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21 17:4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学年第一学期杭州二中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苍穹(qióng) 胆怯(qiè) 炽热(zhì) 物之汶汶(mén)
B.管弦(xián) 船坞(wū) 菲薄(fěi) 放浪形骸(hái)
C.创伤(chuāng) 愠色(yùn) 濒临(bīn) 悄无声息(qiāo)
D.从容(cóng) 嗟悼(jiē) 荫庇(yìn) 曲水流觞(q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喋血 湍急 震颤 浑浑恶恶 B.枯槁 寥落 鹰隼 陨身不恤
C.雾霭 屠戮 荒谬 岌岌可危 D.亲睐 肆意 慰藉 文过饰非
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表现出来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他们是当今青年学习的楷模。
B. 木船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那人却稳稳地站立,就像身怀绝技的骑士骑在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上,野马狂奔,他却泰然自若。
C. 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沈从文先生与夫人张兆和风雨同舟几十年,两人举案齐眉,从来没有红过脸,被世人传为美谈。
D. 父亲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身为人子的他总是尽心竭力地加以照顾,再脏再累也乐在其中,乌鸟私情,让人动容。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中严令禁止:中职学校不得安排学生到营业性娱乐场所实习,不得安排学生每天实习超过8小时。
B.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出于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C.通过这部优秀的纪录片,让我们看到祖国那段漫长又艰难的历程,从而让我们对当前的选择更为坚定。
D.他没有听从导师的建议,对论文的观点加以修改,进而变更全文的结论,最后受到了导师的批评。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兴起于战国时期的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的,诗作大量引用楚地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颇具楚地特色。《楚辞》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本纪”主要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列传”主要叙述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其作品《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合称为“四大悲剧”。
D.庄子,我国春秋时期思想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庄子》也称《南华经》。
6.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3分)
材料一:21世纪教育网
北京市体检中心发布的《2011年度北京市体检统计资料报告》显示,去年北京高中生体检完全合格的仅有一成多,不合格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体重与视力上。
材料二: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这意味着体育科目或将进入高考评价体系。
你如何看待“体育纳入高考科目”?请结合材料表达你的观点。(不超过100字)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陈情表》)
②亦欲以 ,通古今之变, 。 (《报任安书》)
③ ,则芥为之舟; ,水浅而舟大也。 (《逍遥游》)
④沧浪之水清兮, ;沧浪之水浊兮, 。 (《渔父》)
二、现代文阅读(共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在不同文明间的交往交流中,语言从来就是变动不居的。从理论上说,语言交流应该是彼此平等、互相影响的,每种方言都有平等挤进“中心”的权利,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应该对等地相互吸收“外来语”。但实际上语言也十分“势利”,根本不可能完全“平等”。
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表明,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有权变成“官话”、“普通话”,其他方言只能蛰居“边缘”,难登大雅之堂。同样,“外来语”更多也是“先进”向“落后”的“边缘”渗透、侵入,逆向流动者绝少,后者不得不深受前者影响。如不少北京的方言或流行语之所以能在全国迅速流行,成为“普通话”,只因为北京处在政治、文化中心。近代许多沪语能突破“边缘”进入“中心”,因为上海是商埠首开之地,且日渐成为经济中心,总是风气先得。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我们现在以为很“普通”的,早就习以为常时时脱口而出的“滑头”、“流氓”、“盯梢”、“出风头”、“寻开心”、“阴阳怪气”等词语,若查书一看,原本竟都是上海方言。而今日粤语的情形亦颇有些类似。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得风气之先,南风渐盛,于是“粤味普通话”也随粤菜一道北上,如“买单”、“搞定”、“生猛”等,已渐渐成为“普通话”。现在“港台腔”颇受责难,其实“港台腔”不也是我们统一的中国的“方言”之一种吗?例如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用“港台腔”的“耶——!”“哇——!”代替“哎哟——!”来表示惊叹,引起了一些尖锐的批评责难。其实,被视为“惊叹”之“正统表达”的“哎哟”也并非古来如此,一成不变。如要“正统”,只能回到不是“噫吁嘻——!”就是“呜呼哀哉——!”的时代。几年前,我就曾撰文,主张不妨用“听取蛙声一片”那般宽舒闲淡心态,来“听取‘哇’声一片”。
