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回延安》课时练习
1.(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糜子(méi) 贮藏(zhù) 白羊肚手巾(dù)
B.脑畔(pàn) 慰藉(jiè) 柳林铺(pū)
C.哺育(fǔ) 外溢(yì) 一气呵成(hē)
D.惬意(qiè) 差使(chāi) 米酒油馍(mó)
2.(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廷河还要在前头!
B.……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D.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框里转。
3.(2017·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③①
4. 结合课文《回延安》填空。
(1)手________黄土我不放。
(2)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
(3)毛主席________上了天安门!
(4)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
(5)紧紧儿________在心窝上。
5. 诗人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延安圣地的地方色彩。请按下面的提示写出有关诗句。
(1)延安人特殊的居住条件________
(2)延安人喜爱的衣着________
(3)延安人居室的装饰________
(4)延安人待客的食物________
6. 阅读《回延安》节选,回答问题。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1)“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故乡亲人________。“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运用________的表现手法,强调“我”和延安之间________的关系。
(2)“手把手儿教会了我”,延安到底教会了“我”什么?
(3)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4)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当年的延安生活?有什么表达效果?
7.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又见南山 李汉荣
①我是山里人。山是我的胎盘和摇篮,也是我最初的生存课堂。山里的月是我儿时看见的最慈祥的脸(仅次于外婆),山里春天早晨的风是最柔软的手(仅次于母亲)。山的身影是多么高大啊(仅次于毛主席),让我无限痴迷,无限崇敬。我读第一本书的时候,入迷得像在做梦,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神奇,它们不声不响非人非物,但它们却能说出许多意思,这真是太有意思了。忽然书页暗下来,抬起头,才看见,山一直围在我的四周,山也在看书?其实它们站在书的外面,抿着嘴像要说什么话,却不说,一直不说。山要是把一句话说出来,要么很好玩,要么很可怕,天底下的话都不用再说了。但是山不说一句话,不说就不说吧,多少年多少年都不说,就是为了让人去说各种各样的话。我隐约觉得山是很有涵养的,像我外爷,外爷是个中医,很少说话,他说:“我开的药就是我说的话。”
②后来,就逃跑般地离开了山。也许山还记得我对它的埋怨:闭塞、贫困、愚昧,挡住了我的视线,使我看不见人生的莽原和思想的大海。
③辗转这么多年,从一本书走进另一本书,我像书签一样浏览了许多语言;从一座城搬进另一座城,我像钥匙一样认识了许多锁子;从一栋楼爬上另一栋楼,我像门牌一样背诵了许多号码。然而,走出书,走出城,走下楼,我发现我什么也没有,尽管有时感到自己似乎拥有很多,学问呀,知识呀,信息呀,成就呀,名声呀,职称呀,职务呀,电脑呀,银行账户呀;股票呀、房子呀、车子呀、哥儿们呀、见闻呀,已经到来的金色中年呀,可以预见的安详晚年呀,无疾而终的圆满落日呀……
④可是,闭起眼睛一想,又真正觉得空荡荡的,夜深人静的时候,望着苍白的天花板,感到一种迫人的虚。
⑤城市只是一个投寄信件的邮箱,而我只是一个寄信人或收信人。寄完信或读完信,我就走了,而邮箱还挂在那里。说到底,人也是一封信,城市在我们身上盖满各种各样的邮戳,却找不到投寄的地方。
⑥是什么使我变成了一封死信?身上邮戳重叠着邮戳,地址重叠着地址,日期重叠着日期,但是这封信却无处投递,就这样在模糊的邮路飘来荡去,直至失踪?
⑦这时候,我已经回到当年的小城。这时候我忽然看见我早年逃离的山﹣﹣南山。
⑧它依然凝重,依然苍蓝,依然无言,不错,还是我祖先般的南山。
⑨但是,我心里很深的地方却被它触动了,被它闪电般照亮了。
⑩我何以感到认真走过的岁月却是空荡荡的虚?我何以成为一封无处投递的死信?是因为我遗忘了你吗,南山?
这么多年,我真的像遗忘一堆石头一样遗忘了你吗,南山?
而你依旧站在你地老天荒的沉默里,站在你崇高的孤独里。
这时候我看南山,它像是苍老而永远健在的祖先,像 比喻、排比、拟人 哲人凝眉沉思,像先知欲言又止。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我好像明白了,我当初那么认真地出走,只是为了更深刻地返回,是这样吗,南山?
我们在命运里走来走去,最终却回到出发的地方,并且第一次真正认识它,是这样吗,南山?
