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本专辑专为2022年上海新高考语文研发。
思路设计:采用“讲练测模式”。
讲解部分共8讲,每讲包含高考知识讲解和真题专练,题目选自2022年高三各区一模,历年高考真题,名校测试等。
专练部分按照上海新高考考纲顺序,精选2021年名校真题20篇,难度为中等及以上。
测试部分,仿真上海新高考试卷,供大家进行整体模拟测试。
第1讲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考纲再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对于现代文阅读中有关字词的部分有如下要求:【社科类现代文】
理解:1.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这类题型是社科文阅读的高频考点。每题分值通常在2-3分之间。以2022届高三一模为例,具体如下表:
2022年高三各区一模社科文阅读词句含义题型汇编
区域 文章 题号 题目
2022届崇明区一模 《农村熟人社会的陌生化》 第3题 第③段加点的“地方性知识”在文中指的是
2022届虹口区一模 / 第3题 第③段中的“拟象”一词在文中指的是
2022届普陀区一模 / 第3题 第③段中的“文化密码”是指
2022届松江区一模 《道德的人是理性的吗?》 第3题 第④段中的“投机行为”在第⑤段中具体指的是
2022届嘉定区一模 / 第3题 材料二第③段中的“双刃剑”在文中具体指的是
2022届杨浦区一模 《 什么是批评》 第3题 第①段的“海晏河清”在文中的含义是
2022届青浦区一模 《古代神话》 第3题 第①段中的“独特”是指
2022届奉贤区一模 / 第3题 材料一第①段加点词“离散写作”在文中指的是
2022届浦东新区一模 《意义的生产与再生产》 第3题 第①段“挥舞手杖”在文中的含义是
2022届闵行区一模 《熟人社会存在的合理性》 第3题 第③段中的“存在根源”是指
2022届金山区一模 《弹幕来了,金圣叹何在?》 第3题 第①段中的“风马牛不相及”是指
2022届长宁区一模 / 第3题 根据材料一,作者认为“客户就是上帝”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
一、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一)阅读中要重视哪些重要词语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一般说来,哪些词语是文中的重要词语呢?
1.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
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不能正确理解,就全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理解,对这样一些词语,要给以足够的关注。
2.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
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这样的词语也是重要的词语。
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
(二)技巧点拨
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语境义(多义词在语境中的确切义;词语的隐含义、引申义;词语在语境中的特定义、临时义);
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指代的内容、对象或范围);
3.理解词语在文中的修辞义。(修辞型、指代型、筛选概括型)
(三)理解重要词语的方法
理解重要词语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具体语境。从操作的层面来说,有下列几点:
联系上下文;
借助固有含义;
紧扣关键词语;
分析修辞特点;
明确指代内容。
二、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技巧点拨
理解句子的含义,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1.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
通过对其语境意义的把握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关键词,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关键词的判断,主要是看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地位。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作用入手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常需要结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确认我们需要结合的上下文的范围。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义至关重要。如果是总领句,理解它必须从它的下文去搜索相关信息;如果是总结句,就必须上溯,从上文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其所承启的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
3.从分析句子的表达特点入手
有些句子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对这样的句子,要从分析它们的表达特点入手,明确它们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这些手法背后有什么含义,然后对句义加以还原。但是要注意区分,句子含义题要求我们回答的是句子的语境义,而不是分析特定技巧的表达效果。
4.把握中心,整体领悟
一般说来, 需要我们去理解的句子,有的是针对全文说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中心,以此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有些文章,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的小事中,其
中有些句子就需要着眼于全文的中心,从整体上领会和感悟全文的主旨才能理解。有些文
章,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丰富的情感,那就需要我们结合人物形象和情感来理解。
例题一:【2018年上海高考真题】
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
熊秉元
(1)十八世起的哲学家休谟说:“理智乃情感之奴。”也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2)哲学家大多认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理智不是居于支配和奴役的地位,人的境况,还真是可悲可悯。
(3)然而,法国人类学家列堆·斯特劳斯提醒世人:原始都落里看来古怪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仪式举措,背后其实都是有逻辑的。这位大师的见解,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和世人对原始部落的认知。
(4)既然原始部落那些古怪的仪式举措可以用新的方法得到解释,那么,情感、情绪是不是也可以用新的眼光得到新的、不同的解读呢?
(5)我们先从简单的例子说起,如果人真的是情感的动物,那么一旦受到处部环境的刺激,就应不加控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可是,被师长责备时,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大概不多,除非打定“此处不留人”的主意!可见,人并非情感的动物。情感的运用其实有规律可循。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对成本和效益的考量:对师长、上司、主考官等宣泄不满,成本高而效益低,做了不划算,因此不值得这么做。
(6)比较复杂的一种情况是:很多人把气往父母兄弟身上出,对朋友却格外客气有礼,家人似乎比不上朋友,这又是为什么呢?这种现象看起来奇怪,其实一点就明,还是成本效益的考量:家人被得罪,总还是家人,血总是浓于水;可是朋友被得罪了,可能就不再是朋友了,甚至会变成敌人,因此,无需掰指头加减计算就知道,得罪朋友成本高而效益低,得罪家人则不然。万物之灵的人,自然会去彼取此。
(7)可是,另一种情况也屡见不鲜:得罪朋友时,不大会有罪恶感;做了对不起父母的事,负罪感往往很重,这同样不难解释。传统社会里,家庭要发挥生产消费、储蓄保险等功能,家人一起面对自然和社会的考验,一起度过天灾人祸。父母子女之间关系紧密,才能同舟共济。使关系紧密,最好在观念上发展出支持伦常结构的对应条件,“父慈子孝”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8)这两种情况不是有点矛盾?其实稍稍琢磨就可以体会,这种表面上的矛盾,正是人在处理情感时的精致细微处,朋友是一时的,父母是永久的。因此在小利小害上,可以以朋友为重,牺牲父母家人;在长远的考虑上,当然还是要呵护父母家人的权益。
(9)由此可見,对于情感的运用,人们还是有意无意地受到成本效益的影响。人不是情感的动物,而是成本效益的动物!不是情感役使着理智,反而是理智在驾驭、节制着情感!
