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中共十三大明确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四个坚持”
C.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因此A项正确,BCD项排除。故选A。
2.中共十九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A.邓小平理论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B
【详解】
十九大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B正确;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
3.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 D.中共十五大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使人们对市场经济有了科学的认识,市场经济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并不与社会形态相关联;在随后召开的十四大上,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故C项正确;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刚起步,故B项错误;中共十五大进一步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故D项错误。
4.中共十九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
5.大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次大会是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九大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项正确;党的十六大主要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项错误;党的十七大主要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B项不符合题意;党的十八大没有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主要矛盾,C项不符合题意。
6.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有
①新三民主义 ②工农武装割据 ③人民公社运动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提出了改革开放,所以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并未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人民公社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在“左倾”思想指导下的一次错误实践;所以①③错误,故排除ABD。
7.下列关于我国21世纪经济建设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17年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位 B.外汇储备居世界前列
C.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D.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位,不是国民生产总值,A错误,符合题意;BCD关于我国21世纪的经济建设成就描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8.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据此可知,“一带一路”
A.改变了传统的外贸格局 B.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拓宽了新时期对外开放的空间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拓宽了新时期对外开放的空间,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传统外贸格局的改变,A项错误;材料信息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无关,B项错误;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点睛】
9.为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构想倡议,这一倡议的核心理念是( )
A.共商共建共享 B.以人为本
C.和平交往交流 D.合作共赢
【答案】A
【详解】
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构想倡议,这一倡议的核心理念是共商共建共享,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
10.2020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表的新年贺词中指出: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 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系统性阐释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D
【详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性阐释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故选D;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倡议的核心理念是( )
A.共商、共建、共享 B.引进来,走出去
C.民主、富强、自由 D.亲、诚、惠、容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它倡议的核心理念是“共商、共建、共享”,故A项正确;“引进来,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战略,故B项错误;“民主、富强、自由”是十八大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故C项错误;“亲诚惠容”是新时期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的理念,故D项错误。
12.2017年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A.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B.经济发展高速度与高质量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
13.“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将其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十九大,D项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并非在中共十六大上,A项错误;中共十七大并未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B项错误;中共十八大上未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C项错误。
14.邓小平领导了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答案】D
【详解】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D项正确;排除ABC。
15.面对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倡导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C.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D.召开不结盟首脑会议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国际秩序混乱的现状,中国政府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破局,因此A正确;B是苏联牵头成立的,排除;CD与中国无关,排除。故选A。
16.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
A.“三讲”教育的要求 B.“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C项正确;1995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北京视察工作时指出:“根据当前干部队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干部进行教育当中,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全国都要这样做,北京市更要起带头作用。”是为“三讲教育”,排除A项;2001年9月,中国共产党为建立良好的党风,专门召开了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决定》针对目前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比较突出和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纠正措施,排除B项;社会主义荣辱观,简称“八荣八耻”,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于2006年3月4日下午在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7.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A.1976年10月 B.1978年12月
C.1979年3月 D.1981年6月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粉碎“四人帮”后,社会上和党内出现一些思想动向,造成了一部分人思想混乱。针对这种情况,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邓小平在讲话中提出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C项正确;ABD三项的时间都不符合史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
18.下表为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中发生的几次重大争论。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时间 争论内容 争论的平息
20世纪80年代 特区能不能办 邓小平视察经济特区,题词肯定
20世纪90年代 海南出让的土地是“租界”吗 邓小平“南方谈话”
20世纪90年代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殖民地”吗 邓小平“南方谈话”,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
A.对外开放依赖于领导人支持 B.双百方针在新时期影响巨大
C.思想解放推动对外开放进程 D.经济体制改革转轨的艰难性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中争论内容和争论的平息可知,邓小平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助推作用,C项内容符合题意,所以C正确;A项中“依赖”说法不恰当,所以A错误;材料内容与双百方针无关,所以B错误;“经济体制改革转轨的艰难性”不符合材料主旨,所以D错误。
19.1992年春,有一位“老人”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在视察途中发表重要谈话,强调了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的步伐、三个“是否有利于”实践标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才是硬道理等六方面主要观点,对推进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中国人民“富起来”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位令人敬仰的“老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答案】B
【详解】
