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文档属性

名称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21 18:1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


1.了解北大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他为办学作出的巨大贡献。
2.把握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文章思想的文化意义。
3.结合文章结构,了解演讲词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4.理解蔡元培校长对北大学子的殷切期望,以及他对社会的深切的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及崇高的修身做人的观念。
3.近义词辨析
(1)正规·正轨
辨析:“正规”指符合正式规定的或一般公认的标准,形容词。“正轨”指正常的或正确的发展道路,名词。
例句:①第8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筹备工作步入________。主办方14日宣布,一批影坛巨星将出席颁奖盛典并担任颁奖嘉宾。
②不过,省质检院有关检测部门反映:近期非________途径购买这类商品的投诉量比以往同期大概多了两成。
答案:①正轨 ②正规(2)毕业·肄业
辨析:毕业:学生在学校或训练班修业期满,达到规定要求,结束在校学习。
肄业:在校学习,指没能毕业或尚未毕业。二者在内容上有所区别。
例句:①他今年从北大________后,就分到了我们这所大学担任讲师。
②他曾经在清华大学________三年,后转到哈佛就读,攻读法学硕士。
答案:①毕业 ②肄业(3)指摘·指责
辨析:指摘:指出错误并加以批评,词义较轻。
指责:指出错误并予以责备,词义较重。
例句:①温总理下乡考察时亲自打伞与某些官员专门安排有人代其打伞,经常被作为鲜明的对比,用来________那种官僚主义思想浓厚的官老爷做派。
②詹姆斯公开________网队队员在场上试图伤害自己的队友。
答案:①指摘 ②指责(4)切磋·探讨
辨析:切磋:比喻在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励。
探讨:研究讨论。前者运用范围较窄。
例句:①在世纪馆北厅,二三十名中日青少年正在________书法艺术。胡锦涛走到他们中间,兴致勃勃地观看他们挥毫泼墨。
②加拿大旅游局和搜狐网推出的“完美家庭”主题活动,将和公众一起________、分享“完美家庭”的真谛,并向世人展现中国家庭的幸福生活。
答案:①切磋 ②探讨(5)商榷·商量·商讨
辨析:三者都有交换意见的意思。“商榷”即商讨。就解决较大的、较复杂的问题而言,使用频率较低,一般不带宾语。如一般不说“共同商榷国家大事”等。“商量”指交换意见。使用频率较高,可以带宾语。“商讨”指为了解决较大的、较复杂的问题而交换意见;商量讨论。使用频率次于“商量”,可以带宾语。例句:①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告诫大家:对存在的值得________的重大问题一定要科学调研,慎重对待,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
②高考作文错1字扣1分的规定刚出台,我校的语文老师专门就此进行了________,帮助学生不要在作文错字上失分成为当务之急。
③两个人既然走在一起就是要互相依赖着过日子,这样才能使对方充分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遇到问题一定要跟他________,不要总是自作主张。
答案:①商榷 ②商讨 ③商量4.熟语积累
(1)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说刮目相待。
(2)终南捷径:比喻求官的最近便的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3)束之高阁: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面。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
(4)敷衍塞责:做事不负责,敷衍了事。
(5)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也说根深柢(dǐ)固。(6)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贷:推卸)。
(7)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8)旁征博引: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地引用材料。5.作者简介蔡元培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现代教育家。字鹤卿,号孑民。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1898年,弃官南下,从事教育工作。担任过多个教育机构的官员。参加过光复会、同盟会,曾两次赴德留学。1921年,法国里昂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法学博士荣誉学位。1917至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制度与方法,整顿校风,改革教学,网罗人才,使北京大学面目焕然一新。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名誉主席。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蔡先生的治学作风和为人品格是中华民族的无穷财富。他是我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也是近代、现代历史上探索救国之路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先驱之一,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奋斗了40余年,为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蔡元培先生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6.北大简介
京师大学堂,即现在的北京大学。它诞生于清末民族危亡之时。为了救亡图存,1898年,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的推动下,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设立京师大学堂。当时大学堂不仅是全国最高学府,而且也是负责管辖各省学堂的全国最高行政机关。戊戌变法失败后,各种新政多被废止,唯大学堂“以萌芽早,得不废”。1912年5月1日,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原大学堂总监督改称校长。 所以严复,这位近代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成为北大首任校长。1916年12月,教育家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整顿校风,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形成了北大独特的学术环境与学术空气。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时任校长是陈佳洱院士。一百年来,北大培养了近20万名毕业生,其中很多人在影响和推动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科学文化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1998年,北大已有8个学院,23个系、52个研究所、63个研究中心、42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成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教育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7.结构图示整体把握,理解文章的思想文化内涵 诵读课文,思考:
一、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生提出了哪些殷切希望?
明确: 1、抱定宗旨
2、砥砺德行
3、敬爱师友
二、蔡元培先生是针对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提出以上三点要求的?(筛选出文中相关信息) (1)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2)平时则放荡冶游,……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3)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鲜不为流俗所染。
明确:由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社会非常腐败,道德沦丧,
即便是北大,也难脱俗流,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
是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平时敷衍塞责,考
试突击讲义。 在蔡元培提出的三点要求中,最
能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谈谈自己
的感想。拓展与练习■ 赏对联,猜名人。
(1)纵马驰欧亚,弯弓射雁雕。
成吉思汗
(2)一代文章推《子夜》,毕生心血似《春蚕》。
茅盾
(3)一代悲歌成国史,满腔忧愤铸诗魂。
杜甫
(4)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龄
(5)铁血空流,三字罪罗千古恨;
金牌难拒,十年功废万民嗟。
岳飞
(6)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
■ 关于立志、道德、交往的名人名言。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2)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5)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6)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8)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
(9)嫉妒是心灵的肿瘤。 艾青
(1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惠特曼小结本课 蔡元培先生的这篇就职演说,吹响了北大改革的号角,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使北大成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今天,北京大学不仅是国家的知识库,民族的智囊团 ,更是一座学术思想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