(10)喜怒哀乐这些情感,值得仔细琢磨,追根究底,这些情感都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结晶。
(11)在粗浅的层面上,生物有基本的生理需求,一旦需求得到满足,生物体自然发出讯号。胃里塞满食物之后,会有“饱”的感党;身上有衣物之后,会有“暖”的反应。喜怒哀乐等情感,也是生物体面对或经历情境时的一种生理反应。在河里捕着了鱼,会觉得欣喜;到嘴的肥肉丢了,会觉得愤怒…如此等等,都是生理上自然而然的反应。
(12)更重要的是,这些生理上的反应,除了宣泄之外,还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看成是多回合的赛局,这一回合所发生的事,会对未来产生影响。喜怒哀乐既是对已然之事的反应,对未来也有刺激、诱发、提醒、警示的作用,让人追加或停止新的成本投入。譬如,学习达成目标,得到嘉勉,有了“喜悦”的情绪;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状态,会诱发后续的行为,从而带来更多的类似情感。再如讨价还价,相持许久不能成功,再耗费心智也是徒增烦恼,一气之下转身而去;这时,情感等于是一种叫停规则,指示生物体放弃眼前的道路,转换到另一条轨道上。情感同理智互补合作,以保障和增进生物体的福社。
(13)原始社会里的仪式举措,有其背后的逻辑;同样,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情感,也有隐藏其下的逻辑。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
(有删改)
1.第②段的“境况”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状况。(2分)
例题二:
2022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1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农村熟人社会的陌生化
杨 华
①在河南农村调查,问及人们对村庄中不孝顺等违背基本伦理规范的越轨者的态度,我们听到最多的词汇是“当着面”与“背地里”,即当面说人家的不是,矫正思维和行为的错误,以及背后议论、戳人家脊梁骨,形成村庄舆论,给人以压力。但是人们又补充说,“以前看不惯的有人说,现在都不说了”,就连一批较为恶劣的子媳将老父母赶出家门去打工、“看果园”,人们的普遍态度也是“不说了,怕得罪人”“不好说,说不上来,没标准了”等。
②在村庄中,“当着面”说的是自己人的事,即为了当事人好,也为了“自己人”在村庄中的整体形象,要对自己人中的越轨行为和越轨者进行说服教育。说“自己人”的不是,有着地方性规范支持,说话的人无须承担任何风险,而当着面说“外人”则很可能要承担事后的风险,一般人不敢说。因此当人们“当着面”说的人群范围缩小的时候,就等于是“自己人”认同圈在减小。“当着面”说的范围从以前的整个家族都敢说,慢慢地收缩,到许多人不再敢说自己家族里的人,普遍能说的变成了兄弟和堂兄弟的联合,只有在一个小亲族之内人们还能够理直气壮地说。
③“背地里”说的是人家的事,讲的一般是闲话,故被认为是说人家的坏话。如果将“自己人”视为一个圆圈,“外人”在“自己人”认同圈之外,外人范围的扩大则说明“自己人”认同圈在减缩。背地里说人家的事情当然也要承担风险:说法和说话的人透过“传声筒”被传到当事人耳边,从而促成当事人与说话者的直接对话。这个“传声筒”最大可能就是当事人的“自己人”,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有被普遍认为是当事人的“自己人”的人在场,人们就不会去冒险说当事人的事;而在场的当事人的“自己人”,自己也会觉得别扭,“说我自己人的事不就等于是在说我吗”,因此从内心来讲他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压力将听到的话转告给当事人。究竟谁是当事人的“自己人”,谁是“外人”,这在地方性知识中最为明确,因此拥有地方性知识的人们在“背地里”很容易分辨出在场的人与当事人的真实关系,他们会先判断现场出现泄密人的几率有多大,然后再决定说不说人家的事。
④“背地里”的变化,是其由外向内不断地侵蚀“自己人”的认同圈,不断地挤压“自己人”的认同空间。因为当事人的“自己人”圈子萎缩,在场的“自己人”的可能性变小,背后谈话被说出去的风险也就越小,于是背地里说人家的事变得越来越无所忌讳,公共场所的话题也越多越开放。之前可能一有当事人的家族人在,人们对家族人能否保守秘密有所顾虑,就会主动规避风险,终止话题。而随着家族认同弱化,家族一致行动能力越来越弱,家族里较远血缘的人们逐渐不被当成“自己人”,这种心理的不认同通过生活的实践和不断的回避成为村庄的一个共识,即某人与某人即便是一个家族的,也不再是“自己人”。依据此共识,背地里即使有当事人的家族人在,也可以判断其不是当事人的“自己人”,可以大胆地说出当事人的事而用不着遮遮掩掩,而家族的人亦在内心没有任何芥蒂和内疚的情形下积极热烈地参与讨论,因为大家说的不再是“自己人”的事。
⑤当村庄社会结构进一步松动,“自己人”的认同圈子就越发萎缩,“自己人”不断地“外化”,成为外人。不仅血缘很远的家族成员逐渐地被新地方性共识确认为“外人”,而且血缘较近的人也会慢慢被视为“外人”。“自己人”的范围缩减到了个体家庭,背地里谈论的话题也越发接近个体家庭的私生活。
⑥“当着面”说自己人,“背地里”说人家的事。“当着面”与“背地里”是此消彼长的两极,是两面一体。当着面说的圈子越小,背地里说的范围就越大,相应的逻辑发展是“自己人”的认同圈压缩,“外人”的群体扩大,此乃整个农村的发展趋势。
⑦与自己人“外化”同步发生的另一村庄社会现象是熟人社会的“陌生化”,它既表现为村民从相互知根知底到相互生疏,更意味着陌生人社会的交往规则被带入了熟人社会中。
⑧自己人“外化”同时带来了交往规则的变化。一方面是之前用“血亲”的规则内涵与“自己人”打交道,外化后则须用“人情”的规则交往,个体之间交往规则和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也随之变化。另一方面,自己人的范围在不断地萎缩,血亲的规则只能运用于家庭内部,超出家庭之外就不再适用,造成的结果是血亲规则及其背后的伦理体系退出村庄生活,村庄生活的伦理色彩淡化。村庄从此缺少了血亲这一伦理层面的规范,此规范也将难以统合和规训整个村庄。
⑨在熟人社会这一层面,即整个村庄中,熟人之间出现“陌生化”,熟人变成陌生人,其交往规则也相应地变化,人们之间的关联不再通过人情,而是通过现实的利益纽带来维系和强化。越来越多的人不讲人情,不讲面子的现象在村庄内部迅速蔓延。每个人都依据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与他人交往,不再顾及以往的人情、交情乃至亲情。这样,村庄的人情味越来越淡:一方面在村庄中无利可图的人,就不与之交往,村庄的交往被利益算计稀释,越发罕见,表现为串门的少了,公共生活少了;另一方面,有利可图的则利益纷争渐长,村民之间锱铢必较、分利必争,在利害面前绝不手软,耍尽阴谋。
⑩自己人“外化”与熟人“陌生化”是两个相伴而生的社会变迁过程,二者搅和作用的结果是村庄的交往规则最终摆脱“血亲情谊”和“人情面子”的束缚,走向以利益算计为旨归的共识规则体系,这意味着村庄共同体性质的变化。
(有删节)
3. 第③段加点的“地方性知识”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022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16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作家与地域的关系,作家的地域性写作,只能看作是一种写作现象,并非写作准则,更不能据此做出价值评判。每一个作家总是与地域相关,他不可能凭空产生,若细加探究,任何作家的地域影响多多少少会在作品中显现。诸如某些作家的南方特征,那种南方气候、氛围、甚至气味的痕迹在作品中的不自觉流露。但仍有一些优秀作家,并不受地域的限制,纳博科夫从俄罗斯途经英国流亡到德国,之后又从法国流亡到美国,无论他在德国时期还是美国时期,均写下以那些地方为背景的杰出作品,或者也可以说,纳博科夫的地域性始终处于流动之中,而我更愿意把它称作离散写作。
②更深入地说,地域之于某些作家的作品内涵,可能构成某种特定的符号和喻体。14世纪初被佛罗伦萨永久放逐的但丁,他将某些佛罗伦萨人写入他《神曲》中,成为《神曲》象征体系中的某些特定的指代。而18世纪的歌德,腻烦了普鲁士诸侯小国对宗教、文化发展的地域限制,索性提出了“世界公民”概念,他说“世界是一种象征”。
③有一种现象很容易被混淆,地域之于作家,易于被视作该作家的根。而其实,作家真正的根,是他所运用的语言和受自己民族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一个作家无论以何种方式写作,在何处写作,他均摆脱不了这根源于血脉的影响力。一如北岛所说:“我随身携带的行李,只是我的语言。”
④写作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综合现象。在写作发生学里,特定的地理位置之于作家的关系,只是组成写作复杂因素之一。形成写作发生的庞大影响力因素中还有其他种种更为神秘复杂的因子,尤其是混沌难解的心理因素与天赋因素。对此至今没有出现一个令人信服的权威性的解释。
(选自《作家与地域性写作》刘苇)
材料二:
①地域文化影响作家创作,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的默识,当我们对某位作家的风格感到新奇时,往往会到他生活的地域环境中寻找原因。这样的探索屡试不爽,文学史上可以找到很多例证。如俄国小说多心理描写,是因为环境寒冷,作家少有户外活动,常在屋内思考;拉美小说多绮丽幻想,是因自然环境的夸张宏伟。正如迈克·克朗在《文化地理学》所言,地域性从不只是单纯的空间地理,它往往和文化捆绑在一起,也包括作家所处地域的政治、历史、宗教等多种因素,它们共同影响了作品的语言、意象和风格。
②从文学内部来看,地域特征也为作家打开更广阔的空间。莫言和贾平凹都曾表示,采用方言叙事,比普通话更为形象、生动,阎连科则直言,离开耙耧山脉就无法写作,这都是说明地域元素为文学创作提供便利。再者,当作品表现出某一地域的特征时,便可形成特殊的审美内涵,读者可以在阅读故事、形象、主旨之余,领略字里行间的地域文化,使得作品中的地域特征也成为一个审美对象。这种现象似乎是无心插柳的,也是超越时空局限的。