由材料可知,题干中的“老人”发表过“南方谈话”,强调了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的步伐、三个“是否有利于”实践标准等观点,对推进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中国人民“富起来”产生了深远影响,可知他是邓小平,故选B项;毛泽东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在他的领导下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故排除A项;江泽民的主要功绩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故排除C项;胡锦涛的主要功绩是“科学发展观”,故排除D项。
20.中国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B.20世纪50年代中国抗美援朝打败过美国
C.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D.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代中国日益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D项正确;1971年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是中国成为世界政治舞台重要力量的条件之一,并非主要原因,A项错误;抗美援朝的胜利不是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日益重要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非世界重视中国的原因,C项错误。
2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美好生活需要 B.物质生活需要
C.精神生活需要 D.物质文化需要
【答案】A
【详解】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A正确;B、C、D均不是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
22.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的中国方案是
A.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倡议成立“亚投行”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D
【详解】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提出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故答案为D项;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和倡议成立“亚投行”不是对全球治理体系提供的方案,排除A、C项;世贸组织不是中国倡议建立的,排除B项。
23.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A.遵义会议、中共十四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八大
C.中共七大、中共十四大 D.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可得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D项正确;排除ABC。
24.时代热词是每一时代特有的主题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中最有可能出现在2012-2021年的是
A.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科教兴国 B.米棉之战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C.另起炉灶九二共识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梦是在2012年提出的,一带一路是在2013年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2012年提出的,因此D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的,A排除;米棉之战是在建国初期,B排除;另起炉灶是在建国初期提出的,C排除。故选D。
25.下列方针政策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按其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③“引进来”和“走出去”
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0年冬,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是在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上,“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在2002年的中共十五大上明确提出的,1958年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上探索提出的先后顺序为④①②③,D项符合题意;其它三组排序均存在时间上的混乱,ABC三项错误。
2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其中包括(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②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③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④“两弹一星”试验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说法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试验成功并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说法④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BCD三项错误。
27.“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这一论断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共十九大上,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项正确,排除ABC。
28.如图是2017年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邮票中主题活动的核心理念应该是
A.“引进来,走出去” B.“亲、诚、惠、容”
C.“真、实、亲、诚” D.“共商、共建、共享”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2017年发行的这枚纪念邮票上写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字样。根据所学可知,“一带一路”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的新动力,故B项正确;“引进来,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战略,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亲、诚、惠、容”是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的理念,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真、实、亲、诚”是对非洲关系的原则,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
29.下列四张纪念邮票都以党的重要会议为主题,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邓小平理论
B.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一国两制”
D.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
30.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第二次创业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C.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和已学知识可知,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原因分别是:1984年决定对国企进行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企业改革开始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催生了企业创业的高潮,故B项正确;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是对外开放的表现,排除A;1992年开放开发上海浦东,是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排除C;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排除D。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31.(1)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是________。
(3)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后,开展以________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联合国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分析,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代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是1955年的万隆会议。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简答题
3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什么?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答案】提示:方针: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千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成就: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在会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声誉;
(2)70年代的外交成就:1971年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1979年中美建交;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正常化;许多国家掀起与中国建交热潮。
(3)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推进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特色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详解】
方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为基础,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千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个具体方针;在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分别从新中国成立初期、70年代和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介绍新中国成立到今天,我国在外交政策、实践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33. 探究题60多年来中国外交所经历的跌宕起伏,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旗帜鲜明的“一边倒”,到纵横捭阖于“三个世界”,直至今天跻身与多极化的进程,中国外交在与时俱进,在逐渐成熟。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方针?
(2)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从而开创了外交新局面?
(3)新时期面对多极化发展趋势,中国提出的外交政策目标是什么?
【答案】(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72年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出现建交热潮,打破外交孤立局面.
