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复习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复习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7 09:1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复习课件
燃烧与灭火
燃烧的条件
促进燃烧
的方法
灭火的原理
移除可燃物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物理
化学:
急剧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致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
爆炸
增大氧气的浓度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训练备选】(2012·牡丹江中考)请你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解释以下事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考查燃烧与灭火为主题,考查现实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1)油锅灭火利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2)扇灭烛火为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3)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1)隔绝空气(或氧气)
(2)降低温度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3)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木柴燃烧更充分
化石燃料及其利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认识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石油的综合利用
煤的综合利用
怎样减少?
怎样解决燃料危机?
主题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主题训练2】(2014·福州检测)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选A。
【训练备选】(2012·牡丹江中考)燃料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B.所有能量的获得都来自于燃料的燃烧
C.车用乙醇汽油做燃料,可节约石油资源
D.氢气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使用
选B。
(2012·锦州中考改编)化学与能源、环境关系密切。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天然气。
(2)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CO2气体,CO2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可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写一种即可)。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在化工生产中尽可能实现“零排放”。CO2和H2可以按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物质。用CO2和H2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并且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字母)。
A.甲酸(CH2O2) B.乙酸(C2H4O2)
C.乙醇(C2H6O) D.丙酮(C3H6O)
答案:(1)石油 (2)温室效应
(3)太阳能(答案合理即可) (4)A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循环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趋势
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二氧化碳的制取
二氧化碳的性质
原理:
CaCO3+2HCl CaCl2+H2O+CO2↑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验满方法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用途
选取方法
1.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2.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森林砍伐
溶解并生成石灰石
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CO2的循环
莫纳罗亚山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夏季
冬季
(补充)【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 CaO+CO2
二、CO2的制法
高温
【CO2的实验室制取】
2.原理:CaCO3+2HCl=CaCl2+CO2 +H2O
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
(主要成分为CaCO3)和稀盐酸(HCl)
3.发生装置:
4.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
5.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6.验满:将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处,熄灭
7.实验步骤:组装仪器 检查气密性 加入药品(先固后液) 收集气体
8.注意事项:
①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插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漏斗逸出);(分液漏斗则不需要)。
②导管刚好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③若用排气法,导管必须插入集气瓶底(便于排净空气)。
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选择合适的反应
发生装置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检验方法及验满
思路:
归纳总结
选择合适的反应:
反应原理是否正确
价格是否便宜
反应速率适中(CaCO3粉末药品与HCl时反应速度太快)
产生气体易收集(化石燃料的燃烧)
产物是否有污染(反应是否绿色化)
三、CO2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
状态、密度
(二)CO2的化学性质
1、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CO2不能供给呼吸
3、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碳酸使石蕊变红)
H2CO3=H2O+CO2↑(碳酸不稳定)
4、CO2与石灰水的反应
CO2+Ca(OH)2=CaCO3↓+H2O
(三)CO2的鉴别:
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产生浑浊。
实验探究题(一)
CO2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D
图表示两项实验:
①在燃着的蜡烛甲、乙上倒扣一只烧杯;
②往放有燃着的蜡烛丙、丁的烧杯中慢慢倒入二氧化碳。
在两项实验中先熄灭的蜡烛分别是(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发现试液变红
提出问题:哪种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
实验探究(二)
做出猜想:
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请简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二氧化碳与水作用生成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
CO2+H2O=H2CO3
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石蕊试液变红
CO2
沫灭火机
纯碱
汽水
尿素
人工降雨
温度计
灭火
工业原料
致冷剂
光合作用
相互转化关系
①C+O2=CO2完全燃烧
点燃
②2C+O2=2CO不完全燃烧
点燃
③2CO+O2=2CO2
点燃
3CO+Fe2O3=2Fe+3CO2
高温
④CO2+C=2CO
高温
⑤CO2+Ca(OH)2=CaCO3 +H2O
⑥CaCO3+2HCl=CaCl2+CO2 +H2O
CaCO3 CaO+CO2
高温
⑦CO2+H2O=H2CO3
⑧H2CO3=CO2 +H2O
气体 氧气O2
药品名称
反应原理
反应条件
反应物状态
气体发生装置
收集方法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实验步骤
2H2O2 2H2O+O2↑
MnO2
过氧化氢(双氧水)、二氧化锰
常温
固态+液态
排水取气法、向上排空气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瓶中,木条复燃!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
组装仪器—检验气密性—放入MnO2—倒入过氧化氢—收集
气体的制取
实验室制取氧气
气体 O2
药品名称
反应原理
反应条件
反应物状态
气体发生装置
收集方法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实验步骤 组装仪器—检验气密性—放入MnO2—倒入过氧化氢—收集
2H2O2 2H2O+O2↑
MnO2
过氧化氢(双氧水)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常温
固态+液态
排水取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瓶中,木条复燃!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
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常温
固态+液态
向上排空气法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
组装仪器—检验气密性—放入大理石—倒入盐酸—收集
主题一:燃烧与灭火
【主题训练1】(2013·重庆中考A卷)A、B、C三个集气瓶中只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下图方式倒扣住蜡烛和白磷。
(1)若A瓶中是二氧化碳,则燃着的蜡烛会立即_____________。
(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则B瓶中的气体是______。一段
时间后,该蜡烛渐渐熄灭,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氧气耗尽
②温度降低
③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④蜡烛着火点改变
(3)C瓶倒扣住白磷时,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熄灭 (2)氧气、①③
(3)白磷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4P+5O2 2P2O5
点燃
===
小结
由CO2分子 由C、O元素
构成 组成
1、无色、无味气体 1、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能溶于水 2、CO2不能供给呼吸
3、密度比空气大 物理 化学 3、CO2与水的反应
ρ=1.977g/l CO2 CO2+H2O=H2CO3(使石蕊变红)
4、干冰—固态CO2 性质 性质 H2CO3=H2O+CO2↑(碳酸不稳定)
易升华 用途 4、CO2与石灰水的反应
CO2+Ca(OH)2=CaCO3↓+H2O
“CO2的功与过” (用来鉴定CO2)
CO2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