万众瞩目的“胡连会”新闻公报就说,“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是国共两党的共同“体认”,胡总书记与连主席决定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这多次出现的“体认”、“愿景”不是立即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成了我们的“普通话”吗?事实说明,我们的最高领导人并不拒绝来自台湾的词汇。其实,随着祖国大陆经济的迅速发展,“普通话”尤其是 “简化字”在台亦影响渐强。这恰恰说明,两岸语言在互动中越来越融洽,而不是把彼此的语言视为有害的洪水猛兽而渐行渐远,这实在是增进彼此了解、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幸事。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大量“外来语”甚至有“外”来居上之势,盖因“西学”较“中学”发达先进也。无论高兴与否赞成与否,这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是如此,难以人为改变,大可不必因此而痛心疾首。若一定要“查户口”、“讲出身”,非要“正本清源”查“血统”,非祖宗八代“根正苗红”不可,一定要把这种带有“殖民”色彩的“外来语”统统扫地出门,则我们现在几乎无法开口说话。应当说,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方言还是外来语,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新鲜、丰富、精确。
8.对文中加点的“普通话”一词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指北京的方言或流行语。
B.指那些先在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流行,而后在其他地区迅速流行的某些方言或流行语。
C.以“体认”、“愿景”等词语为代表的,已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的,被接纳为标准语的词汇。
D.我们认为很“普通”的,早就习以为常、时时脱口而出的语言。
9.与“实际上语言也十分‘势利’,根本不可能完全‘平等’”一句话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有权变成“官话”、“普通话”,其他方言只能蛰居“边缘”,难登大雅之堂。21世纪教育网
B.“外来语”更多也是“先进”向“落后”的“边缘”渗透、侵入,逆向流动者绝少,后者不得不深受前者影响。
C.京、沪、粤地的某些方言受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影响,得到广泛认同,但作为“我们统一的中国的‘方言’之一种”的“港台腔”却受到不平等的责难。
D.大量“外来语”在近代随西学东渐,甚至有“外”来居上之势,盖因“西学”较“中学”发达先进也。
10.从全文看,作者对语言交流中的“势利”、“不平等”现象持怎样的态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共13分)
做一棵苍凉的白菜
王小妮
⑴该做一棵什么样的白菜?这是一个极端严肃的问题。
⑵在深圳的一间商场里,我陪着两个客人逛。在他们打算离开商场的时候,我看见了那棵摆在陈列柜里的白菜。
⑶它比一般的山东的白菜要略微细弱一点。每条叶片都精致。尖儿青脆。根是乳汁一样的白。它全身透明。躺在一只盘子里。它是玻璃的。标价888元。
⑷我非常想用手去摸一摸它,虽然我知道不应当触摸商品。我一直想伸出手去。好像我们在许多年前就认识。我们必须打个招呼。我知道它没有体温,无论真假,白菜都是凉的。我的老友,它永远这么沉默,这么冰凉。带着我过去生活的味道,我多想马上把它买回家,摆在我的桌子上。
⑸客人发现我一直端详白菜,就说,做人不如白菜,要做,就做你们深圳的白菜。888元,不沾灰尘,又不会烂,只要不失手打破,放上十年、百年,都是一棵好白菜。
⑹这是深圳的白菜。我好像被什么陨石击中。它不是我的老友。
⑺我回到街上,风是真实的,它的本质是流动。树木是真实的, 它的本质是翠绿。我的家门是真实的,它阻挡一切人,只接受一把钥匙。我不再想那玻璃的白菜。
⑻真正的白菜,怎么可能在这种大商场里,被灯光照射着。我来到秋天的地上。菜们都劈着棵,它们完全熟了,青的帮儿,白的心儿,在内里运足了力气。某一天,有手抓住它,它从泥土里升起来。那手粗糙干裂,使白菜受到第一次创伤。许多的白菜,成为山,垛在寒风里,等待车,等待秤,等待进入一个温暖的门。
⑼冷空气在凌晨落地,最临近风的那些白菜,被寒冷打过,叶子透明、起泡,全身变成石头一样的硬。买菜的人裹着大衣说,这菜我不要,冻菜!这样,它们被拨落在地,用它们最后的心力坚持着。冰冻,使它们不再倒伏,日夜立着,孤独而坚硬。最后的一日,它们看见自己头发上的腐烂。这种结局,在它们还是一棵棕色小种子的时候,还来不及想。由此,它们成了泥。
⑽从生到死,能够躲在烈风背后的白菜,比那些过早成泥的,多活了几个月。像人,有的苍凉夭折,有的长寿。
⑾我不能买那棵888元的白菜。假如那商场的经理出面,拿出他窄薄的名片,说,多谢我的光临,请我任取一样东西作为留念。我也不会再要那棵白菜。它太无瑕疵,太歪曲生命,它美化了真实,因为它不腐烂。
⑿有一个一生不顺的人,别人说他的直率、袒露,恐怕要在另外的一块大陆上才能被理解和接纳。这个人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对一个壮年人说,请你让出你的座位来,那边有一个老人!车上所有的人都诧异,有小孩子问,他是售票员吗?最终,人们像看一件异物,目送他到站下车。那个壮年人始终没离开座位。21世纪教育网
⒀我喜欢他。这棵苍凉、孤独的老白菜。
⒁我还看见许多不真实的、类似玻璃宝石珍珠玛瑙的物体,从商场的柜台里出来。他们公然走到市面上。这是一个新的人种。在他们光滑精致的仪表之下,他们微笑着,说行的时候,往往是不行;他们婉转着说不行的时候,往往暗示着行。眼睛流动时,他在琢磨你;直朴地望着你,他却在想另外的事情。有最好的做工和设计,我们不用专门去买一棵玻璃的白菜,一日所见已经眼花缭乱。
⒂像游乐场里的老虎机,只认那种铁片制造的硬币。这个时代,认那些精明剔透的玻璃人,爱怜他们、纵容他们。财富向他们倾斜,使他们一次次旗开得胜。
⒃而另外一些人,像迎着风、苍凉直立的白菜。他们天赋了失败的人格。这些失败的白菜,过早成泥的白菜。我极少数的老友们,你们永远不会走开,就在我的近旁。我们互相为伍,在这世界的残冬。
11.简析第⑶段中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

