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直通车】中考语文二轮 江西近10年中考语文作文汇编 试卷(含范文)

文档属性

名称 【作文直通车】中考语文二轮 江西近10年中考语文作文汇编 试卷(含范文)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6 18:5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语文二轮作文专题——江西近10年中考语文作文汇编(含范文)
一、写作题
1.(2021·江西)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题目写作。
清晨,几个人在郊外散步,忽然听到一阵凄厉的鸡叫声,只见一个人抓着一只鸡走来。鸡尾羽略长,颇似野鸡。散步人问:"敢抓野鸡?”那人气愤地说:“邻居家的公鸡!半夜啼叫,害得我一夜没睡,我一早就把它买来,马上就让它变成盘中餐!”散步人笑而不语。
题目一:将材料扩写成一篇具体、生动的文章,题目自拟。要求: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角度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从材料中公鸡、买鸡人、散步人等不同角度可以悟出不同的道理。请任选一个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2.(2020·江西)请以《好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钥匙,可以是开锁或上锁的工具;钥匙,也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门径;钥匙,还可以是……看似平常的钥匙,有时却意义重大。
请以《钥匙》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2018·江西)请以“小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5.(2017·江西)请以“向_________学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6.(2016·江西)写作:
请以“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7.(2014·江西)人生旅途中,难免遭遇困境,有时我们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有时我们又要沉着冷静,
学会等待……请从下列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一)勇往直前
(二)学会等待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8.(2011·江西)生活中传递的现象很多,如传递火炬、传递爱心……传递的方式也多样,这一切都给你诸多感受和启迪。传递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个过程。也许你曾经是现在仍是传递的组织者,或是参与者。请以“传递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9.(2013·江西)写作。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请以“带着 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少于600字。
10.(2012·江西)以“垒高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解析部分
1.【参考例文】
规矩
置一把沙于纸上,微微振动纸的边缘,沙子便肆意地流动,如果在纸上涂一层明胶,再放之以沙,则粒粒皆安份地粘在纸上,还可以用之做砂纸,赋之以实用价值。
——题记
如果把人类比作砂,把社会比作纸,那么规则便是那明胶,它使人类与社会相辅相融,并使人人发挥各自的功用,凝聚为一个坚实的群体,如果没有规则,人类必将是―盘散沙。由此说,规则是社会形成的基础,没有规则便没有人类社会。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但仍有一些不和谐的事情发生,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每天都有好多无辜的生命告别这个美丽的世界,种种悲剧在警示着人们,但很多人仍感觉无所谓。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在中国或者是其他别的国家,不守规矩的例子还有很多。
如果再贴近生活一点,那么乱插队则是在平常不过了。中午,学校的食堂人头攒动,把我挤来挤去,好不容易走到卖饭的窗口望着长长的队伍,心里直叫苦什么时候才能吃到饭啊,我都快饿晕了。没办法,先来后到这是规矩,我也得做个新时代的文明人嘛,慢慢排吧,前边的人渐渐少了,后边的人渐渐多了,于是一些人便不管什么先来后到死命往里挤,一个挤都挤刚才还井然有序的队伍转眼间乱成了一锅粥,在我被人群急得团团转却也无能为力时,旁边的人和后边的吵吵起来了,无奈只好在越来越乱的买饭大军中明哲保身退下。中午的饭就是一块干巴巴的面包了。哎,就不能有点素质吗,可怜了我的胃。
我们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学了知识是要报效祖国的。也许,那个同学是个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得到了一项重要的科学成果,也许,那个同学是个未来的国家主席,为祖国的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如果我们不听从老师的教诲,不好好学会做人,遵守学校、社会的基本的道德规范,那么,我们即使学有所成,我们也有可能成为社会的害群之马。
自觉地遵守纪律,从小就养成好习惯。我们只有插上文明的羽翼,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才能在时间的流逝中不停地迈上进步的阶梯。
2.略
3.略
4.【参考例文】
小事
人的一生中,要经历许多事,有开心的,难过的,悲伤的……而在我脑海中有许多的事,不少已被流水般的时光冲得模糊了,可有一件事却使我怎么也忘不掉。
那天,我去学英语,途中经过了街心花园。那里,人山人海,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当然也少不了乞丐。我看了看时间——嗯,还早,溜一圈再上课。我左顾右盼,马路边,人们有的在遛狗,有的在与小贩讨价还价,有的在逛商店,还有的在等公交。
就在我观察的时候,走来了一位青年,他经过了我,径直向乞丐走去。那人要干嘛?难道要找乞丐麻烦?我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生怕放过他。
那人走到乞丐面前——乞丐是一位面孔黄瘦,类似皮包骨,断臂的可怜老人。那青年摘下墨镜,用那英俊的脸上挂着的嘴说:“大爷,您看都入冬啦,您还穿这么单薄,会生病的。首页这么瘦,营养都没有。”老人盯着他,盯着眼前这奇怪的人,“来,收好这点钱,去买些好吃的和一些厚实的衣服。”
我张大了嘴,那不是普通的一角,不是一元,更不是十元,那是一张百元大钞!那老人机械地点了点头,看来,他还没回过神来。
我离开了街心花园。一身正统的西装,一张英俊的脸,戴一副墨镜,一颗热情的心,我记住了。我要永远记得这件事,让它成为我以后帮助他人的动力!