③倘若作家的大量作品都表现出这样的地域性,便会被阐释为作者的写作风格,成为他的符号。读者会说,自己喜欢读莫言笔下的高密,或喜欢贾平凹接地气的语言。但实际上,这样的地域性在很多时候,并非文化特征在作家心理的无意识流露,常常是被主动地创造出来、有意地凸显出来。
④当文学的地域性已经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文学现象和审美视野,很多作家便会下意识地开拓属于自己的“地盘”,这块“地盘”往往是以其童年的家乡为原型,有时也是其长期生活的居所,他们在这里讲述故事、建构想象,让人物在这里相遇,矛盾在这里暴露。
⑤作家对地域性的主动营造,首先体现在作品的美学意蕴中。作家经营自己的“地盘”,写作一系列作品,而这些作品往往被赋予相似的风格,甚至人物形象。如马尔克斯的马孔多总是以荒凉衰败的面目示众,孤独成为马孔多居民的主要性格。
⑥文学的地域性特征的确存在,且会对作家创作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当下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时常发现,作品中的地域性特征已经超出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一个符号。这种地域性是被“虚构”出来的,是作家主动的营造。所以,我们应当多一点理性判断,其究竟是以此追求文本本身的美学价值,还是有外部的非文学企图。
(选自《对文学的地域性要善于“冷观”》张佳)
3. 材料一第①段加点词“离散写作”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届杨浦区一模】
202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虚拟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概念:虚拟经济、虚拟社区、虚拟教育等,我们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各种形态的虚拟。重读《红楼梦》,我们会发现它具有众多的虚拟现实特质,而这正是这部伟大作品历久弥新的原因和意义所在。
②在《红楼梦》第十一回中,家境清寒的贾府远亲贾瑞痴迷于凤姐的美色,试图勾引,结果被凤姐毒设相思局,整得死去活来。在他病入膏肓之际,有个跛足道人给他一面名叫“风月宝鉴”的镜子,说是照背面可以保命,但是千万不能照正面。贾瑞拿起镜子,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他又惊又吓,大骂道士,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在里面招手叫他。如此几番下来,终于一命呜呼。临死前贾瑞还对鬼使说:“让我拿了镜子再走”。经过虚拟现实和数码文化洗礼的人,看到这段很容易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异样感觉。贾瑞就是今日网络游戏沉迷者的前辈。
③现代虚拟现实技术是与赛博空间(又译“网络空间”)同步发展的。从一开始,赛博空间被赋予了技术乌托邦的梦想,人们希望通过虚拟化摆脱沉重的肉身的束缚,让精神和梦想在赛博空间自由地飞翔。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事情不那么简单。乌托邦变成了反乌托邦,在那里虚拟不仅象征了自由,也象征了幻象、欺骗和更精致、更难以摆脱的控制。《黑客帝国》的开头,尼奥在寓所与不法分子接头,非法物品藏在一本雕空的书中。透过一闪而过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叫《拟象与仿真》。这是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让·鲍德里亚关于现实与媒介、符号关系的著作。拟象是鲍德里亚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后工业社会时代,现实已经被符号和象征所替代,而在这些符号和象征背后,依然是无穷无尽的符号和象征。世界越来越变成没有原本的摹本,没有实体的符号,生产出来的真实,也就是说,现实变成了虚拟现实。
④鲍德里亚对拟象的表述也让我们想起《红楼梦》中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太虚幻境入口处牌坊两边的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句话被视为进入《红楼梦》世界的密码,红学家对此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红楼梦》对于男女老少音容笑貌、生活制度、服饰器物的描写非常逼真,但是如果仔细追寻,全书所写的是什么年代、什么地方,却没有一处正面写出的。这不能不使我们惊诧作者运真实于虚构的特殊技巧,这是一种整体性的杜撰。《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给人逼真感的作品,又是最具有虚拟性的作品,这两者的奇异结合,是其经久不息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⑤脂砚斋评《红楼梦》:“事之所无,理之必有。”《红楼梦》的“理”是什么?《红楼梦》在事理人情的描写方面精微细密,逼真生动。但是,如果仅止于此,《红楼梦》也不过泯然于众多的明清人情小说之中。真正让《红楼梦》光照后世的,更是在现实情理之上投射的理想情理,虽然这种理想在现实中无地生长,却以虚拟的可能性,营造人类的希望和梦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虚拟的才是真实的,代表了最纯真的感情。这里我们看到了虚拟最积极的一面,乌有并非没有,虚拟不是虚无,而是合理的可能性的呈现。宝黛对抗世俗的力量,正来自其超功利、超现实、自我建构的虚拟性。
⑥这也是曹雪芹与鲍德里亚在对待虚拟问题上最大的差异所在。鲍德里亚对虚拟现实持批判态度,他所说的拟象是后工业时代、消费社会和媒介发展的产品。他悲观地认为这是历史的退场,现实失去了参照的对象,符号与图像变成了真实,而这又构成了黑客帝国那样的欺骗和控制。在曹雪芹那里,虚拟有着更本源性的意义。世界可能来自虚无,也可能终将归于虚无,但是对所有这些可能性在“情理”基础上的虚拟,却让世界走出虚无,产生了可能。我虚故我在,这也可能是《红楼梦》给我们留下的珍贵启示。
(节选自《虚拟现实视野下的<红楼梦>》)
3. 第③段中的“拟象”一词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2·上海南汇中学高三阶段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国学的焦灼
①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已经断断续续做了一百六十多年。到了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迫切地期待着民族的复兴。各种宣传广告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一类不学无术的说词,就是当今民族复兴一词被肤浅理解的注脚。而一个渴望复兴的古老的民族面对现实和外来的焦灼心态,也日趋明显。从1840年至今,我们每个人所能创造出的文化资源,必然受到西方外来文化以及1840年以后本土新思潮二者的影响。按一些激进国学家的安排,纯然依照孔孟之道来认识社会、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能。而一旦接受了外来与新生,又害怕失去本民族的特色,成为了没有文化主体性的精神殖民地。一个有着过于灿烂光辉历史的民族,在面对现实的困窘时的确没有日本、韩国那样容易放得下。现在特定语境当中的国学观念与理论,所折射出的就是这样一种焦灼。
②在当下的“国学热”中,有种论调颇有代表性:“我们天天在要求现代化,现代化不就是西化吗?把整个的思想按西方的观点来大卸八块,中华文化不但没有复兴,反而越发地死得快……整个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西洋的影响,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
③以上的观点说白了,就是将“从西方传入”当成了本质上的“西方”,与中华文化不可调和的“西方”,而忽视了一些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也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世界上最大的、最有活力的水域不是娃哈哈公司的纯净水储存池,而是有污泥、有毒菌、有浊浪,时时刻刻被海洋生物代谢物污染着的大海。一个文明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动力不是一种精神洁癖,那种洁癖只能说明一个文明已经虚弱到了免疫机能低下的地步。而在相当数目的国学家眼里,西方传来的文化与思想就只能起到破坏和摧毁中华文明的作用。这其间折射出的对自我民族的不自信,也是颇值得玩味的。
④而事实证明,1840年以来,本土新创造的文化都已经不再是、也不可能是纯粹的中华传统,但其中却不乏优秀杰出的成果,以至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无论是在文学成就还是思想成就上,都创造了令今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很多2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比如鲁迅、胡适、李大钊等,自然是鼓吹自由、民主、科学等“西方观念”的代表,也是“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的知识分子。但是,《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和《爱弥儿》相比,《尝试集》与《神曲》相比,《庶民的胜利》与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相比,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真的能一致?