(3)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能力,第一小问“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方针”,结合所学的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出发,本着从国民党、帝国主义断绝一切交往的角度出发提出的外交方针。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能力,依据题干中“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结合所学20世纪70年代中国三大外交从“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72 年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以及中日建交”的角度思考回答。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能力,依据题干中“新时期面对多极化发展趋势,中国提出的外交政策目标”问法,结合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注意和新中国初期外交特点比较,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角度思考回答
考点:现代中国外交 建国初期外交 方针;现代中国外交 开创外交新局面 表现
【名师点睛】1.1971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创始国之一。
2.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标志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
3.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是根本原因。
四、材料分析题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1992年)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 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邓小平提出的“我们要埋头苦干”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答案】(1)内涵:社会主义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发达国家。
(2)成就:国际地位提高;武器装备加速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科技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详解】
(1)从材料中“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1992年)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可以看出主要的内涵应该是社会主义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发达国家。
(2)材料二反映的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成就,能够反映出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武器装备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35.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经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世界大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二战临近结束,美国同苏联的意识形态冲突日益显露。战后,美国有着明确的意识形态目标,霍普金斯表述过这一目标:“努力利用我们的外交力量,推进和鼓励民主政权在全世界建立。我们不应当害怕向世界表明我们的立场,即要求世界上的人民都享有建立一个真正民选政府的权利。”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二 “中国外交必须坚持传统价值人与人的交往,国与国的交往,谁都不喜欢对方颐指气使、飞扬跋扈。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更好体现平等相待、和而不同、诚信正义、立己达人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外交的胸怀和气度,给国际关系带来新风范、注入正能量。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3日
材料三 “中国梦外交”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战线上的体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战线的指导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国内实力增强、政治文化进步的成果,是引领当下和未来中国走向世界的智慧。它开创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格局,中国外交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伴舞向领舞跨进。
——刘德林《“中国梦外交”的格局与智慧》
(1)据材料一,概括当时国际形势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该形势下,新中国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面对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新中国做出了哪一决定?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坚持传统价值”、“崇尚和谐”而提出的外交原则,并概述在该原则指导下,新中国参与的国际会议及其贡献。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梦外交”在十八大后“向领舞跨进”的具体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综合国力与外交间的关系。
【答案】(1)美苏冷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抗美援朝。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推动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推动和平解决地区争端;推动《巴黎协定》生效;倡导建立亚投行;推动各方共建“一带一路”。
(4)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综合国力是外交的依托。
【详解】
(1)特征:根据材料“美国同苏联的意识形态冲突日益显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冷战。外交方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决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实行抗美援朝。
(2)原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推动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推动和平解决地区争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推动《巴黎协定》生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倡导建立亚投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推动各方共建“一带一路”。
(4)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综合国力是外交的依托。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将邓小平头像再次印在封面上(图1)。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材料二 1997年,邓小平逝世,《时代》周刊又一次将其作为封面人物(图2)。封面写着这样一个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大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为了打造中国新时代的新形象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的继任者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了哪些理论贡献。
【答案】(1)措施:掀起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提出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推动中美建交。
(2)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详解】
(1)措施:根据“1979年”这一时间信息可从掀起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提出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推动中美建交等方面概括。
(2)贡献:根据“邓小平的继任者们”可得出是接下来的几位国家领导人,结合所学可得出其思想分别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二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春天”的内涵是什么?
(2)概括指出材料二包含的基本思想。
【答案】(1)邓小平。改革开放。
(2)不能以计划和市场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了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构想。
【详解】
(1)人物及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春天”指的是改革开放,是邓小平领导的。
(2)思想:材料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非两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说明邓小平初步提出了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构想。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二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解。
【答案】(1)认识:①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的总趋势。②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曲折,也是历史规律的一部分。因此,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只是社会主义事业在这些国家和地区遭遇到了挫折,这是符合规律的。③辩证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挫折,从中吸取教训,会促使社会主义更加健康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迅速发展,就是有力的证明。
(2)理解: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但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③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④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实际出发,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⑤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广大人民谋利益。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可从社会发展规律趋势、社会主义出现曲折的规律性、辩证角度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进行阐述。
(2)根据材料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材料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社会主义本质、制度优越性、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方向、结合本国国情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进行阐述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解。
39.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政体,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联邦政府只能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力属于各州及人民。
——岳麓出版社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1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合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原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朝开创了哪些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宪法指什么?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建国以来有哪些民主政治制度?
