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课时2 时间 位移 天天练
一、多选题
1.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
D.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2.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圆形管道,周长为L,处于竖直平面内,MN是通过圆心O点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M点出发,逆时针运动一周的时间为T。P、Q分别为圆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则在上述运动过程中( )
A.小球的平均速度为
B.小球到达N时的位移最大
C.小球到达P点和到达Q点时的位移大小相等
D.小球到达P点和到达Q点时的路程相等
3.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位移 B.路程 C.速度 D.加速度
4.图示是甲、乙两物体沿直线运动的x—t图象,由图可知 ( )
A.甲做匀减速运动,乙做匀加速运动
B.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5s末两物体相遇
D.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5.为了方便绵阳人民出行,成都铁路局开通了成绵专线,下表为其中一趟T8907次列车的时刻表,依据该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8907次列车从江油至成都的位移为157km
B.T8907次列车在17:00的瞬时速度为零
C.T8907次列车从江油至成都的平均速率约为68km/h
D.计算T8907次列车通过绵阳火车站站台的时间时,不能将其看成质点
6.采用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减小因纸带受到的摩擦而产生的误差( )
A.改用直流6 V电源
B.电源电压越低越好
C.使用平整不卷曲的纸带
D.使物体的运动方向与纸带在一条直线上
二、单选题
7.2015年12月30日,海南环岛高铁全线贯通运营,若环岛高铁全线总长620 km,则高铁列车环岛一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A.0,0 B.0,620km C.620km,0 D.620km, 620km
8.如图,一物体沿半径分别为 r 和 R 的半圆弧由 A 经 B 运动到 C,经历的时间为 t,则它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
A.;
B.、向东;
C.、向东;
D.;
9.杭绍台城际铁路计划于2021年底完工,设计的最高时速;绍兴北站至台州温岭站新建里程,届时绍兴到台州仅需左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的是时刻
B.“”指的是列车运动的位移
C.“”指的是列车运行的瞬时速度
D.列车从绍兴北站至温岭站的平均速度约
10.2019年12月26日,昌赣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G5038次列车11:08从赣州西站发车,当日13:12到达南昌西站,历时2小时4分钟,下列关于G5038次列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列车从赣州西站至南昌西站所经历的时间,不可以把列车看成质点
B.研究列车途中通过一架桥梁所经历的时间,可以把列车看成质点
C.“11:08”、“13:12”是时刻,“2小时4分钟”是时间
D.坐在列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倒退,是以“树木”为参考系的
11.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象中,时刻
B.图象中,时刻表示物体4开始反向运动
C.图象中,时刻物体3和4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图象中,0至时间内物体1和2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12.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接通电源与拉动纸带,这两个操作的先后次序应当
A.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
B.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
C.拉动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拉动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13.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4秒末就是第5秒初,指的是时间
B.物体运动了5秒指的是物体在5秒末时,指的是时刻
C.物体在5秒内指的是物体在4秒末到5秒末这1秒的时间
D.物体在第5秒内指的是物体在4秒末到5秒末这1秒的时间
14.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时间轴上,时刻对应的是一条线段,时间间隔对应一个点
B.第3s内,指的是第2s末到第3s末这一段时间间隔,总共1s
C.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路程也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D.路程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位移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15.某同学在县城街道滴滴打车明细如下:里程4.20km,时长10min,微信支付9.74元。由此可知( )
A.位移为4.20km B.时间为60s
C.平均速度大小为7m/s D.平均速率为7m/s
16.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第四颗月球探测器嫦娥四号。12月30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顺利进入预定的月球背面着陆准备轨道。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成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巡视探测的航天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是时刻
B.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表示位置
C.在观测嫦娥四号绕月球运行的轨迹时可将其看成质点
D.在研究嫦娥四号在环月轨道实施变轨的姿态时可将其看成质点
三、解答题
17.如图所示,一质点自A点出发,沿半径为的圆周逆时针运动2s,运动圆周到达B点,求这段运动过程中:
质点的路程和位移;
质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BD
【详解】
A.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其中f为计时器所通交流电的频率;因此点迹可以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故A正确;
B.物体运动过程中相对于出发点的每个位置与纸带上点迹相对于起点的位置一一对应,因此点迹可以记录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故B正确;
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与物体的质量和形状无关,因此不能够反应物体的质量和形状,故C错误;
D.根据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反映了物体的运动的方向、轨迹、位移,可以计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因此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故D正确;
故选ABD。
2.BC
【详解】
A. 逆时针运动一周的位移为0,所以平均速度为0,选项A错误;
B. 小球到达N时的位移恰好等于直径,而到达其他任何一点的位移都小于直径,选项B正确;
C. 小球到达P点和到达Q点时的位移大小分别等于线段MQ和线段MP的长度,由图可知两者相等,选项C正确;
D. 由图可知,小球到达P点的路程等于四分之三个圆周长度,到达Q点的路程等于四分之一个圆周长度,选项D错误。
故选BC。
3.ACD
【详解】
A、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ACD正确;
B、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B错误.
