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电阻基础巩固(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2电阻基础巩固(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02 17:4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电阻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一、选择题(共14题)
1.两根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横截面积之比为1:2,长度之比为3:1,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  )
A.1:6 B.6:1 C.32 D.2:3
2.两根材料相同的粗细均匀导线甲和乙,其横截面积之比为1∶3,阻值之比为3∶2,则导线甲、乙的长度之比为(  )
A.1∶3 B.1∶2 C.2∶3 D.3∶1
3.关于物理现象或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阻率不随温度变化的合金材料,可用来制造电阻温度计
B.避雷针采用针尖状是利用的尖端放电的原理
C.电视屏幕容易吸附灰尘主要是因为静电力的吸引
D.电动势越大,移动单位电荷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就越多
4.如图所示,长方体铜柱长a=15 cm,宽b=5 cm,高c=3 cm,当将A与B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电流为1 A,若将C与D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
A.9 A B.2 A
C. D.
5.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根导线等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B.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
C.由R=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D.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
6.如图所示,一段长为a,宽为b,高为c(a>b>c)的导体,将其中的两个对立面接入电路中时,最大的电阻为R,则最小的电阻为 (  )
A.R B. C. D.
7.某粗细均匀的圆柱形金属导体,其电阻值为R。若将该金属导体均匀拉伸,拉伸后金属导体的长度是拉伸前长度的k倍,则拉伸后该金属导体的电阻值为(  )
A. B. C. D.
8.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导体A、B,其质量相同,当它们接入电流相同的电路中时,其电压之比为,则横截面积之比为(  )
A.1:2 B.2:1
C.1:4 D.4:1
9.在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S、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为n的金属导体两端加上电压,导体中就会产生匀强电场。导体内电荷量为e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先做加速运动,然后与做热运动的阳离子碰撞而减速,如此往复……所以,我们通常将自由电子的这种运动简化成速率为v(不随时间变化)的定向运动。已知阻碍电子运动的阻力大小与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v成正比,即Ff=kv(k是常量),则该导体的电阻应该等于(  )
A. B. C. D.
10.如图所示,一块均匀的长方体样品,长为a,宽为b,厚为c,电流沿AB方向时测得该样品电阻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电流流向如何,该样品的电阻恒为R
B.若电流沿CD方向时,该样品的电阻大于R
C.若电流沿CD方向时,该材料的电阻率变小
D.该材料的电阻率为
11.用可拉伸的材料制成长为l、直径为d的圆柱形容器,在其中充满电解液,经测量可知电解液的阻值为8Ω。假设电解液的阻值的变化趋势与金属丝的阻值的变化趋势相同,在保持容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将该容器的长度均匀地拉长到原来的1.25倍,则此时该电解液的阻值为(  )
A.5.12Ω B.6.4Ω C.12.5Ω D.25Ω
12.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当其两端所加电压为U时,通过其中的电流为I。现将金属丝均匀地拉长为原长的3倍,在其两端仍然加电压U的情况下,通过金属丝的电流为(  )
A. B. C. D.
13.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A和B,其长度分别为L和2L,串联在电路中时,其电势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导线两端的电压之比为5:2
B.A和B导线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2
C.A和B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为1:3
D.A和B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为2:3
14.关于电阻、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率的单位是
B.把一根长导线拉长至原来的3倍,其电阻变为原来的9倍
C.把一根长导线截成等长的三段,则每段的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D.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的材料导电性能越好
二、填空题(共4题)
15.同种材料的导体,电阻与长度成________,与它的横截面积成________。(填“正比”或“反比”)
16.在一根长度为l,电阻为R的均匀直导线中,截下长度为l的一段(n17.导体的电阻率由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 (______)
18.某待测电阻Rx的阻值在80Ω~100Ω之间,现要测量其电阻的阻值,实验窒提供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50mA、内阻约1Ω)
B.电流表A2(量程200mA、内阻约为0.2Ω)
C.电流表A3(量程0.6A、内阻约为0.1Ω)
D.定值电阻R0=30Ω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Ω)
F.电源E(电动势为4V)
G.开关S、导线若干
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为保证测量时电流表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M、N两处的电流表应分别选用:M为_____,N为_____(选填“A1”、“A2”或“A3”)
②若M、N电表的读数分别为IM、IN,则Rx的计算式为Rx=___________。
③考虑本次测量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共4题)
19.在一根导线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每秒内发出一定的热量,今将这根导线均匀地拉长为原来的n倍后,再加上同样的电压,则这根导线每秒所产生的热量是原来的多少倍?
20.宏观规律是由微观机制所决定的。从微观角度看,在没有外电场的作用下,导线中的自由电子如同理想气体分子一样做无规则地热运动,它们朝任何方向运动的概率是一样的,则自由电子沿导线方向的速度平均值为0,宏观上不形成电流。如果导线中加了恒定的电场,自由电子的运动过程可做如下简化:自由电子在电场的驱动下开始定向移动,然后与导线内不动的粒子碰撞,碰撞后电子沿导线方向的定向速度变为0,然后再加速、再碰撞……,在宏观上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1)在一段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长直导线两端加上电压U。已知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电荷量为e,电子质量为m,连续两次碰撞的时间间隔为t。仅在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碰撞时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①求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
②求在时间间隔t内自由电子定向速度的平均值;
③推导电阻R的微观表达式。
(2)请根据电阻的微观机制猜想影响金属电阻率的因素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21.一圈粗细均匀的导线长1200m,在两端点A、B间加上恒定电压时,测得通过导线的电流为0.5A。如剪去BC段,在A、C两端加同样电压时,通过导线的电流变为0.6A,则剪去的BC段有多长?
22.由欧姆定律知,导体的电阻可表示为。由电阻定律知,导体的电阻也可表示为:
(1)有人说: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的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我们知道:两个电阻串联时,总电阻变大;并联时,总电阻变小。请结合电阻定律简要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B
2.B
3.A
4.A
5.D
6.D
7.B
8.B
9.B
10.D
11.C
12.D
13.C
14.B
15.正比 反比
16.
17.×
18.A1 A2 偏大
19.倍
20.(1)①;②;③;(2)温度,热运动速度变化,材料有关等,理由见解析
21.200m
22.(1)不正确,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特性,与电压和电流无关;(2)由电阻定律可知,当两电阻串联时,长度L变大,所以总电阻变大;并联时,横截面积S变大,所以电阻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