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2021—2022学年(上)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图是人体体液中的物质相互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b、c、d三种液体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b
B.人体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b和d
C.与d进行物质交换的液体a可能位于肺泡细胞内
D.c中存在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大多可抵御外界入侵的细菌或病毒
2.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变的细胞中存在着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表达的稳态
B.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协同作用维持血糖平衡的稳态
C.内环境的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D.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共同调节内脏器官活动的稳态
3.将一具有完整结构的活性神经纤维置于溶液M中,用相关仪器测其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变化。与正常情况相比,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若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大,则M溶液中的Na+浓度更高
B.若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则M溶液中的K+浓度更低
C.若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则M溶液中的Na+浓度更低
D.若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则M溶液中的K+浓度更高
4.氨基丁酸(C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抑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有着宁心安神、健脑益智等功效。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突触小泡内
B.GABA作用于突触后膜表面的受体可能引起阴离子内流
C.GABA作为神经递质可作用于肌肉细胞抑制疼痛产生
D.GABA发挥作用后的去向包括被迅速降解或回收进细胞
5.正常人即使不摄入脂肪,饮食中含有过量的糖分也会使人发胖。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胰高血糖素促进血糖进入脂肪细胞转化为甘油三酯
B.胰岛素抑制血糖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化为甘油三酯
C.胰岛素促进血糖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化为甘油三酯
D.胰高血糖素抑制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转化为血糖“
6.下列关于生长激素、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均能调节血糖浓度
C.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均能促进生长发育 D.三者均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
7.位于口咽外侧的扁桃体同其他器官、细胞和物质共同构成人体的免疫系统。下列有关扁桃体及免疫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对外来抗原的清除体现了免疫防御功能
B.淋巴结沿淋巴管遍布全身,其与扁桃体同属于免疫器官
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医生通过检查扁桃体可以初步判断发热儿童的患病情况
8.部分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的甲状腺先天性缺陷,研究表明,这可能与体内存在抑制甲状腺细胞生长的免疫球蛋白(抗体)有关。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患儿的生长速度要慢
B.这种病的发生与过敏性鼻炎的致病机理相同
C.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抗体需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
D.该病可能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缺乏TRH受体有关
9.动物体内的各种激素的化学结构不同,生理作用各异,但其作用方式却存在一些共同的特性。下表中所列动物激素的特性与实例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实例 特点
A 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甲状腺激素含量,进而诊断甲状腺是否有相关疾病 微量和高效
B 激素将信息从内分泌细胞传递给靶细胞,靶细胞发生一系列的代谢变化 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C 1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 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 通过体液进行运输
10.生长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植物激素。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B.在发育中的种子内色氨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生长素
C.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导致植物弯曲生长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11.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原理,用去胚的小麦种子(保留完整胚乳)做了如下两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由植物的特定腺体分泌
B.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
C.乙平板上出现透明圈与α–淀粉酶的作用有关
D.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12.“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除了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外,还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光对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B.根据昼夜长短调节开花的植物与激素的作用无关
C.分布于植物各个部位的光敏色素可以传递光的信息
D.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实质是影响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3.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下列有关样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青蛙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B.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C.调查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时可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D.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不宜在植物生长密集处取样
14.如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动物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该动物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为持续获得最大捕获量,应将该种群数量控制在a点对应的数量
C.a点时该动物种群增长速率最快,b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D.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内竞争加剧,在b点时种内竞争达到最大
15.某沿海地区野生鱼类资源丰富,为了可持续发展,专家建议渔民不要使用网眼过小的渔网,以免影响来年鱼的产量。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鱼的种群密度是精确统计
B.使用网眼过小的渔网可能会改变鱼种群的年龄组成
C.使用网眼过小的渔网不会影响鱼种群的出生率
D.使用网眼过小的渔网有利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16.群落的种群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下图为不同类型的种间关系。下列有关A、B种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捕食 B.乙为种间竞争
C.丙为原始合作 D.丁为互利共生
17.群落的演替就是群落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会影响群落演替
B.群落所处的外界环境的变化及人类的活动都会影响群落的演替
C.群落演替最终都会达到与群落所外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D.群落演替一定会使群落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
18.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下列有关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位包括物种所处的空间位置及占用资源的情况等
B.动植物生态位的研究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
C.群落演替过程中每种生物所占据的生态位相对稳定
D.生态位是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19.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多样,有的生物具有双重身份,如猪笼草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捕食昆虫;大肠杆菌既可以寄生在人的肠道中,也可以生活在腐烂的有机体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猪笼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
B.大肠杆菌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
C.昆虫都属于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
D.有些昆虫虽然以绿色植物为食,但也可帮助植物传粉
20.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A一定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B.连接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两种生物是A和C
C.A是生产者,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D.该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21.生态系统食物链中某一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其最终去向是