【答案】(1)①中央集权制②皇帝制度③三公九卿制④郡县制。
(2)原则:①联邦制原则;②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或三权分立原则,③(民主)共和制原则④总统
制原则
(3)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政治协商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图片信息从中央集权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以及郡县制等方面回答。
(2)宪法:依据材料二“宪法美国实行联邦政体”可知该宪法是1787年美国宪法;原则:依据材料二“宪法美国实行联邦政体”和所学从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以及民主共和制原则等方面回答。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从新中国初期建立的三大政治制度和新时期实行基层民主制度等方面回答。
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中国的发展实现了三大历史性突破。
第一大突破,从1978年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解决了“松绑发展”的问题。松什么绑呢?松社会主义传统观念和教条主义束缚之绑。
第二大突破,从中共十四大到中共十七大前夕,解决了“借力发展”的问题。借什么力呢?就是借从上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经济全球化大潮之力。
第三大突破,从中共十七大开始,主要是解决“转轨发展”的问题。转什么轨呢?就是要从以高污染高能耗为代价、以总量倍增为目的的传统发展方式,转变到……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摘自李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三大历史性突破》
(1)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松绑发展”,我国在农村、城市分别实行了什么改革措施?
(2)为了“借力发展”,本世纪初我国加入了哪一个国际组织?有什么重要意义?
(3)为指导“转轨发展”,在中共十七大、十九大上形成了哪两大重要理论成果?
【答案】(1)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2)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意义: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3)理论: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详解】
(1)措施:抓住题干时间,结合经济体制改革内容可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2)组织,抓住题干时间,结合所学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义: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3)理论: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七大形成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九大上形成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1.阅读图表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图1指出图中数据有何变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下列表格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制表)
(2)分析统计表中深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GDP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3)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强国富民”道路的名称,并回答邓小平引领的中国经济的“根本转型”指的是什么。
【答案】(1)变化:出口总额大幅增加;出口产品结构变化。
原因:改革开放推动。(有其他表述,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酌情给分)
(2)主要原因: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答实行对外开放或实行改革开放亦可)
(3)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根本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详解】
(1)变化:根据《1981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与构成》图中可以看出1981年中国的初级产品出口占到将近一半,到2016年逐渐下降,只占5%,而工业制成品大幅度上升。从而得出答案。原因:联系所学可知是改革开放带动科技发展,从而推动出口的结构发生变化。
(2)通过观察表格发现1980年深圳的GDP和人均GDP在四个一线城市中均居于末位,但是到了2017年没GDP居于第三位,人均GDP居首位。分析主要原因是深圳在1980年成为经济特区,率先开始改革开放。
(3)根据材料三中“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结合所学可知这条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根本转型”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2.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阅读下列照片,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图①与列强哪次侵华战争有关,《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2)图②的发言是在哪次会议上?指出图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简要说明此次会议对当时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
(3)图③乔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图④所反映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答案】(1)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会议:亚非国际会议。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作用: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3)原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特点: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详解】
(1)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①中的《辛丑条约》与列强在1900年发动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关。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②的发言中提出的“求同存异”是在1955年亚非会议上。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在中国外交史上的作用是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3)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③乔开怀大笑的原因是在1971年26届联大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特点:根据图④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所反映的中国外交的突出特点是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4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大思想理论是引领中国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思想——让中国人民站起来
材料二 邓小平理论——让中国人民富起来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摘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中国人民强起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充分彰显了科学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力,是当代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摘自《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的道路。
(2)材料二中邓小平阐明了什么观点?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共十四大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是哪次大会确立的?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共同的思想精髓。
【答案】(1)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写“农村包围城市”不给分。)
(2)观点: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大会:中共“十九大”。
精髓: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详解】
(1)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题词联系到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作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和革命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观点:根据材料“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知主要观点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目标:根据所学可知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明确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大会:根据所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是在十九大上确立的。精髓:根据所学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共同的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44.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1)材料一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
(2)材料二中提到的“老人”是谁?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3)“1979年,那个春天的到来”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4)“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举措?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
(5)“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与建立哪一经济体制有关?