一封盖满邮戳的信终于找到了投递的地址,它正在到达,它将被阅读,它同时也阅读它的阅读者,阅读一个伟大的旧址﹣﹣南山。
去而复返,又见南山,我第一次真正看见南山。
( 选自《李汉荣散文选集》,有删改)
(1)不同时期的“我”对南山的情感态度有何不同,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①小时候:________
②后来:________
③辗转多年后:________
(2)作者在第⑥段问“是什么使我变成了一封死信”,请结合上下文分析“使我变成死信”的原因。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画线的句子。
这时候我看南山,它像是苍老而永远健在的祖先,像哲人凝眉沉思,像先知欲言又止。
(4)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窗花
耿翔
①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是这些贴得红堂堂的窗花告诉我,在被雪埋得很深很死的山坡上,还有人家。或许是命里有缘,每次到陕北,都能遇上一些让我动心的剪纸人,并且在回城后很长的时间里,都一心想着她们的面容。就是这次踏雪北上,在除了雪的白色几乎无别的色泽可寻的时候,也有一些生动极了的窗花,会突然从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亮在一条村道上。
②说句真话,最初让我倾倒,并把窗花看成神物似的,是在好奇地抓住一位剪纸老人的双手的那一次。现在坐下来,坐在这一目了然的雪原上,用没有尘土的心想一想,我迎着风的脊背,也会冒出一层很热的汗来。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一剪一剪,随着一阵嚓嚓的剪刀之声,红粉似的纸屑,落了一怀。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在陕北,能让心一次次收缩的东西太多了。细数一下,有一路冲刷出来的壶口瀑布,有震动整面山坡的安塞腰鼓,有躺在沙漠中的红石峡,有悬在黄河上的白云山,还有绥德的狮子、清涧的石板,以及从每一道沟里,甚或每一块庄稼池里,都会随时响起来的信天游。而唯一让我的心收缩得发疼的,是她为我剪一幅窗花的全过程。守在她安详的神态里,我最初的浮躁,也像多余的纸片,被一剪一剪地铰去了,剩下的,正如在她手上成形的窗花,完全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东西。我不想说破,她剪给我的那一对窗花叫什么,但我要说,那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很美的传说。那是在陕北的山坡上,比荞麦和苜蓿花还开得热烈的传说呵。那传说中的主角,正盘腿坐在一方土炕上,内心热烈如火,亦平淡如水地为我铰着她的故事……
③看着窗花,我突然想起,陕北人在如此严实的窑洞里,为什么要安这么大的窗子这么大的门?在这么大的门窗上,为什么要贴这么多的窗花?应该这样说,他们守望的几孔窑洞,仅仅是家园的一部分,而更广大的,还有他们一生躬耕着的土地。他们住在窑洞里,土地上一年的收成,不能把他们送入梦乡。只有这些贴在窗户上、囊括各种风物的窗花,才会让他们觉出,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因此,再不讲究的人家,也不会忘记在贴得拥挤的窗户上,再添些新窗花上去。
④我不是地道的陕北人,无法说透这些剪纸艺术的真正奥妙。但我深刻地记得,许多剪纸艺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进入一种半癫状态。有的剪到入神时,一两天不吃不喝。有的边剪边唱,嘴里尽是些无字句的歌。看着她们,你一定会想,真正的艺术在哪里?真正的大师又是谁?对于这群以食为天之民,剪刀的分量会比镰刀重吗?
⑤在陕北,这些出现在剪刀下,一看就勾魂的俗物,能让人一眼望出一条吐纳百川的文化之河。由此,我在对这些窗花惊叹之余,最为看重的,就是创造这种艺术的工具:一把普通的剪子。在这些婆姨们手上,一把剪子,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它能真实或者夸张地铰出存在于陕北的所有物象。谁会相信,这些很抽象的窗花是出自一群文化水平极低的陕北女人之手?有时,我更愿意这样说: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
⑥当我冒着一天的雪花,要敲开一户人家的窑门时,我想,在紧挨着窗户的炕头上,应该坐着一位铰窗花的老人。她那不停的剪子声,应该是在雪的覆盖下,唯一剩下来的一种超越感觉的响动,我也应该在开口说话之前,先去摸一摸这双虽被剪子磨僵,却能铰活陕北的手。
⑦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前,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百家(上)》,有删改)
(1)第①段最后一句说窗花“亮在一条村道上”,赏析“亮”字的表达效果。分析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2)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①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
②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前,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啊。
(3)从全文看,窗花文化包含哪些内容?请分条简要回答。
(4)文章结尾,作者想象一位老人在炕上剪窗花的情景,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3题。
又回南泥湾(节选)
——看话剧《豹子湾战斗》
诗/贺敬之
“信天游”呵,不断头,
回回唱起来热泪流!
唱延河呵,想延安,
连想带梦南泥湾
铃声响,大幕开——
今晚又回延安来!
好熟的路呵,好亲的山,
亲山熟路豹子川
这一面红旗这一杆号,
咱们的红一连上来了!
手里的锻头肩上的枪,
惊天动地脚步响!
梢林里的火焰万丈高,
世世代代呵都看到!
昨天开荒多少亩?
——革命头前万里路
这一架纺车这一根线,
千年万年永不断
—双草鞋半袋米,
闪亮的红星我认得你!
