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一(上)第一章 1 质点、参考系 课后练习
一、多选题
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s时指的是物体在5s初时,指的是时刻
C.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初这1s的时间
D.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
二、单选题
2.复习的小船说翻就翻,第一次月考说来就来,请开始你的表演.物理上“理想化模型”是用虚拟的,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代替现实中存在的东西,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关于高中接触的第一个理想化模型“质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很小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
B.物体抽象为质点后,物体自身的大小和质量都可以忽略不计
C.在某些情况下,月球可以看作一个质点;在某些情况下,小汽车却不能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旋转时,可以把它看作质点
3.关于质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物体可以看成质点,大物体就不能看成质点
B.分析高射炮弹的轨迹长度,炮弹可视为质点
C.火车过桥的时候可以把火车看作质点
D.分析跳高运动员的过杆技术,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做的转体运动时运动员能看做质点
B.研究卫星的运动轨迹时卫星不能看做质点
C.手表上指针所指的某一位置表示的是时间
D.作息时间表上的8:00表示的是时刻
5.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一定是静止的
B.选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可能有所不同
C.参考系必需是固定在地面上的
D.参考系必需是在做匀速运动的物体
6.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出游(如图所示)时,写了一首诗,其中两句是: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动.从描述运动的角度,“云与我俱动”的参考系是( )
A.河岸 B.小船
C.云朵 D.作者
7.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把物体抽象为质点后,物体自身的大小和质量均可以忽略不计
B.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C.平均速度,当Δt充分小时,该式可以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
D.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为时间,短的为时刻
8.某超市中,两层楼间有一架斜面式自动扶梯,如图所示,陈老师带着孩子乘匀速上升的自动扶梯上楼。孩子在电梯上向上跑,陈老师没有“动”而是随着电梯上楼。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以扶梯为参考系,陈老师是运动的
B.以扶梯为参考系,孩子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考系,陈老师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考系,孩子是静止的
9.在平直公路上,甲以10m/s速度向东运动,甲相对自己以7m/s速度向水平后抛出物体乙。则物体乙被抛出瞬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甲为参考系,乙以3m/s的速度远离
B.以乙为参考系,甲以3m/s的速度靠近
C.以地面为参考系,乙以3m/s的速度向东运动
D.以地面为参考系,乙以17m/s的速度向西运动
10.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诗人看来云是不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岸边的江堤 B.江边的树 C.树上的飞花 D.诗人的小船
11.下列几种情况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
A.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
B.研究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方位调整情况时
C.2011年体操世锦赛中研究女子平衡木决赛冠军眭禄的动作时
D.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
12.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探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建立物理模型法
C.合力和分力的概念运用了极限法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表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三、解答题
13.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14.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子弹头穿过扑克牌时的照片如图所示。设子弹头的平均速度大小是900m/s,扑克牌的宽度为5.7cm,子弹头的长度为1.9cm。
(1)请估算子弹头穿过扑克牌的时间。
(2)上述问题中子弹头可视为质点吗?为什么?
15.在“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歌词中,所选取的参考系分别是什么 请说明理由。
四、填空题
16.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把它简化为一个________的点,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________的物理模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D
【详解】
A. 前一秒末和后一秒初是同一时刻,即第4 s末就是第5s初,故A正确;
B. 5s时指的是6s初这一时刻,故B错误;
C. 5s内指的是前5 s这一段时间,故C错误;
D. 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故D正确。
故选AD。
2.C
【详解】
A.体积很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作质点,比如分子很小,但是在研究分子内的电子的运动的情况的时候,就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
B.质点是把物体看成具有全部质量的点,只是忽略了物体的形状;故B错误.
C.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故C正确.
D.研究地球旋转时,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否则的话就没有旋转可言了;故D错误.
