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______(能、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______(能、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
2.相互转化条件
( 1 )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 2 )
二、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溶解度:在__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中达到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2.溶解度定义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单位为g
3.溶解度曲线:根据固体溶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可以绘制溶解度曲线。
三、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指的是某气体在压强为101.3kPa和一定温度使溶解在________体积的溶剂中达到_______状态时的体积。
2.气体溶解度的大小除了跟气体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外,还跟外界条件有关,如_____________等有关。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_________;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_______。
题型一:溶解度概念及影响因素
1.20℃时,把36克氯化钠放入64克水中,使其充分溶解(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对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B. 溶液中和个数一定相等
C. 溶液质量为克 D. 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
2.能使气体物质溶解度增大的操作是
A. 增加溶剂 B. 振荡溶液 C. 增大压强 D. 升高温度
3.在一定温度下,某未饱和溶液蒸发掉15g水部分后,析出2g晶体不含结晶水;向原溶液投入5克溶质晶体后,溶液中还剩下1g固体溶质,则此温度下该溶质的溶解度为
A. g B. g C. g D. g
4.向2只盛有100g 60℃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g的你NaCl和KCl固体,充分溶解。根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KCl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
B. ①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40g
C. 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8.6%
D. ②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5.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解过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34g氯化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_____ .
(2)相同条件下,碘难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_有关;碘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_有关;此外,你认为固体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______条件有关.
(3)在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你会感到试管外壁______;用固体代替氢氧化钠重复上述实验,若试管外壁变冷,则加入的固体可能是______.
6.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1)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污染物中氮和磷含量过高会造成水中藻类过度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和磷”是指______;填字母
A.元素 原子 离子 分子
(2)日常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电解水的装置如图所示,用__________来检验试管中的气体.
(4)图2是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①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②要使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③t3℃时,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题型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温度不变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硝酸钾
B. 温度升高时,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溶质
C. 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D. 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2.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是饱和溶液,另一瓶是不饱和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A. 降低温度 B. 升高温度
C. 时蒸发少量水 D. 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甲的溶解度最大
B. 图中点表示时丙的饱和溶液
C. 时,向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水,乙的质量分数变为
C. 时,向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水,乙的质量分数变为
D. 时,同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丙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
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加入氢氧化钙;加入水;蒸发水;降低温度;升高温度,以上方法中,能达到目的是
A. B. C. D.
5.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说明弹簧秤读数变化情况(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如果加入氯化钠晶体,弹簧秤读数________.
(2)如果加入蒸馏水,弹簧秤读数________.
(3)如果加入晶体,弹簧秤读数________.
1.溶液对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的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固体和液体物质可以作为溶质
B. 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
C. 饱和溶液升温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D. 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或者多种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甲的溶解度最大
B. 图中点表示时丙的饱和溶液
C. 时,向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水,乙的质量分数变为
D. 时,同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丙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
3.如图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
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时物质和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降温能使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时,水中溶解物质恰好达到饱和
4.在一定温度下,有一杯完全溶解的、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如果想把它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可采取的指施有(已知氯化铵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降低温度升高温度 加氯化铵固体 加溶剂 恒温蒸发溶剂
A. B. C. D.
5.下列因素:溶质种类;溶剂种类;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温度;压强;搅拌、振荡.其中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是
A. B. C. D.
6.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是硝酸钾、氯化铵中的一种物质。
(1)硝酸钾和氯化铵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2)由图可知: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
(3)结合图和图判断:烧杯内的物质是______。、、三种情况下,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有______(填序号)。
7.下表是、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
(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
(2)时,将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时,要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升高温度 加溶质 加水 恒温蒸发水
1.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 饱和溶液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C.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 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2.下列图示是时,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蔗糖固体充分溶解的过程图,下列对此溶解过程形成的溶液判断不合理的是