好亲的话语好旺的火,
火苗上的目光望着我
望我的心啊,看我的手——
枪枝、镢头该没丢
团长一声把“小鬼”叫
猛然间我的心里怦怦跳!
恍惚他走到台下来,
又帮我系好草鞋带
掌声起,雷声响一
看团长还在那火堆旁。
台上台下二十年,
我身旁坐着我们司令员。
二十年前后几代人?
我怀中坐着女儿红领巾。
司令员低声问这下一代,
“你将来编在第几排?”
几代人呵,同堂坐
毛主席还给咱上这一课!
主席的思想呵,南泥湾的路,
斗争永远不闭幕
这样走呵,这样行!
波涛翻滚在我胸
塔里木的麦浪呵江南的风,
南泥湾的号声响不停!
1.“好亲的话语好旺的火,火苗上的目光望着我”渲染出一种怎样的氛围?
2阅读文中画线句,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心里怦怦跳”。
3.《回延安》和《又回南泥湾》两首诗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白羊肚手巾(dǔ);
B柳林铺(pù);
C哺育(bǔ);
故选D。
2.B
【详解】
A“廷河”应为“延河”。
C“满窖”应为“满窑”。
D“眼框”应为“眼眶”。
故选B。
3.D
【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顺序的排列。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体裁和中心;其次,理清思路;再次,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连读,语感检验。第④句为总说句,应放在最前;承接总说句,下面应先说“传统”,再说“文化”,因此为②⑤;第③是对②⑤的总结;第①是全文的总结,应放在最后。所以顺序是:④②⑤③①。故选D。
4.
【答案】
抓
搂
登
扑
贴
5.
【答案】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米酒油馍木炭火
6.
【答案】
(1)拟人,热烈欢迎诗人,比兴,被养育与养育
(2)延安教会了“我”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
(3)通过对当年在延安的革命生活的回忆,表达我对延安深厚的情谊。
(4)诗歌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来描写当年的延安生活。“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兴中兼比,以“树梢”“树枝”“树根根”的一体关系,引出并喻指自己和延安山水、延安人民密不可分的关系。“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兴中兼比,以“羊羔羔”吃奶长大,引出并喻指延安人民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兴中兼比,以“东山”“西山”的茂盛庄稼,引出并喻指自己投身革命锻炼学习。这三个兴中兼比的诗节,逐节递进地表现出诗人和延安、延安人民的亲密关系。
7.
【答案】
(1)(觉得南山慈祥、温柔、高大、有涵养)让“我”痴迷(热爱)和崇敬。,觉得南山闭塞、贫困、愚昧、阻碍“我”的发展,逃离了南山。,内心深处被南山触动,对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第一次真正认识它),更深刻地返回南山
(2)①忙碌的城市生活让“我”找不到方向;②内心感到空虚,没有归宿感;③遗忘了南山(忘记了精神的家园)。
这时候我看南山,它像是苍老而永远健在的祖先,像哲人凝眉沉思,像先知欲言又止。
(3)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南山比喻为祖先、哲人、先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南山的沧桑、深沉(沉默)和崇高;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语言气势,强烈地表达对南山的崇敬和赞美之情;赋予南山人的情感,使南山人格化,更形象生动地写出南山的深沉(沉默)与睿智。
(4)结构上:点题,照应开头,总结全文,含蓄点出主旨。
内容上:①作者经历了城市生活的空虚后再见南山,对南山赋予自己的人生启迪有了深刻的认识。②认识到在那个曾经给予自己生命、养育自己成长的地方,才让“我”找到归宿感,找到精神的寄托地。
8.
【答案】
(1)“亮”的意思是醒目、耀眼,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窗花的鲜活与鲜艳,表现了作者看到陕北窗花时的惊喜及赞美之情。这一句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为下文揭示窗花的内涵做了铺垫,也与文章最后一句话相照应。
(2)①窗花就是陕北人生活的艺术化,与陕北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有陕北人就有剪纸艺术。
②贴满窗户的鲜红、热烈的窗花照亮了作者的手,感染并启迪了作者,使作者的心灵变得纯净。
(3)①窗花中往往蕴藏着动人的人生故事;
②窗花是陕北人的精神食粮;
③窗花折射出剪纸人的生活及其丰富的想象力;
④窗花表现了鲜活的大千世界。
(4)①敲门前的想象,体现了作者对剪纸艺术的神往与喜爱;
②对剪子声音的描写,突出了剪纸艺术超越寻常生活的艺术魅力,肯定了陕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③对剪纸人双手的描写,表达了对勤劳智慧的陕北人和他们的剪纸艺术的赞美之情。
9.
1.【答案】渲染出南泥湾人民热情招待客人的浓烈氛围。
2【答案】演员们的表演把诗人又带回了那热火朝天的战斗年代,在诗人的心灵深处引起了深深的共鸣,所以诗人看戏时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3.【答案】两首诗都借鉴了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节,一节一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