A.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B.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D.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22.下图是甲、乙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同样的玉米产量,乙营养结构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B.两个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一定在10%~20%范围内
C.研究能量金字塔可以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
D.若土壤中的污染物难以降解,则进入甲结构中人体的含量更高
23.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农田中生长有不同的农作物、杂草,还有害虫遍布其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的基石是农作物和杂草等生物
B.农作物与害虫之间存在着单方向的信息传递
C.除去农田中的杂草有利于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
D.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低
24.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碳在非生物环境中都以CO2的形式存在
B.碳在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循环流动
C.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是通过分解者的有氧呼吸完成的
D.水圈中的CO2可以缓解大气中局部CO2短缺的问题
25.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奠定了人类文明形成的物质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
B.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C.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单侧光对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如图1所示,图2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单侧光照射使植物幼苗的茎表现出向光性,原因之一可能是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另外一种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根和茎在相同的单侧光下表现出相反的生长行为,请从生长素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2中若茎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为n,则向光侧生长素的浓度为___________。依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根的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别对应图2中的___________点。
(4)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起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在器官水平上则影响___________等。除此之外,植物体内还存在多种植物激素,这些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___________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
27.(10分)牵涉痛是指某些内脏器官病变时,来自内脏的传入神经纤维除经脊髓上达大脑皮层,反映内脏疼痛外,还会影响同―脊髓段的体表神经纤维,传导和扩散到相应的体表部位,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感觉的现象。其结构基础如下图所示,其中a、b、c为相关神经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c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脏痛觉感受器接受一定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脏痛引起的牵涉痛发生过程中,结构____________(填“a”“b”或“c”)不产生兴奋,但体表痛与内脏痛共用一个中间神经元,使患者产生错觉。牵涉痛产生过程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4)痛觉在大脑皮层的中央后回(第一感觉区)处产生。躯体各部分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也有它的代表区,一侧运动区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在某次比赛中,有一运动员受伤,左侧手脚不能灵活地运动,这说明此人____________侧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受到了损伤。
28.(10分)科学家长期跟踪调查了某群落中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变化,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和乙种群的入值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群落中除了甲,乙两个动物种群外,还生存着多种植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可为动物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影响群落中动物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进而影响群落的____________。
(2)甲种群在t5时的K值等于在t3时的K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种群在___________时数量达到最大值,在t4~t5时间段乙种群数量___________。
(4)甲、乙种群数量均增加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据图推测,两者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填“捕食”或“种间竞争”),不是另一种关系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陕西榆林地区已成功将毛乌素沙漠改造成为沙漠动植物的特有景观,发展漠北沙漠旅游景点和生态农林牧业,建立了一系列的生态示范区,被称为沧海变桑田的奇迹。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漠中的各种生物与________________(填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等共同构成该新型生态系统,其具有的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2)从群落演替的角度分析,毛乌素沙漠变成生态示范区,说明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示范区是人工建造的“生态屏障”,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
(3)下图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某一营养级(甲)的示意图。则图中A表示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甲生物体内的能量大部分通过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散失,甲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上一营养级”或“甲”)同化量的一部分。
(4)科技工作者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使得该生态系统正常运转,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原理。为保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除控制对其干扰强度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_,以保证其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30.(10分)促性腺激素能调节性激素的量,同时其自身含量受到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为了验证上述结论,请利用以下提供的材料完善实验过程,并预期实验结果。
(1)实验材料:30只发育状态一致的健康成年兔,适宜浓度的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生理盐水、注射器等。(提供各激素含量的检测技术)
(2)实验步骤:
①将30只发育状态一致的健康成年兔________________为3组,每组10只且雌雄数量相等,编号为A、B、C组。
②A组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________________;B组注射等量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促性腺激素溶液;C组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定时间后,检测A、B、C三组的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
(3)预期实验结果应为:
B组的________________含量_____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A组,C组的________________含量______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A组。
大同市2021—2022学年(上)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答案
第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D 2.D 3.C 4.C 5.C 6.D 7.C 8.A 9.B 10.A
11.A 12.B 13.B 14.A 15.B 16.C 17.D 18.C 19.C 20.D
21.A 22.C 23.B 24.D 25.C
26.(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或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长的物质在向光侧分布多而在背光侧分布少)(2分)
(2)同一植物的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答案合理即可给分,2分)
(3)小于m(2分) A、B(答全得分)
(4)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答全得分)器官的生长、发育 共同调控
27.(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不属于 自主神经系统是支配内脏等的传出神经,而结构c是传人神经(2分)
(2)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2分)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2分)
(3)a 不属于
(4)右
28.(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垂直结构
(2)K值(环境容纳量)主要与环境条件有关(2分)
(3)t2 不变
(4)0~t2 种间竞争﹑若为捕食,则调查期间甲、乙种群均会发生数量上的上升和下降(2分)
29.(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2)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或进程) 抵抗力
(3)甲的同化量 C1 上一营养级
(4)自生﹑给予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2分)
30.(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2)①随机均分 ②对照组﹒等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性激素溶液(2分) ③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2分)
(3)性激素 高于 促性腺激素 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