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用浮的材料造船》练习
一、填空题
最早的______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的。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竹筏和独木舟都易浸水。( )
2、竹子和木头都可以漂浮水面。( )
3、竹筏比独木舟稳定性强。( )
4、竹筏模型制作后需测试改进。( )
5、测试竹筏载重量时,螺母要对称轻放。(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在制作竹筏模型时,下列材料不会用到的是( )
A.竹竿 B.绳子 C.螺母
2、下列竹筏最稳定的是( )
3、竹筏与独木舟相比,优点是( )
A.底部更宽、稳定性更好
B.货物不易浸水
C.载重量一样
4、下列改进竹筏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加竹竿数量
B.用保鲜膜包裹
C.用皮筋直接捆扎竹竿
四、实验题
1、这是某组同学设计的竹筏图,请回答。
选用5根竹竿做竹筏,而不选用2根,七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木条结合橡皮筋捆扎,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2、分析下面两组载重量测试记录数据,请回答。
独木舟模型载重量测试记录表
实验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承载的螺母数 7 8 8
竹筏的载重量多于独木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竹筏存在乘船者和货物容易浸水问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独木舟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选择题
1、C 2、C 3、A 4、C
四、实验题
1、增大底面积,从而增加稳定性,增大载重量
增加牢固性
2、底部更宽、稳定性更好
3、①可以用紧密黏合的木板代替竹竿 ②给竹筏包上防水薄膜来解决浸水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用浮的材料造船
教科版 五年级下
新知导入
小朋友,会唱《红星照我去战斗》吗?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雄鹰展翅飞
哪怕风雨骤
革命重担挑肩上
党的教导记心头
……
新知导入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你见过竹排吗?
竹排,又称竹筏,用竹材捆扎而成,是有溪水的山区和水乡的水上交通工具,流行于长江南部地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船舶发展史上有自己的地位。
新知导入
用竹材捆扎而成的叫竹筏,用木头捆扎而成的叫木排。竹筏与独木船相比,在材料和构造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用漂浮的材料制成
不同:独木船使用一根木头挖成的,
竹筏是用多根竹子捆扎而成。
新知导入
竹筏与独木船相比,它的稳固性、载重量等又有哪些优越性?
新知讲解
一、任务:设计与制作竹筏模型
从制作的材料、方法等角度说出自己的设想。
竹竿顺次平铺,用木条和橡皮筋捆扎牢固
新知讲解
画出设计图
(1)设计时应考虑:
◆模型能稳定地浮在水面
◆模型牢固、不散架
(2)设计图用文字标出使用的材料
(3)设计图上写明设计理由
新知讲解
讨论:这幅设计图有什么不足?怎么改进?
不足:捆扎不牢固,容易散架
新知讲解
改进设计图
我的设计理由:竹竿顺次平铺,可以增大底面积,从而增加稳
定性;用木条结合橡皮筋捆扎,可增加牢固性
新知讲解
依据设计图,制作竹筏
材料包
注意:◆选择竹竿粗细长短适宜
◆截取的竹竿应该两端有节,防止进水降低浮力
新知讲解
制作过程
竹竿顺次平铺,两端用木条和橡皮筋捆扎牢固。
新知讲解
二、测试竹筏模型载重量
测试方法:在竹筏上放螺母,然后根据装载的螺母
数量来判断竹筏的载重量大小。
材料包
水槽
水
螺母
新知讲解
测试过程
◆方螺母时要轻放,放均匀 ◆重复实验三次,取最大值
◆不要让水浸湿螺母 ◆注意观察竹筏稳定性
新知讲解
测试记录
实验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承载螺母数
我们组的竹筏模型最多能装载_____个螺母,它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稳定
载重量不大,螺母容易浸水
新知讲解
针对竹筏不足之处,你打算怎样改进
◆可以用紧密黏合的木板代替竹竿
◆给竹筏包上防水薄膜来解决浸水问题
◆可以增大竹筏的体积来增大载重量
新知讲解
观看视频,你又学到哪些新知识。
新知讲解
三、比较竹筏与独木舟的不同
名称 体积 载重量 材料 稳定性 功能 是否易浸水
独木舟
竹筏
较小
较大
小
较大
木头
竹竿
不稳定
稳定
载人
载人、载物
否
是
竹筏的底部比独木舟的底部更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但也存在乘船者和货物容易浸水等问题。
新知讲解
观看下面的木船,你有什么发现?