这件小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他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扎了根,烙了印……
5.【参考例文】
向百台花学习
晚风轻轻拂过我的内心,我望着璀璨的星空,双眸陷入了漆黑的大海……内心波涛
涌浪……
学业的压力,家长们的期待,老师们的众望所归,压的我喘不过气来,似乎没有一丝闲暇的时间去放松自己绷紧的神经,去诉说自己的心事。
我望着书桌上那盆百台,猛地站起来,喃喃道:“不…我还不能…不能就这么放弃。
我要学会坚强,就像百台花一样,即便在偏僻的山谷,高数千尺的断崖,狂沙乱舞,野草丛生,它在此生根,发芽,虽然当时它和杂草一模一样,但它告诉自己,它是一株百合,它要开花。即使遭遇到野草地讽刺,即使没有人去欣赏,但是它却从不气馁,坚持自己的信念。它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经历风雨,坚强地生长。
正如同残奥会上的运动员们,即使他们身残,但他们的心是坚强的,他们坚信着自己能行,一次次地坚持,一次次的突破自我。我仿佛从他们的坚强中看到了百合花的突破与它的坚强,花虽忧弱,但心却坚强。
我要向百合花学习,学习它那乐观向上,但却不张扬,不炫耀,亦不自卑。我看到那小小的百合花,在黑夜是那么地高贵清雅,不受世俗的偏见所影响,默默地绽放自我。
我回眸看,在马路上挥舞扫把的满头大汗的清洁工,他们不辞辛苦,乐观向上,默
默为世界奉献,我仿佛从它们身上看到了百合花的影子,绽放的是他们的灵魂。
我应勇敢地振作起来,迎接挑战,不论前方困难重重,只要想想百台花,想着向它
学习那人生的真谛,做出最好的自己。
6.例文:那个影响了我的人 在人世间,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真情。其中包括着父母对我的爱,也有老师对我的教导,还有同学对我的关照……可那件事情却像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我的心里,使我至今都难以忘怀。那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陌生人之间的真情。 记得那一天放学,天气十分晴朗,我像往常一样来到站台,准备坐公交车回家。一到车站便有一辆公交车飞快地从我眼前驶过,我看了看车牌:对,没错,那就是我要坐的车。接着,我便上了车,找了个位置坐下来。一路上我都在东张西望,盼望车子能够快一点到家。过了一会儿,公交车开到了一个我不太熟悉的地方:咦?车子怎么开到这儿来了?是改了路线吗?当时,我什么也没有想,于是就火急火燎地“跳”下了车。这时,风呼呼地刮了起来。 正当我准备换一辆公交车回家时,一摸口袋便愣住了:我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公交卡也没带,我该怎样回家呢?这时的我犹如一只热锅上的蚂蚁,不知该如何是好。我越想越难过,眼泪也情不自禁的从眼眶里流出来。 天气也似乎要和我作对:天色已渐渐变暗,肆虐的风越刮越猛,竟然还下起了毛毛细雨。路灯越来越亮,街上的行人却越来越少,这使我愈加惊惶。我再也忍不住了,哭出声来。 这时,从我的身后出现了一个人影,我抬头一看,是一位长发披肩、手提挎包的阿姨。她一看见我就关切的问我:“小朋友,你怎么了,是迷路了吗?”我摇摇头,带着哭腔说道:“我坐的公交车改路线了,现在钱和公交卡都没有,我回不了家了……” 还没等我说完,阿姨就从包里递给我一元钱,说:“小朋友,快回家吧!不要让你的爸爸妈妈担心你!”还没等我对她说一声“谢谢”,她便消失不见了。 这时,风也没有之前那样猛了,雨也停了,我惊惶的心也顿时平静了下来。随后我乘坐公交车回了家。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多年了,那位阿姨的面容我也记不清了,但是她对我做的一切我都将永远铭记在心。
7.【参考例文一】
勇往直前
浅绿的教学楼浸泡在晨曦的温暖中,微风吹拂过邗中的每一个角落,树叶私语。回忆着这里又一年的时光,细数这里每一天的清风,每一处的微笑,阳光倾 泻,暖融融的烘烤着每一粒空气,烤出花朵的香甜,树叶的清新。阳光包住滚落在草顶的露珠,这里是德业双馨的家园,这里是大气的天堂。在这阳光的剪影中,时 光转瞬,转回2010年8月26日。那是我们第二次踏上邗中,少了曾经的忐忑,少了对未来的迷茫,多了那份坚定。抬起头,一样的视角却是不同的风景。
