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4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26 22:4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红旗落地终成遗憾,社会主义建设任重道远
第十八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设计人:东莞市长安镇实验中学 李天锐
学习目标
1.了解“经互会”建立和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推广,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的基本史实;
2.了解苏联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的改革与东欧剧变;
3.探究苏联解体的原因,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能力。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
2
3
1848年
1917年
1922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
十月革命胜利
苏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成立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苏联,1922年底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以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达维亚等加入。苏联共由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组成。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 中苏联盟建立
古巴
二战后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苏联
东欧八国
亚洲六国
拉美一国
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
中国、老挝、越南、朝鲜、蒙古、柬埔寨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 中苏联盟建立
冷战
马歇尔计划
北约组织
杜鲁门主义
(1947年)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
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
华约组织
(1955年)
经济
军事
政治
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 中苏联盟建立
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为了适应冷战需要,应对马歇尔计划
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
有利于东欧国家克服战后经济困难
但也将各国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背景
目的
成立
影响
经济互助委员会
经济
政治
社会主义壮大
加强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全方位改造。
实质:是按照苏联模式在东欧各国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模式的推广。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 中苏联盟建立
1950年
中苏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49年
中苏建交
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访问苏联
影响: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 中苏联盟建立
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访问苏联时,在莫斯科出席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大会。 资料图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 中苏联盟建立
一看苏联三大哥 — 玉米哥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2.内容:
3.结果:
失败,赫鲁晓夫下台
一看苏联三大哥 — 玉米哥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改革
1
2
3
4
1918年
1936年
苏联模式
1921年
新经济政策
1917年
苏俄建立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看苏联三大哥 — 玉米哥赫鲁晓夫
材料1:(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十分悬殊。1926到1940年,苏联重工业年均增速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为1.5%。1949年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买不到一双皮鞋,到1953年一个人才有0.4平米的住房。
—《苏联国民经济》
材料2: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产量也极少,1950年产电视机约1.19万台,电冰箱0.12万台,洗衣机0.03万台。农业的情况则更为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年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0年为447.1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0年为27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音响、录像机都不能生产。
—周荣坤《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根据材料指出,苏联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以及存在什么问题?
重工业发达
农业、轻工业落后
他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改革!
一看苏联三大哥 — 玉米哥赫鲁晓夫
时间
内容 政治
经济
评价
1953年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发动垦荒运动
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该行收购制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被遗弃在布达佩斯街头的斯大林头像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推广种植玉米
广种玉米宣传画
赫鲁晓夫说:“一些部长坐镇在莫斯科,而他们的下属企业却远在萨哈林岛,要从莫斯科来管理这些企业是很困难的。”
相关史实: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闭幕的当晚,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报告揭露了斯大林滥用权力和违反法制的严重错误,但没有把个人崇拜的产生同苏联的政治体制联系起来,也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全面的分析,结果在苏共党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造成了思想混乱。后来,赫鲁晓夫又大搞起对他自己的个人崇拜。
一看苏联三大哥 — 玉米哥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与尼克松的“厨房辩论”
一看苏联三大哥 — 玉米哥赫鲁晓夫
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
一看苏联三大哥 — 玉米哥赫鲁晓夫
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失败原因:
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一看苏联三大哥 — 玉米哥赫鲁晓夫
二看苏联三大哥 — 亲吻哥勃列日列夫
—勃列日列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经济改革重点:重工业
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
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二看苏联三大哥 — 亲吻哥勃列日列夫
—勃列日列夫改革
苏联的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时间
内容
表现
评价
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改革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
1965年
跛脚的巨人
【亚当和夏娃是哪国人?】
美术馆里有一幅描写亚当和夏娃的画。
英国人:“他们一定是英国人,男士有好吃的东西就和女士分享。”
法国人:“他们一定是法国人,情侣裸体散步。”
苏联人:“他们一定是苏联人,没有衣服穿,吃得很少,还以为自己生活在天堂。”
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
美苏两国力量对比 
战略核武器
常规武装力量
二看苏联三大哥 — 亲吻哥勃列日列夫
—勃列日列夫改革
三看苏联老大哥 — 落日哥戈尔巴乔夫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图解改革】— 苏联改革的发展路程
时间
内容 经济
政治
结果
评价
1985年
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加剧。
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