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的制作材料都是木材,船的形状较竹筏相比都在四周加装了木板,防水性好;它们的载重量大,稳定性强,而且出现了“摇橹”“风帆”等动力系统。
课堂练习
1.在制作竹筏模型时,下列材料不会用到的是( )
A.竹竿 B.绳子 C.螺母
2.下列竹筏最稳定的是( )
C
C
课堂练习
3.竹筏与独木舟相比,优点是( )
A.底部更宽、稳定性更好
B.货物不易浸水
C.载重量一样
4.下列改进竹筏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加竹竿数量
B.用保鲜膜包裹
C.用皮筋直接捆扎竹竿
A
C
课堂练习
1.竹筏和独木舟都易浸水。( )
2.竹子和木头都可以漂浮水面。( )
3.竹筏比独木舟稳定性强。( )
4.竹筏模型制作后需测试改进。( )
5.测试竹筏载重量时,螺母要对称轻放。( )
√
√
√
√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意识到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
板书设计
独木舟 竹筏
体积小 体积大
载重量小 载重量大
不稳定 稳定
用浮的材料造船
作业布置
我们比较分析了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它们给你们改进竹筏模型带来了什么启发呢?请大家课后继续改进自己小组的竹筏模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五年级下2.2《用浮的材料造船》教学设计
课题 用浮的材料造船 单元 2 学科 科学 年级 5
学习目标 一、科学概念目标 1.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2.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二、科学探究目标 1.经历设计与制作竹筏(木排)模型的过程。 2.根据设计目标,对制作的竹筏(木排)的性能进行测评,并不断改进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3.通过探究,认识到船的结构与载重量和稳定性有关。三、科学态度目标 能利用新的材料,完成设计和制作竹筏(木排)的任务,培养创新精神。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船的技术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重点 通过实验发现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难点 竹筏的制作和测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小朋友,会唱《红星照我去战斗》吗?播放音乐。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你见过竹排吗?展示图片。竹排,又称竹筏,用竹材捆扎而成,是有溪水的山区和水乡的水上交通工具,流行于长江南部地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船舶发展史上有自己的地位。用竹材捆扎而成的叫竹筏,用木头捆扎而成的叫木排。竹筏与独木船相比,在材料和构造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明确:相同:用漂浮的材料制成不同:独木船使用一根木头挖成的,竹筏是用多根竹子捆扎而成。3、思考:竹筏与独木船相比,它的稳固性、载重量等又有哪些优越性? 听音乐欣赏竹筏比较竹筏和独木舟异同思考 创设情境,引出研究对象——竹筏。通过比较竹筏和独木舟的异同,了解技术的发展。
讲授新课 一、任务:设计与制作竹筏模型1、从制作的材料、方法等角度说出自己的设想。 预测:竹竿顺次平铺,用木条和橡皮筋捆扎牢固。2、画出设计图设计要求:(1)设计时应考虑: ◆模型能稳定地浮在水面 ◆模型牢固、不散架 (2)设计图用文字标出使用的材料(3)设计图上写明设计理由3、讨论:这幅设计图有什么不足?怎么改进? 明确:不足之处是捆扎不牢固,容易散架。改进设计图:我的设计理由:竹竿顺次平铺,可以增大底面积,从而增加稳定性;用木条结合橡皮筋捆扎,可增加牢固性。4、依据设计图,制作竹筏材料包:皮筋、木条、竹竿注意:◆选择竹竿粗细长短适宜◆截取的竹竿应该两端有节,防止进水降低浮力5、制作过程竹竿顺次平铺,两端用木条和橡皮筋捆扎牢固。二、测试竹筏模型载重量1、测试方法:在竹筏上放螺母,然后根据装载的螺母数量来判断竹筏的载重量大小。2、材料包:水槽、水、螺母3、测试过程◆方螺母时要轻放,放均匀 ◆重复实验三次,取最大值◆不要让水浸湿螺母 ◆注意观察竹筏稳定性4、测试记录我们组的竹筏模型最多能装载_____个螺母,它的优点是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5、针对竹筏不足之处,你打算怎样改进 ◆可以用紧密黏合的木板代替竹竿 ◆给竹筏包上防水薄膜来解决浸水问题 ◆可以增大竹筏的体积来增大载重量6、观看视频,你又学到哪些新知识。播放视频。三、比较竹筏与独木舟的不同竹筏的底部比独木舟的底部更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但也存在乘船者和货物容易浸水等问题。观看下面的木船,你有什么发现?明确: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的制作材料都是木材,船的形状较竹筏相比都在四周加装了木板,防水性好;它们的载重量大,稳定性强,而且出现了“摇橹”“风帆”等动力系统。四、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在制作竹筏模型时,下列材料不会用到的是( ) A.竹竿 B.绳子 C.螺母 2.下列竹筏最稳定的是( )3.竹筏与独木舟相比,优点是( ) A.底部更宽、稳定性更好 B.货物不易浸水 C.载重量一样4.下列改进竹筏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加竹竿数量 B.用保鲜膜包裹C.用皮筋直接捆扎竹竿(二)判断题1.竹筏和独木舟都易浸水。( )2.竹子和木头都可以漂浮水面。( )3.竹筏比独木舟稳定性强。( )4.竹筏模型制作后需测试改进。( )5.测试竹筏载重量时,螺母要对称轻放。( )五、作业布置 我们比较分析了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它们给你们改进竹筏模型带来了什么启发呢?请大家课后继续改进自己小组的竹筏模型。 小组内说出自己的设想按要求画出设计图展示设计图,评价设计图在评论的基础上,改进自己的设计图用材料包,按设计图制作竹筏用材料包里的材料进行测试记录数据,分析数据交流改进方法观看视频,寻找差别比较竹筏和独木舟,填写表格观看,谈发现独立完成课后动手改进自制竹筏 能利用新的材料,完成设计和制作竹筏的任务,培养创新精神。根据设计目标,对制作的竹筏的性能进行测评,并不断改进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体会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船的发展完成达标测评让课堂知识得以延伸,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勤于动手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意识到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 总结课堂
板书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