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26 16:3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检测题
一、单选题
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左图为“北方某地农业景观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北方农民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
A.增强①过程 B.增强②过程 C.减弱③过程 D.增强④过程
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减弱
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阴天时,气温比晴天低是由于(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灌丛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沙物质在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的阻挡发生沉积而形成,属于特殊沙丘地貌。在沙漠中,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和衰败退化可以指示环境变化。柽柳是优良的防风固沙先锋树种,沙物质常在其附近堆积,发育成灌丛沙丘。下图示意柽柳灌丛沙丘剖面。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区域中,可能发育灌丛沙丘的是( )
A.沙漠内部 B.沙漠边缘 C.绿洲内部 D.泥沙淤积的河床
6.柽柳的生长发育能够形成灌丛沙丘的主要原因是( )
A.根系发达 B.抗风沙 C.耐旱 D.耐盐碱
7.在沙漠中,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可以指示( )
A.沙丘活化 B.土壤水分条件改善 C.气候趋于干旱 D.植被覆盖率降低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有关监测时段该城市区域气温的表述( )
A.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B.最高温多云天高于晴天
C.气温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8日22时市中心气温可能是15℃
9.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A.8日15时左右 B.8日18时左右 C.9日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左图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城等深线分布图”,右图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甲、乙两海域盐度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为( )
A.降水 B.温度 C.洋流 D.径流
11.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冬季表、底层海水温度更低并且差异更小,原因可能是( )
①甲处海水较浅,冬季受陆地影响大,海水温度较低
②甲处纬度高,太阳辐射少,海水温度较低
③甲处海域更封闭,流动性差,与外海热量交换少,故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差别很小
④甲处沿岸有洋流经过,海水热量上下交换,故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差别很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下图示意2020年12月2日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风力最大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甲处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黑夜时低至-183℃。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图为“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月夜后首次醒来和地球表面大气热量交换过程示意图。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①、③、⑤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15.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图7中的( )
A.① B.⑦ C.③ D.⑤
16.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强,②强 B.②强,③弱 C.④强,⑤强 D.①强,③弱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图示甲、乙、丙、丁四点气压值排序为( )
A.甲>乙>丁>丙 B.甲>乙>丙>丁 C.乙>甲>丁>丙 D.乙>甲>丙>丁
18.此时,图中M处最终吹( )
A.正北风 B.正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北京某高中的学生自己制作了学具,在教室模拟演示地理现象。实验开始前(图左),学生观察到学具中间悬挂的锡纸条没有明显的水平摆动。实验开始后,学生点燃蜡烛,并在纸杯中放入冰块,观到两张锡纸条有一定的摆幅(图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该学具演示的是( )
A.热力环流 B.风的形成 C.大气受热过程 D.大气垂直分层
20.实验中悬挂锡纸摆动幅度很小,可能的原因是( )
A.锡纸太薄 B.装置密闭性太好 C.装置太小 D.蜡烛太多
21.该实验体现的原理与生活中的应用相似的是( )
A.电吹风 B.电冰箱 C.微波炉 D.空调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气温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该滨海地区吹海风的时段最可能是( )
A.2-4时 B.6-8时 C.12-14时 D.20-22时
23.海陆间热力环流对滨海地区的影响有( )
A.增强太阳辐射 B.加剧大气污染
C.水汽输送多,减少年降水量 D.调节气温,减小气温日较差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地区2020年6月11日14时的等压线(单位:hPa)形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中四地风速相比较( )
A.①地大于②地 B.②地小于③地 C.③地大于④地 D.④地小于①地
25.图中四地风向大体一致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年11月10日,我国研发制造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左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右图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出水瞬间照片。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26.地震波从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减慢的界面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7.“奋斗者”号坐底的海域环境,表述正确的是( )
A.高温高压 B.低温低压 C.黑暗高压 D.黑暗低压
二、综合题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峡山水库又名峡山湖,坐落于山东半岛,是山东省第一大水库,发挥着胶东地区战略水源地的重要作用。库区地势南高北低,总库容14.0亿立方米,水位季节变化大。水库既供给农业灌溉,也为当地提供饮用水。水库周边建有太保庄万亩生态林和王家庄万亩生态林。水库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0天以上水质保持在地表水类以上标准,峡山湖畔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到3000个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图为峡山水库位置示意图。
(1)判断峡山水库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从水循环意义的角度,阐述潍河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3)简述库区生态林建设对当地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29.“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南方某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和该民居白天穿堂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单项选择题)。
A. B. C. D.
(2)在下图中画出夜晚时山林与石质地面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
(3)如果上图中山林与石质地面之间的风向是正东风,则高空的风向是____。
30.地理学习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地理实验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某地理原理示意图,图乙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
材料二: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的现象。某地理兴趣小组记录了某天的海陆气温变化,如下图。
(1)从图甲中观察到的该模拟实验结果,烟的运动方向呈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循环;其模拟的自然地理原理是____;若实验模拟的是夜晚的海陆风,则冰块代表的是____(填“陆地”或“海洋”);若该实验模拟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那么代表城市的是____。
(2)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请就强化实验现象的角度提出改进建议。(两项即可)
(3)据图乙中等压面分布所知,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压从高到低依次为:____;M、N两地气压较高的是____;①、②两地降水概率较大的是____,昼夜温差较大的是____。
(4)由材料二可知,兴趣小组的小芳想体验面朝大海长发向后飘的感觉,应选择的该天时段为____时,并说明原因。____
31.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①____③____,④____。
(2)从数量上看,②<①的原因是____。图中④的作用有哪些 ____
(3)阴天的气温日较差一般比晴天小,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深秋我国北方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以防止寒潮造成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B 6.A 7.B 8.A 9.C 10.D 11.B 12.A 13.B 14.D 15.B 16.D 17.C 18.A 19.A 20.C 21.D 22.C 23.D 24.D 25.B 26.B 27.C 28.
(1)海陆间循环。
该地为季风气候,水汽主要是夏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峡山水库的水通过潍河,汇入渤海(莱州湾)。
(2)潍河流动过程不断汇集地表水,为沿岸提供灌溉水源;塑造地表形态,形成流水地貌;为海洋输送泥沙、有机物和营养盐类,成为海陆联系的纽带。
(3)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加强。
29.
(1)D
(2)
(3)西北风
30.
(1) 顺时针 热力环流 陆地 热水
(2)提高水温,增加冰块
(3) ②①③④ M ① ②
(4) 8-16 此时段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海洋气温低于陆地;陆地气流上升,气压低/海洋气流下沉,气压高,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
31.
(1)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2) 受大气的削弱作用影响 ④的作用是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3)阴天时白天云量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晚云量多,大气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所以昼夜温差小。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