A. B.
C. D.
3.如图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时物质的溶解度比物质的溶解度大
C. 点表示在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 升高温度可以将、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时
A. 两种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B. 两种溶液的质量仍相同
C. 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甲大
D. 乙溶液中的溶剂质量比甲多
4.本题有甲、乙两图,图甲为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乙为兴趣小组进行的实验,物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
关于图乙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是氯化铵
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烧杯小于烧杯
C. 若使烧杯中的固体溶解,只能采用加水的方法
D. 烧杯中,只有烧杯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以下问题:
(1)m点表示:______。
(2)20℃时,在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水,为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需加甲物质______。
(3)若将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填一种即可。
(4)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克,分别降温到,所得甲物质溶液的质量______(选填“”“”或“”)乙物质溶液的质量。
6.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p点的表示意义是______。
时,将甲物质放入水中并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
(3)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
时,甲、乙饱和溶液分别蒸发掉水,析出固体的质量甲______填“”或“”或“”“无法判断”乙。
7.如图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
(1)_____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时,物质的溶解度______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时,将、各分别加到均盛有水的两只小烧杯中,充分搅拌后,______物质有剩余填“”或“”.
(4)现有时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实现的是______填序号.
降低温度 升高温度 加入物质.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______(能、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______(能、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
2.相互转化条件
( 1 )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 2 )
【答案】不能 能 (1)减少溶剂、冷却或添加溶质 (2)增加溶剂或升温
二、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溶解度:在__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中达到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2.溶解度定义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单位为g
3.溶解度曲线:根据固体溶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可以绘制溶解度曲线。
【答案】一定温度 100个溶剂 饱和 升高 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 较小 降低
三、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指的是某气体在压强为101.3kPa和一定温度使溶解在________体积的溶剂中达到_______状态时的体积。
2.气体溶解度的大小除了跟气体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外,还跟外界条件有关,如_____________等有关。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_________;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_______。
【答案】本身性质 溶剂种类 温度、压强 减小 增大
题型一:溶解度概念及影响因素
1.20℃时,把36克氯化钠放入64克水中,使其充分溶解(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对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B. 溶液中和个数一定相等
C. 溶液质量为克 D. 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
【答案】
【解析】根据溶解度的概念,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其涵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A、20℃时,36克氯化钠放入64g水中,没有全部溶解,该溶液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中和比例为:知,溶液中和个数一定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C、20℃时,64克水中最多溶解23.04克氯化钠,故该溶液的质量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则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25,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2.能使气体物质溶解度增大的操作是
A. 增加溶剂 B. 振荡溶液 C. 增大压强 D. 升高温度
【答案】
【解析】气体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和压强影响,与温度成反比,与压强成正比,
故选:
3.在一定温度下,某未饱和溶液蒸发掉15g水部分后,析出2g晶体不含结晶水;向原溶液投入5克溶质晶体后,溶液中还剩下1g固体溶质,则此温度下该溶质的溶解度为
A. g B. g C. g D. g
【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而根据向原溶液投入克溶质晶体后,溶液中还剩下克固体溶质,说明原溶液在溶解溶质即达到饱和状态,说明这蒸发掉的水若溶解溶质也即达到饱和状态,即每克水中最多溶解溶质,则水中最多溶解溶质,
故选:
4.向2只盛有100g 60℃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g的你NaCl和KCl固体,充分溶解。根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KCl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
B. ①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40g
C. 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8.6%
D. ②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答案】
【解析】、在比较物质的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温度不确定,溶解度的大小也不能确定,故A说法错误;
B、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40g,所以盛有100g 60℃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g的NaCl不能全部溶解,故B说法错误;
C、6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40g,所以盛有100g 60℃水的烧杯中,加入40g的硝酸钾全部溶解,所以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C说法正确;
D、6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40g,所以盛有100g 60℃水的烧杯中,加入40g的硝酸钾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故D说法错误。
故选:
5.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解过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34g氯化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_____ .
(2)相同条件下,碘难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_有关;碘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_有关;此外,你认为固体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______条件有关.