(6)这位老人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探索,产生了什么理论?体制。
【答案】(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2)邓小平;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十一届三中全会。
(4)建立经济特区;深圳。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邓小平理论。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当家作主站起来”可知是毛泽东;“改革开放富起来”说明是邓小平;“继往开来的领路人”说明是江泽民。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1992年”可知是南方谈话的邓小平;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回答。
(3)依据材料二“1979年”可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有关。
(4)依据材料二“1979年”可知是建立建立经济特区;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深圳等经济特区回答。
(5)依据材料二“1992年”可知是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依据材料和所学从邓小平理论回答。
4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摘要: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以下身体、保有财产及营业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书信秘密、居住、迁徙之自由。……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原则。并简要评价《临时约法》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简称1954年宪法)内容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2)结合材料二,指出1954年宪法的性质和特点。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简称1982年宪法)内容摘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3)结合材料二、三,指出与1954年宪法相比,1982年宪法在内容上体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4)由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现代中国宪法的制订、修正的认识。
【答案】(1)原则: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评价: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2)性质:1954年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3)特点: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认识:宪法的制订、修正必须结合国情;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是在不断的完善中形成的。
【详解】
(1)原则: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回答。由材料一中的“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出主权在民,由“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身体、保有财产及营业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书信秘密、居住、迁徙之自由”等体现了自由平等,由“《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省略到的内容可以推论出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等原则也体现了。评价: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注意从它对中国社会转型和民主制发展的角度回答即可。
(2)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二”回答。性质:根据材料二中的“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和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954年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特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等信息可以得出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3)特点:由“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以得出1982年宪法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可以得出1982年宪法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认识:主要从宪法修订或者制定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角度思考作答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比如,宪法的制订、修正必须结合国情;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是在不断的完善中形成的;等等。
【点睛】
4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二: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材料三: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春天”的内涵是什么?
(2)概括指出材料二包含的基本思想。
(3)对比材料三与材料二,文中所阐述的思想有什么发展?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1)邓小平。改革开放。
(2)不能以计划和市场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了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构想。
(3)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说明了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分析】
试题分析:
(1)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时间信息(1979)入手分析,结合“中国的南海边”,“老人”应是邓小平,而“春天”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
(2)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归纳能力,分析依据:“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第(3)分析依据: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比较邓小平在不同阶段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论述。
考点:邓小平理论
点评:本题以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为线索,考查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此考点还可以与毛泽东思想相结合,以及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关知识点相结合考查,如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详解】
4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是最早的探索者……起了先导的作用……毛泽东在探索中的失误和挫折也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材料二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纠正、创新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以上均摘自《川大学者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
(1)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留给我们的“历史借鉴”主要是什么?
(2)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哪些重要贡献?其思想核心和奋斗目标是什么?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内在联系。
【答案】(1)成就: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正确政策和措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八大会议的召开。借鉴:注意防止“左”倾错误。
(2)领导全党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立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决策,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国两制”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核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奋斗目标: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3)开始于毛泽东,形成于邓小平。这一过程既有思想理论上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也有前后衔接和转换,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
【分析】
(1)第一问考查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挫折教训,把握建国初到中共八大的史实即可。
(2)第二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即可。
(3)第三问把握两大理论的继承发展性即可。
【详解】
五、论述题
48.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序号 史实
1 1980年,中央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2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3 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4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5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6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7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 2009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居世界第二位
9 2010年,中国的粗钢、水泥、化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均位居世界首位。中国跃居“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10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倡议
阅读上表,从“改革开放与社会进步”的角度,任选两项史实,提炼一个主题。从所学知识中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史实,运用这三项史实对所提炼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史实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所选史实序号:1、3。
主题:对外开放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
补充史实: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
简要阐释:1980年,中央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第一批经济特区,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序幕;1988年,中国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带动了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详解】
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本题要求围绕“改革开放与社会进自拟主题。拟主题时选择对内改革或对外开放与社会进步的具体方面,如:对外开放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论证是可以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具体史实,强调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中共十三大明确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四个坚持”
C.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2.中共十九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A.邓小平理论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 D.中共十五大
