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 7.3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 7.3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2-02 21:3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次课严格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主导地位,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篮球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通过本次课,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实事求是,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优秀体育道德作风。
二、教材分析:
篮球是中学体育常见的一项体育运动,特别在高中更是受到学生的喜爱。通过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可以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体验传球的方法,并且在练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过程中能有效地形成团队意识。
三、学生分析:
1.高二年级的学生对球类运动很有兴趣,教师向学生提出什么是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对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产生一定的兴趣。
2.高二年级学生对知识喜欢进行探究,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会建立表相的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方法,学生自己在尝试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时候会遇到困难,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与质疑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
2.运动参与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
3.社会适应目标:感受合作互助的快乐,表现出对同伴的关心和集体的荣誉感,并逐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心理健康目标:激发学生自我表现锻炼的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重、难点: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
全身协调用力,准确的手型及传接球的准确性快速能力,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六、教学器材:
足球60个,标志盘30个,篮球场4个。
七、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
教师宣布上课,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师生问好(要求声音宏亮,精神饱满,快、静、齐。)清点人数,安排好见习生。
教师提出本课的教学目的,重、难点和本次课的要求,学生认真讲,服从老师的指挥。
2)、开始部分
1.热身跑
教师提出跑步要求,并监督学生跑步,要求学生精神饱满,跑步时保持好队列队形。全班成二路纵队,围绕操场慢跑一圈。
2.绕圆慢跑----叫号抢先到达圆心
分别在篮球场的两个半场的中心定一足够大的小圆作为圆心,第一、二和第三、四排同学分别以小圆为圆心围成一个大圆,做绕圆跑动。当听到老师所喊的数字与自己所报的相同,迅速跑到圆心处集合后,又重新回到大圆上去,等待老师下一次叫号。
3、球性练习
八、基本部分
1.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学生会说什么是接球,什么是传球。教师介绍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并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导学。
教师讲解示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球性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原地练习、跑动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2.两人一球原地传球练习。
3.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
4.两人一组相距4-5米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
5.游戏:抱球跑接传球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
将全班人平均分成四个组,每个组拿一个篮球,从中线出发抱球绕过前方障碍物到达底线,再往回跑至传球线(场内标明),然后将球传给下一个队友,依次进行直至最后一个完成同样的动作回到起点,游戏结束。
游戏要求:
(1)教师提出比赛要求。
(2)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运用合理比赛方法。
(3)学生根据个人情况,互相合作,协调配合。
(4)表扬获胜队伍,鼓励和激励失败的队伍。
九.迎面接力(“之”字形传球)
方法: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一、二组相对为一队,三、四组相对为一队。每队做“之”字形(如图)依次传球,直到每队最后一个同学将球回传给排头
要求:
按照要求,方法进行。
迎面传球时,注意传球的力量。
传球时注意接球时要缓冲。
十. 素质练习:往返跑
学生从边线出发,跑动到指定的第一条线并触摸后,转身往回跑至起点边线上,再从边线出发跑到指定的第二条线上并触摸,重复同样的动作、路线直至触摸完指定的线。
十一、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活动,届时教师用柔和的语言进行提示。
要求:动作舒展到位,充分放松身心。
2.总结学生本次课对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掌握情况。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4.安排值日的学生回收清点器材
学校 某某某中学 班级 1618 人数 60人
教学内容 学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素质练习:往返跑
教 学 目 标 通过学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学生基本掌握其在篮球实战中的作用。 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学生上下肢的协调能力。 通过游戏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更好、更快得在快乐中学习。 锻炼学生培养勇敢、机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勇于竞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球感 传球时的手型 教学难点 动作协调 传球力度 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块30个篮球
结 构 课的内容 教与学活动 教学组织与要求 时 间 或 次 数 教育意图
开 始 部 分 课堂常规: 学生集合 报告出勤情况 师生问好 宣布本课内容 安排见习生 1、师生问好 2、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及学习目标 安排见习生 1组织(如下图): ♀♀♀♀♀♀♀♀♀♀♀ ♀♀♀♀♀♀♀♀♀♀♀ ♀♀♀♀♀♀♀♀♀♀♀ ★ 要求: 1、预备铃响后,老师鸣哨组织学生集队 2、学生集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
准 备 部 分 一.准备活动: 绕圆慢跑----叫号抢先到达圆心 2.抱球跑接传球游戏 分别在篮球场的两个半场的中心定一足够大的小圆作为圆心,第一、二和第三、四排同学分别以小圆为圆心围成一个大圆,做绕圆跑动。当听到老师所喊的数字与自己所报的相同,迅速跑到圆心处集合后,又重新回到大圆上去,等待老师下一次叫号。(图一) 将全班人平均分成四个组,每个组拿一个篮球,从中线出发抱球绕过前方障碍物到达底线,再往回跑至传球线(场内标明),然后将球传给下一个队友,依次进行直至最后一个完成同样的动作回到起点,游戏结束。(图二) 学生控制好跑步的速度,间距适当,充分活动各关节。 要求: 1. 按游戏规则进行 2. 学生积极参与 3. 在过障碍时多想办法 4. 游戏时注意安全 5' 6' 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养成做准备活动的习惯,预防运动损伤,增强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以及奔跑能力,从游戏中感受乐趣,使得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结 构 课的内容 教与学活动 教学组织与要求 时 间 或 次 数 教育意图
基 本 部 分 一.双手胸前传球 动作要领:两脚前后开立或左右开立,与肩同宽。持球时,两手5指张开,掌心空出,拇指相对成八字。持球于胸腹之间,两肘关节自然弯曲。 1)原地徒手练习 2)近距离传持球练习 3)远距离传接球练习 4)自定距离传接球练习 1. 教师讲解师范,说明技术动作要领。 2. 学生认真听、看,思考。 3. 学生按老师要求练习。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纠正。 学生展示、学生评价。 组织形式: 分4排集体练习(练习1、2、3、4) ■ 要求: 动作到位,避免出现易犯错误。 传球时脚要蹬地用力,通过上下肢协调用力将球传出。 接球时要注意缓冲,以免手指被挫伤。 12 掌握双手胸前传求技术。在练习中锻炼学生的注意力,方向感,上下肢的协调能力。
二.迎面接力(“之”字形传球) 四. 素质练习:往返跑 方法: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一、二组相对为一队,三、四组相对为一队。每队做“之”字形(如图)依次传球,直到每队最后一个同学将球回传给排头。(图三) 学生从边线出发,跑动到指定的第一条线并触摸后,转身往回跑至起点边线上,再从边线出发跑到指定的第二条线上并触摸,重复同样的动作、路线直至触摸完指定的线。(图四) o o o o o o o o o o 要求: 按照要求,方法进行。 迎面传球时,注意传球的力量。 传球时注意接球时要缓冲。 注意安全。 要求: 跑动到位 必须摸到规定的线 6' 10 1. 检验学生对本次课所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2、激发学生的斗志,提高学生团体协作的意识。 发展学生的跑动能力和反应能力等。
结 束 部 分 放松操 小结 下课 师生再见 教师领做静力牵拉放松练习。 提问学生的感受。 教师对本课进行总结。 组织学生收还器材。 师生再见。 组织(如下图): ♀♀♀♀♀♀♀♀♀♀♀ ♀♀♀♀♀♀♀♀♀♀♀ ♀♀♀♀♀♀♀♀♀♀♀ ★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放松,动作舒展,配合呼吸进行放松,使生理负荷恢复相对安静状态。 3' 愉快放松,消除疲劳。
课 后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