⑤就像黑格尔说的,“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肤!”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那些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自此以后的中国人恐怕也只能随之前进,因为中华文明独立、自然演进的历史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被打破了。
⑥往者不可谏,学习西方也没什么丢脸的。日本从1865年就一心一意地跟着西方闹革命,到头来,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张嘴都能从一堆黄皮肤黑头发的人里冒出来。
⑦其实只要中国这个人口基数还存在,民族和民族特色是不会消亡的,只是其消极面和积极面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互替换,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人的聪明成了投机取巧,家庭观念重成了任人唯亲,这并非西方导致的民族特色的“消亡”,而恰恰是消极面在社会转型和制度缺失之下的爆发。
⑧以日本为鉴,以中国现代思想史为鉴,担心成为西方的精神殖民地这样虚弱的焦灼心态,不仅是一部分国学家对自我民族不自信的体现,也是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1.第①段加点词“特定语境”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分析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
2021·上海市大同中学高二期末
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1994诺贝尔和平奖演说两篇
甲
[巴勒斯坦]阿拉法特
①从我受我的人民的委托,承担寻找我们失去家园的艰巨任务后,我就一直怀有一种温暖的信念。所有那些流亡之中的人们,他们随身携带着自己家园的钥匙,如同自己的肢体一样,是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那些留在家乡土地上的人,他们身上有着创伤,如同他们有着自己的名字一样……他们,总有天,因自己所做出的牺牲,注定会得到返回家园和自由的回报。这条长长的、充满苦痛的艰辛历程最终将连接他们自家的门廊。
②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庆祝首次看到了和平的新月,我凝视着那些苦难者的眼晴,当我此刻站在这座讲坛上时,他们的目光拷问着我的灵魂,他们在询问家园,询问他们已空荡荡的故土,面对他们我藏起眼泪,告诉他们:“你们是了不起的,你们的无私奉献使我们得以守护这片圣土。经历一场困难的战斗,终于在它上面踏下自己的足迹,这是一场争取和平的战斗,是一场需要勇气的战斗。”
③今天,当我们庆祝自身的创造性力量重又苏醒,重建被战争毁坏的家园,它与邻居们的土地相接。我们的孩子将在这片土地上一起玩耍,比着看谁采摘的花多;此时此刻,我感到了对我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民的那种民族和人类的骄傲。他们承受的力量、奉献的力量,坚守家园、历史和人民之间永不断裂之纽带的力量,为家园的远古传说、为“希望史诗”又增加了新的一章。
④主席先生,我知道,我完全清楚,这个至高无上、意义重大的奖励并非授予我和我的同伴: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先生和外交部长西蒙·佩雷斯先生,不是为了表彰已取得的进展,而是对一种追求的鼓励。以伟大的脚步和深深的自觉、以更为真挚的信念去追求。这样我们就可能将和平的选择、将这勇敢的和平,从词语转化为实践与现实。它是为了使我们有资格去完成我们的人民信托于我们的任务去履行人性和普遍的道德责任。
乙
[以色列]伊扎克·拉宾
①在柔嫩的16岁,我被发给了一枝步枪。这不是我的梦。我曾想做一个水利工程师。我曾在农业学校学习。我曾想,做一个水利工程师在干热的中东是很重要的职业。我今天仍然这么想。然而,我却被迫求助于枪。
②我在军队中服务了几十年。在我指挥下,那些想活、想爱的青年男女却是走向了他们的死亡。在我的指挥下,他们杀死了被派来杀害我们的敌方人员
③在中东的我们这一方,在以色列我们的家园,有着数以百计的墓地;但是,也是同样在埃及、在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伊拉克,从飞机的舷窗旁、从这些墓地的万尺之外,这些无计其数的墓碑一片沉默。但是,它们的呼喊却是几十年来从中东传遍世界。
④今天站在这里,我希望向那些所爱的人致意——也向敌手。我希望向所有这些国家在所有这些战争中的所有倒下者致意;向他们的家人致意,他们承受着丧失亲人的重压;向那些残废者致意,他们的创伤永远难以愈合。
⑤儿童降生于一个极不民主的世界,他不能选择他的父亲和母亲,他不能选择他的性别和肤色、他的宗教、国籍或家园。从他小拳紧攥地进入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置于他的国家的领导人的手中。是这些领导人将决定他是生活于舒适之中还是绝望之中,是安全还是恐惧。他的命运交给我们来处置——民主国家或其他国家的总统们、总理们。
⑥正如没有两个指纹是相同的,也没有两个民族是一样的。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法律和文化、传统和领袖。但是,有着一个能够适用于整个世界的普遍信息,有着一个对不同的政体、不同的种族、相异的文化都是共同的规律。
⑦“那么,就好好地照看你自己。”这是生命神圣的信息。
⑧各国的领导人必须为他们的人民提供这种条件——这种基础,如果你能做到的话。这将使得他们能够享受生命。这些就是:言论和迁移的自由、食物和住所,而最重要的是生命自身。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军人墓地都在沉默地宣告着那些国家领导人在保护神圣的人类生命上的失败。
⑨只有一个激进的方法可以保护神圣的人类生命:没有装甲、没有坦克、没有飞机、没有水泥防御工事。
⑩这个激进的解决方法就是和平。
(注释)1993年9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了原则宣言,同意建立一个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由西岸和戈兰高地的巴勒斯坦人民自由选举其代表,以色列士兵从该地撤出。1994年,阿拉法特、拉宾和佩雷斯三人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然而,1995年拉宾被同胞刺杀,双方关系走向恶化。
6.甲文第①段中的“携带着自己家园的钥匙”的含义是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本专辑专为2022年上海新高考语文研发。
思路设计:采用“讲练测模式”。
讲解部分共8讲,每讲包含高考知识讲解和真题专练,题目选自2022年高三各区一模,历年高考真题,名校测试等。
专练部分按照上海新高考考纲顺序,精选2021年名校真题20篇,难度为中等及以上。
测试部分,仿真上海新高考试卷,供大家进行整体模拟测试。
第1讲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考纲再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对于现代文阅读中有关字词的部分有如下要求:【社科类现代文】
理解:1.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这类题型是社科文阅读的高频考点。每题分值通常在2-3分之间。以2022届高三一模为例,具体如下表:
2022年高三各区一模社科文阅读词句含义题型汇编
区域 文章 题号 题目
2022届崇明区一模 《农村熟人社会的陌生化》 第3题 第③段加点的“地方性知识”在文中指的是
2022届虹口区一模 / 第3题 第③段中的“拟象”一词在文中指的是
2022届普陀区一模 / 第3题 第③段中的“文化密码”是指
2022届松江区一模 《道德的人是理性的吗?》 第3题 第④段中的“投机行为”在第⑤段中具体指的是
2022届嘉定区一模 / 第3题 材料二第③段中的“双刃剑”在文中具体指的是
2022届杨浦区一模 《 什么是批评》 第3题 第①段的“海晏河清”在文中的含义是
2022届青浦区一模 《古代神话》 第3题 第①段中的“独特”是指
2022届奉贤区一模 / 第3题 材料一第①段加点词“离散写作”在文中指的是
2022届浦东新区一模 《意义的生产与再生产》 第3题 第①段“挥舞手杖”在文中的含义是
2022届闵行区一模 《熟人社会存在的合理性》 第3题 第③段中的“存在根源”是指
2022届金山区一模 《弹幕来了,金圣叹何在?》 第3题 第①段中的“风马牛不相及”是指
2022届长宁区一模 / 第3题 根据材料一,作者认为“客户就是上帝”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
一、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一)阅读中要重视哪些重要词语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一般说来,哪些词语是文中的重要词语呢?