4.中共十九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大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次大会是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6.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有
①新三民主义 ②工农武装割据 ③人民公社运动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7.下列关于我国21世纪经济建设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17年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位 B.外汇储备居世界前列
C.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D.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8.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据此可知,“一带一路”
A.改变了传统的外贸格局 B.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拓宽了新时期对外开放的空间
9.为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构想倡议,这一倡议的核心理念是( )
A.共商共建共享 B.以人为本
C.和平交往交流 D.合作共赢
10.2020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表的新年贺词中指出: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 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系统性阐释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倡议的核心理念是( )
A.共商、共建、共享 B.引进来,走出去
C.民主、富强、自由 D.亲、诚、惠、容
12.2017年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A.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B.经济发展高速度与高质量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
13.“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将其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4.邓小平领导了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5.面对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倡导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C.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D.召开不结盟首脑会议
16.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
A.“三讲”教育的要求 B.“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7.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A.1976年10月 B.1978年12月
C.1979年3月 D.1981年6月
18.下表为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中发生的几次重大争论。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时间 争论内容 争论的平息
20世纪80年代 特区能不能办 邓小平视察经济特区,题词肯定
20世纪90年代 海南出让的土地是“租界”吗 邓小平“南方谈话”
20世纪90年代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殖民地”吗 邓小平“南方谈话”,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
A.对外开放依赖于领导人支持 B.双百方针在新时期影响巨大
C.思想解放推动对外开放进程 D.经济体制改革转轨的艰难性
19.1992年春,有一位“老人”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在视察途中发表重要谈话,强调了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的步伐、三个“是否有利于”实践标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才是硬道理等六方面主要观点,对推进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中国人民“富起来”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位令人敬仰的“老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20.中国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B.20世纪50年代中国抗美援朝打败过美国
C.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D.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2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美好生活需要 B.物质生活需要
C.精神生活需要 D.物质文化需要
22.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的中国方案是
A.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倡议成立“亚投行”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3.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A.遵义会议、中共十四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八大
C.中共七大、中共十四大 D.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24.时代热词是每一时代特有的主题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中最有可能出现在2012-2021年的是
A.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科教兴国 B.米棉之战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C.另起炉灶九二共识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25.下列方针政策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按其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③“引进来”和“走出去”
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2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其中包括(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②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③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④“两弹一星”试验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这一论断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28.如图是2017年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邮票中主题活动的核心理念应该是
A.“引进来,走出去” B.“亲、诚、惠、容”
C.“真、实、亲、诚” D.“共商、共建、共享”
29.下列四张纪念邮票都以党的重要会议为主题,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邓小平理论
B.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一国两制”
D.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30.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第二次创业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C.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31.(1)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是________。
(3)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后,开展以________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简答题
3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什么?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33. 探究题60多年来中国外交所经历的跌宕起伏,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旗帜鲜明的“一边倒”,到纵横捭阖于“三个世界”,直至今天跻身与多极化的进程,中国外交在与时俱进,在逐渐成熟。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方针?
(2)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从而开创了外交新局面?
(3)新时期面对多极化发展趋势,中国提出的外交政策目标是什么?
四、材料分析题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1992年)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 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邓小平提出的“我们要埋头苦干”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35.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经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世界大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二战临近结束,美国同苏联的意识形态冲突日益显露。战后,美国有着明确的意识形态目标,霍普金斯表述过这一目标:“努力利用我们的外交力量,推进和鼓励民主政权在全世界建立。我们不应当害怕向世界表明我们的立场,即要求世界上的人民都享有建立一个真正民选政府的权利。”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二 “中国外交必须坚持传统价值人与人的交往,国与国的交往,谁都不喜欢对方颐指气使、飞扬跋扈。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更好体现平等相待、和而不同、诚信正义、立己达人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外交的胸怀和气度,给国际关系带来新风范、注入正能量。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3日
材料三 “中国梦外交”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战线上的体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战线的指导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国内实力增强、政治文化进步的成果,是引领当下和未来中国走向世界的智慧。它开创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格局,中国外交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伴舞向领舞跨进。
——刘德林《“中国梦外交”的格局与智慧》
(1)据材料一,概括当时国际形势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该形势下,新中国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面对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新中国做出了哪一决定?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坚持传统价值”、“崇尚和谐”而提出的外交原则,并概述在该原则指导下,新中国参与的国际会议及其贡献。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梦外交”在十八大后“向领舞跨进”的具体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综合国力与外交间的关系。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将邓小平头像再次印在封面上(图1)。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材料二 1997年,邓小平逝世,《时代》周刊又一次将其作为封面人物(图2)。封面写着这样一个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大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为了打造中国新时代的新形象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的继任者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了哪些理论贡献。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二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春天”的内涵是什么?