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先经济改革
1987年,戈尔巴乔夫出版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在书中,他主张国际关系人道主义化,引导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趋同”和“一体化”,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根本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并且以推行“民主化、公开化、多元化”作为改革和发展政治体制的战略方针。
改革虽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但是脱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三看苏联老大哥 — 落日哥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苏联经济发展面临停滞
2.内容:
先经济,后政治
3.结果:
失败,导致苏联解体
三看苏联老大哥 — 落日哥戈尔巴乔夫
1991年8月19日凌晨,正当新联盟即将签署之际,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副总统宣布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权,总统职务由其代为行使,军队开入莫斯科。在西方国家支持下,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宣布接管俄罗斯境内的全部苏军,指责副总统等违背宪法,并要求军民反对政变。在国内外压力之下,历时不到60个小时,政变遂告失败。但此后,苏联形势却急转直下,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国家大权直至苏联完全解体。
八一九事件
由于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苏联的民族矛盾日趋尖锐,民族分离主义倾向也不断增强。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之后许多加盟国家也宣布独立,联盟的权威和完整性受到严重侵蚀,各地局势动荡,苏联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倒退。为了遏制独立势头,1991年8月14日,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预定20日签署
三看苏联老大哥 — 落日哥戈尔巴乔夫
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991年12月25日19时锤子镰刀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旗杆。
含义:
实质:
影响:
诺贝尔和平奖
“表彰他在和平进程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帮助形成了今天国际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制度改变
苏联(1922.12---1991.12)
苏联解体
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1947-1991
1955-1991
三看苏联老大哥 — 落日哥戈尔巴乔夫
苏联解体:无可奈何花落去
三看苏联老大哥 — 落日哥戈尔巴乔夫
从苏联到独联体
15个加盟共和国独立
三看苏联老大哥 — 落日哥戈尔巴乔夫
01
02
03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
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
苏联改革
东欧剧变是指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到1992年,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国家名称也改变了的一系列事件。
苏 联
波 兰
罗马尼亚
匈牙利
保加利亚
民德
南斯拉夫
大 西 洋
捷克斯洛伐克
阿尔巴尼亚
“东欧” ,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这些国家在二战后都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成员 。
东欧剧变:波兰
东欧剧变:罗马尼亚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欧各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减产,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群众示威游行,随后演变为流血冲突。10月24日和11月4日,苏联两次派兵镇压,史称“匈牙利事件”。
四、东欧剧变— 似曾相似燕归来
时间
表现 经济
政治
实质
1989年下半年开始
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1989年12月,罗马尼亚发生政变。
推倒柏林墙
德国签订统一条约
导致东欧各国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
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布拉格之春
东欧剧变:波兰
四、东欧剧变— 似曾相似燕归来
波兰团结工会获胜
推倒柏林墙,德国统一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四、东欧剧变— 似曾相似燕归来
根本
东欧巨变与苏联解体的原因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材料一:这些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
四、东欧剧变— 似曾相似燕归来
根本
东欧巨变与苏联解体的原因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材料二: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
材料三:“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外部
直接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推动
四、东欧剧变— 似曾相似燕归来
①社会主义建设要适合本国国情,实事求是。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阴谋…
③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如何认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他们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能说是社会主义遭到失败,只能说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①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着艰巨、复杂和曲折。
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西亚
欧洲
非洲
亚 洲
南美洲
北美洲
大洋州
南 极 洲
四、东欧剧变— 似曾相似燕归来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史
理论
马克思主义
实践
一国实践: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多国实践: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挫折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发展
尝试
巴黎公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巨大
苏联
知识构建
改革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提体制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东欧各国
推广
勃列日涅夫改革
斯大林模式
赫鲁晓夫改革
苏联解体
弊 端
东欧巨变
一国到多国
社会主义发展遭到巨大挫折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表现:
赫鲁晓夫改革: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苏联的改革与发展
背景:
1949年成立“经互会”
1949年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改革经济
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实行多党制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东欧剧变:
1991年底,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
重点发展重工业
1.(2018·山东泰安非毕业·14)下列有关苏联的历史表述有误的是( )
①戈尔巴乔夫经济、政治改革使苏联权利更加集中
②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③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④苏联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失败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D
习题链接
2.(2018·山东菏泽·18)20世纪80年代,苏联为缓和美苏争霸希望改善中苏关系,当时有人画了一幅名为《毕竟,我们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漫画(图5),其“共同之处”主要是( )
B
A.都是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 B.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C.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D.都力图称霸世界
谢谢观看!