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核舟记》课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核舟记》课时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7 08:2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核舟记》课时练习
1.(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一楫(jí) 黍(shǔ) 椎髻(jì) 篆章(zhuàn)
B.虞山(yú) 糁(sǎn) 罔不(wǎng) 峨冠(guàn)
C.弥勒(lè) 贻(yí) 壬戌(xū) 矫首(jiǎo)
D.衣褶(zhě) 髯(rán) 器皿(mǐn) 箬篷(ruò)
2.(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尝贻余核舟一(赠)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看)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奇妙)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经)
3.(2020·黑龙江碾子山·八年级期中)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启窗而观 俄而百千人大呼
B.佛印绝类弥勒 群响毕绝
C.中轩敞者为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高可二泰许 珠可历历数也
4. 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A.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B.卷石底以出
C.其两膝相比者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5. 下列画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便扶向路(沿,顺着)
B.寻病终(寻找)
C.神情与苏、黄不属(属:类)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请)
6. 下列画线词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B.高可二黍许。
C.珠可历历数也。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7. 填空。
《核舟记》选自________朝人________编辑的________。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课文在介绍核舟时先用“________”一词总括,结尾再用“________”一句相照应,高度评价了王叔远高超的技艺。
8. 写出画线词的不同意思。
(1)明有奇巧人。( )
长约八分有奇。( )
(2)高可二黍许。( )
珠可历历数也。( )
(3)为宫室、器皿、人物。(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4)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启窗而观。(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节选自《核舟记》)
【乙】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核侧出浮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寐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舣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选自宋起凤《核工记》,有删改)
【注】①雉:城墙垛子。②屠:塔。③舣舟:拢船靠岸。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零数、余数
B.有客凭几假寐 寐:睡
C.高可二黍许 许:左右
D.中轩敞者为舱 轩:一种建筑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能以径寸之木/可以为师矣
B.为宫室、器皿、人物/不足为外人道也
C.睡足徐兴乃尔/乃不知有汉
D.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②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
(4)请结合【甲】文的内容,说说【乙】文开头为什么要交代“长五分许,横广四分”这一细节。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坦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罔不因势象形(顺着、就着)
B.高可二黍许(上下)
C.佛印绝类弥勒(同类)
D.若听茶声然(好像)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能以径寸之木 石青糁之
B.中轩敞者为舱 不足为外人道也
C.雕栏相望焉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D.若听茶声然 皆若空游无所依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对船头上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神情和姿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使雕刻作品显得逼真而生动。
B.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C.作者在文中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
D.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作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来写,清楚地描绘了它的整体形象。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5)从本文段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1.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核工记
宋起凤
季弟①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②四分。全核向背③皆山。山坳插一城,雉④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⑤,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⑥前。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舣舟⑦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余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重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⑧如传更,报晓,候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肖之。
语云:“纳须弥于芥子。”殆谓是欤!
【注释】①季弟:最小的弟弟。②广:宽。③向背:正面和背面。④雉(zhì):城墙上的垛子。⑤更卒:更夫。⑥仆仆:奔走劳顿的样子。⑦舣(y )舟:停船靠。岸。⑧人事:人之所为,人的活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枕山麓一寺
(2)左右度之无不宜
(3)负卷帙踉跄行
(4)俱一一肖之
2.与乙文“或请重法以禁之”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皆以美于徐公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以光先帝遗德
D.策之不以其道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
4.选文中描写桃坠之小的句子是哪一句?有何作用?
选文介绍桃坠,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参考答案
1.B
【详解】
B.guàn——guān。故选B。
2.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D项有误,“曾”的意思应该是“竟然”。
3.C
【详解】
A.而:连词表承接,不译/副词,不译;
B.绝:副词,极/动词,消失;
C.为:都是动词,是;
D.可:副词,大约/动词,可以;
故选C。
4.
【答案】
C
5.
【答案】
D
6.
【答案】
C
7.
【答案】
清,张潮,《虞初新志》,大苏泛赤壁,奇巧,技亦灵怪
8.
【答案】
(1)奇妙,零数、余数
(2)大约,可以、能够
(3)做,这里指雕刻,是
(4)表并列,译为“并且”,表修饰,不译,表转折,译为“可是”
9.
【答案】
(1)D
(2)D
(3)①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②山顶月亮昏暗,呈半圆形,夹杂着几颗稀疏的星星。
(4)【甲】文中王叔远以径寸“桃核”雕刻出“大苏泛赤壁”,人物栩栩如生,各具情态,充分体现了雕刻者高超的雕刻技艺。【乙】文与【甲】文相似,也先具体交代桃坠的大小,与下文写雕刻的人、物、景之美之多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雕刻者精湛的技艺,显示了桃坠工艺品的精巧。
10.
【答案】
(1)C
(2)D
(3)A
(4)①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各自隐藏在手卷下面的衣服褶皱里。
②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模拟各种事物的形象,各自具有各自的神情姿态。
(5)①雕刻材料小;②雕刻的人物各具情态;③雕刻的内容丰富。
11.
1.【答案】(1)临,靠近。(2)揣测。(3)背。(4)模仿。
2.C
3.【答案】山中间有一座城,城墙垛子可以清楚地数出。
4.【答案】“长五分许,横广四分”。作用:与文章结尾处写桃坠雕刻人、物、景、人事之多形成对比,突出桃坠雕刻得奇巧。
5.【答案】空间顺序。作者介绍这枚桃坠,运用了一系列表示方位的词语,按照“总一分一总”的结构依次加以说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