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七上: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格局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七上: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格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21 17:0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 第 15 课
汉武帝推进
大一统格局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七岁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到七十岁驾崩,在位五十四年。他的一生见证了西汉王朝的鼎盛。历史常识庙号: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为祭祀帝王而设立的称号,一般第一代的帝王称“祖”,第二代的称“宗”,如汉高祖,唐太宗
年号:见课本77页介绍,如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
谥号:古代帝王死后,大臣根据其生前活动而定的称号,含有褒贬之意,如周厉王,周幽王,汉文帝,汉武帝我用哪种思想来治理国家最好呢? 主张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综合了先秦各家含法家思想等,对儒家学说进行改造和阐发,创立了神学化(天子)的儒家体系。
见书78页阅读理解材料
董仲舒含 义:提出者:排斥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结 果: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
正统思想评 价: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了政治上大
一统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中央
集权封建国家的巩固。但儒家思
想独尊的局面,禁锢了人们的头
脑,实际上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一
种表现。一、思想上---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原 因:诸侯王(同姓王,异姓王)势力膨胀,七国之乱,严重威胁皇权提出者:主父偃内 容: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必须在王国内将封地再分封给其他子弟为侯,由皇帝定封号,并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管理。作 用:巧妙削弱了王国的势力,解决了王国问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二、政治上---削弱封国势力,颁布“推恩令”中 央:司隶校尉(见插图)地 方:刺史制度加强对京师百官、皇族的监察 加强对地方郡国官吏的监察三、法制上----强化监察制度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读读看 人们为什么总把
“秦皇汉武”并称?见78页1、两人都是我国封建时代具有雄才 大略的政治家
2、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
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3、“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
统的象征课堂讨论课堂练习一、选择题
1、西汉国力最为昌盛时期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目的是( )
A、提倡儒家学说 B、加强中央集权
C、推行儒家教育 D、禁止其它学说
3、汉武帝允许诸王可以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主 要是采纳了谁的建议( )
A、张良 B、萧何 C、董仲舒 D、主父偃
4、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道家 D、道家和墨家
DBDB5.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是
A.大学  B.太学
   C.中学  D.国子监
6.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贾谊  B.东方朔
   C.董仲舒 D.主父偃BC7.汉朝,颁布“推恩令”的帝王是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高祖
8.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开 始于
A.春秋后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初年  D.西汉盛期CD9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见78页
维护皇帝的权威 ; ②恩赐亲戚;③ 巩固统一; ④ 加强中央集权
A .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D 10、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