1.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
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不能正确理解,就全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理解,对这样一些词语,要给以足够的关注。
2.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
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这样的词语也是重要的词语。
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
(二)技巧点拨
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语境义(多义词在语境中的确切义;词语的隐含义、引申义;词语在语境中的特定义、临时义);
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指代的内容、对象或范围);
3.理解词语在文中的修辞义。(修辞型、指代型、筛选概括型)
(三)理解重要词语的方法
理解重要词语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具体语境。从操作的层面来说,有下列几点:
联系上下文;
借助固有含义;
紧扣关键词语;
分析修辞特点;
明确指代内容。
二、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技巧点拨
理解句子的含义,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1.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
通过对其语境意义的把握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关键词,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关键词的判断,主要是看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地位。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作用入手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常需要结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确认我们需要结合的上下文的范围。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义至关重要。如果是总领句,理解它必须从它的下文去搜索相关信息;如果是总结句,就必须上溯,从上文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其所承启的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
3.从分析句子的表达特点入手
有些句子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对这样的句子,要从分析它们的表达特点入手,明确它们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这些手法背后有什么含义,然后对句义加以还原。但是要注意区分,句子含义题要求我们回答的是句子的语境义,而不是分析特定技巧的表达效果。
4.把握中心,整体领悟
一般说来, 需要我们去理解的句子,有的是针对全文说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中心,以此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有些文章,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的小事中,其
中有些句子就需要着眼于全文的中心,从整体上领会和感悟全文的主旨才能理解。有些文
章,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丰富的情感,那就需要我们结合人物形象和情感来理解。
例题一:【2018年上海高考真题】
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
熊秉元
(1)十八世起的哲学家休谟说:“理智乃情感之奴。”也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2)哲学家大多认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理智不是居于支配和奴役的地位,人的境况,还真是可悲可悯。
(3)然而,法国人类学家列堆·斯特劳斯提醒世人:原始都落里看来古怪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仪式举措,背后其实都是有逻辑的。这位大师的见解,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和世人对原始部落的认知。
(4)既然原始部落那些古怪的仪式举措可以用新的方法得到解释,那么,情感、情绪是不是也可以用新的眼光得到新的、不同的解读呢?
(5)我们先从简单的例子说起,如果人真的是情感的动物,那么一旦受到处部环境的刺激,就应不加控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可是,被师长责备时,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大概不多,除非打定“此处不留人”的主意!可见,人并非情感的动物。情感的运用其实有规律可循。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对成本和效益的考量:对师长、上司、主考官等宣泄不满,成本高而效益低,做了不划算,因此不值得这么做。
(6)比较复杂的一种情况是:很多人把气往父母兄弟身上出,对朋友却格外客气有礼,家人似乎比不上朋友,这又是为什么呢?这种现象看起来奇怪,其实一点就明,还是成本效益的考量:家人被得罪,总还是家人,血总是浓于水;可是朋友被得罪了,可能就不再是朋友了,甚至会变成敌人,因此,无需掰指头加减计算就知道,得罪朋友成本高而效益低,得罪家人则不然。万物之灵的人,自然会去彼取此。
(7)可是,另一种情况也屡见不鲜:得罪朋友时,不大会有罪恶感;做了对不起父母的事,负罪感往往很重,这同样不难解释。传统社会里,家庭要发挥生产消费、储蓄保险等功能,家人一起面对自然和社会的考验,一起度过天灾人祸。父母子女之间关系紧密,才能同舟共济。使关系紧密,最好在观念上发展出支持伦常结构的对应条件,“父慈子孝”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8)这两种情况不是有点矛盾?其实稍稍琢磨就可以体会,这种表面上的矛盾,正是人在处理情感时的精致细微处,朋友是一时的,父母是永久的。因此在小利小害上,可以以朋友为重,牺牲父母家人;在长远的考虑上,当然还是要呵护父母家人的权益。
(9)由此可見,对于情感的运用,人们还是有意无意地受到成本效益的影响。人不是情感的动物,而是成本效益的动物!不是情感役使着理智,反而是理智在驾驭、节制着情感!
(10)喜怒哀乐这些情感,值得仔细琢磨,追根究底,这些情感都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结晶。
(11)在粗浅的层面上,生物有基本的生理需求,一旦需求得到满足,生物体自然发出讯号。胃里塞满食物之后,会有“饱”的感党;身上有衣物之后,会有“暖”的反应。喜怒哀乐等情感,也是生物体面对或经历情境时的一种生理反应。在河里捕着了鱼,会觉得欣喜;到嘴的肥肉丢了,会觉得愤怒…如此等等,都是生理上自然而然的反应。
(12)更重要的是,这些生理上的反应,除了宣泄之外,还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看成是多回合的赛局,这一回合所发生的事,会对未来产生影响。喜怒哀乐既是对已然之事的反应,对未来也有刺激、诱发、提醒、警示的作用,让人追加或停止新的成本投入。譬如,学习达成目标,得到嘉勉,有了“喜悦”的情绪;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状态,会诱发后续的行为,从而带来更多的类似情感。再如讨价还价,相持许久不能成功,再耗费心智也是徒增烦恼,一气之下转身而去;这时,情感等于是一种叫停规则,指示生物体放弃眼前的道路,转换到另一条轨道上。情感同理智互补合作,以保障和增进生物体的福社。
(13)原始社会里的仪式举措,有其背后的逻辑;同样,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情感,也有隐藏其下的逻辑。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
(有删改)
1.第②段的“境况”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状况。(2分)
参考答案:
分值 答案示例 答案描述
2分 情感控制理智 理智被情感控制 理智是情感之奴 相关项齐备且关系正确
1分 (1) 理智被奴役 (2) 被情感控制 (3) 情感驾驭人 关系正确但关系项不全或不准确。
0分 (1) 理智驾驭情感 (2) 控制 (3) 未作答 关系错误或无从判断。
例题二:
2022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1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农村熟人社会的陌生化
杨 华
①在河南农村调查,问及人们对村庄中不孝顺等违背基本伦理规范的越轨者的态度,我们听到最多的词汇是“当着面”与“背地里”,即当面说人家的不是,矫正思维和行为的错误,以及背后议论、戳人家脊梁骨,形成村庄舆论,给人以压力。但是人们又补充说,“以前看不惯的有人说,现在都不说了”,就连一批较为恶劣的子媳将老父母赶出家门去打工、“看果园”,人们的普遍态度也是“不说了,怕得罪人”“不好说,说不上来,没标准了”等。
