最后还是原物退还。不久,景明升为陕西提学副使。廖鹏的弟弟太监銮镇守关中,横行霸道,廖銮的随从人员遇三司不下马,景明将他们逮捕鞭挞,他所教育的诸生专以经学、儒学及时务为主。选拔优秀者于正学书院,景明亲自为学生讲经,而不用诸家时辞句的解释,士子始知有经学。嘉靖初,因病归家,不久逝世,年仅三十九岁。
景明为人正直,重节义,鄙视荣利,与梦阳并有国士之风度,两人学诗做文,开始一唱一和,成名之后却相互诋毁。梦阳主张摹仿,景明则主张创造,各树旗帜,互不相让,两人交游也分手了,有人说景明之才本不及梦阳,但其诗则比梦阳的诗好,然而,天下人在谈论诗时,则必何、李并称,与边贡、徐贞卿合称为“四杰”。
(2021·上海普陀·二模)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宋)欧阳修
①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②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焉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③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8.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夫 B.因 C.且 D.然
9.分析第①段以颜回为例说理的作用。
10.对作者写作意图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为师长,临别赠言,寄寓对弟子的勉励期待。
B.作为师长,规劝徐生改善文风,不要华而不实。
C.作为学者,表达自己对圣贤何以不朽的看法。
D.作为学者,以此文警醒自己,避免舍本逐末。
11.第②段的论述在第①段的基础上推进了一层,请加以分析。
【答案】
8.A
9.将颜回与孔门众多能言善政的弟子比较,突出颜回深居陋巷、终日如愚,不施于事、不见于言,却还是以其人格垂范,被众人推尊,并流芳后世,有力地证明圣贤之不朽重在修身,例证具有典型性和权威性,增强了说服力。
10.B
11.第1段论述“修身”“施事”“见言”三者和不朽的关系,指出“施事”“见言”受到客观条件“得不得”“能不能”的限制,只有立德修身完全取决于主观的努力,最能令人不朽,以此表明修身的重要性;第2段在此基础上聚焦“见言”和“不朽”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即使“能”立言,若只关注文字,大多也会与草木鸟兽众人并朽,表明言不可恃/以立言求不朽的愿望难以达成,生发出对今世学者“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而不能如圣贤般不的悲慨,深化了“修身为本”的观点。
【分析】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虚词含义并能正确使用的能力。
“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是由前文得出的结论,应用“夫”作为发语词,引出自己的观点。“因”表承接,“且”表递进,“然”表转折,均不合适。
故选A。
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作用的能力。
颜回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旁人也许以为他愚笨无能。这与孔门众多能言善政的弟子形成了对比,可是当时孔门中众多弟子都极其尊重颜回,无人敢与他相比。就是后世千百年来,也没有人能在德行上能胜过颜渊。由颜渊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来看,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从而有利地证明了圣贤之不朽重在修身。作者采用颜回的例子进行论证,具有典型性和权威性,增强了说服力。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
B.“规劝徐生改善文风,不要华而不实”没有这个意思,原文只是说“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没有改变徐生文风的意思。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及论证思路的能力。
第1段写“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论述“修身”“施事”“见言”三者和不朽的关系,指出“施事”“见言”受到客观条件“得不得”“能不能”的限制,从而得出只有立德修身完全取决于主观的努力,最能令人不朽的结论,表明修身的重要性;
第2段在此基础上聚焦“见言”和“不朽”的关系,写“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焉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进一步分析即使“能”立言,若只关注文字,大多也会与草木鸟兽众人并朽,表明“言之不可恃也”,从而深化了“修身为本”的观点,并发出对学者莫“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的勉励。
参考译文:
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而世间众人被归类为“人”,他们生存在世时虽有分别,然而到了死亡时却很相同,全部也都变成腐朽、消亡殆尽的地步。而圣贤身处世人之中,他们也需要面对这种生死变化,然而却和各种事物及世人有分别——他们能在精神、功业上永垂千古,时间再久也能够留存。圣贤能够长存不朽的缘故,就在于他们建立德行、功业或著作了。一个人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一定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个人功业,却是受社会情况限制;若要行文传世的话,则被个人天赋所约束。有些人能建立功业,却未必有著作留下。看《诗》《书》《史记》等著作所记,当中有多少人是善于著作的呢?至于有高尚德行的人,更未必能建立功业,又有著作传世的了。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能著书立说的。就以颜渊为例,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旁人也许以为他愚笨无能。然而当时孔门中众多弟子都极其尊重颜渊,无人敢与他相比。就是后世千百年来,也没有人能在德行上能胜过颜渊。由颜渊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来看,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我曾读班固的《汉书》、唐《四库书目》等著作,见当中列举上古至今有著作流传的文人,其作品有多至百余篇,也有少的约三四十篇。然而文人虽多不胜数,大部分的作品却已随时间而散失消亡,至今只存留百分之一二而已。我悲叹这些作者,他们的文章虽然华丽,但好像花木被风飘散,鸟兽鸣叫掠过耳边一样,只得短暂停留人间。他们创作时竭尽心力,这又和世人为生活 忙忙碌碌有何分别呢?而且最后也或早或迟地面对死亡,他们的情况和草木、鸟兽、世人一样,全部归于泯灭消失,可知道“立言”实在是不能够依靠的。现今追求学问的人,他们全部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可是只懂用一辈子功夫在著述文字方面,那真是可悲的了!
