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美国
苏联
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乔治·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1945年5月8日
Q: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的是什么?
结束:二战的欧洲战争
开始:“冷战”
新课导入 — 二战后的美苏两国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达瓦里氏与哈利路亚的对战
第十六课 冷战
设计人:东莞市长安镇实验中学 李天锐
课标: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一探课题—何为冷战,战为何因?
战争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起止时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交战双方 同盟国、协约国 轴心国、反法西斯联盟
爆发标志 1914.7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39.9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重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会战(转折点)、诺曼底登陆
结束 德国投降,同盟国战败 日本签署投降书,法西斯同盟战败
性质 帝国主义战争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
战后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美苏争霸两极格局
延伸拓展—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处
我无法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有什么武器登场,但第四次世界大战中人们肯定用的是木棍和石块。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拉开“冷战”的序幕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铁幕演说《和平砥柱》
“铁幕”指的是冷战时期将欧洲分为两个受不同政治影响区域的界线。
具体指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
铁幕演说
一探课题—何为冷战,战为何因?
丘吉尔认为欧洲已经被一道“铁幕”分为两部分:
以西是资本主义世界,以东是社会主义世界
观察下图,想一想:从二战中到二战结束后,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战中的美苏士兵
雅尔塔会议中的“三巨头”
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与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
战时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对手!
盟友到对手
一探课题—何为冷战,战为何因?
材料二:“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打击,欧洲逐渐衰落,美国和苏联实力强大。
一探课题—何为冷战,战为何因?
材料三:战后美国实力简表
经济 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工业生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2/3。
军事 1945年,武装部队总人数达到1200多万,国防预算超过800亿美元。空军、海军量天下第一。在全球有484个军事基地。30艘航空母舰,垄断着原子弹。
材料四: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美国总统杜鲁门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合作探究:阅读三则材料,探究冷战爆发的原因。
一探课题—何为冷战,战为何因?
材料五 二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还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制度。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作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自然也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2.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结合材料分析,美国为何要推行“冷战”政策?
材料六 苏联以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力量雄踞欧亚大陆,堪与美国平分秋色。1949年成功制造出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的核垄断。……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美国认为自己的民主制度和自由观念最优越;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侵略性。
3.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
一探课题—何为冷战,战为何因?
美苏为什么会从二战中的盟友关系转变成二战后的对手关系?
美国 苏联
政治 控制操纵联合国 在苏联影响和帮助下,东欧和亚洲一系列国家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政治威望空前提高。
经济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世界第二工业强国
军事 垄断了原子弹,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1000多艘其他战舰、近500个军事基地 战争的胜利,使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强大,到1945年,苏联拥有军队1140万人,军事工业仅次于美国。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 空前强大
美的强大
野心
苏联的壮大
阻碍
一探课题—何为冷战,战为何因?
一探课题—何为冷战,战为何因?
材料七: 1945年美国实力之强,犹如1815年的英国,只能用“非一般”一词来形容。…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39年的886亿美元增至1945年的1350亿美元;…在战争结束时,华盛顿的黄金储备为200亿美元,几乎占世界总量330亿美元的2/3。再者,世界一半以上的制造业生产量是由美国承担的;美国生产的各种产品占世界总量的1/3。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国家制度
国家利益
姓“资”还是“社”
世界霸权
矛盾
战时盟友
战后敌手
为何
二探课题 — 冷战之过程,感悟冷战
记者问:你怎样估计丘吉尔先生最近在美国发表的演说
斯大林答:我认为这个演说是危险的行动,其目的
是要在盟国中间散播纠纷的种子,使它们难于合作。
记者问:是否可以认为丘吉尔先生的演说使和平和安全的事业遭受损失
斯大林答:无疑是的。实际上,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的,而且丘吉尔先生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
——斯大林《关于丘吉尔先生的演说和(真理报)记者的谈话》
指战后初期苏军驻扎在东欧、南欧等国家,显示了共产主义的挑衅
二探课题 — 冷战之过程,感悟冷战
表现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1947.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947推行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1949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二探课题 — 冷战之过程,感悟冷战
(1)时间:1947年3月
(2)内容: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收到共产主义威胁,要求国会拨款援助这两个国家。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的营垒,宣布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3)影响:
“遏制”共产主义
实质:干涉别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
二探课题 — 冷战之过程,感悟冷战
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
思考:美国为什么如此慷慨?你怎么看?
这幅海报中,马歇尔计划成为扶助欧洲成长的夹板
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二探课题 — 冷战之过程,感悟冷战
材料八: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结合上面材料,说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和实质。
1、目的: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2、实质:(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
3、影响:
观察左图,图中站着的是医生,躺着的是病人,医生正在给病人治病,病人身上贴着药膏,药膏上的标志“$” 。
试结合“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回答:
1.图中“医生”给“病人”开的“药”具体指什么?
2.“医生”所开“药”的实质是什么?