②在村庄中,“当着面”说的是自己人的事,即为了当事人好,也为了“自己人”在村庄中的整体形象,要对自己人中的越轨行为和越轨者进行说服教育。说“自己人”的不是,有着地方性规范支持,说话的人无须承担任何风险,而当着面说“外人”则很可能要承担事后的风险,一般人不敢说。因此当人们“当着面”说的人群范围缩小的时候,就等于是“自己人”认同圈在减小。“当着面”说的范围从以前的整个家族都敢说,慢慢地收缩,到许多人不再敢说自己家族里的人,普遍能说的变成了兄弟和堂兄弟的联合,只有在一个小亲族之内人们还能够理直气壮地说。
③“背地里”说的是人家的事,讲的一般是闲话,故被认为是说人家的坏话。如果将“自己人”视为一个圆圈,“外人”在“自己人”认同圈之外,外人范围的扩大则说明“自己人”认同圈在减缩。背地里说人家的事情当然也要承担风险:说法和说话的人透过“传声筒”被传到当事人耳边,从而促成当事人与说话者的直接对话。这个“传声筒”最大可能就是当事人的“自己人”,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有被普遍认为是当事人的“自己人”的人在场,人们就不会去冒险说当事人的事;而在场的当事人的“自己人”,自己也会觉得别扭,“说我自己人的事不就等于是在说我吗”,因此从内心来讲他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压力将听到的话转告给当事人。究竟谁是当事人的“自己人”,谁是“外人”,这在地方性知识中最为明确,因此拥有地方性知识的人们在“背地里”很容易分辨出在场的人与当事人的真实关系,他们会先判断现场出现泄密人的几率有多大,然后再决定说不说人家的事。
④“背地里”的变化,是其由外向内不断地侵蚀“自己人”的认同圈,不断地挤压“自己人”的认同空间。因为当事人的“自己人”圈子萎缩,在场的“自己人”的可能性变小,背后谈话被说出去的风险也就越小,于是背地里说人家的事变得越来越无所忌讳,公共场所的话题也越多越开放。之前可能一有当事人的家族人在,人们对家族人能否保守秘密有所顾虑,就会主动规避风险,终止话题。而随着家族认同弱化,家族一致行动能力越来越弱,家族里较远血缘的人们逐渐不被当成“自己人”,这种心理的不认同通过生活的实践和不断的回避成为村庄的一个共识,即某人与某人即便是一个家族的,也不再是“自己人”。依据此共识,背地里即使有当事人的家族人在,也可以判断其不是当事人的“自己人”,可以大胆地说出当事人的事而用不着遮遮掩掩,而家族的人亦在内心没有任何芥蒂和内疚的情形下积极热烈地参与讨论,因为大家说的不再是“自己人”的事。
⑤当村庄社会结构进一步松动,“自己人”的认同圈子就越发萎缩,“自己人”不断地“外化”,成为外人。不仅血缘很远的家族成员逐渐地被新地方性共识确认为“外人”,而且血缘较近的人也会慢慢被视为“外人”。“自己人”的范围缩减到了个体家庭,背地里谈论的话题也越发接近个体家庭的私生活。
⑥“当着面”说自己人,“背地里”说人家的事。“当着面”与“背地里”是此消彼长的两极,是两面一体。当着面说的圈子越小,背地里说的范围就越大,相应的逻辑发展是“自己人”的认同圈压缩,“外人”的群体扩大,此乃整个农村的发展趋势。
⑦与自己人“外化”同步发生的另一村庄社会现象是熟人社会的“陌生化”,它既表现为村民从相互知根知底到相互生疏,更意味着陌生人社会的交往规则被带入了熟人社会中。
⑧自己人“外化”同时带来了交往规则的变化。一方面是之前用“血亲”的规则内涵与“自己人”打交道,外化后则须用“人情”的规则交往,个体之间交往规则和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也随之变化。另一方面,自己人的范围在不断地萎缩,血亲的规则只能运用于家庭内部,超出家庭之外就不再适用,造成的结果是血亲规则及其背后的伦理体系退出村庄生活,村庄生活的伦理色彩淡化。村庄从此缺少了血亲这一伦理层面的规范,此规范也将难以统合和规训整个村庄。
⑨在熟人社会这一层面,即整个村庄中,熟人之间出现“陌生化”,熟人变成陌生人,其交往规则也相应地变化,人们之间的关联不再通过人情,而是通过现实的利益纽带来维系和强化。越来越多的人不讲人情,不讲面子的现象在村庄内部迅速蔓延。每个人都依据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与他人交往,不再顾及以往的人情、交情乃至亲情。这样,村庄的人情味越来越淡:一方面在村庄中无利可图的人,就不与之交往,村庄的交往被利益算计稀释,越发罕见,表现为串门的少了,公共生活少了;另一方面,有利可图的则利益纷争渐长,村民之间锱铢必较、分利必争,在利害面前绝不手软,耍尽阴谋。
⑩自己人“外化”与熟人“陌生化”是两个相伴而生的社会变迁过程,二者搅和作用的结果是村庄的交往规则最终摆脱“血亲情谊”和“人情面子”的束缚,走向以利益算计为旨归的共识规则体系,这意味着村庄共同体性质的变化。
(有删节)
3. 第③段加点的“地方性知识”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参考:
3. 地域内人际关系相关的共识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
结合“究竟谁是当事人的‘自己人’,谁是‘外人’,这在地方性知识中最为明确”,拥有地方性知识的人们容易“分辨出在场的人与当事人的真实关系”可推知,“地方性知识”是在特定的地域内,人与人交往中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或规则,它帮助人们正确判断亲疏远近,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据此可概括为“地域内人际关系相关的共识”。
2022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16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作家与地域的关系,作家的地域性写作,只能看作是一种写作现象,并非写作准则,更不能据此做出价值评判。每一个作家总是与地域相关,他不可能凭空产生,若细加探究,任何作家的地域影响多多少少会在作品中显现。诸如某些作家的南方特征,那种南方气候、氛围、甚至气味的痕迹在作品中的不自觉流露。但仍有一些优秀作家,并不受地域的限制,纳博科夫从俄罗斯途经英国流亡到德国,之后又从法国流亡到美国,无论他在德国时期还是美国时期,均写下以那些地方为背景的杰出作品,或者也可以说,纳博科夫的地域性始终处于流动之中,而我更愿意把它称作离散写作。
②更深入地说,地域之于某些作家的作品内涵,可能构成某种特定的符号和喻体。14世纪初被佛罗伦萨永久放逐的但丁,他将某些佛罗伦萨人写入他《神曲》中,成为《神曲》象征体系中的某些特定的指代。而18世纪的歌德,腻烦了普鲁士诸侯小国对宗教、文化发展的地域限制,索性提出了“世界公民”概念,他说“世界是一种象征”。
③有一种现象很容易被混淆,地域之于作家,易于被视作该作家的根。而其实,作家真正的根,是他所运用的语言和受自己民族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一个作家无论以何种方式写作,在何处写作,他均摆脱不了这根源于血脉的影响力。一如北岛所说:“我随身携带的行李,只是我的语言。”
④写作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综合现象。在写作发生学里,特定的地理位置之于作家的关系,只是组成写作复杂因素之一。形成写作发生的庞大影响力因素中还有其他种种更为神秘复杂的因子,尤其是混沌难解的心理因素与天赋因素。对此至今没有出现一个令人信服的权威性的解释。
(选自《作家与地域性写作》刘苇)
材料二:
①地域文化影响作家创作,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的默识,当我们对某位作家的风格感到新奇时,往往会到他生活的地域环境中寻找原因。这样的探索屡试不爽,文学史上可以找到很多例证。如俄国小说多心理描写,是因为环境寒冷,作家少有户外活动,常在屋内思考;拉美小说多绮丽幻想,是因自然环境的夸张宏伟。正如迈克·克朗在《文化地理学》所言,地域性从不只是单纯的空间地理,它往往和文化捆绑在一起,也包括作家所处地域的政治、历史、宗教等多种因素,它们共同影响了作品的语言、意象和风格。
②从文学内部来看,地域特征也为作家打开更广阔的空间。莫言和贾平凹都曾表示,采用方言叙事,比普通话更为形象、生动,阎连科则直言,离开耙耧山脉就无法写作,这都是说明地域元素为文学创作提供便利。再者,当作品表现出某一地域的特征时,便可形成特殊的审美内涵,读者可以在阅读故事、形象、主旨之余,领略字里行间的地域文化,使得作品中的地域特征也成为一个审美对象。这种现象似乎是无心插柳的,也是超越时空局限的。
③倘若作家的大量作品都表现出这样的地域性,便会被阐释为作者的写作风格,成为他的符号。读者会说,自己喜欢读莫言笔下的高密,或喜欢贾平凹接地气的语言。但实际上,这样的地域性在很多时候,并非文化特征在作家心理的无意识流露,常常是被主动地创造出来、有意地凸显出来。
④当文学的地域性已经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文学现象和审美视野,很多作家便会下意识地开拓属于自己的“地盘”,这块“地盘”往往是以其童年的家乡为原型,有时也是其长期生活的居所,他们在这里讲述故事、建构想象,让人物在这里相遇,矛盾在这里暴露。
⑤作家对地域性的主动营造,首先体现在作品的美学意蕴中。作家经营自己的“地盘”,写作一系列作品,而这些作品往往被赋予相似的风格,甚至人物形象。如马尔克斯的马孔多总是以荒凉衰败的面目示众,孤独成为马孔多居民的主要性格。
⑥文学的地域性特征的确存在,且会对作家创作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当下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时常发现,作品中的地域性特征已经超出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一个符号。这种地域性是被“虚构”出来的,是作家主动的营造。所以,我们应当多一点理性判断,其究竟是以此追求文本本身的美学价值,还是有外部的非文学企图。
(选自《对文学的地域性要善于“冷观”》张佳)