(2)概括指出材料二包含的基本思想。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二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解。
39.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政体,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联邦政府只能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力属于各州及人民。
——岳麓出版社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1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合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原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朝开创了哪些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宪法指什么?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建国以来有哪些民主政治制度?
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中国的发展实现了三大历史性突破。
第一大突破,从1978年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解决了“松绑发展”的问题。松什么绑呢?松社会主义传统观念和教条主义束缚之绑。
第二大突破,从中共十四大到中共十七大前夕,解决了“借力发展”的问题。借什么力呢?就是借从上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经济全球化大潮之力。
第三大突破,从中共十七大开始,主要是解决“转轨发展”的问题。转什么轨呢?就是要从以高污染高能耗为代价、以总量倍增为目的的传统发展方式,转变到……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摘自李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三大历史性突破》
(1)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松绑发展”,我国在农村、城市分别实行了什么改革措施?
(2)为了“借力发展”,本世纪初我国加入了哪一个国际组织?有什么重要意义?
(3)为指导“转轨发展”,在中共十七大、十九大上形成了哪两大重要理论成果?
41.阅读图表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图1指出图中数据有何变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下列表格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制表)
(2)分析统计表中深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GDP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3)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强国富民”道路的名称,并回答邓小平引领的中国经济的“根本转型”指的是什么。
42.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阅读下列照片,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图①与列强哪次侵华战争有关,《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2)图②的发言是在哪次会议上?指出图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简要说明此次会议对当时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
(3)图③乔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图④所反映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4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大思想理论是引领中国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思想——让中国人民站起来
材料二 邓小平理论——让中国人民富起来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摘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中国人民强起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充分彰显了科学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力,是当代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摘自《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的道路。
(2)材料二中邓小平阐明了什么观点?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共十四大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是哪次大会确立的?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共同的思想精髓。
44.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1)材料一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
(2)材料二中提到的“老人”是谁?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3)“1979年,那个春天的到来”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4)“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举措?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
(5)“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与建立哪一经济体制有关?
(6)这位老人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探索,产生了什么理论?体制。
4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摘要: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以下身体、保有财产及营业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书信秘密、居住、迁徙之自由。……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原则。并简要评价《临时约法》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简称1954年宪法)内容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2)结合材料二,指出1954年宪法的性质和特点。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简称1982年宪法)内容摘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3)结合材料二、三,指出与1954年宪法相比,1982年宪法在内容上体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4)由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现代中国宪法的制订、修正的认识。
4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二: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材料三: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春天”的内涵是什么?
(2)概括指出材料二包含的基本思想。
(3)对比材料三与材料二,文中所阐述的思想有什么发展?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4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是最早的探索者……起了先导的作用……毛泽东在探索中的失误和挫折也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材料二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纠正、创新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以上均摘自《川大学者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
(1)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留给我们的“历史借鉴”主要是什么?
(2)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哪些重要贡献?其思想核心和奋斗目标是什么?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内在联系。
五、论述题
48.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序号 史实
1 1980年,中央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2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3 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4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5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6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7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 2009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居世界第二位
9 2010年,中国的粗钢、水泥、化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均位居世界首位。中国跃居“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10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倡议
阅读上表,从“改革开放与社会进步”的角度,任选两项史实,提炼一个主题。从所学知识中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史实,运用这三项史实对所提炼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史实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