(3)在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你会感到试管外壁______;用固体代替氢氧化钠重复上述实验,若试管外壁变冷,则加入的固体可能是______.
【答案】(1)34 (2)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3)发烫;NH4NO3
【解析】(1)20℃时,34gKCl溶解在水中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34g;
(2)相同条件下,碘难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的性质有关;碘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此外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的温度有关;
(3)固体物质溶于水时有能量的变化,试管中加入NaOH固体,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放出热量,用手触摸试管外壁,会感觉到试管外壁发烫;硝酸铵溶于水时要吸热,则试管外壁变冷.
故答案为:(1)34 (2)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3)发烫;NH4NO3
6.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1)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污染物中氮和磷含量过高会造成水中藻类过度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和磷”是指______;填字母
A.元素 原子 离子 分子
(2)日常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电解水的装置如图所示,用__________来检验试管中的气体.
(4)图2是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①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②要使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③t3℃时,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答案】A;煮沸;带火星的木条;C>B>A;加水(升温);37.5%
【解析】(1)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污染物中氮和磷含量过高会造成水中藻类过度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和磷”都是说明这些物质中存在了这些元素,而不关注以什么形式存在,或者便于说明如何存在,所以就用宏观的元素种类来说明,因此理解为元素.
故选:
(2)对水加热煮沸时,可使水中钙、镁离子形成沉淀,同时能杀死病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因此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煮沸.
故填:煮沸
(3)由图示可知,电解水时,试管中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生成的是氧气,由于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
故填:带火星的木条.
(4)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故答案为:C>B>A
由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使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加水、升温;
故答案为:加水升温.
时,的溶解度是,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37.5%
题型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温度不变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硝酸钾
B. 温度升高时,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溶质
C. 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D. 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答案】
【解析】A、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所以硝酸钾饱和溶液在温度不变时,不能再溶解硝酸钾,故A说法正确;
B、饱和溶液在温度升高时不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例如氢氧化钙溶液升高温度,会析出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所以饱和溶液升温不一定继续溶解溶质,故B说法错误;
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一定温度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说明已经不能继续溶解溶质了,所以属于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故C说法正确;
D、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所以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2.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是饱和溶液,另一瓶是不饱和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A. 降低温度 B. 升高温度
C. 时蒸发少量水 D. 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
【答案】
【解析】硝酸钾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因此升高温度溶解度会升高,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故选:B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甲的溶解度最大
B. 图中点表示时丙的饱和溶液
C. 时,向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水,乙的质量分数变为
D. 时,同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丙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
【答案】
【解析】A、时,丙的溶解度最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图中点表示时丙的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时乙的溶解度是,乙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是,乙的质量是,加入水,乙的质量分数变为:,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大,时,同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丙溶液不能析出晶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加入氢氧化钙;加入水;蒸发水;降低温度;升高温度,以上方法中,能达到目的是
A. B. C. D.
【答案】
【解析】加入氢氧化钙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加入水会使溶液变得更不饱和;
蒸发水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降低温度会使氢氧化钙溶解的量增大,溶液变得更不饱和;
升高温度会使氢氧化钙溶解的量减小,溶液能变成饱和;
能达到目的是
故选:A
5.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说明弹簧秤读数变化情况(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如果加入氯化钠晶体,弹簧秤读数________.
(2)如果加入蒸馏水,弹簧秤读数________.
(3)如果加入晶体,弹簧秤读数________.