3. 材料一第①段加点词“离散写作”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 (作家)不受某一地域限制而是受流动性地域影响的写作方式。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概念含义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的第一段“仍有一些优秀作家,并不受地域的限制……无论他在德国时期还是美国时期,均写下以那些地方为背景的杰出作品,或者也可以说,纳博科夫的地域性始终处于流动之中,而我更愿意把它称作离散写作”得出“离散写作”的特征为“不受地域的限制”“地域性始终处于流动之中”。
然后根据下定义的公式找出种概念为“离散写作”,属概念为“写作方式”,关涉对象为“作家”,特点或种差为“不受某一地域限制而是受流动性地域影响”。
【2022届杨浦区一模】
202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虚拟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概念:虚拟经济、虚拟社区、虚拟教育等,我们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各种形态的虚拟。重读《红楼梦》,我们会发现它具有众多的虚拟现实特质,而这正是这部伟大作品历久弥新的原因和意义所在。
②在《红楼梦》第十一回中,家境清寒的贾府远亲贾瑞痴迷于凤姐的美色,试图勾引,结果被凤姐毒设相思局,整得死去活来。在他病入膏肓之际,有个跛足道人给他一面名叫“风月宝鉴”的镜子,说是照背面可以保命,但是千万不能照正面。贾瑞拿起镜子,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他又惊又吓,大骂道士,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在里面招手叫他。如此几番下来,终于一命呜呼。临死前贾瑞还对鬼使说:“让我拿了镜子再走”。经过虚拟现实和数码文化洗礼的人,看到这段很容易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异样感觉。贾瑞就是今日网络游戏沉迷者的前辈。
③现代虚拟现实技术是与赛博空间(又译“网络空间”)同步发展的。从一开始,赛博空间被赋予了技术乌托邦的梦想,人们希望通过虚拟化摆脱沉重的肉身的束缚,让精神和梦想在赛博空间自由地飞翔。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事情不那么简单。乌托邦变成了反乌托邦,在那里虚拟不仅象征了自由,也象征了幻象、欺骗和更精致、更难以摆脱的控制。《黑客帝国》的开头,尼奥在寓所与不法分子接头,非法物品藏在一本雕空的书中。透过一闪而过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叫《拟象与仿真》。这是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让·鲍德里亚关于现实与媒介、符号关系的著作。拟象是鲍德里亚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后工业社会时代,现实已经被符号和象征所替代,而在这些符号和象征背后,依然是无穷无尽的符号和象征。世界越来越变成没有原本的摹本,没有实体的符号,生产出来的真实,也就是说,现实变成了虚拟现实。
④鲍德里亚对拟象的表述也让我们想起《红楼梦》中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太虚幻境入口处牌坊两边的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句话被视为进入《红楼梦》世界的密码,红学家对此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红楼梦》对于男女老少音容笑貌、生活制度、服饰器物的描写非常逼真,但是如果仔细追寻,全书所写的是什么年代、什么地方,却没有一处正面写出的。这不能不使我们惊诧作者运真实于虚构的特殊技巧,这是一种整体性的杜撰。《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给人逼真感的作品,又是最具有虚拟性的作品,这两者的奇异结合,是其经久不息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⑤脂砚斋评《红楼梦》:“事之所无,理之必有。”《红楼梦》的“理”是什么?《红楼梦》在事理人情的描写方面精微细密,逼真生动。但是,如果仅止于此,《红楼梦》也不过泯然于众多的明清人情小说之中。真正让《红楼梦》光照后世的,更是在现实情理之上投射的理想情理,虽然这种理想在现实中无地生长,却以虚拟的可能性,营造人类的希望和梦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虚拟的才是真实的,代表了最纯真的感情。这里我们看到了虚拟最积极的一面,乌有并非没有,虚拟不是虚无,而是合理的可能性的呈现。宝黛对抗世俗的力量,正来自其超功利、超现实、自我建构的虚拟性。
⑥这也是曹雪芹与鲍德里亚在对待虚拟问题上最大的差异所在。鲍德里亚对虚拟现实持批判态度,他所说的拟象是后工业时代、消费社会和媒介发展的产品。他悲观地认为这是历史的退场,现实失去了参照的对象,符号与图像变成了真实,而这又构成了黑客帝国那样的欺骗和控制。在曹雪芹那里,虚拟有着更本源性的意义。世界可能来自虚无,也可能终将归于虚无,但是对所有这些可能性在“情理”基础上的虚拟,却让世界走出虚无,产生了可能。我虚故我在,这也可能是《红楼梦》给我们留下的珍贵启示。
(节选自《虚拟现实视野下的<红楼梦>》)
3. 第③段中的“拟象”一词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 虚拟现实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分析原文“拟象是鲍德里亚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后工业社会时代,现实已经被符号和象征所替代,而在这些符号和象征背后,依然是无穷无尽的符号和象征。世界越来越变成没有原本的摹本,没有实体的符号,生产出来的真实,也就是说,现实变成了虚拟现实”这段文字可知,因为“现实已经被符号和象征所替代”,所以“拟”在这里是虚拟之意,“象”是具象之物,“生产出来的真实”,即是现实,所以“拟象”就是指“虚拟现实”。
2022·上海南汇中学高三阶段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国学的焦灼
①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已经断断续续做了一百六十多年。到了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迫切地期待着民族的复兴。各种宣传广告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一类不学无术的说词,就是当今民族复兴一词被肤浅理解的注脚。而一个渴望复兴的古老的民族面对现实和外来的焦灼心态,也日趋明显。从1840年至今,我们每个人所能创造出的文化资源,必然受到西方外来文化以及1840年以后本土新思潮二者的影响。按一些激进国学家的安排,纯然依照孔孟之道来认识社会、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能。而一旦接受了外来与新生,又害怕失去本民族的特色,成为了没有文化主体性的精神殖民地。一个有着过于灿烂光辉历史的民族,在面对现实的困窘时的确没有日本、韩国那样容易放得下。现在特定语境当中的国学观念与理论,所折射出的就是这样一种焦灼。
②在当下的“国学热”中,有种论调颇有代表性:“我们天天在要求现代化,现代化不就是西化吗?把整个的思想按西方的观点来大卸八块,中华文化不但没有复兴,反而越发地死得快……整个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西洋的影响,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
③以上的观点说白了,就是将“从西方传入”当成了本质上的“西方”,与中华文化不可调和的“西方”,而忽视了一些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也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世界上最大的、最有活力的水域不是娃哈哈公司的纯净水储存池,而是有污泥、有毒菌、有浊浪,时时刻刻被海洋生物代谢物污染着的大海。一个文明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动力不是一种精神洁癖,那种洁癖只能说明一个文明已经虚弱到了免疫机能低下的地步。而在相当数目的国学家眼里,西方传来的文化与思想就只能起到破坏和摧毁中华文明的作用。这其间折射出的对自我民族的不自信,也是颇值得玩味的。
④而事实证明,1840年以来,本土新创造的文化都已经不再是、也不可能是纯粹的中华传统,但其中却不乏优秀杰出的成果,以至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无论是在文学成就还是思想成就上,都创造了令今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很多2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比如鲁迅、胡适、李大钊等,自然是鼓吹自由、民主、科学等“西方观念”的代表,也是“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的知识分子。但是,《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和《爱弥儿》相比,《尝试集》与《神曲》相比,《庶民的胜利》与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相比,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真的能一致?