那天的阳光也是这样的明媚。在那抹晨光中,邗中显得如此明亮,那一刻的阳光,见证了我拖着行李再次走入邗中的坚定。阳光告诉我,邗中将带领我向梦想更靠近一步。回到邗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熟悉又带着小小的陌生。清真食堂装修了,老电风扇光荣退役,换上了新空调,食堂内明亮整洁,伴着空调吹来的那阵凉风,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宿舍也换了面貌,阳台上安上了大窗户,冬天不用再担心冷气横吹了,夏天不用再担心蚊虫了。有阳光的日子,坐在阳台上,听听歌,看看书,生活如 此惬意。
学校总在不经意间感动我们。对于新疆班,邗中给予了我们不只是一个好的环境,更多的是无法言说的感动。天热了,教室,宿舍都开着空调,虽然这样很耗电,但学校更关心的是新疆班的学生有好的学习环境。清晨的邗中最美,清晨的阳光披着一层绒状的光洁,轻盈的脚步把邗中鼓荡的更加绚丽,吟诵着《邗中铭》,我想大声的告诉所有人:我是邗中人!“严是爱,宽是害”邗中对新疆班除了无限的关爱更有严格的教育,每一个邗中人都是邗中的名片,这张名片上深深地烙着“蓄徳,修能,日新”,牢牢地套着“德业双馨,成名成家”。
能成为内高班的一员,我是幸运的,能成为邗中人,我是自豪的!一个人最难意识到的便是来之不易,总会在不经意间把关爱当作习惯后淡忘。因此,我时刻告诉自己,要珍惜在邗中的每一天。我深知这样一个环境的来之不易,所以常怀感恩之心。新疆的山水把我们养育,扬州的美丽让我们陶醉,邗中的大气使我们成熟。高一的生活总是平淡的,却在平淡中让我们幸福,我想当我们离开邗中,再次怀念时,学校的种种依旧会让我们感动。
没有华丽的言辞,能表达出我心中的感动,邗中是一杯淡茶,入口香甜,在心里,茶气氤氲中,邗中的气息吹遍心中的每一个角落。旭日东升,那是在邗中升起的希望,那是邗中给我们的翅膀,让我们向梦想勇往直前!
这是一个非常富有新意的作文要求,前面有一段提示性的语言:人生旅途中,难免遭遇困境,有时我们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有时我们又要沉着冷静,学会等待…提示性的语言里面包含连个关键词语:勇往直前和学会等待,这正好是人生的两种态度,又是我们要不惧怕人生的风风雨,勇往直前,大胆的寻求自己的目标,有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蛮干,学会理性的反思和等待。这两个题目看似相反,其实是相通的,能够和谐统一的。
【参考例文二】
学会等待
在人生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等待。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等待。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话语总是响在我们的耳边,勉励我们只争朝夕。但是,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立马去做的,因为事物有它自身的规律和周期,急于求成只能弄巧成拙,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时,我们需要的是等待,等待时机的成熟。
拔苗助长这个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农夫看到禾苗长得太慢,就“好心”地往上拔了拔,结果禾苗全死了。其实,禾苗的生长是有它自身的时间周期的,无论你怎么努力,它只能一点点地生长,不遵循这样的规律就会酿成大错。
等待很重要,但我们不能无所作为地等待。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农夫因为碰巧遇到兔子撞死在树上,从此放弃农活,生活在枯燥乏味的等待中,最终兔田皆空,荒废了自己的人生。可是同样是等待,卧薪尝胆的勾践就能成功。因为勾践没有像农夫那样消极地等待,而是积极筹备军力,为打败吴国做充分的准备,时机一成熟就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我们不要等待人生去主宰你,而是要主动去改变人生。消极的等待是一种懦弱,缺乏斗志只能让万事蹉跎。
其实,很多时候等待也是一种美丽。学会等待吧,它能使你辨别生活中的真假,使你拥有一颗包容的心,让你体会到生活中的无限欢乐。翻过这一峰,又现那一峰。学会等待,万里关山定可越!