【答案】不变 变大 变小
【解析】(1)在恒温条件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溶液组成不变,溶液密度不变,浸没在溶液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不变,则弹簧称示数不变;
(2)在恒温条件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蒸馏水,随水的加入溶液的密度逐渐减小,浸没在溶液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减小,则弹簧称的示数变大;
(3)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加入的硝酸钾晶体会继续溶解,溶液质量增大,而溶液体积几乎不发生变化,故溶液密度变大,悬挂着的物体所受浮力变大,故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故答案为:不变 变大 变小
1.溶液对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的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固体和液体物质可以作为溶质
B. 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
C. 饱和溶液升温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D. 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或者多种
【答案】
【解析】A、不是只有固体和液体物质可以作为溶质,气体也可以作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就是溶液,如也可能是某一液体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饱和溶液升温不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或者多种,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甲的溶解度最大
B. 图中点表示时丙的饱和溶液
C. 时,向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水,乙的质量分数变为
D. 时,同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丙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
【答案】
【解析】、时,丙的溶解度最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图中点表示时丙的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时乙的溶解度是,乙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是,乙的质量是,加入水,乙的质量分数变为:,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大,时,同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丙溶液不能析出晶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3.如图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
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时物质和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降温能使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时,水中溶解物质恰好达到饱和
【答案】
【解析】A、如图所示,温度升高A的溶解度也升高,故A错误;
A、B两条曲线在时有交点,则 时物质和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
C、温度降低时,B的溶解度升高,则降温能使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g,即水中溶解物质恰好达到饱和,故D正确。
4.在一定温度下,有一杯完全溶解的、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如果想把它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可采取的指施有(已知氯化铵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降低温度升高温度 加氯化铵固体 加溶剂 恒温蒸发溶剂
A. B. C. D.
【答案】
【解析】在一定温度下,有一杯完全溶解的、饱和的氯化铵溶液,氯化铵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氯化铵的溶解度增大,能变为不饱和溶液;温度越低,氯化铵的溶解度减小,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析出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
加入氯化铵固体,不能继续溶解,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加溶剂,氯化铵能继续溶解,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恒温蒸发溶剂,有氯化铵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故能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故选:C
5.下列因素:溶质种类;溶剂种类;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温度;压强;搅拌、振荡.其中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是
A. B. C. D.
【答案】
【解析】当温度相同时,固体物质不同则溶解度不同,如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而硝酸钾的溶解度为,所以溶质种类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正确;
溶剂种类能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如碘容易溶解在酒精中,不易溶解在水中,故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正确;
根据溶解度的定义,某物质在溶剂里达到饱和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是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故,溶质质量不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对;
根据溶解度的定义,某温度时溶剂中最多溶解的质量为该温度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所以溶剂质量不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对;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即温度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正确;
压强的改变不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此项不对.
搅拌、振荡的作用是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不会使物质溶解的更多,所以搅拌不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对;
故选:C
6.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是硝酸钾、氯化铵中的一种物质。
(1)硝酸钾和氯化铵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2)由图可知: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
(3)结合图和图判断:烧杯内的物质是______。、、三种情况下,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有______(填序号)。
【答案】(1)增大 (2)2:7 (3)硝酸钾 ②③
【解析】(1)硝酸钾和氯化铵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故填:增大。
(2)由图可知:时氯化铵溶解度是,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故填::。
(3)结合图和图判断:升温到并且蒸发水,烧杯中没有析出固体,说明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由图信息可知,时硝酸钾溶解度是,氯化铵溶解度小于,因此烧杯内的物质是硝酸钾;
中水溶解硝酸钾形成不饱和溶液;
中水溶解硝酸钾恰好饱和;
中析出固体,一定是饱和溶液。
故填:硝酸钾;
7.下表是、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
(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
(2)时,将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时,要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升高温度 加溶质 加水 恒温蒸发水
【答案】(1)氯化钠 (2)136 (3)②④
【解析】(1)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只能溶解,故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时,要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加入氯化铵固体或是恒温蒸发水,故填:。
故答案为:(1)氯化钠 (2)136 (3)②④
1.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 饱和溶液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C.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 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答案】
【解析】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下列图示是时,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蔗糖固体充分溶解的过程图,下列对此溶解过程形成的溶液判断不合理的是