你(徐无党)从小便跟随我学习,写的文章,已经颇得别人称赞。学成后,又在礼部应考科举;名列前茅,从而名声显著人前。你的文章日渐进步,有一种如泉水涌出山间的气势。不过,我希望借本篇文章挫一挫你的锐气,和勉励你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这篇文章给你。同时,我自己相当喜爱为文写作,因此也用本文来警示自己一番。
(2021·上海崇明·二模)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于頔,字允元,河南人也。始以荫补千牛,调授华阴尉。充入西蕃计会使,有出疆专对之能。
②出为湖州刺史。部有湖陂,异时溉田三千顷,久堙废。頔命设堤塘以复之,岁获粳稻蒲鱼之利,人赖以济。州境陆地褊狭,葬者不掩柩,頔葬朽骨凡十余所。改苏州刺史,浚沟渎,罢淫祠,整街衢,至今赖之。虽为政有绩,然横暴已甚,杖前部尉以追憾。观察使王纬以闻,德宗不省。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掾姚岘不胜其虐,自投于河而死。
③贞元十四年,为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观察。吴少诚之叛,頔率兵赴唐州,破贼于濯神沟。于是广军籍,募战士,器甲犀利,僴然专有汉南之地。小失意者,皆以军法从事。时德宗方姑息方镇,頔奏请无不从。于是公然聚敛,恣意虐杀,专以凌上威下为务。
④及宪宗即位,威肃四方,頔稍戒惧。归朝入觐,册拜司空。十年,王师讨淮、蔡,頔贡财助军,诏不纳,复还之。十三年,頔表求致仕。其年八月卒,赠太保,谥曰“厉”。其子季友从猎苑中,诉于穆宗,赐谥曰“思”。
⑤太常博士王彦威疏曰:“古之圣王立谥法者,所以彰善恶、垂劝诫。頔顷拥节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今陛下不忍,改赐为‘思’,诚出圣慈,实害圣政。且如頔之不法,然而陛下不忍加惩,臣恐今后不逞之徒如頔者众矣!死援頔例,陛下何以处之?是恩曲于前而弊生于后。如以頔常入财助国,改过来觐,可以赎论,夫伤物害人,剥下奉上,纳贿求幸,尤不可长其渐焉。”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頔葬朽骨凡十余所(__________)(2)诏不纳(___________)
1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德宗不省
A.检查 B.查问 C.反省 D.醒悟
14.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尤不可长其渐焉
A.开端 B.缓慢 C.滋长 D.逐渐
15.第②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
B.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
C.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
D.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
16.把第⑤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且如頔之不法,然而陛下不忍加惩,臣恐今后不逞之徒如頔者众矣!死援頔例,陛下何以处之?
17.有评论称本文体现了史官“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的精神,请结合第②③两段内容加以分析。
18.第⑤段太常博士王彦威上疏具有说服力,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
12. 总共 接受
13.B
14.A
15.D
16.再说像于頔这样不遵法度,但陛下不忍加以惩罚,臣担心今后像他这样的不法之徒就更多了,死后也要依于頔之例奏请美谥,陛下怎样处置呢?
17.本文②③两段记录了于頔恣意横行、欺上凌下的残暴行为,如暴虐下属官吏以致投河而死、拥兵自重等;但是,并未因此而忽略于頔的才能与政绩,如第②段中任湖州刺史、苏州期间,重修水利、葬朽骨、罢淫祠等,造福百姓地方;第③段中任襄州刺史期间,平叛吴少诚的叛乱。文本全面客观地记录了于頔的言行,充分地体现了“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的史官精神。
18.首先,阐释谥法建立的意义与作用,作为上疏的前提;接着,概述于頔的残暴的品行,表明符合“厉”,而不能改为“思”,并阐述了改赐的不良后果。最后,退一步分析,即使于頔后来有改过之行为,但这也不能作为抵消罪过的理由,更不能助长纳贿赂求恩惠的行为。整体论说具有说服力。
【详解详析】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頔葬朽骨凡十余所”意思是:于頔安排葬地共有十余处。“凡”,一共,总共。
(2)“诏不纳”意思是:诏命不接受。“纳”,接受。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德宗不省”意思是:德宗不予查究。“省”,查问,追究。
故选B。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尤不可长其渐焉”意思是:尤其不能助长这种恶行的开端。“渐”,开端。
故选A。
15.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自以为得志”,“志”是“得”的宾语,不可断开,排除AC;“其惴恐重足一迹”,“其”是本句的主语,“其”前断开,排除B。
本句译为:自以为得意,越发恣意逞威施虐。对官吏日日施加责罚,他们心中恐惧不安甚于被重重地踏上一只脚。
故选D。
16.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不法”,不遵法度;“加惩”,加以惩罚;“不逞之徒”,不法之徒;“陛下何以处之”,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陛下以何处之。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题干要求结合第②③两段内容分析本文“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的精神,即在②③两段中找到体现于頔“美”和“恶”的内容。
不隐恶:
由“虽为政有绩,然横暴已甚,杖前部尉以追憾”“掾姚岘不胜其虐,自投于河而死”“于是广军籍,募战士,器甲犀利,僴然专有汉南之地。小失意者,皆以军法从事”“公然聚敛,恣意虐杀,专以凌上威下为务”分析可知,于頔恣意横行、欺上凌下的残暴行为,如暴虐下属官吏以致投河而死、拥兵自重等;这些记录了于頔的恶行,体现了“不隐恶”的精神。
不虚美:
由“出为湖州刺史。部有湖陂,异时溉田三千顷”“岁获粳稻蒲鱼之利,人赖以济”“改苏州刺史,浚沟渎,罢淫祠,整街衢,至今赖之”“吴少诚之叛,頔率兵赴唐州,破贼于濯神沟”分析可知,于頔虽然有恣意横行、欺上凌下的残暴行为,但为政期间重修水利、葬朽骨、罢淫祠等,造福百姓地方,平叛吴少诚的叛乱,颇有政绩。
本文并没有忽略于頔的才能与政绩,全面客观地记录了于頔的言行,充分地体现了“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的史官精神。
18.
