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大雁归来》课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大雁归来》课时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7 08:2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大雁归来》课时练习
1.(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雾霭(ǎi) 缄默(jiān) 窥探(kuī)
B.曲线(qǔ) 狩猎(shóu) 号角(jiǎo)
C.香蒲(pú) 沼泽(zhǎo) 凋零(diāo)
D.雉鸡(zhì) 黑鹂(lí) 迁徙(xǐ)
2.(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沼泽便再次成为弥漫着青草气息的地方。(弥漫:充满。)
B.返回的雁群,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凋零:衰落。)
C.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雾霭:雾气。)
D.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坚强、不动摇、不改变。)
3.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
B.天津的滨海湿地位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咽喉地带,且底栖生物种群大而多,是典型的沿海滩涂湿地,近年来广受关注。
C.在春季候鸟迁徙期间,野生动物保护中心、森林公安、公园管理处等单位联合开展保护野生过境候鸟,确保候鸟安全过境。
D.比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已恢复芦苇、碱蓬0.27平方千米,新建的20个高12米的人工鸟巢,已孵化出了几十只候鸟,其中包括6只东方白鹳。
4. 下列句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十九大的号角已经吹响,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B.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忠于党的领导,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他们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老师的醒来。
D.我们做事要光明正大,不要偷偷摸摸的,让别人看不起。
5. 下列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
B.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
C.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D.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6. 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赌注 瞄准 辨论 B.喧嚷 邀请 衡量
C.枯躁 稀疏 弥漫 D.覆盖 忧郁 濒繁
7.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________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______________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A.也可以再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也可以再回去睡觉;
B.也可以再回去睡觉;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C.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
D.也可以再回去睡觉;也可以再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8.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dǔ zhù)________,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2)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ān mò)________。
(3)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 xuān rǎng)________着发出邀请。
(4)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diāo líng)________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
9. 将下列句子正确排序________①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②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
③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④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⑤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10.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2题。
候鸟的迁徙
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全世界9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可达100亿只以上。②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特别是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盖,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许多鸟类不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正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侯鸟的迁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
③人们用多种方法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如望远镜观察、雷达探测、给鸟涂颜料和环志等,其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环志法是将金属或塑料做成脚环(或颈环、翅环),刻上环志国家、单位和编码,将环固定在候鸟的腿部(或其他部位),做好记录,将鸟放飞后,期望通过再次观测到它或回收脚环,这样能更好地了解被环志的鸟儿迁徙的时间、路线等数据。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在探索在大型候鸟身上安装小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
④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东亚一澳大利亚、中亚一印度、西亚一东非、黑海一地中海、大西洋一美洲、密西西比一美洲和太平洋一美洲。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⑤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硫磺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800千米,到达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白颊林莺,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需要面对飞行路线的选择:如果沿着美国海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遥远。然而,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勇敢的飞越大西洋,并有规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以使旅途更舒适,真是有勇有谋。
⑥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遭遇天敌,还有被人类捕食的危险……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暴的袭击,抵达刚果的雨林,最后到达南非。经过超过10000千米、长达4个月的旅程,只有大约一半的成年个体能够存活下来。这是多么悲壮的旅程啊!
⑦迁徙无疑是候鸟生活中最大的“冒险事业”,每年都会有无数的候鸟永远无法到达它们的目的地。但是,它们仍然会沿着一定的路线,春来秋往,从不失信。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
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选文②~⑥段从候鸟迁徙的原因、候鸟迁徙的观测、 A 、 B 、 C 五个方面依次介
绍了候鸟迁徙的知识。
选文第⑥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选文中“高速公路”“冒险事业”等词,使说明显得生动而有情趣;而“大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中“大多数”一词则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B.在众多观测候鸟飞行路线的方法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
C.硫磺鹀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外的北方天空。
D.作者对候鸟迁徙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守信、责任,是肯定和赞美的。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减)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朗读第②段,指出冬眠动物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3)第③段画线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4)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B
【详解】
B项中“曲线”的“曲”应该读“qū”。
故答案为:B
2.B
【详解】
本题是对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考查。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来判断正误。B项中的“凋零”意为“草木凋谢零落”。其它几个选项没有错误。
故选B。
3.
【答案】
C
4.
【答案】
A
5.
【答案】
B
6.
【答案】
B
7.
【答案】
C
8.
【答案】
(1)赌注
(2)缄默
(3)喧嚷
(4)凋零
9.
【答案】
③②⑤④①
10.
【答案】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答案】A.路线B.智慧C.困难
(2)【答案】举例子。举出家燕从英国迁徙到南非的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候鸟在迁徙途中要遭遇许多困难。
2.C
11.
【答案】
(1)点名说明对象,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生命指征水平极低,新陈代谢速率非常缓慢。
(3)不能。如删去“几乎”,表达过于绝对,不符合箱龟冬眠时的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4)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具体说明哺乳动物的寿命不一定和体型相关,还和冬眠有关。
(5)①冬眠由遗传基因决定。
②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
③有一种猴子能冬眠。
④人类与猴子基因相似性很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