A. B.
C. D.
【答案】
【解析】烧杯中加入蔗糖后,蔗糖全部溶解,向烧杯中继续加入蔗糖还能溶解,说明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A正确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蔗糖,全部溶解,而向烧杯中继续加入蔗糖,烧杯中含有未溶解的蔗糖,说明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恰好变为饱和溶液,B错误烧杯中含有未溶解的蔗糖,说明该溶液是饱和溶液,C正确烧杯中含有未溶解的蔗糖,说明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D正确。
故选:B
3.如图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时物质的溶解度比物质的溶解度大
C. 点表示在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 升高温度可以将、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
【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正确;
B.时,物质的溶解度比物质的溶解度小,故B错误;
C.点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所以点表示在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C正确;
D.、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可以将、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B
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时
A. 两种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B. 两种溶液的质量仍相同
C. 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甲大
D. 乙溶液中的溶剂质量比甲多
【答案】
【解析】、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降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要析出晶体,溶液质量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溶液质量不变,故B错误;
C、由可知,甲降温后溶质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乙中溶质、溶剂质量均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与降温前相等,根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可知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而时甲的溶解度大于时乙的溶解度,故降温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甲小,故C错误;
D、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比乙少,降温溶剂的质量不变,故D正确。
故选:
4.本题有甲、乙两图,图甲为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乙为兴趣小组进行的实验,物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
关于图乙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是氯化铵
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烧杯小于烧杯
C. 若使烧杯中的固体溶解,只能采用加水的方法
D. 烧杯中,只有烧杯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答案】
【解析】A、升温到并且蒸发水,烧杯中没有析出固体,说明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由图甲信息可知,时硝酸钾溶解度是,氯化铵溶解度小于,所以烧杯内的物质是硝酸钾,故A错误;
B、烧杯中的质量分数为:,烧杯的质量分数为:,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烧杯小于烧杯,故B正确;
C、若使烧杯中的固体溶解,采用加水、升温的方法都可以,故C错误;
D、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烧杯中,烧杯、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
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以下问题:
(1)m点表示:______。
(2)20℃时,在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水,为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需加甲物质______。
(3)若将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填一种即可。
(4)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克,分别降温到,所得甲物质溶液的质量______(选填“”“”或“”)乙物质溶液的质量。
【答案】(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4 (3)加入乙物质 (4)<
【解析】(1)m点表示: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2)时,甲的溶解度是,在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水,为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设需加甲物质的质量为,,;故答案为:;
(3)若将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加入乙物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故答案为:加入乙物质合理即可;
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克,分别降温到,所得甲物质溶液的质量乙物质溶液的质量,因为甲有固体析出,乙没有固体析出;故答案为:。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故答案为:(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4 (3)加入乙物质 (4)<
6.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p点的表示意义是______。
时,将甲物质放入水中并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
(3)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
时,甲、乙饱和溶液分别蒸发掉水,析出固体的质量甲______填“”或“”或“”“无法判断”乙。
【答案】(1)在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 (2)62.5 (3)升高温度 (4)<
【解析】()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点的表示意义是:在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
(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将甲物质放入水中并充分搅拌,只能溶解的固体,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3)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升高温度;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甲、乙饱和溶液分别蒸发掉水,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故答案为:(1)在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 (2)62.5 (3)升高温度 (4)<
7.如图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
(1)_____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时,物质的溶解度______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时,将、各分别加到均盛有水的两只小烧杯中,充分搅拌后,______物质有剩余填“”或“”.
(4)现有时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实现的是______填序号.
降低温度 升高温度 加入物质.
【答案】(1)30 (2)< (3)B (4)
【解析】(1)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在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
(2)由于在时,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故答案为:
(3)由于在时,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小于,即水中最多溶解的大于,而水中最多溶解的小于,则水中最多溶解的大于,水中最多溶解的小于,故时,将、各分别加到均盛有水的两只小烧杯中,充分搅拌后,会全部溶解而不会全部溶解,故答案为:
(4)由于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变化不大,因此若将它的不饱和溶液在溶剂不变的情况下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低温度或增加溶质的方法,故答案为: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可以确定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加入一定的溶质,溶质是否全部溶解,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判断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