点睛:矢量与标量明显的区别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可结合矢量方向的特点进行区别.
4.BC
【解析】
试题分析:在xt图像中,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知甲做负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乙做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B正确;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D错误;交点表示相遇,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xt图像。
5.BD
【详解】
A.由列车时刻表可知,江油到成都的路程为157km,不是位移,故A错误;
B.由列车时刻表可知,T8907次列车在17:00停在绵阳,瞬时速度为零,故B正确;
C.T8907次列车从江油至成都的时间是2小时16分,平均速率约为
故C错误;
D.计算T8907次列车通过绵阳火车站站台的时间时,其长度不可忽略不计,不能将其看成质点,故D正确。
故选BD。
6.CD
【详解】
A.两种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的交流电,A错误;
B.电源电压偏低会使得打出的点迹不够清晰,B错误;
C.用平整的纸带,不用皱折的纸带,皱折的纸带和计时器的摩擦阻力较大,C正确;
D.为了减小纸带和限位孔之间的摩擦,使小车运动的方向与纸带在同一直线上,D正确。
故选CD。
7.C
【详解】
高铁列车环岛一周的路程为620km,位移大小为零。
故选C。
8.C
【详解】
位移的大小位移首末位置的距离,为2(R+r),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为π(R+r).平均速度为,向东;平均速率为 ;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区别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区别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明确二者的定义不同,物理意义也不相同.
9.C
【详解】
A.“”指的是时间,A错误;
B.“226km”是路径的长度,是路程,B错误;
C.“350km/h”是速度的最大值,是瞬时速度,C正确;
D.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列车从绍兴北站至温岭站的位移未知,无法求出该段的平均速度,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
A. 研究列车从赣州西站至南昌西站所经历的时间时,列车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可以把列车看成质点,选项A错误;
B. 研究列车途中通过一架桥梁所经历的时间时,列车的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把列车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
C. “11:08”、“13:12”是时刻,“2小时4分钟”是时间,选项C正确;
D. 坐在列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倒退,是以“列车”为参考系的,选项D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
A.图象中,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表示该点的速度。所以时刻。故A错误;
B.图象中,时刻表示物体4速度开始减小。故B错误;
C.图象中,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表示该点的加速度,所以时刻物体3和4的加速度大小不相等。故C错误;
D.图象中,0至时间内物体1和2的位移大小相等根据公式,有
所以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
ABCD.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如果先放开纸带开始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同时先打点再释放纸带,可以使打点稳定,提高纸带利用率,可以使纸带上打满点,故B,C,D错误,A正确.
13.D
【详解】
A.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同一时刻,故A错误;
B.物体运动了5s指的是物体从0 5s末的时间间隔,故B错误;
C.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从0s到5s末这5s的时间,故C错误;
D.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故D正确。
故选D。
14.B
【详解】
A.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对应的是一个点,时间间隔对应的是一条线段,故A错误;
B.第3s内,指的是第2s末到第3s末这一段时间间隔,总共1s,故B正确;
CD.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故C错误,D错误。
故选B。
15.D
【详解】
A.由题中条件,只能确定路程为4.20km,不能确定位移,选项A错误;
B.时间为600s,选项B错误;
C.因无法确定位移,则不能求解平均速度大小,选项C错误;
D.平均速率为
选项D正确。
故选D。
16.D
【详解】
A.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对应时间轴上的点,是时刻,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表示位置,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研究嫦娥四号绕月球运行的轨迹时,其大小和形状能忽略不计,可以将其看成质点,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研究嫦娥四号在环月轨道实施变轨的姿态时,其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可将其看成质点,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7.(1)0.94m 0.28,位移方向从A点指向B点 (2)0.14m/s
【分析】
(1) 位移为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为矢量,路程为物体走过的轨迹长度,为标量,据此可正确解答;
(2) 根据平均速率的定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详解】
(1) 质点的路程为质点绕圆周的轨迹长度,为;
质点的位移是由A点指向B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为线段AB的长度,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
位移方向从A点指向B点;
(2) 平均速度:.
【点睛】
对于位移、路程、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等基础概念,要深刻理解其定义,注意从标量和矢量的角度进行区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