3.B
【详解】
A.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在于物体的大小,而在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故A错误;
B.分析高射炮弹的轨迹长度时,可以忽略炮弹的大小,炮弹可视为质点,故B正确;
C.火车过桥的时候不能忽略火车的长度,不能把火车看作质点,故C错误;
D.分析跳高运动员的过杆技术,不能忽略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运动与不能视为质点,故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
A、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所做的转体运动时,要看运动员的动作和姿态,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
B、由于卫星本身的大小相对于离地球的距离而言,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研究卫星的运动轨迹,可以把卫星看作质点,故B错误;
C、手表上的指针所指的某一位置表示的是时刻,故C错误;
D、作息时间表上的8:00表示的是时刻,故D正确.
5.B
【详解】
A.参考系不一定是静止的,也可能是运动的,选项A错误;
B.选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可能有所不同,选项B正确;
C.参考系不一定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选项C错误;
D.参考系不一定是在做匀速运动的物体,选项D错误。
故选B。
6.A
【详解】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云与我”以相同速度相对河岸向东运动;“云与我俱东”的参考系是河岸.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点睛】
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选取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一般不同.
7.C
【详解】
A. 把物体抽象为质点后,需要考虑自身的质量,故A错误.
B. 物体的大小与能否看成质点无关,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有影响时就不可以看成质点,故B错误.
C. 平均速度,当Δt充分小时,该式可以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故C正确.
D. 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时间段,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故D错误.
8.B
【详解】
AB.陈老师相对扶梯静止,而小孩相对扶梯是运动的,以扶梯为参考系,陈老师是静止的,孩子是运动的,故A错误,B正确;
CD.以地面为参考系,陈老师和孩子都是运动的,故C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
AB.由于甲相对自己以7m/s速度向水平后抛出物体乙,则以甲为参考系,乙以7m/s的速度远离,以乙为参考系,甲以7m/s的速度远离,故AB错误;
CD.由于甲以10m/s速度向东运动,甲相对自己以7m/s速度向水平后抛出物体乙,则以地面为参考系,乙以3m/s的速度向东运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
最后一句“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所以诗人以自己乘坐的小船为参照物看云时,会出现“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1.D
【详解】
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不能把支撑杆当作质点,否则就无法分辨它的转动情况了,故A错误;研究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方位调整情况时,“天宫一号”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把当作质点,故B错误;研究女子平衡木决赛冠军眭禄的动作时,眭禄的姿态、动作影响很大,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帆船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茫茫大海可忽略不计,能把它当作质点,故D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
12.A
【详解】
在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合外力的关系时,由于影响加速度的量有质量和力,涉及多个变量,故应采用控制变量法,A正确;为研究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我们采用了取时间非常小,即让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作为瞬时速度,即采用了极限思维法,B错误;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关系,所以合力和分力的概念运用了等效替代法,C错误;质点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D错误.
13.见解析
【详解】
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是以自己作参考系,即以跳伞运动员为标准,它们间的距离在不断增大,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以下几种可能性:(1)直升机静止在空中不动;(2)直升机向上升;(3)直升机下落,但速度比跳伞运动员慢.以上三种情况都能使跳伞运动员与直升机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因此,跳伞运动员无法根据自己看到的现象来判断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
思路分析: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是以自己作参考系,即以跳伞运动员为标准,它们间的距离在不断增大,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以下几种可能性:(1)直升机静止在空中不动;(2)直升机向上升;(3)直升机下落,但速度比跳伞运动员慢.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参考系的运用,要考虑全可能性,先判断确定的,
14.(1);(2)上述问题中子弹头不可视为质点。因为在该问题中,子弹的长度与所研究的问题相比不能忽略不计。
【详解】
(1)子弹头穿过扑克牌的时间
(2)上述问题中子弹头不可视为质点。因为在该问题中,子弹的长度与所研究的问题相比不能忽略不计。
15.河岸;竹排
【详解】
小小竹排江中游描述竹排的运动,其参考系是河岸。巍巍青山两岸走描述青山的运动,其参考系是竹排。
16.大小 形状 有质量 理想化
【详解】
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