12.“我”对“玻璃白菜”的情感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

13.本文最主要的两种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14.文末划线句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可乐也: 信:实在。
B.向之所欣: 向:先前。
C.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固:坚决。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当其欣于所遇 圣人不凝滞于物
B.不知老之将至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但以刘日薄西山
D.录其所述 以通其狂惑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修禊”指驱除不祥的礼俗之事。作者因之与友会于环境优美之兰亭,吟诗饮酒,尽享视听之娱。
B.第二段写世人“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但都会遭遇同样的人生伤感:世事变化不定,生命终有尽头。
C.第二段末借孔子“死生亦大矣”之言,意在说明生与死都是人生大事,人类永远无法回避“终期于尽”的死亡。
D.作者最终摆脱了生命终有尽的千古之殇,在对“一死生”“齐彭殇”的否定中,表达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
1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⑴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分)
⑵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3分)
19.用“/”给下面一段文字断句。(3分)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①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
注:①不谷:古代王侯自谦之辞。
四、作文(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1世纪教育网
小 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①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苗。
阅读《小松》后,你有何认识或感悟?请选择合适的角度作文。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2012学年第一学期杭州二中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答题卷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题号
1
2
3
4[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
选项
6.(3分)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6分)
( )
( )
( )
二、现代文阅读(共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8.【 】 9.【 】
10.(3分)

11.(2分)

12.(3分)变化:
原因:

13.(5分)



14.(3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15.【 】 16.【 】 17.【 】
18.⑴(2分)

⑵(3分)

19.(3分) “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四、作文(40分)
2012学年第一学期杭州二中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D(A炽热chì B船坞wù C悄无声息qiǎo)
2.C(A浑浑噩噩 B殒身不恤 D青睐)
3.A(无所不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桀骜不驯:性情暴烈,不驯服。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互敬爱。乌鸟私情:喻奉养长辈的孝心。)
4.B(A项语意重复,“禁止”和“不得”否定重复;C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让”;D项歧义,“导师的建议”究竟是否要“修改”和“变更”不明确。)
5.B(A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C 四大悲剧中没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应改为《麦克白》; D庄子,战国中期人)
6.示例:支持:①当前高中生身体素质不容乐观,纳入高考可以促进学生加强锻炼、增强体能。②高考应是对人才的综合性选拔,体育纳入高考将改变原先只凭文化课成绩来选拔人才的做法。(写1点给1分,2点给3分,言之成理即可)
7.①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独立
②究天人之际 成一家之言
③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置杯焉则胶
④可以濯吾缨 可以濯吾足
8.B
9.C (从上下文看,“责难”是某些人对“港台腔”提出的批评,是人为因素;题干所说的“势利”和“不平等”是语言交流中的客观规律。二者意义指向不同。)
10.①要认识到这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应以开放、平和(“宽舒闲淡”的心态)去接受;②不必痛心疾首,应看到这种语言变化带来的好处。(写出1点给1分,2点3分)
11.①通过对这颗玻璃白菜的细致描写,表明“我”起初喜爱它的原因;②照应下文对“玻璃白菜”式的人的描写。(每点1分,共2分)21世纪教育网
12.变化:由亲切、喜爱到陌生、憎恶。(1分)
原因:①因友人的话语而受到震动;②认识到这种精致无瑕、永不腐烂的“玻璃白菜”是对生命的歪曲,对真实的美化。(2分)21世纪教育网
13.对比和象征。(1分)
两种白菜对比:一种是深圳商场中高价的玻璃白菜,精致、不烂但歪曲生命、美化真实,另一种是真实的白菜,被寒冷打过,孤独而坚硬。(2分)
两种白菜象征两种人:一种人正直、直率、坦诚、真实,即使失败也能坦然面对;另一种圆滑虚伪、工于心计。(2分)
14.①“极少数的老友们”“世界的残冬”表明对当今社会人性堕落与丧失的现状的痛惜;②对真实、正直之人遭到“失败”“过早成泥”的不公命运的同情;③称其为“老友”“互相为伍”表明作者对做一个具有白菜精神的人的追求。
15.D 本来
16.C 介词,因为。(A介词,对于;介词,表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
B助词,取独;动词,到,往。D代词,他们的;代词,自己的。)
17.D 对于生命有尽,作者始终是感到悲伤的。对“一死生”“齐彭殇”的否定,表明作者认识到生与死的不同,不能就此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18.⑴有时借外物寄托情怀,不受约束地放纵生活。
⑵即使时代不同世事变化,人们触发情感的原因,是因为大家的思想情感是一样的。
(每小句1分)
19. “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20.略。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