⑤就像黑格尔说的,“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肤!”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那些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自此以后的中国人恐怕也只能随之前进,因为中华文明独立、自然演进的历史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被打破了。
⑥往者不可谏,学习西方也没什么丢脸的。日本从1865年就一心一意地跟着西方闹革命,到头来,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张嘴都能从一堆黄皮肤黑头发的人里冒出来。
⑦其实只要中国这个人口基数还存在,民族和民族特色是不会消亡的,只是其消极面和积极面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互替换,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人的聪明成了投机取巧,家庭观念重成了任人唯亲,这并非西方导致的民族特色的“消亡”,而恰恰是消极面在社会转型和制度缺失之下的爆发。
⑧以日本为鉴,以中国现代思想史为鉴,担心成为西方的精神殖民地这样虚弱的焦灼心态,不仅是一部分国学家对自我民族不自信的体现,也是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1.第①段加点词“特定语境”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分析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
【答案】
1.迫切期待着民族复兴的古老民族面对历史与现实和外来文化冲突时的困窘状态
2.黑格尔的话意为无论一个人走多远,都不可能改变他的肤色,作者运用引证法,承接上文证明文化不会因为发展而失去根本(或者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在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同时也引出下文学习西方也是有成功的可能性的。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本题“特定语境”指特定环境,具体含义可结合语境分析。前文说“到了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迫切地期待着民族的复兴”“一个有着过于灿烂光辉历史的民族,在面对现实的困窘时的确没有日本、韩国那样容易放得下”,据此可组合成“迫切期待着民族复兴的古老民族面对历史与现实和外来文化冲突时的困窘状态”。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及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的本意,其次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特点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
“走不出”意思是“无法改变”;“皮肤”指“肤色”;黑格尔的意思是“无论一个人走多远,都不可能改变他的肤色”。根据后文“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那些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黑格尔这句话在本文中的意思是“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在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它在文中的作用可从论据特点角度答,这是引证法,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可从结构角度回答,引出下文学习西方也是有成功的可能性的。
2021·上海市大同中学高二期末
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1994诺贝尔和平奖演说两篇
甲
[巴勒斯坦]阿拉法特
①从我受我的人民的委托,承担寻找我们失去家园的艰巨任务后,我就一直怀有一种温暖的信念。所有那些流亡之中的人们,他们随身携带着自己家园的钥匙,如同自己的肢体一样,是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那些留在家乡土地上的人,他们身上有着创伤,如同他们有着自己的名字一样……他们,总有天,因自己所做出的牺牲,注定会得到返回家园和自由的回报。这条长长的、充满苦痛的艰辛历程最终将连接他们自家的门廊。
②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庆祝首次看到了和平的新月,我凝视着那些苦难者的眼晴,当我此刻站在这座讲坛上时,他们的目光拷问着我的灵魂,他们在询问家园,询问他们已空荡荡的故土,面对他们我藏起眼泪,告诉他们:“你们是了不起的,你们的无私奉献使我们得以守护这片圣土。经历一场困难的战斗,终于在它上面踏下自己的足迹,这是一场争取和平的战斗,是一场需要勇气的战斗。”
③今天,当我们庆祝自身的创造性力量重又苏醒,重建被战争毁坏的家园,它与邻居们的土地相接。我们的孩子将在这片土地上一起玩耍,比着看谁采摘的花多;此时此刻,我感到了对我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民的那种民族和人类的骄傲。他们承受的力量、奉献的力量,坚守家园、历史和人民之间永不断裂之纽带的力量,为家园的远古传说、为“希望史诗”又增加了新的一章。
④主席先生,我知道,我完全清楚,这个至高无上、意义重大的奖励并非授予我和我的同伴: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先生和外交部长西蒙·佩雷斯先生,不是为了表彰已取得的进展,而是对一种追求的鼓励。以伟大的脚步和深深的自觉、以更为真挚的信念去追求。这样我们就可能将和平的选择、将这勇敢的和平,从词语转化为实践与现实。它是为了使我们有资格去完成我们的人民信托于我们的任务去履行人性和普遍的道德责任。
乙
[以色列]伊扎克·拉宾
①在柔嫩的16岁,我被发给了一枝步枪。这不是我的梦。我曾想做一个水利工程师。我曾在农业学校学习。我曾想,做一个水利工程师在干热的中东是很重要的职业。我今天仍然这么想。然而,我却被迫求助于枪。
②我在军队中服务了几十年。在我指挥下,那些想活、想爱的青年男女却是走向了他们的死亡。在我的指挥下,他们杀死了被派来杀害我们的敌方人员
③在中东的我们这一方,在以色列我们的家园,有着数以百计的墓地;但是,也是同样在埃及、在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伊拉克,从飞机的舷窗旁、从这些墓地的万尺之外,这些无计其数的墓碑一片沉默。但是,它们的呼喊却是几十年来从中东传遍世界。
④今天站在这里,我希望向那些所爱的人致意——也向敌手。我希望向所有这些国家在所有这些战争中的所有倒下者致意;向他们的家人致意,他们承受着丧失亲人的重压;向那些残废者致意,他们的创伤永远难以愈合。
⑤儿童降生于一个极不民主的世界,他不能选择他的父亲和母亲,他不能选择他的性别和肤色、他的宗教、国籍或家园。从他小拳紧攥地进入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置于他的国家的领导人的手中。是这些领导人将决定他是生活于舒适之中还是绝望之中,是安全还是恐惧。他的命运交给我们来处置——民主国家或其他国家的总统们、总理们。
⑥正如没有两个指纹是相同的,也没有两个民族是一样的。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法律和文化、传统和领袖。但是,有着一个能够适用于整个世界的普遍信息,有着一个对不同的政体、不同的种族、相异的文化都是共同的规律。
⑦“那么,就好好地照看你自己。”这是生命神圣的信息。
⑧各国的领导人必须为他们的人民提供这种条件——这种基础,如果你能做到的话。这将使得他们能够享受生命。这些就是:言论和迁移的自由、食物和住所,而最重要的是生命自身。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军人墓地都在沉默地宣告着那些国家领导人在保护神圣的人类生命上的失败。
⑨只有一个激进的方法可以保护神圣的人类生命:没有装甲、没有坦克、没有飞机、没有水泥防御工事。
⑩这个激进的解决方法就是和平。
(注释)1993年9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了原则宣言,同意建立一个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由西岸和戈兰高地的巴勒斯坦人民自由选举其代表,以色列士兵从该地撤出。1994年,阿拉法特、拉宾和佩雷斯三人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然而,1995年拉宾被同胞刺杀,双方关系走向恶化。
6.甲文第①段中的“携带着自己家园的钥匙”的含义是 。
【答案】
6.带着重回自己家园的渴望。
【详解详析】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句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回归原文,找到相关信息,并关照前后语境;划线部分“携带着自己家园的钥匙”使用了比喻修辞,找到“钥匙”的本体即为答案。结合上文“从我受我的人民的委托,承担寻找我们失去家园的艰巨任务后,我就一直怀有一种温暖的信念”,可知下文中“他们”和“我”一样“受人民的委托”“承担寻找失去家园的艰巨任务”,这是“一种温暖的信念”“如同自己的肢体一样,是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总有天,因自己所做出的牺牲,注定会得到返回家园和自由的回报。这条长长的、充满苦痛的艰辛历程最终将连接他们自家的门廊”。据以上分析确定答案为“带着重回家园的理想(信念、目标、渴望、任务、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