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思路,分析人物语言特色的能力。
他先说到“古之圣王立谥法者,所以彰善恶、垂劝诫”,古时圣王建立加谥之法,是为了彰扬善恶,表明奖惩,阐述谥法建立的意义与作用,为自己进言,希望皇帝不要修改于頗谥号为“思” 做下铺垫。然后说到“頔顷拥节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是概述了于頔的恶行,表明符合“厉”,而不能改为“思”,然后说到“且如頔之不法,然而陛下不忍加惩,臣恐今后不逞之徒如頗者众矣’,这是改谥号为“思”的后果。最后说到“如以頔常入财助国,改过来觐,可以赎论,夫伤物害人,剥下奉上,纳贿求幸,尤不可长其渐焉”,于頔虽然后来积极改正过错,但不能作为抵消罪过的理由,其谏言逻辑清楚,很有说服力。
参考译文:
①于頔字允元,河南人。最初因先人而得官任千牛,调授华阴县尉。担任西蕃计会使,有出使域外交涉应对的才能。
②出任湖州刺史。下县有湖陂,南朝时灌溉农田三千顷,因年久堵塞废弃。于頔命修堤挖塘以恢复旧貌,每年能获稻谷蒲苇鱼类之利,百姓赖以为生。湖州境内陆地面积狭小,死了人往往无处掩埋棺木,于頔安排葬地共有十余处。后调任苏州刺史,疏浚沟渎,撤除滥建的祠庙,修整街衢,当地生民至今还仰赖他当初这些举措。虽然他治政有功绩,但过于横暴,追恨湖州原任县尉,用计密施杖刑将其强行处决。观察使王纬将此事奏报朝廷,德宗不予查究。自以为得意,越发恣意逞威施虐。对官吏日日施加责罚,他们心中恐惧不安甚于被重重地踏上一只脚。属吏姚岘不堪忍受凌辱,同兄弟泛舟黄河时,投河而死。
③贞元十四年,于頔任襄州刺史,被委派为山南东道节度观察使。吴少诚反叛,于頔率兵赴唐州,在濯神沟击溃贼人。这时便扩大军队编制,招募战士,兵器犀利甲胄精良,俨然有独霸汉南之地的架势。部属中稍有不如他意的,一概以军法处置。当时德宗正姑息迁就各方镇,听说于頔的奏请没有不听从的。于是他公然搜刮钱财,肆意虐杀无辜,专门干些欺上凌下的事。
④及至宪宗即位,威严振肃四方,于頔稍有警惕畏惧。入朝谒见天子,被册封为司空。元和十年,王师讨伐淮州、蔡州叛逆,于頔贡献钱财资助军队,诏命不收,又退还于頔。元和十三年,于頔上表请求辞官归家。那年八月于頔去世,追赠太保,谥号为“厉”。其子季友伴随皇上在御苑狩猎,向穆宗诉说,穆宗便赐于頔谥号为“思”。
⑤太常博士王彦威又上疏说:“古时圣王建立加谥之法,是为了彰扬善恶,表明奖惩。于頔一时重权在握,便肆行暴虐,使人神共愤,法令不容。他杀戮无辜,惩罚、勒索没有止境,因此臣给他定谥号为‘厉’。现在陛下不忍,改赐为‘思’,的确出于圣上的慈心,但确实损害了圣上的政德。再说像于頔这样不遵法度,但陛下不忍加以惩罚,臣担心今后像他这样的不法之徒就更多了,死后也要依于頔之例奏请美谥,陛下怎样处置呢?这样做是圣恩误加于前人,而弊端生发于后世。如果凭着于頔时常贡献财物资助国家,改正过错来朝谒拜,两度出使远域,那么可以抵消对他的谴责。但是他伤物害人,剥下奉上,纳贿求宠,尤其不能助长这种恶行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