8.【参考例文】传递乡情 旅途漫漫归期远,一封浸湿了泪雨的家书传递来平安与祝福。 梦中花落数十载,一曲深情诵唱的《回家》传递来无限愁情与期盼。 海峡对岸,余光中的乡愁传递而来。这夜月明,余光中独斟一杯浊酒,惆怅了数十年的思绪,都寄予了明月。他畅饮一瓢雄浑的长江水,摘下一片血红海棠贴在胸口,看远山被飘然的白雪覆盖,撷一枝腊梅,把心中的赤热传递给故乡…梦还是醒了!他只能老泪纵横地在高山上远眺,用痛哭将这份悲愁传递,从那一岸,到这一岸… 海峡对岸,洛夫的悲痛与绝望传递而来。踏上归途,马背上洛夫的琴弦轻响,抑制着内心的喜悦与激动。然而就在不远处,他乍然勒马,笑容凝结成苦笑。他茫然伸手,想抚一抚故乡的泥土,谁知,却抓回一掌冷露。我踏着这岸的春草花苞,看洛夫身后的背景,一点一点,变成严冬。忽然传来一声脆响,一颗赤子之心在“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前被冻裂。他蹲下身去,竖起衣领,独立过着他火烧的寒冬。不远处满山凋零的杜鹃,剩下唯一的一朵,在哭泣。不知是什么无形的墙壁竖立在一湾浅峡,只有这份悲愁,从那一岸,传递到这一岸… 海峡对岸,百万同胞的期盼传递而来,一湾浅浅的海峡曾经深得无法逾越,游子们用满心的希望把这深渊填满,一座回家的桥梁即将被建立,一道传递爱与真的虹桥在暴风骤雨之后的天空隐约开始显现。游子欣喜,他说故乡一点也不远,就在这海峡对岸,我,可以指给你看!从那一岸,到这一岸… 我站在天涯海角久驻,凝望着海峡的对岸,细听海风传递来一曲令人生疼的《回家》。猛然间,泪如雨下,我放声呼喊:“你快回来!”然后,静静地祈祷,不知这温情的海潮能不能把我的心情传递,从这一岸,到那一岸?
9.略
10.【参考例文】
垒高自己
在中国传统的处事原则里,安守本分,不逾越界限被视为一条传统美德。与之相对立的是一种永不满足的心态常常遭到人们的批评,说是“痴心妄想”、“不足满足”、“这山望着那山”,可当我们静下心来思考的时候,你或许会发现不满足其实就是一种追求,一种人生态度。
追求是人生积极的生存态度;有追求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追求就是不断垒高自己。正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美格拉底的同乡,也是同学。他们的爱好基本一致,都喜欢读书,喜欢研究哲学。但有所不同的是,美格拉底一本接一本地出书,而苏格拉底却一本书也没有出。美格拉底不禁有些飘飘然,每次见到苏格拉底都摆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 子。苏格拉底的学生实在看不过去,对苏格拉底说:“您为什么不出书呢,您的学问比他丰富多了?”苏格拉底说:“我们追求的不一样,他追求的是书的数量,只安于此本分,可我所追求的是耐人寻味的真理,真理是一种无边界,它需要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垒高自己,用足够的墙块来筑起足以防御的城墙存放真理。”时间就像一把淘金的筛子。许多年以后,苏格拉底所研究的真理仍被人们不断探索着而美格拉底的书却一本也没有流传下来。
凡事总应该要求:更高、更好、更美、更强。正是基于这种不断超越、永不停止追求的目标,才需不断垒高自己,不断地奋斗,一次次地挑战人类极限。试想我们自己都像“陕北放牛娃那样只基于这种放羊…生娃放羊的循环状态,那么我们的人生意义在哪里呢?那么我们就永远攀登不到喜马拉雅山,永远走不遍亚马逊平原。
安于本分,不求进取,就不可能垒高自己,不可能迈向更高的目标。无论是谁都应该相信“世界上没有越不过的高峰,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只有垒高自己,有所追求,才能知道大树的挺拔,长江的伟岸,大海的浩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