“药方”指马歇尔计划(或欧洲复兴计划)。
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二探课题 — 冷战之过程,感悟冷战
柏林墙德国分裂后,柏林也一分为二,东西方的对峙在这里得到了集中体现。1961年,民主德国为防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的渗透,在东、西柏林之间修筑了“反法西斯防卫墙”,又称“柏林墙”。柏林墙由水泥墙、通电铁丝网和瞭望塔组成,全长约154千米,高3~4米,将西柏林包围起来。柏林墙成为东西方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冷战结束,民主德国政局发生急剧动荡。1989年11月,民主德国宣布开放柏林墙。
影响: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二探课题 — 冷战之过程,感悟冷战
柏林危机:
①1948年2月,美、英、法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引起苏联的抗议,
②6月,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生活物资,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
“柏林危机”爆发。
③11个月后,双方(没有采取武力手段)达成协议,同时解除封锁。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通过飞机将援助物资空运到西柏林
二探课题 — 冷战之过程,感悟冷战
漫 画:
苏联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
“两极”对峙——美苏军备竞赛
在冷战的40多年里,美苏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1945—1957年,美苏双方主要进行了研制核武器竞赛。
● 1945—1985年,全世界共进行了1570次核爆炸试验,美苏分别占80次和562次,合占世界总数的80%以上。两国储存的核弹头总数达4.5万枚以上,战后世界核弹头总数90%以上。
● 1957—1983年,双方以研制核弹头的运载工具以及新型核弹头的竞赛。从1957~1984年,在全世界发射的3000多颗人造卫星中,美苏两国占90%以上,且70%是军用卫星。
● 1986年洲际导弹、潜射导弹、重型轰炸三种战略武器合计数:美国1989件,苏联为2594件。核弹拥有量,美国为1.3万余枚,苏联为9640枚。
门类 美国 苏联
年产飞机 50000多架 40000多架
年产坦克 20000多辆 30000多辆
年产火炮 257390门 516648门
核武器 1945年试爆 1949年试爆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加剧冷战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标志美苏两极格局对峙局面形成
二探课题 — 冷战之过程,感悟冷战
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美国把欧洲看作全球战略的重点和遏制苏联扩张的第一线,而尚未复苏的西欧各国也需要美国的援助。
冷战时期苏联宣传画: 苏联人对美国人说 “你最好别惹我!”
二探课题 — 冷战之过程,感悟冷战
1949年,美、加等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二探课题 — 冷战之过程,感悟冷战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出自1949年某公约第5条规定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
——出自1955年某组织公约
材料内容分别源于哪两个组织?两个组织有何共同性质?造成什么影响?
1949年,美、英、法等12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即“北约”。
1955年,苏联等8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即“华约”。
性质: 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二探课题 — 冷战之过程,感悟冷战
苏 联
波 兰
民德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联邦德国
奥地利
瑞士
瑞 典
芬 兰
法 国
意 大 利
土 耳 其
西 班 牙
希 腊
丹麦
英 国
冰岛
挪 威
荷兰
比利时
葡萄牙
爱尔兰
阿尔巴尼亚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南斯拉夫
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二探课题 — 冷战之过程,感悟冷战
经济互助委员会会旗
经互会
为了与西方的经济封锁
和遏制政策相抗衡,1949年
1月,苏、保、匈、波、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同年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
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的经济发展。
二探课题 — 冷战之过程,感悟冷战
三探课题— 冷战阴影,珍惜和平
它只是一堵墙
因为它,对面的亲戚和邻居都不能往来
近30年间有239人试图翻越而被处死
1、全面冷战: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
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米。沿墙修建了253个了望塔、136个碉堡、270个警犬桩。
三探课题— 冷战阴影,珍惜和平
美国先后有340万人开赴越南参战,有57000人阵亡,157000人负伤,战争费用达1500亿美元。南越军队20万人死于战场,北越死亡80万以上,南越平民死亡100万以上。
越南战争(1961~1973年)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战争
越南战争的失败,标志着美国霸权严重受挫。
三探课题— 冷战阴影,珍惜和平
古巴导弹危机(1962)
三探课题— 冷战阴影,珍惜和平
德国分裂
朝鲜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
越南战争
冷战:德国分裂(1949)、朝鲜分裂(1948)、古巴导弹危机(1962);
热战:朝鲜战争(1950-1953)、越南战争(1961-1973)。
国际关系总体形势:美苏争夺重点在欧洲,全面冷战、局部热战。
苏联解体
(1991年)
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
(国际格局向多极化趋势方向发展)
三探课题— 冷战阴影,珍惜和平
快速问答: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1947年,推行马歇尔计划
1949年,建立“北约”
美苏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
学习《冷战》后,甲同学说:“两强对峙,谁也不敢打,维护了世界和平。”乙同学说:“两强对峙,把世界推到战争边缘,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你觉得他们的话对吗?试结合史实加以评析。
冷战的影响
积极:⑴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⑵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对抗,不同程度上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在客观上有利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⑶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发展。
消极:美苏两强相争,导致了霸权主义的存在,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局部“热战”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给两国带来沉重负担,美国成为最大的债务国;苏联解体。
合作探究:
材料一:阿富汗战争旷日持久,历时九年多,给阿、苏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阿富汗有130多万人丧生;苏联在战争中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 。
材料二:在争霸对峙过程中,美苏两国在紧张的战争边缘选择妥协,并逐渐走向缓和,因此从另一角度看,两国关系的缓和也成为稳定世界局势的因素。
冷战中两极格局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思考
带来了世界的动荡不安,威胁了世界和平。
美苏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材料三: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推动了科技发展。
1、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不论任何国家或民族以任何理由破坏人类和平,干涉别国自由和发展的行径都应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制止和反对。
2、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我们应该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国际地位由综合国力决定,要努力发展社会经济,增强国力。
反思启示:
积极影响
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消极影响
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3.使世界长期得不到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冷战”之得失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